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進口品牌「壟斷」 國產啤酒289元試水超高端

2020-12-26 和訊

8月16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一款名為「百年之旅」的青島啤酒(600600,股吧)以289元超高價格在官方旗艦店上市。相比其他產品,價格高出近兩倍。值得關注的是,這是國內啤酒品牌首次入局「超高端」領域。目前,國內中高檔啤酒普遍售價在50-100元左右,100元已屬於高檔產品,在200元以上的檔位則十分鮮有。業內人士認為,此前國內啤酒高端市場長期被進口品牌把控,這一局面可能被「超高端」品類入局所打破,國內品牌未來將與進口啤酒爭奪這一市場份額。

超高端要誰買單

國內啤酒品牌正式入局超高端市場。事實上,隨著消費升級的加持,我國啤酒市場發力追趕進口啤酒品牌,不斷升級產品結構,深耕高端、超高端市場。

北京商報記者通過天貓平臺發現,百年之旅大師酒目前銷量共30單,有消費者表示喜歡該款啤酒厚重的口感。也有消費者表示,由於所買編號比較大,因此不具備特別的收藏價值,但同時對於包裝給予了肯定,並表示從視覺上符合高端的定位。在京東平臺記者看到,該啤酒截至發稿,累計共有8條評價,有消費者對於這款超高端啤酒的口感給予了肯定。記者走訪多家商超,並未發現在店內有該款酒上架,店員也並未接到任何上新通知。對此,北京商報記者向青島啤酒相關人員進行了解,截至發稿,企業並未給予回復。

北京商報記者查看各品牌天貓旗艦店發現,青島啤酒銷量較高的產品多集中在110元左右,月銷量平均為3500單;華潤啤酒去年新推出的雪花馬爾斯綠啤酒和黑獅白啤兩款高端新產品,截至發稿月銷量僅為33單。

反觀進口啤酒品牌,百威啤酒精釀大師臻藏798ml的售價為188元,截止發稿月銷量為90單;售價在110元左右的產品,月銷量平均為5000單。在京東平臺,售價在110元左右的產品,青島啤酒總評論數為1.9萬條,雪花啤酒的總評價數為96.6萬條;反觀進口啤酒,百威啤酒的總評論數高達197.6萬條,嘉士伯共有23.5萬條評論。

通過數據不難發現,在110元左右的產品中,消費者還是更青睞進口啤酒,國產啤酒從銷量到評價,都與進口啤酒有一定的差距。目前中國消費者對於高端啤酒的認知,仍是以進口啤酒為主,國產啤酒高端化的路,並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慢慢培養消費者市場。

「預計啤酒消費端的高端化會呈爆發式增長。」中國酒業協會秘書長何勇表示,雖然行業利潤同比有所下降,但單位產品利潤同比卻增長28%。預計未來三至五年,高端啤酒市場將增長十倍。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我國規模以上啤酒企業產量同比下降9.5%,但6月產量同比增長7.6%。

北京商報記者查看青島啤酒2019年年報發現,旗下高端產品奧古特、鴻運當頭、經典1903、純生啤酒銷量185.6萬千升,同比增長7.08%。

據華潤啤酒2019年財報顯示,中高檔啤酒銷量增長8.8%,整體平均銷售價格同比上漲2.8%。為布局高端市場,華潤啤酒早在2018年就推出高檔產品匠心營造,去年再推雪花馬爾斯綠啤酒和黑獅白啤兩款高端新產品。

進口啤酒長期控場

自從啤酒傳入我國發展至今,已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作為外來酒種,我國的啤酒市場長期被進口啤酒品牌所佔據。

啤酒專家方剛表示,國內啤酒的高端、超高端市場,一直是被進口啤酒品牌所把控,近兩年隨著消費升級,國產啤酒品牌也開始發力布局高端市場,青島啤酒的入局,只是國產啤酒品牌布局超高端市場的一次試水,未來還要看企業如何繼續布局。

2019年,我國啤酒進口量為73.20萬千升,同比下降10.9%。但據公開資料顯示,2013年至2018年,我國啤酒進口量六年共增長63.9萬千升。不難看出,我國啤酒仍以進口品牌為主,尤其在高端市場,進口啤酒佔據較大份額。

北京商報記者查看全球最大的釀酒公司之一百威英博年報發現,2019年淨利潤91.71億美元,同比增長109.86%。百威是019年佔據中國高端啤酒市場份額高達46%。

據嘉士伯2019年財報顯示,2019年淨利潤65.69億丹麥克朗(約9.71億美元),增長23.7%。亞洲市場啤酒營收184.16億丹麥克朗(約27.22億美元),同比增長18.6%。中國市場嘉士伯銷量實現增長約8%,收入增長約19%。嘉士伯在公告中表示,中國地區銷量增長,主要是由於目前市場的高端化趨勢,高端組合銷量增長7%,嘉士伯旗下的1664啤酒產品,銷量增長近50%。

短期競爭壓力大

青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黃克興曾公開表示,「百年之旅」是順應消費升級新需求、驅動高質量發展的一次創新,高度整合上下遊產業鏈稀缺要素的突破之作。

對於青島啤酒未來將如何深耕超高端市場,北京商報記者向企業董秘發去採訪提綱,截至發稿,企業並未給予回復。

事實上,從2016年開始,消費者對於啤酒的關注,從價格逐漸轉變到了品質,從大眾化轉變為個性化。但對於高端啤酒,特別是超高端啤酒的認可程度,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方剛表示,對於國內高端啤酒而言,想要在短期之內與進口啤酒形成抗爭,是相對比較難的。同時,對於超高端產品的推出,想要在一開始就得到消費者的認可,是有難度的。對於超高端啤酒市場而言,需要企業耐心培育消費者。想要拓展超高端市場,與進口啤酒分羹,則需要大量的時間和資源去慢慢培養,企業很難一飛沖天。

中原基金董事、執行合伙人晉育鋒表示,在消費人群不斷被細分的大趨勢下,企業也要針對不同人群進行產品細分,以差異化滲透細分市場,啤酒市場亦是如此。通過產品結構升級,滲透到更高層的消費市場,是企業未來發展的大趨勢。

北京商報記者 趙述評 實習記者 翟楓瑞/文並攝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相關焦點

  • 國產啤酒高端化戰略漸成趨勢:一瓶青島啤酒賣289元 誰來買單?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一瓶啤酒賣289元,誰來買單?國產啤酒高端化戰略漸成趨勢 老闆,來一打啤酒!炎炎夏日,從高檔餐廳到路邊攤,一瓶鮮爽甘冽的啤酒也許能帶來簡單而直接的快樂。但如果這啤酒289元一瓶呢?還有沒有勇氣來一打(12瓶)豪飲?
  • 「中國天然燕麥第一人」打破進口燕麥品牌壟斷助力中國民族品牌崛起
    李剛嶺以一己之力,改變了國內燕麥行業進口產品獨大的格局,為中國天然燕麥打響了復興第一槍,打造了「蒙北燕麥」這個中國人自己的高端燕麥品牌,在中國農業生態發展方面探索出了一條獨特的天然燕麥之路。隨著我國居民消費水平的提升和人們健康意識不斷增強,燕麥這一健康的食物獲得了消費者的深刻認知,燕麥行業快速發展,但目前中國燕麥市場幾乎被國外品牌和進口燕麥所壟斷,缺少中國人自己的燕麥民族品牌。
  • 覺得進口啤酒才好喝?認準這些國產精釀啤酒,口感和情懷都不輸進口!
    論起啤酒,你有沒有「德國啤酒最好喝」這樣的印象? 論起國產啤酒,你是不是覺得雪花、青島、哈啤等等都是一個味兒? 又或者,若你喝過精釀啤酒,你是否認為國產精釀遠遠比不上進口精釀? 今天就來打破你們的刻板印象!
  • 中國啤酒奮鬥史:外企佔領國內高端市場,誰才是啤酒之王?
    這個階段的啤酒廠,不管是外國人建立的,還是民族資本家成立的,都面臨著發展緩慢、技術壟斷和原材料進口的問題。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裡,中國只有十餘家啤酒廠,產量只有三萬餘噸,所以產量和價錢都只有在華外國人和上層華人能消費得起,普通老百姓極少能喝到啤酒。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七八年期間,啤酒生產經歷了恢復期、獨立發展期及自發發展期階段。啤酒產量增長緩慢。然而啤酒。
  • 什麼支撐著青島啤酒100元股價?
    累計下滑近10%國產產量方面:受消費量和進口啤酒影響,產量不斷下滑與此同時上海自貿區,2013年8月22日經正式批准設立,隨後累計成了多達21個自貿區。在零關稅,自貿區效應等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進口啤酒行業市場銷售規模不斷擴大。
  • 君樂寶奶粉更受潮爸潮媽喜愛,進口奶粉壟斷格局被打破
    隨著李寧、老乾媽等自主品牌的不斷出圈向國際舞臺靠近,國人尤其是年輕一代對國產品牌的「刻板印象」終於被打破,越來越多的90後、95後正在愛上國貨。  數據顯示,80後、85後父母在為寶寶選奶粉時,會傾向於選擇進口品牌,但是90後、95後父母卻更青睞國產奶粉,緣何?
  • 國產屏幕揚眉吐氣,打破壟斷趕超日韓,給國產晶片樹立榜樣
    在美國的「推動」下,國產晶片的自主研發進入新階段。雖說半導體技術難關多、攻克難度大,但當年在核心技術上同樣一無所有的國產屏幕,如今都實現了自主研發,筆者相信國產晶片終將走向成功。說到國產屏幕,筆者不得不提及目前我國在顯示屏上取得的成績。
  • 打破進口壟斷!深圳基因國產「高電氣強度絕緣芳綸紙」今亮相
    這款由贛州龍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高端戰略性新材料,打破進口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了自主可控、進口替代。 芳綸紙 新材料產業的痛點 據了解,芳綸的全稱是「芳香族聚醯胺纖維」,是一類新型的特種用途合成纖維,主要應用於高端製造和通信設施等方面。
  • 深圳基因國產芳綸紙亮相打破國外長期壟斷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劉啟達 通訊員 彭繪林)9月25日,一款「高電氣強度絕緣芳綸紙」在江西省贛州市正式亮相,這款承載著深圳基因的高端戰略性新材料,打破了美國杜邦公司的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了自主可控、進口替代。
  • 國產盾構機的崛起,打破德日美三國壟斷,銷量蟬聯3年全球第一
    如今,我國正遭遇半導體晶片領域的技術壟斷和封鎖,由於基礎薄弱、幾乎毫無經驗,因此在高端光刻機的製造上一籌莫展。但要知道,建國初期我國在盾構機等高端設備的研發製造方面,何嘗不是如此。秦嶺隧道的挖掘進度迅速加快,可機器長時間運轉卻導致故障頻出,而對盾構機這類高端設備一竅不通的中國,只能再次花高價請德國專業維修師前來維修。更令人氣憤的是,德國維修師在維修過程中,嚴禁中國工程師在場。海外對中國技術封鎖的態度十分囂張。
  • 這4個品牌的啤酒,常被誤以為是「國產貨」,卻都淪為了外資品牌
    這4個品牌的啤酒,常被誤以為是「國產貨」,卻都淪為了外資品牌導語:在國內酒行業之中,有被尊稱為「國酒」的飛天茅臺,也有價值不菲的進口紅酒,還有平民大眾都消費得起的「二鍋頭」,要是論品牌數量,最多的當屬啤酒,各個省市都有自身的品牌
  • 有望擺脫進口依賴,打破美日壟斷
    據觀察者網1月5日消息,由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海石化」)投資的「2.4萬噸年原絲、1.2萬噸年48K大絲束碳纖維」項目已經在1月4日正式開工,預計2024年建設完成,這意味著國產大絲束碳纖維即將走向規模化量產。
  • 國產OR進口?超詳細蒸烤箱廚電品牌科普!
    一直走的都是高端奢侈的路線,是各高端頂級豪宅的標配廚電品牌。在產品質量上來看其實收購西門子後對於銷售而言影響不大,因為博西家電其實自始至終就是只有博世集團在研發製造,而西門子充當的角色只是一個投資方,現在西門子在國內銷售的產品主要是找代工廠生產,進口系列基本上跟博世的配置相近。在市場定位上來看的話博世是走中高檔路線,更傾向於發展高端高配的型號,蒸烤系列大多為進口產品。
  • 打破國外「卡脖子」技術壟斷 「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電力聯產...
    2020年12月2日「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電力聯產項目技術成果發布會」在河北省唐山市海港開發區昌盛國際酒店召開,本次發布會由唐山海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辦,北京理工大學(唐山)轉化研究中心協辦。
  • 打破美國杜邦壟斷 國產「高電氣強度絕緣芳綸紙」亮相
    9月25日,一款「高電氣強度絕緣芳綸紙」在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正式亮相,這款由贛州龍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高端戰略性新材料,打破了美國杜邦公司的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了自主可控、進口替代。這是中國新材料行業值得慶祝的時刻。
  • 青島啤酒正式開啟超高端戰略發布多系列藝術釀造新品
    摘要:7月31日,青島啤酒發布高端釀造新品,標誌著青島啤酒正式開啟超高端戰略。據業內人士分析,靠低價搶量的策略已經難以支撐,轉向中高端化發展是將來的趨勢。 7月31日,青島啤酒發布「百年之旅」、「琥珀拉格」等系列藝術釀造新品,宣告青島啤酒正式開啟超高端戰略。
  • 打破日企壟斷,全球出貨量排名第二
    綠的諧波本次在科創板上市,發行數量為3010.42萬股,發行價格35.06元/股。綠的諧波募集資金總額為10.55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募集資金淨額為9.62億元,分別用於年產50萬臺精密諧波減速器項目、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曾經,諧波減速器市場被日本企業高度壟斷。
  • 重估啤酒:網紅「大烏蘇」與本土品牌的高端化野心
    既有嘉士伯、樂堡、K1664等國際高端品牌,又有強勢區域品牌如「烏蘇」、「大理」、「風花雪月」、「西夏」、「天目湖(603136,股吧)」等,可以實現品牌優勢互補,有了資源優勢。  2018和2019年收入分別為40.29和54.37億元,2019年同比增長34.97%,遠高於行業整體增速和中高端啤酒規模增速。
  • 華潤啤酒謀奪高端市場龍頭:狼性凸顯捆綁經銷商「搶客」,啤酒業將...
    華潤啤酒(00291.HK)終於亮劍了。近日華潤啤酒CEO侯孝海在首屆全國渠道合作夥伴大會上表示,預計到2022年,旗下高端銷量能夠接近主要的競爭對手或者行業內量大的對手,預計2025年高端、利潤和市值均實現反超。
  • 麗江酒吧來了攪局者:華潤等國產啤酒對抗百威、1664等「御三家」
    國產啤酒對抗「御三家」要對抗 「御三家」,處理臨期酒的「熱身」賽讓國產啤酒老大華潤啤酒在麗江乃至雲南的美譽度明顯上升,但要搶更多的高端和超高端啤酒市場份額,還得進入決賽的主戰場——夜場。上述資深人士稱,同樣一瓶啤酒,餐飲渠道的零售價是3元/瓶,那麼夜店標價就在6元,流通渠道只能賣到2元一瓶。作為亞太地區高端和超高端啤酒老大,百威亞太成立了專門的夜店部門進行運營。進口啤酒、洋酒和進口紅酒企業在招聘銷售人員時,甚至把有過夜店從業經歷作為必要條件。在弱勢地位下,國產啤酒連進入賽道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