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西北農林科技大學1天在Nature子刊發表2篇論文,振奮人心!

2021-01-08 中國校園在線

2019年伊始,學校的「雙一流」建設迎來了振奮人心的好消息,1月22日,生命學院許曉東課題組、鬱飛課題組分別在國際著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和Nature Plants在線發表了兩篇研究論文。

許曉東課題組在病毒中首次發現朊病毒

朊病毒(prion)是一類具有感染性的特殊蛋白,這種蛋白能將某種構象在同種蛋白甚至異種蛋白間傳遞,最終導致所有蛋白都發生變構。20世紀80年代科學家們在研究傳染性海綿狀腦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TSE)時發現了朊病毒的存在,美國生化學家Stanley Prusiner因發現朊病毒獲得了1997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近40年來,科學家們陸續在動物、植物、真菌和細菌中發現了朊病毒。但是,作為自然界中數量巨大、種類繁多的生命形式,病毒中是否存在朊病毒一直不為人所知。

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在線發表了我校生命科學學院分子病毒學實驗室題為「A viral expression factor behaves as a prion」的研究論文。2016屆碩士研究生南昊為該論文第一作者,許曉東副教授為通訊作者,陳紅英教授和英國肯特大學Mick Tuite教授為共同作者。

聚集態的LEF-10阻止了病毒的增殖

許曉東副教授在研究杆狀病毒表達因子LEF-10時發現,該蛋白具有不同尋常的聚集行為,這種現象與朊病毒十分類似。在酵母鑑定系統中,LEF-10表現出了典型的朊病毒特徵。而在病毒感染的昆蟲細胞中,高表達的LEF-10可以從可溶態轉變成聚集態,進而調控病毒的增殖。這些結果表明,LEF-10是一個病毒編碼的朊病毒。該發現解釋了生物製品工業的一個困惑,即接種杆狀病毒的數量與外源蛋白產量缺乏相關性。另外,人們很早就發現皰疹病毒感染與阿爾茲海默病具有某種聯繫;既然病毒可以編碼朊病毒,那麼這種聯繫的中間環節很可能是皰疹病毒編碼的朊病毒;這或許為老年痴呆病的防治帶來一線曙光。

受限於朊病毒的預測和鑑定手段,2016年以前,人們對朊病毒的認識局限於動物界和真菌界,2016年麻省理工學院的Susan Lindquist院士課題組在PNAS上報導了第一個在植物中發現的朊病毒,2017年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們在Science上報導了第一個在細菌中發現的朊病毒。我校的該項研究,將朊病毒存在的範圍拓展到生命形式的最後一個領域——病毒界。至此,「朊病毒廣泛存在」假說終於得到了確證。這是一項可以寫進教科書的發現,表明我校在朊病毒領域的研究處於世界前沿。

該研究得到我校引進人才啟動經費的資助。

鬱飛課題組揭示植物衰老調控的新機制

衰老是有機體包括植物,生長發育和世代交替的重要生物學過程。在植物特別是作物衰老過程中,伴隨著葉片等營養器官的黃化和衰老,碳、氮等營養物質進行從「源」(葉等光合器官)到「庫」(種子等貯藏器官)的徵調和轉運。因此,高等植物葉片衰老的啟動和進程對種子發育至關重要,是影響作物產量和果實品質的關鍵因素。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和旱區作物逆境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鬱飛教授研究團隊在國際植物科學期刊Nature Plants以長文形式(article)在線發表了題為「Noncanonical ATG8-ABS3 interaction controls senescence in plants」的研究論文。該論文揭示了ATG8以不依賴於自噬途徑的方式與ABS3亞家族MATE轉運蛋白互作控制植物衰老的分子途徑,這也是植物中首次發現ATG8蛋白獨立於自噬途徑的新功能,同時這一途徑在模式植物擬南芥和主要糧食作物小麥中以保守的方式發揮作用,為未來人工調控作物衰老進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撐。

ABS3 subfamily MATEs control senescence independent of canonical autophagy.

該研究利用碳缺乏誘導植物衰老研究體系,發現ABS3亞家族MATE轉運蛋白促進植物葉片衰老和蛋白質降解,ABS3亞家族MATE基因的四重和六重缺失突變體對碳缺乏誘導的植物衰老表現出極強的抗性。MATE基因的四重突變體能夠抑制自噬缺陷突變體在碳缺乏脅迫下的早衰表型,表明自噬缺陷時,衰老過程啟動和進程依賴於ABS3亞家族MATE蛋白的功能。有趣的是,ABS3亞家族MATE蛋白在晚期內體上與自噬途徑的關鍵蛋白ATG8相互作用,ATG8-ABS3互作是ABS3促進衰老和蛋白質降解的前提條件,但這一互作並不依賴於自噬途徑或ATG8蛋白C端的切割和脂化,代表了ATG8的一個不依賴於自噬途徑的新功能。對小麥ABS3和ATG8同源蛋白的研究發現ATG8-ABS3互作調控衰老的範式在雙子葉和單子葉植物中保守。基於這些發現,該研究提出了ABS3介導的促進衰老的途徑與抑制衰老的自噬途徑共享ATG8,這兩個途徑的平衡協同調控植物衰老進程的模型。

Model for the ATG8-ABS3 interaction in controlling senescence in plants.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生賈敏、青年教師劉夏燕為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鬱飛教授為該論文的通訊作者。哈佛大學醫學院Jen Sheen教授實驗室也參與了該研究。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雙一流」旱區作物與逆境生物學學科群和青年英才計劃的資助。

來 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聞網 網絡編輯:黃承剛 責任編輯:王 婷 終 審:郭建東

相關焦點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考研信息網...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及專業目錄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地處中華農耕文明發祥地、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陝西楊凌,現為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雙一流」重點建設高校。
  • 優秀:這位上海大學的博士在Nature子刊上以一作發表論文!
    NATURE子刊一作論文、3篇SCI論文、5項發明專利他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敢於探索未知,勇於開拓創新他發揮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用學術力量影響身邊人他是上海大學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學生黨員2019級碩博連讀研究生金滔人物名片:金滔,上海大學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機械工程專業2019級博士研究生(碩博連讀),中共黨員,發表SCI論文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陳洛川 | 彎下腰去創業,潛下心來創新
    5月8日,第二屆全國林業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在網上落幕,經過11個月的角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代表隊榮獲「亞軍」,這也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本次大賽上獲得的最高獎級。
  • 論文一作曾聯名抵制Nature子刊,而今卻發論文
    前不久,Nature新子刊《自然-機器智能》悄然上線。但在去年4月徵稿時曾遭到幾百位學者的聯名反對。  因它採取付費訂閱的形式是讓歷史倒車,而機器學習歷來有開放訪問的傳統。  然而今天,Reddit上一位細心用戶發現,該期刊有篇文章的第一作者竟然就是當年數百位聯名反對的學者之一:
  • 中國團隊首次在《Nature》子刊發表中國AI全景論文,背後有哪些故事?
    來源:一財網在7月9日下午舉行的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科學前沿全體會議上,中國團隊在《Nature》子刊發表的中國AI全景論文正式發布。這篇於6月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上發表的全景論文,名為《Towards a new gener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China》(中文譯名:《新一代中國人工智慧》,簡稱「AI in China」),也是中國科學家首次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上發表關於中國AI發展的全景論文
  • 985大學的「尷尬」?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這鍋我不背!
    要說中國最好的農業大學莫過於中國農業大學,要說中國西北地區最好的大學,莫過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但是也正是因為在西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地位處於一個較為尷尬的境地。同樣985高校,分數線相差了幾十分,甚至最高分在600以下,這樣的分數給某些211都覺得低。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知名校友大盤點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知名校友大盤點簡稱「西農」或「西北農大」,坐落於農科城楊凌,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32所副部級建制的重點大學之一,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李振岐中國工程院院士植物病理學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博導。長期從事農業植物病理學和植物免疫學教學及小麥條銹病和植物免疫研究,主編了中國第一本《植物免疫學》全國統編教材。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通過「雙一流」周期評估!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是我國著名的農科大學,位於陝西楊凌,綜合實力強,我國最好的農業大學之一,985、「雙一流」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經過評估考核,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雙一流」建設的好,一致同意通過「雙一流」周期評估,學校「12345」建設思路清晰,有力度、有幹頭、有成效,值得點讚!專家組最後也點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需要強勢引才,人才隊伍是建設「雙一流」的重中之重,最後,黨委書記感謝了大家的到來。據悉,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是一流大學B,通過此次評估不知道能不能進入A呢?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業農村幹部學院新樂分院正式掛牌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業農村幹部學院新樂分院掛牌儀式。賈敏傑 攝長城網訊(記者 馬靜 通訊員 賈敏傑 郭英)12月21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業農村幹部學院新樂分院正式掛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業農村幹部學院新樂分院掛牌儀式。賈敏傑 攝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首批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中組部全國幹部教育培訓高校基地,也是全國唯一的農業農村幹部教育培訓高校基地。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成立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張琳 記者 薛保華 孫建恆)近日,為充分發揮學校產學研緊密結合的辦學特色和學科優勢,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促進「雙一流」建設,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成立,校長吳普特兼任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院長
  • 實力強勁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為何在985院校中並不顯眼?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坐落於陝西省楊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中管32所副部級建制重點大學之一,屬於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985工程、211工程。這所學府之所以名聲不如其它「985工程」大學,其主要原因小編這邊認為還是其學院專業設置太過單一,但是這所學院在我國農林科技類院校中一點都不差,甚至可以說是最為頂尖的大學,但也是因為專業單一,導致生源質量上就大大受限。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開展「十一」慶國慶系列活動
    中國青年網北京10月8日電(記者 馬雲飛 通訊員 郎蕊 幹懷瀛)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9周年,提高同學們愛國主義覺悟、繼承愛國主義精神、激發愛國熱情,十一期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團委組織、策劃一系列愛國主義教育活動,進一步增強師生國家榮譽感和民族責任感,促使同學們在活動中堅定信仰,升華理想。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發揮蘋果研究優勢服務陝西蘋果產業
    如何適應「十三五」國家科技體制改革的新形勢,充分發揮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蘋果產業鏈研究的優勢,為陝西省蘋果產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11月26日,學校召開蘋果產業發展學術研討會,副校長錢永華參加研討會並講話。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兵」好樣的!
    據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消息:金秋九月來臨軍訓如期而至經歷了激動的開學新生們也開啟了十四天的軍訓時光讓我們一起看看他們的風採吧!一個個方隊整齊有序一張張面孔堅毅有力他們肅穆站立,身姿挺拔像朝陽般迎接軍訓,迎接大學生活塵土灼熱大家在熱浪中堅持著、操練著舉手投足都沒有被炎熱打敗軍姿、拳術格鬥、倒功練就十八般武藝磨鍊一身硬氣同學們也熱情起來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旱區農業水土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通過評估
    2020年12月29日,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度數理科學領域和地球科學領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依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建設的旱區農業水土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為「良好」。
  • 張秀蘭團隊在Nature子刊率先發表青光眼人工智慧論著
    近日,Nature子刊NPJ Digital Medicine在線刊登了中山眼科中心張秀蘭教授與3個國際、12個國內單位共40個研究者共同合作完成的基於視野算法的青光眼人工智慧篩查平臺
  • 不誤農時不負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師生以科技助力春耕復產
    來源:經濟日報疫情剛剛緩解,作為陝西省現代櫻桃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蔡宇良教授就奔赴渭南市合陽縣指導當地櫻桃種植。開春以來,以農為「本」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發揮農林水專業特色,專家團隊不僅深入春耕田間地頭指導農業生產,還通過網際網路進行雲端遠程科技服務。就連放假居家的「農學子」們也學以致用,積極服務家鄉春耕復產。針對全國小麥病蟲草害尤其是小麥條銹病呈快速蔓延的趨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康振生院士率團隊專家深入寶雞眉縣常興鎮實施麥田調查。
  • 那篇涉嫌「性別歧視」的Nature子刊撤稿了
    趣味答題領紅包 那篇涉嫌鼓勵女學生選男導師,搞「性別歧視」的Nature子刊撤稿了。 2020年11月17日,紐約大學阿布達比分校Talal Rahwan和Bedoor AlShebli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題為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arly career informal mentorship in academic collaborations and
  • 論文寫好了,但投什麼期刊呢?學術期刊SCI、EI、C刊…到底是什麼?
    2、ISTP《科技會議錄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簡稱ISTP)創刊於1978年,由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編輯出版。該索引收錄生命科學、物理與化學科學、農業、生物和環境科學、工程技術和應用科學等學科的會議文獻,包括一般性會議、座談會、研究會、討論會、發表會等。
  • 有個在 Nature 子刊論文致謝裡求婚的男友,是什麼體驗?
    過了 15 分鐘,我的男朋友還沒回復,我終於忍不住要炸毛了,這時,小琳突然驚訝地叫了聲,我轉頭就看到對象大步走來,沉聲說:「剛剛給最近幾天寫的 Nature 子刊裡的致謝都加了求婚,你想在第幾次答應我除了這篇 Nature,他還發了 3 篇 Science,2 篇 Cell,今天還有幾個期刊邀請他寫綜述,但是他都拒絕了,我心裡還有點生氣,到手的論文,咋還推出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