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試卷引領考生 觀家國發展 述自我責任

2020-12-27 人民網北京頻道

原標題:觀家國發展 述自我責任

  本報記者 劉冕 任敏

  昨天,新高考首考,首科語文就帶著「新」意——新增「語言基礎運用」板塊,引導考生正確使用祖國語言文字。

  如今的高考已不僅考查知識,整份語文試卷,如同一部記錄祖國發展的「大片」,北鬥組網、嫦娥登月、扶貧攻堅、小康社會等進入考題,近5萬考生在沙沙的答題聲中,了解祖國近年來的發展成就,寫下自己的責任和夢想。不少考生說,今年高考語文試卷裡,有科技,有傳承,有當下,也有夢想。

  大作文多數考生選「最亮的星」

  今年高考語文大作文仍是二選一。考生可選擇以北鬥三號55顆衛星組成的「天網」中,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為話題,寫一篇議論文;也可選擇「一條信息」為題,聯繫現實生活,寫一篇記敘文。

  記者在171中學、北京市第十一中學、北京四中、人大附中等多個考點採訪了數十位考生,大多數考生都選擇了寫北鬥三號,借「最亮的星」,寫下每一個人的擔當和責任。八一學校一位考生說:「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每個人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就是以此為切入點。」另一位考生說:「作為年輕人,我們更要不斷突破自我,爭做夜空中最亮的一顆星。」北京四中考點,考生小黃也選擇寫北鬥,她說:「評價一個人有用,要看外在,也要重內核。研究北鬥的科學家都是懷抱理想和目標,以一種永不言棄的精神完成了這個項目。這就是我寫作的主題。」

  突然而至的疫情,雖然影響了考生備考,但也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有的考生就在作文中,講述每一個人在抗疫中的不同責任,不同作用。

  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表示,今年的作文題以小切口,大主題的命題思路,引發考生認識個人如何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同發展。考生既可以強調「每一個」的重要,又可以思考「每一個」在整體中的作用,感悟責任擔當,培養家國情懷。「一條消息」的記敘文選材很多,可以選擇抗擊疫情期間老師的一條微信傳遞了溫暖;小區電梯裡的一張通知啟發自己意識到防疫責任;一條信息化解了二人之間的誤解;櫥窗裡宣傳的科學知識,幫助人們認清了謠言等等,考生可以記敘真實生活中的故事,也可以寫成小小說或散文。

  為疫情中的快遞小哥寫詩

  微寫作是北京卷的特色之一,今年的微寫作「三選一」,考生可以對名著閱讀發表議論,可以介紹自己的一項生活技能,還可以為疫情期間的快遞小哥寫首詩。

  三道微寫作題目各有「擁躉」,考生們表示,三個題目都有話說,可以充分發揮特長。人大附中考點一位考生說:「疫情期間我家網購次數很多,我看到快遞小哥很辛苦,所以我選擇給他們寫一首小詩,寫的都是我家的故事。」

  專家表示,微寫作以考查小篇幅寫作和片段寫作為主,以議論、說明、抒情等表達方式的運用為重點,密切聯繫考生生活實際。

  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特級教師何杰表示,微寫作中名著閱讀的題目,主要考查考生對於名著閱讀價值的思考,要求考生對於名著的正確閱讀方式展開論述,引導考生對名著閱讀擁有正確態度,同時考查考生思辨能力和論述能力。生活技能介紹的題目則體現出培養勞動精神與勞動能力的價值導向。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快遞小哥寫一首小詩或抒情性文字這一題目,直接取材自今年重大事件,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真實情境中應用學科能力的導向。

  多文本閱讀「減負」

  因為疫情,高考推遲,居家備考,今年的考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高考語文試卷也為考生「減負」,依據今年高三學生備考的實際,在語文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思維品質的考查中,適當增加基礎性題目,但保持一定數量的中檔難度題目,以利於選拔。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說,試卷充分考慮疫情期間考生學習的特殊性,在保持穩定的同時,加強素材情境與社會現實、個人生活和學科特點密切貼合,注重落實語文學科核心素養,重視試題的基礎性、應用性和綜合性,強調思維能力和學習方法,拓展考生個性化、創造性表達的空間。

  不僅重基礎,不刁鑽,閱讀量也有所下降。以多文本閱讀為例,材料減為兩則,總分減少至18分,試題數量也減少到5道。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高級教師夏宇說,這一變化進一步減少學生答題負擔,有利於考生的正常發揮。

  多文本閱讀中,一道題目以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實現人類首次月背軟著陸,取得了「人無我有」重大成就的相關材料為題,引導學生關注國家發展,激發愛國情懷和責任感。

  讓真閱讀的考生有獲得感

  文言文閱讀還引導考生聯繫身邊事。例如一題以《論語》為材料,要求考生能夠結合經典名著有自己的獨特體驗,表達自己對學習、對人生的理解,展示語文才華。專家表示,答好此題,必然要真正閱讀《論語》,對經典文本意義、古人思想有深入的理解。

  《紅樓夢》也在試卷中多次出現。其中古詩閱讀試題有一道以晴雯的判詞為材料。北京教育學院石景山分院高級教師紀秋香說,晴雯貫穿《紅樓夢》全書的內容比較多,利於學生基於整本書內容作答。同時也能讓真正讀書的考生有獲得感,由此引導中學語文遵循整本書閱讀的規律和方法,深入開展閱讀活動。

  新增板塊「語言基礎運用」則選取一則「扶貧攻堅」的新聞報導材料,從虛詞用法、近義詞辨析、句子基本結構、語篇銜接等角度設問,引導考生了解和關注國家邁進小康社會的步伐和取得的成就。同時引導中學語文教學注意提高考生正確、規範使用母語的能力,注意幫助考生把握祖國語言文字的特點和運用規律,加深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理解和熱愛。

  數學:有題「入口易」 有題「挑戰強」

  本報訊(記者 任敏 劉冕)昨天下午,本市新高考數學科目考試,這份試卷,也是第一次文理不分科的數學試卷。走出考場,大多數考生顯得很放鬆,覺得試題與模擬考試難度相當。的確,今年的數學試題「入口易、口徑寬」,中低難度試題分值佔一定比例,以增強文科傾向考生的數學獲得感,但也有「深入緩,出口難」的試題,具有較強的挑戰性,以保持理科傾向考生的數學成就感。

  昨天17時10分左右,數學考試結束,宏志中學學生小楊一臉輕鬆,「我覺得跟模擬考難度差不多,題型、解題步驟都比較相似,常見的簡單題我都寫完了!」小楊說,只是最後一道數列題有些難度,沒有全部答完。在廣渠門中學考點外,大部分考生表示,數學沒有偏題怪題,大部分題是直給型,考查的是基礎知識點。有兩位考生邊走邊討論,他們討論的是數學最後一道大題,「最後一道大題考的是數列,做起來比較有挑戰。如果讀懂了題幹,做起來就會比較順手。」一位考生說。專家表示,這道創新題,以數列知識為背景,梯度明顯,重點考查學生的邏輯推理素養,對學生有論據、有條理、合乎邏輯的思維習慣和數學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不僅兼具獲得感和成就感,這份數學試卷的試題還有歷史、美育、中外文化、國家大事、生活實際等諸多元素。例如,一道題設計了環保部門要求相關企業加強汙水處理,排放未達標的企業要限期整改為情境,要求考生建立適當的數學模型解決問題。一道題以全球首個國際圓周率日為背景,讓考生結合中國優秀傳統數學文化中的「割圓術」及近代數學史上西方的「阿爾·卡西」法,感悟數學「近似計算」之美;還有一道題更是以學校生活為背景,讓考生用數學知識完善兩項活動方案,以考查概率統計在生活中的應用,同時也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校的各項活動和決策中,為未來職業發展奠定基礎。

  數學試題中,還有設計條件或結論開放、解題方法多樣、答案不唯一的試題,例如一道題要求學生給出滿足條件的一個常數值,試題答案不唯一。一道汙水治理問題還設計成了分層賦分試題。

  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表示,今年是北京高考數學文理合卷第一年,數學卷通過優化試卷結構、精選試題素材、科學設計試題內容、創新試題設問方式、凸顯試題發展功能等方面推進新高考的改革,打造高考數學命題新形態。數學試卷通過加強對主觀題的考查,為學生展現數學思維能力搭建了平臺;試題難度上,為了增強文科傾向考生在數學學習上的獲得感,試題「入口易、口徑寬」,中低難度試題的分值佔有一定的比例;為了繼續保持理科傾向考生在數學學習上的成就感,試題「深入緩、出口難」,沒有降低綜合創新題的難度,依然具有較強的挑戰性,並保持了較好的區分度。

(責編:池夢蕊、高星)

相關焦點

  • 全國語文試題評析:家國情懷濃
    原標題:全國語文試題評析:涉及五四運動、黃大年精神,家國情懷濃  6月7日,全國高考拉開序幕,首科語文試題引起熱議。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教育部考試中心獲得權威解析。  一、堅持立德樹人導向,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019高考語文命題立足高考評價體系,堅持立德樹人價值導向,結合語文學科特點,通過科學設計命題,厚植家國情懷,倡導品德修養,講述奮鬥故事,引導考生傳承愛國精神,接續時代奮鬥,譜寫新時代中國青年的奮進之歌。
  • 鄭外名師點評河南高考語文試卷:穩字當頭 立德樹人 貼近生活 交際...
    今年我省高考語文試卷啥特點?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請來鄭州外國語新楓楊學校高三語文備課組長張志全為您評析。 三、貼近現實生活,厚植家國情懷 高考試題積極回應時代重大主題,往往體現在通過試題語料的選擇和情境的設置來實現,進而實現語文學科特有的育人功能和價值導向。 全國Ⅰ卷論述類文本「『孝』作為家庭倫理的意義」緊貼學生個人成長,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新時期的「孝」,健康成長。
  • 2020年北京高考語文試卷分題型解析(網絡版)
    第7題考查文言虛詞「以」,使用了對虛詞解釋進行判斷的方法,幫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虛詞的語法意義。第11題要求考生從文中找出可以佐證韓、魏二子「我心知其然也」的動作描寫,考生需要在整體閱讀的基礎上,從前文中找出與心理描寫相對應的動作細節。本題需要考生在具體閱讀情境中,運用較長的思維鏈思考問題,體現了新高考對考生語文素養的考查。
  • 1977年的高考試卷火了,考生看到題目後:「當年」我能考上清華!
    與現在高考傳統不同,當年的高考是在冬天舉辦,大約有570萬人參加了這次高考。雖然是天寒地凍的大冬天,但是他們心裡卻是暖洋洋的,既為國家,也為自己。2020年的高考已經拉下帷幕,難度再次讓考生落淚。與此同時,1977年我國第一次高考的試卷在網上走紅,不是因為別的,完全是因為太簡單了!
  • 2020廣東中考語文真題解析:作文接軌高考有新意,閱讀顯家國情懷
    一、中學語文教育重要使命:增強文化自信,彰顯家國情懷2020年廣東省中考語文試卷依然是由基礎、閱讀、寫作、附加題四個部分組成。體現了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文化傳承」四個核心素養成為語文教育的重要方向的思想。
  • 教育部命題組解讀:2020高考試題和2019高考試題有什麼區別?
    1、堅持立德樹人導向,厚植家國情懷,激勵奮鬥精神 清華大學教授謝維和表示,2020高考語文將深厚的家國情懷以貼近現實、貼近考生的方式,生動地呈現在試題之中。從材料選擇、題目設置等方面充分挖掘優秀品德文化內涵,切實發揮優秀文化的浸潤功能、榜樣人物的示範功能。
  • 2020重慶高考語文、數學試題有何特點、變化 說文:貼近時代 解數...
    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 林祺西南大學教授點評今年高考作文「厚植家國情懷 展示中國青年力量」每年高考,作文都是最受關注的熱點。昨天,西南大學二級教授、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博士生導師董小玉,對今年高考作文進行了點評。
  • 2021是新高考關鍵年,高考複雜多變,考生提早做好準備!
    2021年高考是高考改革的關鍵年,這一年高考複雜多變,先從2021年高考試題來說,高考試題會有很多套。一、高考多套試卷。第一種高考試卷:每省的自主命題試卷,比如上海、浙江、江蘇等地就有很多高考試卷;第二種高考試卷:還是老高考(3+X)像廣西、江西等省份;第三種高考試卷:新高考(3+1+2)新教材,像山東等地;第四種高考試卷:新高考(3+1+2)老教材,像湖南等地
  • 時光機回到1977:那年河南高考試卷和參加高考的薛家小哥哥
    6月7日,省檔案局(館)接收徵集處正處級調研員劉志遠告訴記者,1977年這套河南自主命題的高考考卷作為特殊歷史見證被保存在了省檔案局(館)。  這套試卷有數學、語文、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和英語8個科目。
  • 名校名師點評「合肥三模」試卷分析及考前複習建議
    她的學生曾獲高考語文單科合肥市第一名、第二名、作文滿分。她主持完成安徽省課題並獲安徽省科研成果二等獎,在《中學語文教學》《語文學習》《語文教學通訊》等核心刊物發表論文32篇,著編書籍34冊。語文試題堅持立德樹人導向,精準落實高考評價體系,銜接高中課程標準,充分體現「價值引領、素養導向、能力為重、知識為基」的命題理念,穩中有變,風格獨特。
  • 高考作文第一次有考生以相聲小劇本完成
    人們的臉上都戴著可怕的面具   半推半就地將誠信拋棄   兒時的天真不再拾起   沒有誰後悔這場交易   ……   在今天這樣的社會裡   可還再有誠心誠意   多想回到兒時的天地   不再見可怕的面具   就在今年北京地區的高考語文試卷中
  • 鄭州名師點評中考試卷·語文:堅持立德樹人,力求穩中創新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譚萍 【點評名師】崔新鴿,鄭州高新區朗悅慧外國語中學語文教研組長、九年級備課組長2020年河南省中招語文命題緊扣時代脈搏,引導當代青少年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同時緊密契合新課程標準,全面考查學生的信息處理、審美鑑賞、語言表達等關鍵能力,
  • 想準確估分考心儀大學 8號晚7點來看名校大咖直播點評高考試卷
    屆時,來自西北工業大學附屬中學、西安市鐵一中、西安高新第一中學、西安交通大學附屬中學、陝西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西安市第三中學、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學、陝西省西安中學、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學、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學、西安市西光中學、西安大唐學校等知名中學的名師將走進華商直播間,這些老師在高考後第一時間進行2020年高考試卷各科目點評,現場指導全省30多萬考生估分,並指出明年高考複習重點和提高方向。
  • 今年浙江高考語文作文 考的是「人生」與「期望」 你會怎麼寫?
    浙江樹人大學人文與外國語學院教授 周鋒  對價值觀與幸福觀永恆的追問  「浙江今年的高考題沿襲了歷年的出題風格,依然是關注浙江樹人大學人文與外國語學院教授周鋒說,今年作文題題幹清晰,作文題的中心題旨就是「自我期許」和「他者期待」之間的關係,直指「你究竟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這一命題,體現了對價值觀與幸福觀永恆的追問。  「考生在立意和構思上並不會有太大困難。而『難點』也就在於能否看出這兩個題之間的『不同』,即『如何處理個人與家庭、社會之間的期望落差或錯位』。」
  • 【地評線】高考作文的「變」與「不變」
    付彪  2020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試題以材料作文為主,命題把握時代脈搏,緊貼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應用寫作能力考查,引導當代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拓寬國際視野、培養奮鬥精神。
  • 今年上海高考作文怎麼寫?看專家點評→(附明天外語科目考前提醒...
    全市共設19個考區、104個考點(含筆試考點和聽說測試考點),共有約5萬名考生參加考試。高考第一天已經順利結束,今年的語文作文題也已公布,語文試卷重點考察哪些內容?作文應該怎麼寫?來看專家點評↓提醒考生:明天15:00-17:00將進行外語科目筆試(含聽力)考試,考前15分鐘(14:45)禁止進入考點。
  • 在歷年高考中,語文作文中常見的丟分情況有哪些?
    2020-12-21 14:00:49 來源: 新文達教育 舉報   眾所周知,高考作文分數佔據著高考語文分數的大頭
  • 《中國文物報》文章再次入選高考試卷
    高考剛剛結束,《中國文物報》的讀者發來這樣一條信息。每年的高考題目都是全社會關注的熱門內容,頻頻登上各大媒體主頁並霸佔熱搜。記者從江蘇省教育考試院獲悉,《中國文物報》展覽專刊5月5日刊登的《博物館直播大熱的冷思考》一文入選了2020年江蘇高考語文試卷(文科)。
  • 2019年的高考語文難度是這樣!有這些亮點!估分118分算高分嗎?
    小編專注高考、大學及考研的研究歡迎關注:考研大家6月7日上午,2019年的高考剛剛舉行了語文考試。目前,全國高考共有8套卷,分別是全國一二三卷,以及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五省市自主命題試卷。總體來看,今年的高考語文試卷命題比較新穎,難度比較適中,與去年比較,難度值沒有沒有明顯起伏和很大變化。其中的最大亮點是全國三套試卷的作文,為考生提前預設了身份和角色,讓考生有比較可控的發揮空間,有利於在緊張的考試期間迅速發揮出寫作水平,這是值得點讚的。下圖是今年全國三卷的作文題目,這個漫畫作文就是一個亮點,結合了考生熟悉的學習場景,命題很有水平。
  • 77年恢復高考的老照片:看了語文試卷,網友:這題我能拿一百分
    往年的大學入學考試是夏天,77年的大學入學考試是冬天,570萬人以上的人參加了考試,錄用條件不到30萬人,重新開始高考,不僅改變了中國一代人的命運,下面的這些照片,都是當年恢復高考的老照片,是真實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