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翻譯:孔子說:我真的知道這麼多東西嗎?我有很多東西不知道啊。有一個粗鄙的人問我,我發現他什麼都不懂。我就問他這件事情的壞處是什麼,然後問他這事情的好處是什麼,我自己對他的這個問題越來越清楚,他對自己的問題也越來越清楚,這個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方法,叫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原文: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
翻譯:孔子說:鳳鳥沒有來,河圖沒有出現,這些代表祥瑞的東西都沒有出現,看來我時日無多了
原文: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
翻譯:孔子看到披麻戴孝的人,穿官服的人,眼睛看不見的人,不管他們年紀怎麼樣,都會坐的更直一點,從他們身邊走過都是走的比較快。
重點:孔子這樣認真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都代表一種情緒,一種悲傷,一種威嚴,一種痛苦。
#孔子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