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作為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是根據吳承恩的著作改編,86年版的雖然只有短短的25集,迄今為止,也是翻拍最多的一部神話類作品,從開播到現在已經重播約3000多次,每年的寒暑假都會重播,雖然看了很多次,但是依然會百看不厭,成為至今無法超越的經典。
誰會想到,當年為了拍攝《西遊記》楊潔帶領劇組的人爬山涉水,那時沒有什麼影視基地,拍外景都要自己找,很多景區的拍攝地點,拍攝時也是十分艱險,因為那時的條件有限,特效也不好,在拍了11的時候,沒有資金了,楊潔不甘心,她和大家努力了這麼久,就這樣前功盡棄了,實在是不甘心啊,幸好製片主任李鴻昌找到資金,鐵道部十一工程局,贊助《西遊記》拍攝,贊助300萬,看上去這些錢不少,但只夠拍攝15集,預想拍30集,但只能把多出的5集刪減掉。
可是又在主題曲上出現分歧,領導想用一些時代比較強的歌曲,可是楊潔認為這是一部神話作品,而蔣大為的《敢問路在何方》中的歌詞,就是為《西遊記》量身打造的,非常勵志,在楊潔導演的力爭下,才保住這首歌,要不是楊潔,蔣大為也能被全國億萬觀眾所記住。
她經過層層難關,雖然西天取經是九九八十一難,而拍戲的過程比這些可難多了,要不是當時的楊潔導演堅持,我們也不會看到這部巨作。
耗時6年的時間,才拍完25集,但是楊潔導演並不滿意,因為當時特效太差了,還有一點就是楊潔自己在一檔訪談節目中爆料,自己是十年來都不看《西遊記》,看見就換臺,《西遊記》是我心中的一個結與痛,這是怎麼回事呢?
在《西遊記》拍攝完成後,一經播出,反響那是空前絕後,可就在這時,劇組收到新加坡的邀請,因為《西遊記》也在新加坡播出,觀眾們也是非常喜歡,特地邀請《西遊記》劇組去新加坡演出,按說這是好事啊,考慮所有人的感受,楊潔又準備了其他表演節目,畢竟是走出國門,我們這是代表著國家形象。
整個劇組都在認真排練,可是有一天師徒四人集體請假,楊潔也沒有多想,認為這幾天的緊張排練,他們有點吃不消,就在這時,製片副主任拿著一張海報,氣喘籲籲的跑到楊潔的面前說道:他們四個都去新加坡了,這是他們在那邊表演的海報,師傅正是徐少華,他們一行四人,楊潔也是非常氣惱,等他們回來後,楊潔批評了他們,可是他們不服氣,竟然上高領導,因為楊潔在拍攝《西遊記》時多次頂撞領導,領導對她也是頗有微詞,直接將劇組解散,只保留師徒四人,這一舉動也徹底傷了楊潔的心。
時隔多年,蔣大為在接受採訪時,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說道:「師徒四個這麼做事不應該,矛盾有,正常,沒有矛盾反而不正常,但是我說你們不能這麼不義氣,沒有楊潔導演,哪有你們師徒四個人的今天,你們不帶楊潔去,我也不去。」
後來,這師徒四人也是受到良心的譴責,親自登門給楊潔道歉,痛哭來表達自己的懺悔,楊潔看到他們這樣,也終於打開自己多年的心結,一切恩怨也都放下了。
2017年4月15日,第一代導演楊潔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她走了,可是她的經典巨作觀眾們永遠也不會忘記,我們永遠懷念你,再次致敬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