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遠古超級巨獸被發現,巨型星系成為宇宙黎明的見證者!

2021-01-16 星球百科故事會

如果有人問宇宙中最大的天體是什麼,毫無疑問我會說是星系,而且是100多億年前的遠古超級大星系。

所謂超級大星系究竟有多大呢?以銀河係為標準大過它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都有,不過這些巨型星系大多都是來自100多億光年之外,宇宙大爆炸之後的一批古老星系。這些星系就是宇宙中最為古老的物質,甚至是見證宇宙黎明的第一批見證者。

通常我們當前所發現的星系形狀大多是旋渦狀的,隨著觀測技術的進步及觀測距離的延伸,越來越多的奇形怪狀的特殊星系被發現。據科學家統計旋渦狀星系約佔星系總數的77%,橢圓形星系佔據20%,剩下的3%才是特殊星系。

靈蛇巨型星系

靈蛇巨型星系發現與2008年由日本天文學家發現,距離地球約118億光年,質量相當於銀河系的50倍,屬於一個遠古宇宙時期的超級大星系,包含約50000億顆恆星,是一個不規則球形星系,星系原始星雲豐富內部造星頻繁星爆現象密集,被科學家認為是由多個星系大碰撞合併而成。

此星系是被位於智利阿塔卡馬沙漠中的阿爾瑪射電望遠鏡跟阿斯特(權屬歸日本)望遠鏡所發現,阿爾瑪與阿斯特可以捕捉亞毫米波段的信號,是專業用於觀測遠距離的觀測對象。

發現靈蛇巨型星系的是日本東京大學的學生五十嵐,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他發現了這一怪物。經過反覆的轉換數據最後確定是一個超大型巨型星系,隨後又使用了夏威夷莫納克亞山的射電望遠鏡進行了位置和距離的測量,通過細緻的觀測確定了位置、距離和形狀,起初質量測量確定是銀河系的100倍,五十嵐將這個怪物星系命名為靈蛇巨型星系。靈蛇是日本古代神話中的怪獸,以此命名是日本科學家的一貫做法。

五十嵐在使用可見光望遠鏡(斯巴魯望遠鏡)時發現位置出現了偏差,他認為這可能是星系前方由一團緻密的星雲擋住了觀測視線,阿斯特望遠鏡可以利用亞毫米波段電波刺破雲團發現目標,當時科學家普遍認為靈蛇就是宇宙中現存在的最大星系了,這讓五十嵐有幸成為當時轟動世界的年輕科學家。

另一個參與研究靈蛇巨型星系的科學家是哥本哈根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朱莉沃德勞,他在對靈蛇觀測時發現了星系的前方存在一個小星系,正好擋住了觀測視線,這個小星系會產生引力透鏡效應,影響測量靈蛇的實際大小和光度值,因為引力透鏡效應阻擋了觀測視線,扭曲了周邊的空間讓光線產生了彎曲放大了靈蛇表面的現象,所以實際上可能靈蛇的質量沒有之前測量的值大,不過經過糾正後的數據仍然令人吃驚,質量大小相當於銀河系的50倍。

經過電腦優化去除雜噪影響,最後用計算機生成了其三維模型,得出一個被大量氣體包裹的不規則橢圓形球體形狀,大約有50000億顆恆星組成的超級組合,星雲氣體豐富內部造星頻繁,強烈的輻射波照亮了大部分宇宙。不過鑑於早期的古老恆星壽命不大通常幾百萬年就消香玉損了,所以就不難理解組成星系的大量星雲氣體如此豐富的原因。

對於靈蛇這類超大型星系形成的機制,科學家認為是由多個星系在大碰撞演化中緩慢融合的結果,通常星系融合時發生劇烈大規模的星爆現象,生成了大量新的恆星在其中,這就是超大星系中具有如此居多的恆星緣故。

阿爾普220號星系

阿爾普220號星系是通過紅外天文望遠鏡被發現,恆星數量相當於銀河系10倍,距離地球約2.5億光年之外的巨蛇座。

科學家在紅外圖像中驚奇的發現,星系周邊散布著一些星星點點的暗帶,這些暗帶的組成恰好體現出了多個星系在大碰撞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演化運行痕跡,而星爆現象來源於氣體密集聚合之後所爆發,通過科學家在電腦上的模擬可以看出,整個過程極為壯觀和具有震撼力。科學家認為星雲氣體在星系中的分布極為不均,而在大碰撞過程中各星系的氣體星雲被捲入中心地帶成為密集區域,星爆現象就是發生在中間氣體密集的區域,大量的恆星在構成創建的條件後形成。

阿爾普220號星系具有顯著的星爆特點,幾個星系在碰撞多重融合之後,恆星誕生頻繁星爆現象頻率較高,多個星系組合成了超級大星系的現象是宇宙中星系演化的重要證據。通常幾個星系在橫跨上百萬光年的尺度上進行融合演化,經過大約幾十億年的過程形成了超級大星系。

科學家在模擬宇宙誕生時發現,早期宇宙的空間很小,大多的遠古恆星系在狹小的空間下經歷了星系大碰撞而多重融合的現象,形成了眾多的超級大星系,我們的銀河系當然也不例外。宇宙在誕生初期一度成為超級大巨獸的時代,那時的宇宙被超級大巨獸所主宰,不計其數的恆星和星系得以形成和演化。

加州理工大學的彼得。卡帕特是研究宇宙的大項目成員,一直致力於早期宇宙形成和遠古超大型星系的科研人員。他將600多張哈勃望遠鏡所拍攝的遠古宇宙星系圖片進行電腦拼接和處理,最後得出了一張整個遠古宇宙時期的星系圖片,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超大型星系的觀測圖像和數據。

超級宇宙風圖片

卡帕特所發現的那些超級大星系是當時發現最為遙遠的古老大星系,位於125億光年之外的地方,顯然要早於靈蛇7億年之久,這些遠古巨獸是見證宇宙黎明最好的物證,宇宙大爆炸之後的新紀元就是被這一批古老超級大巨獸所開啟的,可見宇宙誕生之後的它們在不斷地碰撞融合中成長起來。

卑彌乎超級大星系

2013年11月,哈勃發現超級大星系的消息轟動世界,卑彌呼的發現是當時全世界天文學上最著名的發現。

首次發現卑彌呼的是日本東京大學的學生大內正己,當時他使用夏威夷莫納克亞山上的斯巴魯望遠鏡掃描宇宙誕生後之初的星系時偶然發現,在隨後的數據校正和多種觀測技術的支持下確定了卑彌呼的存在,接著全世界的觀測資源也轉向了卑彌呼的觀測和研究。

卑彌呼位於130億光年之外,也就是說距離宇宙大爆炸僅有8億年左右,直徑達到55000光年,質量相當於普通星系的10倍大小,雖說相較於其他更大的天體來說不算什麼,但卑彌呼被科學家確定是宇宙大爆炸之後第一批星系的誕生標誌。

卑彌呼的圖像後期處理過程中,大內正己起初懷疑自己的觀測數據或者數據處理錯誤等問題,在對原始數據進了大量的校正反覆對比後確定,這個超級原始巨獸的圖像呈現在了世人面前,一個極為狹長的星系外形,濃密的氣體中包含三個星系內核,這讓大內正己非常興奮,這是見證多個星系大碰撞融合成長的直接證據。

遠古宇宙星系中的星爆現象

隨後大內正己調用了阿爾瑪望遠鏡進行了碳塵埃及其他物質的輻射探測,但最後的數據沒有發現碳線輻射的現象,這說明卑彌呼是一個完全被氣體所覆蓋的超大星系,沒有塵埃物質就可以認為是宇宙起源之後的第一批所誕生的天體。

對於第一代恆星或星系的誕生之謎,塵埃或重元素的出現是一個重要的標識點。加州理工大學的理察。埃利斯也在研究卑彌呼,他認為阿爾瑪望遠鏡是探測碳輻射的最好的技術手段,沒有發現卑彌呼存在碳線輻射的問題,這不僅是個謎題也說明了卑彌呼是宇宙黎明的第一批形成的天體。

遠古超級大星系的研究意義

那些誕生於宇宙黎明時刻的遠古星系被發現,對於科學家研究宇宙起源有著非同一般的價值,早期誕生的星系及天體壽命短暫,一般幾百萬年以後就會進入死亡時刻而後又開始重生。對於遠古第二代恆星及星系的組成通常都會具有碳線的特徵,這是因為恆星在毀滅之際會產生大量的碳、氧、氮等重元素,各種重元素被大規模的爆炸衝擊力給拋灑向宇宙各處,我們通過觀測望遠鏡依然可以探測到重元素的輻射波。所以重元素成為了鑑別第一代恆星的重要標籤,而那些遠古超級大星系也是如此,就像卑彌呼的碳線缺失一樣,整個多星系多重融合過程都是以氣體的形式參與構建和演化,從而見證了宇宙黎明時刻的第一代恆星及星系的誕生演化場景。

宇宙中20%左右的橢圓形星系本質上大多都是瀕臨死亡的物質,包括一些超級大星系在內,它們的壽命通常不會超過1000萬年,從誕生之後很快進入了死亡階段。和漩渦形星系不同的是,橢圓形星系的造星活動密集星爆現象發生頻繁,這和漩渦形星系內很難找到大量的造星材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超級大星系中多數是一些老年的恆星,所以說巨型星系是接近死亡狀態的星系不無道理。

巨型星系在毀滅時會發生超級風現象,我們知道通常大質量的恆星在爆炸時發生射流現象,將大量的載有重元素的物質被拋射向周圍,超大星系毀滅所形成的超級風的能量足以將物質拋向幾萬光年之外,事實上超級風將是巨型星系改變命運的主要因素,超級風的力量把整個星系內所有的造星材料給吹響宇宙各處,從此巨型星系失去了穩定造星的機會。

巨型星系的大碰撞多重融合不僅是宇宙的過去式,而且也是未來式。漩渦形星系在演化中同樣也是會出現大碰撞多重融合的現象,只不過這種過程對於我們而言極為遙遠和漫長,無法見證在某一時刻所觀測到的數據。不過通過計算機的模擬演化過程,我們可以感受到非常形象的大碰撞融合構建過程,科學家通過計算機模擬預演,我們的銀河系跟距離2300萬光年的仙女座正在以每小時40萬公裡的速度相互接近,這源於科學家對仙女座精確地觀測得出的結論。碰撞時間預測在40億之後,也就是說40年之後,銀河系和仙女座兩個星系將會產生大碰撞,大碰撞的融合演化過程將會持續30億年,預計70億年之後銀河系和仙女座將完全融合形成了一個超級大星系。

至於這個超級大星系的命名問題,歡迎大家給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吧!

相關焦點

  • 天文學家發現新宇宙巨型結構,銀河系也屬於其中的一部分!
    在天文學家看來宇宙中的星系看似雜亂無章實則是受某種規則制約的,而且發現宇宙中的星系都在一張巨大的網絡中運行,同時這張巨大的星系網也圍繞著宇宙的中心進行環繞,對於宇宙的中心在哪裡以及中心是什麼目前還無法確定,目前天文學家通過對星系運行數據分析,可能發現了一個從未定義過的新宇宙結構體,
  • 漫威宇宙告一段落!現在來了解一下怪物宇宙吧!
    >驚嘆於再拓版圖的「怪獸宇宙」此次全方位升級有粉絲系統梳理了怪獸宇宙的編年史自1915年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成就原子分裂喚醒遠古超級物種1946年致力於發現、研究怪獸的「帝王組織」秘密建立1973年,帝王組織探秘骷髏島
  • 天文學家發現了宇宙中最遙遠的星系,開啟了了解宇宙歷史的窗戶
    我們即將寫下一部近乎完整的宇宙歷史。天文學家現在已經觀察到星系可以追溯到宇宙大爆炸的97%,也就是138億年前。來自這樣一個名為SPT0615-JD的星系的光,在133億年前開始了它向地球的旅程。2017年,它到達了哈勃太空望遠鏡,在那裡,一個名為「再電離透鏡星系團調查(遺蹟)」的項目第一次看到了它,這個項目的目的是發現宇宙中最早的一些星系。
  • 與銀河系相似的星系被發現;國科大通知書傳遞宇宙的聲音
    與銀河系相似的星系被發現;國科大通知書傳遞宇宙的聲音 2020-08-18 14: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宇宙中存在以光年計量大小的巨型天體嗎,宇宙最大的天體是什麼?
    但這還不算大,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對宇宙的探索日益深入,現在展現在人類面前的宇宙是一個無法想像的巨大空間。據悉,人類可觀測宇宙的直徑已達到920億光年,這是一個難以想像的天文數字。
  • 科學家發現絕望事實,宇宙正慢慢「鎖死」人類活動空間
    從第一個人類仰望星空開始,那漆黑帷幔後的世界就讓人類滿懷期待,但由於科技水平的限制,遠古人類們只能「望天興嘆」。 如若宇宙是靜止不動的,哪怕不採用這種速度飛行,在漫長的時間中人類也能將足跡遍布銀河系、本星系群,甚至是整個宇宙。
  • 武仙座發現宇宙中的最大結構,長100億光年,改觀了科學家的認知
    宇宙中天體眾多,在我們看來,地球就是一個巨大的星球了,其直徑達12,756公裡,周長4萬公裡,我們開車跑高速,一天也不一千餘公裡,然而木星體積是地球的1000倍,太陽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銀河系中有著數千億個太陽這樣的恆星,已知銀河系的直徑達16萬光年,但在可觀測的宇宙中,類似銀河系這樣的星系卻有著上萬億個。
  • 科學家發現的宇宙長城有多厲害?橫跨100億光年,最大宇宙結構
    地球是一個行星,屬於太陽系,也屬於銀河系,現代天文學證明,我們的宇宙其實是永遠層次分明的結構分級的,像太陽系這樣的恆星系,只能算是最小的組成部分,甚至是銀河系這樣的大型星系,也只是本星團中50個星系中比較大的一個,那麼在人類的探索中,宇宙中最大的物質結構有多大?
  • 科學家繪製最大宇宙三維地圖,涵蓋200多萬個星系!
    圖中是「斯隆數字天空調查(SDSS)」項目圖像,它用顏色編碼來表示不同類型的星系以及它們是如何被發現的。這張宇宙地圖是持續進行的「斯隆數字天空調查(SDSS)」項目的研究成果,這是一項旨在繪製可觀測宇宙膨脹區域的國際任務,有望解決一些宇宙難題。
  • 什麼是「宇宙長城」和「宇宙空洞」?
    地球以及地球所在的太陽系,在宇宙中不過是一粒塵埃由數千億顆恆星構成的銀河系,也僅僅是可觀測宇宙內,數萬億個星系的之一罷了,在現階段天文學的最前沿,包括銀河系在內,至少擁有10萬個星系的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也僅僅是「宇宙大尺度結構」中的基本單位
  • 動漫中的那些巨型生物,超大巨人不算啥,最大的能遮住宇宙
    這次要來跟大家聊的話題是——動漫中的那些巨型生物。在很多奇幻或者冒險題材的動漫中,我們都能夠看到許多巨型生物的設定,咱們這次就來簡單盤點一下其中比較出名的5個。基力安。出自動漫《死神》,基力安是大虛中最差的一種,但是也是體型最大的一種,它們通常智力低下,但是能夠使用虛閃。普通等級的死神很難對付它們。十尾。
  • 宇宙交通事故典範 星系吞食異常恐怖
    在茫茫宇宙中,經常會發現有類似於地球「交通事故」一樣才事情發生,這種星系碰撞不但場面壯觀,而且也是「星系吞噬」的另一表現! 宇宙中星系的密度是很低的,星系之間的平均距離為2600光年,然而這些星系不是均勻分布的,喜歡過「群居的生活」,大約有一半的星系構成雙重或多重星系。
  • 宇宙中的天體大小排名:最大行星、最大恆星、最大星系都是誰?
    宇宙之大,無奇不有,在浩瀚的宇宙中,存在萬億顆星系,不計其數的恆星與行星,人類一直都想弄清楚宇宙究竟有多大,可是面對龐大的宇宙,人類又顯得無能為力,不說宇宙就是人類生活的太陽系已經很大,狹義的太陽系直徑長達200億公裡,廣義太陽系半徑則長達2光年(包括柯伊伯帶和奧爾特雲), 僅僅這樣的距離人類發射的旅行者1號等深空探測器飛行40
  • 華文映像帶你回顧怪獸宇宙編年史 《哥斯拉2》帝王組織聯手哥斯拉「以獸制獸」
    提前看片的網友們已經開始「做功課」準備二刷了,大家瘋狂梳理片中專門發現與研究怪獸的「帝王組織」發展史,回顧那些年人類和怪獸打交道的震撼事件,驚嘆於再拓版圖的「怪獸宇宙」此次全方位炸裂升級,創造出「史上最瘋狂的怪獸電影」,令人忍不住想振臂高呼:王者萬歲!
  • 浩瀚的宇宙到底有多少星系?目前的數據已經讓人們感到迷茫
    太陽系在銀河系面前就是一粒塵埃,那麼在宇宙中到底是多少星系呢?目前的數據可能會讓人們感到絕望。要弄明白宇宙到底有多少星系,我們需要一級一級來進行分析和統計。銀河系在太陽系面前是一個龐大的星系,可是走出銀河系之後,你就會發現它根本不算什麼。
  • 宇宙是未知生物的大腦?你相信嗎?人腦結構竟然與宇宙驚人的相似
    在宇宙中,這樣的星系群有很多,光在銀河系最少就有100億個,並且星系中會夾雜著各種各樣的天體,恆星系等。除此之外,科學家們認為,宇宙中大約90%以上都被暗物質給覆蓋了。隨著宇宙的演化,星系與星系之間漸漸出現了星雲,塵埃等這些可以將兩者聯絡起來的物質。
  • 新視野號發現巨型生物,宇宙中真的存在比人類大1億倍的生物?
    筆者:三體-小遙宇宙充滿無限可能,地球生命的出現更是一個奇蹟。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能夠探索的宇宙範圍也在不斷擴大,在此基礎上,科學家們不斷提出有關外星文明存在的設想。根據宇宙的尺度,生命存在並非具有唯一性,而是普遍性,只是由於人類的探索能力有限,目前我們還無法確定外星文明的存在。根據相關數據,科學家認為,宇宙中存在無數能夠孕育出生命的恆星系統,並且在它們各自的宜居帶上,可能還會擁有比地球條件好更多的超級地球。所以在相關技術的支持下,科學家們也從太陽系開始,對宇宙進行了深入的探索。
  • 神秘的「超級空洞」是宇宙中最大物體
    圖解:地球與「克卜勒-62e」和「克卜勒-62f」的大小對比圖(圖源網絡)2.神秘的「超級空洞」是宇宙中最大物體最近有一個發現讓人感到困惑,一組夏威夷的天文學家發現,「超級空洞」是存在的,它處於宇宙中很深遠的位置,據說這個宇宙中的空洞區域有1萬個銀河系大小,「超級空洞」直徑18億光年,是宇宙中發現的最大單體結構,一光年大約5.9兆英裡,搭載世界上最快的飛行器
  • 史上有哪些可以稱作是「遠古巨獸」的生物?
    其中以節肢動物最為活躍,比如翼展超過1米的巨型蜻蜓、身體比人頭都要大的巨型蜘蛛等等。在這個時期,所有的節肢動物中,以巨型馬陸的體型最大,達到了平均3米以上,而這個體型在地球上出現過的節肢動物中首屈一指。所以,我認為巨型馬陸應該算遠古巨獸的一種。
  • 天文學家從早期宇宙中發現巨大的星系盤
    在周三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中, 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探測到了潛伏在宇宙中遙遠角落一個古老而巨大星系盤發出的光。這道光大約花了125億年的時間才到達地球上 ,這意味著這個星系盤在宇宙大爆炸後大約15億年左右形成,也就是宇宙最早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