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信仰是人類最偉大的精神財富之一,信仰的力量是十分強大的:堅定不移的信仰可以讓血肉之軀頑強如鋼鐵,千錘百鍊之後依然不改本性;堅定不移的信仰可以讓原本平平無奇之人迸發出閃耀的人生光芒,歷經磨難之後依舊閃閃發光;堅定不移的信仰可以讓任人宰割之國發展成「東方雄獅」,屹立千年依舊國泰民安。
經驗告訴我們,物質財富固然重要,但精神力量亦是不可或缺的推動發展之動力!信仰的力量,可想而知,小則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大則關乎國家的命運。印度就有一位名叫阿馬爾·可傑的苦行僧,曾為了信仰,他放下了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幸福生活,踏上了四處流浪之路。為了心中的信仰,阿馬爾·可傑更是高舉右臂長達47年未曾放下,信仰之強大力量在他的身上可見一斑。
01
阿馬爾·可傑之所以高舉右臂長達47年不放下,是因為在印度,阿馬爾·可傑是一位非常虔誠的信徒。印度自古以來被稱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佛教的發源地,其實,在印度本土,印度教的信徒反倒多一些,據調查統計,印度教信眾超過了印度人口的百分之八十。眾所周知,印度是一個對宗教信仰十分敬重的國家,同時也是世界上受宗教影響最深的國家之一。印度教和其他宗教有所不同——其他宗教大部分有該宗教的始作俑者,如佛教的佛祖釋迦牟尼,基督教的創始人耶穌,但印度教卻是在本土長期的封建社會發展演變過程中自然形成的,並不是某位教主創立的思想體系。
02
印度教廣泛兼收婆羅門教、佛教等教義和其民間信仰、風俗習慣、哲學思想等宗教產物,是印度的國教。印度教的信仰、倫理觀念、哲學思想等十分複雜,甚至互相矛盾。印度教具有三大特點:其一,崇拜「三向神」;其二,直接宣傳世襲等級制;其三,印度教把種姓制度奉為核心教義,而種姓制度是最古老、最嚴格的社會制度之一。印度教有三大主神,它們分別是梵天、毗溼奴和溼婆。梵天如基督教的上帝,被認為有著創造世間萬物的能力,毗溼奴是宇宙保護神,而溼婆以男性生殖器為象徵,是世界的破壞者,被奉為毀滅之神,而阿馬爾·可傑就被印度信眾認為是溼婆的化身。
03
在1970年之前,阿馬爾·可傑如其他正常人一樣,過著中產階級的平凡生活。他有著自己的工作,並非為了宗教信仰而不務正業。隨後阿馬爾·可傑娶妻生子,過上了一個妻子三個孩子的幸福生活。
按理來說,過著「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可能是大多數印度人嚮往憧憬的,但阿馬爾·可傑卻毅然決然地放棄了這種舒適安逸的生活。某天清晨阿馬爾·可傑從夢中醒來,便決定「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他放下家庭,把自己打扮得衣衫襤褸,流浪四處,宣揚印度教的真諦,成了一位在印度街頭隨處可見的苦行僧。為了和「末落」徹底劃清界限,阿馬爾·可傑保持右臂高舉直立,47年未曾放下。如今他的右臂已經「定型」,肌肉萎縮,動彈不得,即使如今想要放下也不可能了……阿馬爾·可傑放棄享樂和奢侈、高舉右臂四處宣講的行為深深地觸動了每一個印度教的信徒,他因此被印度人稱為心中的「溼婆」。
效仿阿馬爾·可傑的還有另一位宗教信徒,名叫傑尼。此人號稱自己已經幾十年沒有進食過了,全靠上天的恩澤,自己才存活至今。但他的謊言隨即被揭穿,當印度的其他信眾深夜造訪的時候,竟發現這位號稱幾十年不進食的「不死之身」正在狼吞虎咽地吃肉。
結語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阿馬爾·可傑用他高舉了47年之久的手臂和堅定不移的宗教信仰立下了自己的人生教條,贏得了「溼婆」這一至高無上的稱號,也得到了印度人民的尊重和敬仰。
文|南書房|雜史篇
感謝觀看由「南書房」帶來的獨家原創文章,覺得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讚、轉發一下。如有不足之處,還望諸位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