陪伴了無數人的童年,為何導演楊潔卻說《西遊記》是她心中永遠的一個痛

2021-03-01 光明日報

最新消息:86版西遊記導演兼總製片人楊潔於4月15日逝世。

它是特技最多最土的一部電視劇,一個攝影師一臺攝像機,拍了6年;但是它播了30餘年,迄今已播放3000多次,足以申請金氏世界紀錄。

86版西遊記堪稱神劇,老少鹹宜,經久不衰,背後心酸的故事鮮為人知,是真實的一部「取經」歷程。

劇組的條件非常艱苦,每頓飯只有5毛錢的配額,到廣州這些已經貴起來的地方,一碗餃子2塊5,才6個,男生根本吃不飽,導演自己掏錢給工作人員吃飯。

為了找到符合劇組要求的場景,導演帶領團隊,走遍了全國除西藏、青海、寧夏、湖北、臺灣之外的26個省。拍攝時,主創人員多次遇險,導演有次差點從山上跌入懸崖,師徒四人拍攝走過瀑布的場景時也差點滑腳跌落。就連白龍馬,也曾多次遭遇跌落溝渠等險情。

這位導演就是楊潔。

《西遊記》陪伴了無數人的童年,導演楊潔卻說:《西遊記》是我心中永遠一個結一個痛,十年我沒看過它,我看見它,我就換臺。

這是為什麼呢?這話要從這部劇開拍開始說起:

首先說一個事實:《西遊記》真的是楊潔導演在用生命去拍的一部經典之劇。

開拍《西遊記》的時候,楊潔導演身體很不好,據說她在24歲時因為肺病而切去了幾根肋骨。所以身體一直都不好。

楊潔執導《西遊記》工作照

因為經費緊張,劇組找不到合適的製片人,所以楊潔導演在片場既要負責拍戲,也要負責後期改劇本,還要負責經濟上的統籌。這樣的緊張工作一度讓楊潔導演的身體處於透支狀態。

現在楊潔導演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這些病與當時的勞累不無關係。

因為那時技術還是很基礎的,想要弄一些特技,都是不會的,所以楊潔導演親自去香港學習吊威亞技術。

在選取角色上,不僅是對於主角,楊潔導演很費心思,就算是配角,楊潔導演也是親力親為。大家都知道整個《西遊記》飾演唐僧的共有三人,前兩人因為個人特殊原因離開,楊潔導演苦苦找尋新的人選,幸好碰到了遲重瑞。

楊潔是一個很有自己堅持和主見的人。

對於領導的幹涉,她從不讓步,所以很自然地得罪了不少領導和專家。

比如說,作曲家許鏡清給《西遊記》做的曲子用了西方的樂器,就遭到了很多專家的反對,領導們都建議撤銷許鏡清。

然後楊潔導演寫了一份長長的信,給了電視臺的領導,這才保住了那首主題曲和許鏡清。

最讓大家沒想到的是,據說當時《西遊記》拍到一半就沒錢繼續下去拍了。領導就讓楊潔拍個結尾就結束吧。但是被楊潔拒絕了,而且吵得很厲害。

既然缺錢拍戲,所以大家也能想到演員的工資是多少了。當時每個人的工資是按集來給的。

據楊潔自己表示,她花了6年時間拍完25集,一共領了90塊錢。但是這並不影響他們對於藝術精品的追求。也正是因為他們的竭盡全力和一絲不苟,才鑄造了這麼一部經典之作。

但是《西遊記》雖然火了,楊潔導演卻表示演員在外面鮮花掌聲,我一個人孤獨。

當有人問:為什麼《西遊記》能火30年呢?

她一針見血地說:「因為我們是在搞藝術,我們沒有為錢,沒有為名,沒有為利」

視頻:

轉發

向楊潔導演致敬!

向經典致敬!

感謝您陪伴我們的每一個暑假~


  86版《西遊記》導演楊潔日前因病去世,社會各界迅速掀起緬懷熱潮。30年來,《西遊記》在電視螢屏上長盛不衰,成為一代代人的童年記憶,樹立起一座電視藝術的豐碑。

  每當寒暑假來臨之際,各大電視臺就會頻繁重播《西遊記》。然而,這部為孩子們帶來無數歡聲笑語的電視劇集,拍攝卻遠不像觀劇那麼輕鬆歡樂。由於資金、技術、拍攝條件的諸多制約,要把《西遊記》這樣的神魔小說改編拍攝為電視劇絕非易事。如何通過電視畫面展現那些上天入地的故事情節、充滿想像力的妖魔鬼怪,成為電視工作者面前巨大的難題。

  正是由於面臨這些空前的挑戰,楊潔導演追求藝術的理想信念,以及克服困難、勇攀藝術高峰的勇氣尤其令人感佩。《西遊記》劇組經歷的重重困難,早就被媒體反覆報導過。親身體會其中「九九八十一難」的楊潔導演曾稱:「《西遊記》是我心中永遠一個結一個痛,十年我沒看過它。」然而,就是在這種極端困難的情況下,楊潔不顧身體健康和個人毀譽,全身心投身拍攝工作,締造了這部難以逾越的經典。

  俗話說,戲如其人。楊潔拍攝《西遊記》,何嘗不是一次藝術世界裡的「西天取經」。正是對於藝術有著信仰一般的執著,才有了穿越大漠關山、跋涉千裡萬裡的勇氣和力量。正是有著對困難等閒視之,把毀譽名利都置之度外的氣魄,才能最終取得真經,修成正果。她身上所體現的老一輩電視人的精神品格,尤其值得新時代的藝術工作者珍視和傳承。

  近些年來,每逢有老一輩藝術家辭世,人們都會感嘆唏噓。這裡面固然有對他們藝術成就的緬懷和追思,也確實包含著對於當下文化藝術領域一些浮躁之風的失望。拿當下一些電視人與楊潔那個年代的電視人對比,確實常常會讓人痛心藝術精神的失落。現在電視劇拍攝的經費預算、技術條件、工作環境、演職人員的收入待遇都遠非楊潔那個年代所能比擬,但一些電視人卻丟失了藝術工作最需要的精神。沒有追求藝術的精神,沒有甘於為藝術犧牲奉獻的精神,電視工作者很難創造出優秀的電視作品來。

  86版《西遊記》在1982年開拍。那時候「文革」剛剛結束不久,長期肆虐文化藝術領域的極左思潮還沒有得到徹底清除,文藝創作的環境仍然逼仄。《西遊記》主題曲僅僅因為使用了西方樂器,就差點連同作曲者一起被撤下。然而,就是在這種不利的外部環境下,藝術工作者心懷理想信念,衝破思想樊籬,迎來了文藝創作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繁榮景象。創作於這一時期的電視連續劇《西遊記》和《紅樓夢》,以及稍後創作播出的《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都取得了巨大的藝術成功,既叫好又叫座,成為我國電視藝術的經典之作。如果沒有對於電視藝術的執著追求,無法想像他們能取得這樣的藝術成就。

  現在的文藝創作環境,遠比86版《西遊記》的創作年代寬鬆自由。然而,這種自由卻沒有受到珍視和更多的拓展。一些知名演員為了多掙錢,同時輾轉於多個劇組,跨檔期演戲成為常態,甚至使用替身和摳圖技術來假演。這種演戲無數,卻沒有一部戲讓人記住的演員,與慢工出細活,精心打磨一部戲就足以樹立藝術豐碑的老一輩電視人相比,在藝術的天秤上高下立判。

  緬懷楊潔導演,更期待她那種藝術精神的回歸。(封壽炎)

內容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新華網」微信公眾號

本期編輯:王遠方

相關焦點

  • 十年不看《西遊記》看見就換臺,導演楊潔:這是我心中永遠結與痛
    ,就是為《西遊記》量身打造的,非常勵志,在楊潔導演的力爭下,才保住這首歌,要不是楊潔,蔣大為也能被全國億萬觀眾所記住。自己是十年來都不看《西遊記》,看見就換臺,《西遊記》是我心中的一個結與痛,這是怎麼回事呢?
  • 西遊記導演楊潔去世,她曾說10年沒看過它,心中永遠的痛…
    今天傳來噩耗,一代經典《西遊記》導演楊潔女士不幸去世,享年88歲。
  • 接私活,擠走導演,威脅其他演員,西遊記師徒四人令楊潔難以原諒
    說起《西遊記》,幾乎成了每代人的童年記憶,《西遊記》背後的故事,這些年也談得很多。比如,楊潔導演為何巴不得《西遊記》不成功,甚至說是她心中永遠的痛與結?原來,《西遊記》剛拍完,楊潔導演就被踢出劇組,而這正是師徒四人聯手的傑作。
  • 《西遊記》導演楊潔,捧紅師兄弟三人後,為何遭「惡意架空」?
    17年,《西遊記》導演楊潔病逝,期間被她捧紅的師兄三人為何從未露面說起名著翻拍成電視劇,1986年版的《西遊記》是繞不開的裡程碑般的存在。那時候,國家經濟逐漸發展,但大多數人仍然沉浸在過去的舊思想中。楊潔想要將開場舞定為交際舞的想法遭到了許多人的反對,但她仍然力排眾議,一手敲定。
  • 她被騙演白骨精:一生不看《西遊記》,最恨的人是導演楊潔
    我們今天來說的這部電視劇絕對可以稱得上經典當中的經典,那就是《西遊記》,這也是很多8090後童年美好記憶,六小齡童等人也憑藉這部電視劇被永遠封神,今天要跟大家聊的是《西遊記》當中的一位美麗的「小角色」,白骨精楊春霞!
  • 導演楊潔拍完《西遊記》後直言:寧願《西遊記》沒有成功
    隨著《西遊記》的熱播,本該引以為傲的導演楊潔,卻在節目中說西遊記是自己心中的痛,她寧願西遊記沒成功。隨著這部劇的爆火,除了演員,導演楊潔成為最受關注的人。在一次採訪中,楊潔卻黯然表示西遊記是她心裡的痛,她寧願這部劇沒成功。
  • 楊潔導演走了,她這一生甚至比《西遊記》還要坎坷
    楊潔導演與六小齡童86版《西遊記》片頭曲楊潔導演的名字總是和《西遊記》綁在一塊兒。她是中國第一位女製片人,而這製片人的身份正是她在拍攝《西遊記》期間得來的。當時,劇組每用一筆經費都要向上級申請,過程又慢又難,還總是受到製片人的阻撓。
  • 楊潔導演說,「86《西遊記》熱播時,我被一腳踢出了局」
    《西遊記》播出後,引起巨大的轟動,甚至走出國門,萬人空巷,霸螢屏30年之久,創造了89.4%的收視神話,至今仍然是寒暑假重播次數最多的電視劇。其中,楊潔導演功不可沒。可是,播出後,楊潔卻說:《西遊記》是我心中永遠一個結,一個痛,十年我沒看過它,我看見它,我就換臺。
  • 86版《西遊記》導演楊潔真是一個奇女子!
    楊潔一開始沉默了一會,她知道這實在是難。《西遊記》和《紅樓夢》都難,但難的方向不一樣,《西遊記》的難題主要在技術手段上,但她還是很快就回答:「有錢就敢!」然而從不畏難的倔強性格的不容楊潔說一個「不」字,更可況這正是她多年來夢寐以求的心願,當時50歲的她,叱吒風雲的時候已經不多,愣了一下之後,楊潔衝口而出:「有錢就敢!」
  • 楊潔導演去世!86版《西遊記》為什麼火了30年,真相竟然是…
    86版《西遊記》總導演、製片人楊潔女士於4月15日逝世,享年88歲。六小齡童今日發微博確認此消息:「我們永遠懷念您……願楊潔導演一路走好!」六小齡童在微博中表示:「從遲重瑞先生處驚悉,我國第一代電視女導演、尊敬的楊潔導演去世的噩耗,異常悲痛,這是中國電視劇的巨大損失。
  • 西遊記「忘恩負義」四師徒,讓導演楊潔寒心,網友:太不仗義了
    86版《西遊記》火到了什麼程度,大家有目共睹。這其中的演員更是因此而被成就,不言自明。 只是眾人所看到的都是《西遊記》的光環,卻鮮少有人知道它拍攝過程中的艱辛和背後一波多折的故事。《西遊記》從籌拍到播出歷時四年,楊潔導演更是在演員難找,經費不足的境地中,帶著劇組跋山涉水,頂著種種壓力,近乎走遍了全國,才完成了這部至今仍讓人百看不厭的難以逾越的經典。
  • 她被「騙」去拍西遊記,77歲未能釋懷,現在仍恨透導演楊潔
    《西遊記》作為一部家喻戶曉的藝術傳奇,該劇播出後捧紅了劇中非常多的演員,有很多角色在我們心中是無法代替的。現在《西遊記》每年的假期都會播放,它不僅是我們的童年回憶,更深深的影響著這一代孩子。其中最功不可沒的當屬導演楊潔,為了拍好這一部《西遊記》,導演楊潔帶著一眾演員跋山涉水,風吹雨淋,不怕苦不怕累。堅持做到把每一個鏡頭都拍到精良,這讓很多現在的劇都很汗顏。
  • 她被「騙」去拍西遊記,如今77歲未能釋懷,仍恨導演楊潔
    暑假來了,各大電視臺又要爭相播放《西遊記》了,要說《西遊記》算得上中國電視史上的一個奇蹟了。作為這麼古早的電視劇,你會發現不論什麼年齡階層的人都會喜歡,即使是臺詞都倒背如流也看不膩。她因為出演西遊記對楊潔心生怨懟,直到楊潔導演去世離開,她也沒有原諒楊潔。
  • 西遊記讓她成就經典,可她一生不談西遊記,還與導演楊潔斷交
    ,《西遊記》上映之後這一角色至今仍是經典,然而,楊春霞卻一生不談西遊記,還與導演楊潔斷交。《西遊記》播出後,楊春霞飾演的「白骨精」成為了一個難以逾越的經典,可楊春霞卻並不滿意,甚至從那之後她一生不談西遊記
  • 導演楊潔:遠離世俗偏見,二婚跨越年齡,臨終時小丈夫嚎啕大哭
    而造就這部經典神話劇最功不可沒的人就是導演楊潔,可在事業上大紅大紫的楊潔導演在感情上卻一波三折。說起楊潔大家對她的第一印象就是留著精幹的短髮,以及慈祥的笑容掛在臉頰,這就是她獨有的親切感。楊潔的一生有過兩段婚姻,她的第一任丈夫是資深電影人周傳基,在中國有著「電影界泰鬥」稱號。
  • 「白骨精」楊春霞:一生不談《西遊記》,自稱恨透了導演楊潔
    《西遊記》可以說是上世紀影響力最大的一部電視劇,無數演員因為這部電視劇一炮走紅。時至今日,《西遊記》依然是劇中很多演員最被人熟知的作品,在很多綜藝節目中都曾請過《西遊記》劇組,從節目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演員對於這部劇有著獨特的情懷。
  • 西遊記導演楊潔與演員鬧掰,離世前也未和解,六小齡童稱:有她沒我
    》總導演的楊潔深知劇組的條件不夠好,所以對於演員們的要求也沒有那麼苛刻,否則也不會耗時6年才將這部劇給完成。:「《西遊記》是我心中永遠的一個結,一個痛,十年我沒有看過他,只要在電視上看到這部劇,我就會直接拿起遙控器換臺。」
  • 西遊記背後故事——懷念楊潔導演
    楊導已經離開三年多了,但人們不會遺忘她。她這一生註定是轟轟烈烈的,她導演的西遊記,也註定是要影響一代又一代人的。86版《西遊記》是國人心中的經典。這也是我最愛最熟悉的國產電視劇之一。從小到大,看了無數遍,很多場景和臺詞都背下來了,但當我看了楊潔導演在該劇拍攝30周年之際寫的《敢問路在何方》之後,我又覺得,我對這部戲還了解的太少太少。
  • 因當年被「騙」去拍西遊記,77歲仍心懷怨恨,至今恨透導演楊潔
    暑假將至,兒時的記憶《西遊記》也將在央視循環播出,《西遊記》這部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在中國被翻拍過很多遍,但許多人都認為86版的《西遊記》才是經典,特別是片頭曲《雲宮迅音》,只要聽到前奏我們仿佛都能看到,小時候搬著板凳在電視節前遲遲不肯離去的自己。
  • 《西遊記》不為人知的內幕:師徒四人為了商演排擠楊潔導演
    《西遊記》拍攝完成後,師徒四人收穫了鮮花和掌聲,邀請他們進行商演的人非常多,有一次新加坡邀請師徒四人去商演,師徒四人商量後決定撇下楊潔他們四人去,對方同時也邀請了《西遊記》主題曲《敢問路在何方》的演唱者蔣大為去,蔣大為知道情況後,直說楊潔導演不去,我也不去,還怒斥師徒四人太不義氣,要不是楊潔導演,哪有師徒四人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