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財網
在7月9日下午舉行的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科學前沿全體會議上,中國團隊在《Nature》子刊發表的中國AI全景論文正式發布。
這篇於6月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上發表的全景論文,名為《Towards a new gener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China》(中文譯名:《新一代中國人工智慧》,簡稱「AI in China」),也是中國科學家首次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上發表關於中國AI發展的全景論文,展現了人工智慧的主要發展方向和國家層面的規劃。
據介紹,論文由在首屆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成立的AI青年科學家聯盟·梧桐匯牽頭,聯盟學術委員會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潘雲鶴作為通訊作者,12名來自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中國科學與技術大學等國內一流高校帶頭學者和氪信科技、字節跳動、Momenta、美團點評等各領域AI企業創始人和AI研發負責人共同撰寫。
2017年7月,國務院發布《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成為中國人工智慧領域的首個系統性戰略規劃。論文從《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NGAI)出發,對中國產學研合作經驗以及實際應用成果進行深入解讀,描繪了中國未來人工智慧發展生態系統的藍圖。「到203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人工智慧創新中心。」
AI in China提到,新一代人工智慧的發展是建立在大學、政府、產業間的合作基礎上的。科技部在過去幾年裡建立了包括百度(自動駕駛),阿里巴巴(城市認知)、騰訊(醫學影像)、科大訊飛(語音智能)在內的15個基於應用驅動、企業主導、市場導向原則的國家開放式創新平臺。論文也指出,高技術人才的缺乏、人工智慧生態系統的不成熟以及人工智慧倫理問題是人工智慧在中國的廣泛應用的阻礙,培養本土人工智慧人才、規範人工智慧道德、支持基礎學科的長期發展和探索勢在必行。
論文還闡述了AI在日常消費、金融、自動駕駛、醫療等行業的發展,中國AI在產業應用方面居於國際領先地位。
「2019年初的時候,潘雲鶴院士跟我們開了一個閉門會,大家討論說,既然我們是代表了中國AI最強的力量,應該把整個工作做個總結。」論文撰寫人之一,氪信科技CEO朱明傑對第一財經記者講述道。他表示,《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是《Nature》在計算機工程領域的第一個子刊,也是很有紀念意義的,所以他們選擇在這個子刊上發布文章。
他介紹稱,在論文的內容方面,高校(撰寫者)更多的是從AI中國的人才培養、基礎研究等方面進行梳理,比如當前中國的AI究竟是個什麼情況,下一代人工智慧如何發展,AI發展將去往何方等。而AI尖端企業(撰寫者)則重點研究了技術在中國相應領域上面落地的情況。
「論文前前後後也被來回改了好多次,今年5月份的時候《Nature》通知我們說論文終於被接受了,6月10日正式在《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上發表。」朱明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