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京滬高鐵(601816)披露A股上市後首份年度報告。整體來看,2019年成為對京滬高鐵有著特殊意義的一年。不僅經營業績再創新高,京滬高鐵資本化運作也取得重要進展。
京滬高鐵IPO申請於去年11月14日通過中國證監會發審,於2020年1月16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為我國A股市場的「高鐵第一股」。作為近年來A股募資規模巨頭之一,京滬高鐵2019年的業績表現可圈可點,表現出超強的盈利能力。
數據顯示,2019年京滬高鐵年賺近120億元。具體來看,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29.4億元,同比增長5.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9.4億元,同比增長16.5%。
全年共開行列車18.7萬列
報告期內,京滬高鐵全線客運量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全年全線運送旅客2.12億人次,同比增長10.3%,佔全國鐵路總發送旅客的5.92%;客運周轉量完成956.1億人公裡,同比增長7.9%,佔全國鐵路客運周轉量的6.58%。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329.42億元,比上年增加17.84億元,增長5.72%;營業總成本171.30億元,比上年減少4.34億元,下降2.47%;實現利潤總額159.17億元,比上年增加22.52億元,增長16.48%;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167.23億元,比上年增長21.49%。
京滬高鐵作為我國高鐵名片,縱貫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轄市和河北、山東、安徽、江蘇四省,連接「京津冀」和「長三角」兩大經濟區,與京哈、太青、徐蘭、滬漢蓉、滬昆等其他高速鐵路相連接,是世界上一次建成裡程最長、技術標準最高的高速鐵路,是我國高鐵技術創新成果的集大成者,其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國際一流水準。自開通運營以來,京滬高速鐵路以「安全、快捷、方便、舒適」的運營品質,極大地滿足了人民群眾出行需求。
2019年,京滬高鐵通過持續強化安全基礎保障,繼續挖掘運輸主營業務潛力,不斷強化公司經營管理等,使公司各項工作在全年均取得顯著成效。
其中,在主營業務方面,京滬高鐵通過持續增加運輸有效供給、提升列車運輸效率、加大客服設備設施補強力度、調整全線列車開行架構、優化本線列車客票智能預分方案等措施持續挖掘主營業務挖掘運輸的潛力,公司全年共開行列車18.7萬列,比上年增長8.6%,其中2月2日創下日開行606列的新紀錄,8月18日創下運送旅客78.1萬人次的新紀錄。同時有效保障了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第二屆上海進口博覽會、新中國成立70周年等客流高峰期間車站運輸組織工作平穩有序。
資產資本化運營拓展發展空間
2017年11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國家鐵路局和原鐵路總公司發布《鐵路「十三五」發展規劃》(發改基礎〔2017〕1996號),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國鐵路營業裡程達到15萬公裡,其中高速鐵路3萬公裡;在全面貫通「四縱四橫」高速鐵路主骨架的基礎上,推進「八縱八橫」主通道建設;全國鐵路網基本覆蓋城區常住人口20萬以上城市,高速鐵路網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
未來隨著「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迅速建立,相互交織的高鐵線路形成四通八達的網格狀結構,在不同地區和城市之間實現互聯互通,高鐵網絡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各高鐵線路之間的協同效應將進一步增強。
針對接下來的發展戰略,京滬高鐵公告表示,2020年公司將繼續圍繞「資產經營、資本運營、委管監督、品牌塑造、依法治理」職能定位,在董事會的正確領導和科學決策下,落實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和新發展理念要求,在探索國鐵企業資本化、市場化發展改革大局中,通過資產資本化運營推動公司拓展發展空間,實現經營業績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