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減肥?科學家證實肥胖或可導致癌細胞腫瘤生長

2020-12-26 手機鳳凰網

肥胖,已經成為全世界範圍內的「流行病」,是 21 世紀最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是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多種癌症在內的若干慢性病的主要風險因素。這一曾經被視為僅出現於高收入國家的病症,如今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呈急劇上升的趨勢。

當前,肥胖已被證實與數十種癌症(肺癌、肝癌、胰腺癌、甲狀腺癌、宮頸癌、乳腺癌和結直腸癌等)患病風險增加,以及更差的預後和生存率有關。

多年來,科學家也已經發現了與肥胖有關的、可以導致腫瘤生長的危險因素,比如代謝變化和慢性炎症。但是,對於肥胖和癌症之間相互作用的詳細過程,依然還不清楚。

如今,來自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及其合作者,在一項最新研究中為我們揭示了這一答案:高脂肪飲食導致的肥胖,使癌細胞在與免疫細胞爭奪代謝「燃料」的戰鬥中勝出

研究人員發現,高脂肪飲食會降低腫瘤內 CD8+ T 細胞(一種可以殺死癌細胞、受病毒感染的細胞以及其他受損的免疫細胞)的數量和抗腫瘤活性。這是由於癌細胞為適應不斷增加的脂肪會重新「設計」它們的代謝機制,從而更好地從 T 細胞「手中」搶奪富含能量的脂肪分子,在抑制 T 細胞代謝的同時,加速腫瘤的生長。

圖|高脂飲食會干擾 CD8 + T 細胞的代謝,從而損害其抗腫瘤免疫力(來源:Cell)

圖|腫瘤細胞(藍綠色)中的 CD8+ T 細胞(紅色)含量對比。與肥胖小鼠的腫瘤(下圖) 相比,非肥胖小鼠的腫瘤(上圖)中含有更多的 CD8+ T 細胞(來源:Cell)

同時,他們發現 PHD3(一種在正常細胞中被證明可以抑制過度脂肪代謝的蛋白質)表達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逆轉高脂飲食對腫瘤免疫細胞功能的負面影響,或許有潛力成為未來多種癌症疾病的治療靶點。

相關論文以「Obesity Shapes Metabolism in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to Suppress Anti-Tumor Immunity」為題,在線發表在科學期刊《細胞》(Cell)上。

(來源:Cell)

論文作者之一、哈佛醫學院 Blavatnik 研究所細胞生物學教授 Marcia Haigis 表示,這一研究結果表明,一種可能在某一環境下有效的療法,在另一環境下或許將不再有效,考慮到當前肥胖在全世界範圍的普遍程度,且由於 CD8+ T 細胞是免疫療法中的「主要武器」,可以激活免疫系統來對抗癌症。因此,這一研究發現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價值,為改進這類免疫療法提出了新的策略。

肥胖危害巨大,不可輕視

肥胖會導致種種嚴重的健康後果,比如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心臟病和中風)、二型糖尿病、骨關節炎等肌肉骨胳疾患和一些癌症(子宮內膜癌、乳腺癌和結腸癌),這些病症會使得肥胖人群患上嚴重殘疾,甚至過早死亡。

來自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顯示,自 1975 年以來,世界肥胖人數已增長近 3 倍;2016 年,18 歲及以上的成年人中逾 19 億人超重,其中超過 6.5 億人肥胖,超過 3.4 億名 5-19 歲兒童和青少年超重或肥胖,5-19 歲兒童和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流行率從 1975 年的僅 4% 大幅上升到 2016 年的 18% 以上,其中男孩和女孩中的上升情況類似,有 18% 的女孩和 19% 歲的男孩超重;在世界多數國家內,死於超重和肥胖的人數大於死於體重不足的人數;2019 年,5 歲以下兒童超重或肥胖的人數達到了 3800 萬左右,近半數生活在亞洲。

(來源:Pixabay)

同日,另一項來自英國拉夫堡大學湯姆·諾裡斯(Tom Norris)博士及其合作者的研究,也揭露了肥胖對我們身體健康的危害。

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 20746 名 10-40 歲被調查對象的身體質量指數(BMI)以及心血管代謝疾病風險因素。

結果顯示,肥胖的持續時間越長,與心血管代謝疾病風險因素(血壓、血糖和膽固醇等)有關的數值就越糟糕,尤其是糖化血紅蛋白(一種用於糖尿病診斷測試的指標)。與沒有肥胖史的人相比,具有 5 年以下肥胖史的人,糖化血紅蛋白數值要高出 5%,而對於那些有著 20-30 年肥胖史的人來說,這一數字更是達到了驚人的 20%。

可見,肥胖的危害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

近年來,隨著與肥胖有關的癌症發病率持續上升,研究並發掘肥胖與癌症之間的關係,對於未來癌症的預防和治療研究至關重要。

一直以來,肥胖被視為誘發癌症的主要危險因素,以往關於肥胖和癌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腫瘤內在效應或內分泌腫瘤細胞調節軸上,但機體代謝差異如何改變腫瘤微環境和影響抗腫瘤免疫尚不清楚。

揭開肥胖與癌症的「勾當」

在此項工作中,研究人員為揭示肥胖對患有不同類型癌症(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和黑色素瘤等)小鼠的影響,分別為不同組的小鼠提供高脂肪飲食(high-fat diet,HFD)和對照飲食(control diet,CD),其中高脂肪飲食可導致小鼠出現肥胖症狀和其它與肥胖相關的變化,並觀察了腫瘤微環境(包括腫瘤內部及其周圍環境)的不同細胞類型和分子。

結果顯示,高脂肪飲食誘導的肥胖會損害小鼠腫瘤微環境中 CD8+ T 細胞的功能,加速腫瘤的生長,阻斷這種與脂肪相關的代謝重新「設計」可以顯著降低被動接受高脂肪飲食的小鼠體內的腫瘤體積,提高抗腫瘤免疫能力。

圖|高脂肪飲食抑制了腫瘤內 CD8+ T 細胞的增殖和活性。A. 實驗設置示意圖,小鼠結腸癌模型 MC38;B-L. 流式細胞術分析(用於對懸浮於流體中的微小顆粒進行計數和分選)分析結果;M、N. 量化腫瘤中 CD8+ 腫瘤浸潤淋巴細胞(CD8+ TILs)的 GZMB 表達。(來源:Cell)

論文作者之一、哈佛醫學院比較病理學「George Fabyan」教授、Blavatnik 研究所免疫學系主任 Arlene Sharpe 表示,儘管癌症免疫療法對患者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從中受益。

我們現在知道,T 細胞和癌細胞之間有一場新陳代謝的拉鋸戰(metabolic tug-of-war),究竟誰輸誰贏,會隨著機體的肥胖程度而變化。我們的研究為探索這種相互作用提供了一個路線圖,從而幫助我們以新的方式思考癌症免疫療法和聯合療法。」

由於此前對人類癌症的分析揭示了 CD8 + T 細胞標誌物的類似轉錄變化,因此未來有望開發出一種利用新陳代謝來改善癌症免疫療法的幹預措施。

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與正常飲食的動物相比,高脂肪飲食的動物腫瘤生長得更快,但這只是發生在具有免疫原性的腫瘤中,這些腫瘤可能含有大量免疫細胞,更容易被免疫系統識別,更有可能引發免疫反應。實驗表明,與飲食相關的腫瘤生長差異特別依賴於 CD8+ T 細胞的活性。但是,如果在實驗中消除小鼠體內的 CD8+ T 細胞後,飲食就對腫瘤生長沒有影響。

更令人驚訝的是,高脂肪飲食只是減少了腫瘤微環境中 CD8+ T 細胞的數量,而機體其他部位的 CD8+ T 細胞數量卻並沒有減少。

而且,那些殘留在腫瘤微環境中的 CD8+ T 細胞,儘管它們的活性明顯降低了很多,但當這些細胞被分離出來,並在實驗室中生長時,它們會重新具有正常的活性。這就表明,是腫瘤中的某些東西損害了 CD8+ T 細胞的功能。

研究人員還發現了一個非常明顯的矛盾:在肥胖動物體內,儘管其他部位依然富含脂肪,但腫瘤微環境中關鍵的游離脂肪酸(細胞的主要燃料來源)卻已被耗盡。

這些「線索」促使研究人員繪製出了一份腫瘤中不同細胞類型在正常和高脂肪飲食條件下的代謝圖譜(metabolic atlas)。

分析顯示,癌細胞會針對機體脂肪含量的變化做出反應。在高脂肪飲食下,為增加脂肪的攝取和利用,癌細胞會重新「設計」代謝功能,但 CD8+ T 細胞卻不能,這就導致腫瘤微環境中的某些脂肪酸被耗盡,T 細胞因為缺乏這種必需的燃料而活性降低。

論文作者之一、Haigis 實驗室的博士後 Alison Ringel 表示,脂肪酸這種「矛盾」式的消耗是這項研究最令人驚訝的發現之一。「肥胖和全身新陳代謝可以改變腫瘤中不同細胞利用燃料的方式,這是一個非常令人興奮的發現,我們的代謝圖譜允許我們解剖和更好地了解這些過程。」

一種潛在的癌症治療靶點

通過單細胞基因表達分析、大規模蛋白質分析(large-scale protein surveys)和高解析度成像等方法,研究人員確定了腫瘤微環境中癌細胞和免疫細胞中許多與飲食有關的代謝途徑的變化。

特別令人興奮的發現是 PHD3,這是一種在正常細胞中被證明可以抑制過度脂肪代謝的蛋白質。研究人員發現,肥胖環境下的癌細胞,相比於正常環境下的 PHD3 表達明顯降低。同時,當他們「迫使」腫瘤細胞過度表達 PHD 時,肥胖小鼠體內腫瘤「搶奪」脂肪的能力相應降低了,腫瘤微環境中關鍵的游離脂肪酸含量也增加了。

圖|增加腫瘤細胞中 PHD3 的表達,可提高 CD8+ T 活性、抑制腫瘤生長。(來源:Cell)

PHD3 表達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逆轉了高脂飲食對腫瘤免疫細胞功能的負面影響。與 PHD3 低表達的腫瘤相比,PHD3 高表達的腫瘤在肥胖小鼠中生長較慢。這是 CD8+ T 細胞活性增加的直接影響。在缺乏 CD8+ T 細胞的肥胖小鼠中,PHD3 表達的差異不影響腫瘤的生長。

研究人員通過分析人類腫瘤資料庫(human tumor databases)發現,PHD3 的低表達與「冷」腫瘤細胞(免疫細胞數量較少)有關。這種聯繫表明,腫瘤脂肪代謝在人類疾病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肥胖降低了機體對多種癌症的抗腫瘤免疫。

「CD8+ T 細胞是疫苗研發、細胞療法(比如 CAR-T)等諸多精準癌症療法的關注熱點。這些方法需要 T 細胞有足夠多的能量來殺死癌細胞,但同時我們也不希望腫瘤有足夠的燃料來生長。如今,我們擁有了研究這種阻止 T 細胞實現應有功能的動態和確定機制的全面數據。」 Sharpe 解釋道。

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結果為更好地理解肥胖如何影響癌症以及患者機體代謝對治療結果的影響奠定了基礎。儘管目前還不能將 PHD3 作為最好的治療靶點,但這一發現為通過其代謝缺陷(metabolic vulnerability)來對抗癌症的新策略打開了大門。

「我們可以利用這些潛在的靶點來預防癌症、增強免疫抗腫瘤功能。我們的研究提供了一個高解析度的代謝圖譜,來挖掘對肥胖、腫瘤免疫以及免疫細胞和癌細胞之間相互影響和競爭的洞察。未來,還有更多的工作需要探索。」 Haigis 說。

此外,這一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人員表示,雖然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高脂肪飲食小鼠腫瘤細胞轉錄改變抑制抗腫瘤免疫的概念證明,但並沒有證明這是由小鼠結腸癌模型 MC38 細胞中脂肪氧化增強引起的;而且,由過度飲食造成的肥胖是全身性的,而 PHD3 只是在有助於增加 CD8+ T 細胞活性、抑制腫瘤生長,還有很多其他因素可能降低 CD8+ T 細胞的抗腫瘤反應。因此,相關工作還需要做進一步的研究。

管好嘴、邁開腿

肥胖和超重的根本原因是攝入卡路裡與消耗卡路裡之間的能量不平衡。

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人們對富含脂肪和糖的高能量食品攝入持續增加;而且,越來越多的久坐、交通方式的變化以及城市化水平提升,使得我們缺少體力活動的問題越來越嚴重。

(來源:Pixabay)

好在,肥胖可以預防。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可以通過限制總脂肪量的能量攝入,以及將飽和脂肪轉變為不飽和脂肪來實現脂肪消耗;同時,增加水果和蔬菜以及豆類、全穀類和堅果的消耗量;並限制糖的攝入量;此外,可以加大身體活動量,通常每天至少定期活動 30 分鐘,但活動強度要適中。

可見,管好嘴、邁開腿,不失為一種百利而無一害的選擇。

參考: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0)31526-9

https://www.who.int/topics/obesity/zh/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medici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med.1003387

相關焦點

  • 科學期刊《細胞》:研究表明,肥胖或可導致癌細胞腫瘤生長
    當前,肥胖已被證實與數十種癌症(肺癌、肝癌、胰腺癌、甲狀腺癌、宮頸癌、乳腺癌和結直腸癌等)患病風險增加,以及更差的預後和生存率有關。多年來,科學家也已經發現了與肥胖有關的、可以導致腫瘤生長的危險因素,比如代謝變化和慢性炎症。但是,對於肥胖和癌症之間相互作用的詳細過程,依然還不清楚。
  • 科學家研發可在癌細胞內釋放藥物的納米顆粒
    打開APP 科學家研發可在癌細胞內釋放藥物的納米顆粒 cnBeta.COM 發表於 2020-12-22 14:34:24 據外媒報導,殺死癌細胞並不是特別困難--棘手的是在不傷害健康細胞的情況下殺死癌細胞。
  • 醫學最前沿003|肥胖讓腫瘤細胞更有戰鬥力!|PHD3|高脂飲食|CD8|癌...
    發生這種情況是因為癌細胞響應脂肪的增加而重新編程其代謝,從而更好地吞噬富含能量的脂肪分子,從而剝奪了T細胞的燃料,並加速了腫瘤的生長。HMS Blavatnik研究所細胞生物學教授,該研究的共同作者馬西婭·海吉斯(Marcia Haigis)表示:「將同一腫瘤置於肥胖和非肥胖的環境中表明,癌細胞會根據高脂飲食重新調節其新陳代謝。」
  • Nature封面研究:科學家們摸清了人類癌細胞的轉移路線
    我們都知道,絕大多數癌症患者的死亡都是由於體內的癌細胞轉移,即腫瘤從一個器官擴散到了其他組織中繼續增殖生長,並形成同樣性質的腫瘤。由於人體的複雜性,提前預測一個癌細胞是否會轉移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一旦發生轉移,多個位置的惡性腫瘤會對癌症治療產生抵抗力,使治療難上加難。
  • 《自然》封面研究:科學家摸清人類癌細胞的轉移路線
    我們都知道,絕大多數癌症患者的死亡都是由於體內的癌細胞轉移,即腫瘤從一個器官擴散到了其他組織中繼續增殖生長,並形成同樣性質的腫瘤。由於人體的複雜性,提前預測一個癌細胞是否會轉移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一旦發生轉移,多個位置的惡性腫瘤會對癌症治療產生抵抗力,使治療難上加難。
  • 德國科學家:人類永遠無法戰勝癌症
    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警告稱,癌細胞像地球最早期生物一樣古老,可能從未被徹底消除過。儘管數十億居民寄希望於諸多醫學研究項目,但最新研究表明,人類「不可能」戰勝癌細胞,因為癌細胞具有較強的進化能力。
  • 腫瘤科普:活檢穿刺會引起癌細胞擴散嗎?
    活檢穿刺會引起癌細胞擴散嗎? 活檢穿刺,穿刺針刺破了癌組織腫塊,造成癌細胞溢出、脫落,不就引起腫瘤擴散了?對於這樣的疑問,相信很多腫瘤患者會有這樣的擔憂。擔心針吸穿刺會使癌細胞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而拒絕行穿刺活檢,或者行穿刺後因此擔心不已。
  • 癌細胞的自述:為什麼我會捲土重來?|癌細胞|肝硬化|肝癌|復發|腫瘤...
    作為潛伏的小艾們,我們生命力遠比你想像地頑強,導致我們捲土重來主要由這3大類因素造成:你們的科學家做了很多研究,他們認為我們的復發轉移與你們的腫瘤數目、有無靜脈 血管浸潤及合併癌栓、有無包膜、肝硬化程度等等都有一定的關係,並將這一類因素歸結於我們的生理學特性。
  • 最新研究一種脂肪酸可殺死人類癌細胞
    癌症具有細胞分化和增殖異常、生長失去控制、浸潤性和轉移性等生物學特徵。癌症的治療一直是世界性難題。近期,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證實,一種稱為二高γ-亞麻酸的脂肪酸可以殺死人類癌細胞。如若將DGLA精確地遞送至人類癌細胞,同樣會誘發細胞肥大症,並導致癌細胞死亡。此外,研究人員還察覺到,醚脂質可以保護細胞免受DGLA影響,沒有了醚脂質,DGLA會導致細胞更快死亡。站在藥物研發的角度,促進鐵死亡,可以清除癌細胞或者被病毒感染的細胞;抑制鐵死亡,則可以保護健康細胞。
  • 癌細胞也可被欺騙?新型「偽裝者」或將助力免疫治療
    癌細胞由於具有無限增殖、可轉化和易轉移的特點而變得難以攻克,然而近期報導了一種新的抗癌藥物可以通過假冒病毒並「感染」癌細胞,來幫助免疫系統摧毀腫瘤,這個新型「偽裝者」就是名為B0-112的藥物。
  • 腹部肥胖的危害
    核心提示:現如今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這樣就會導致他們由於暴飲暴食,不愛運動等因素而引起肥胖,而腹部是一個非常容易積攢贅肉的部位,如果腹部肥胖,往往會讓他們出現「將軍肚」的情況,不僅僅影響一個人的形體,更重要的是影響身體健康。那麼腹部肥胖的危害有哪些?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介紹。
  • 科學家發現靶向銅離子伴侶蛋白調控劑的抗腫瘤作用機
    該抑制劑可同時靶向兩種銅伴侶蛋白Atox1和CCS,選擇性調控銅離子轉運,從而選擇性地抑制腫瘤細胞增殖,且在多種動物實驗中表現出良好的抗腫瘤活性。該研究成果於11月9日在線發表於Nature Chemistry 雜誌。  銅是一種人體所必須的微量元素。然而,銅離子水平的紊亂也會導致多種疾病。近年來,體內銅調控機制研究已經成為腫瘤生物學研究的重要方向。
  • 癌症患者忌口可「餓死」癌細胞?腫瘤醫院臨床營養師解讀
    誤區1 癌症患者忌口可「餓死」癌細胞很多癌症患者或家屬認為:腫瘤病人不能吃太高營養的食物,否則會導致腫瘤生長。實際上腫瘤細胞的生長跟病人吃多少營養並無關係,想餓死癌細胞,結果餓死的反而可能是自己。目前無證據表明營養會促進腫瘤生長,不給營養,正常細胞就不能發揮生理功能,而腫瘤細胞仍然會掠奪正常細胞的營養。飢餓只會讓病人身體消耗得更快,加速疾病惡化。癌症患者應該加強營養,增強抵抗力,配合放化療和手術,聯合對抗腫瘤。營養狀況好的患者在對治療的耐受性和預後方面都明顯優於營養狀況差、消瘦的患者。
  • 研究發現:應激激素水平升高,可能會「喚醒」休眠的癌細胞
    時至今日,全球的科學家們也一直在努力去了解——無法檢測到的細胞,是如何再次在體內釋放疾病的。而且往往「第二波」發作,會比第一次更激進。這是為什麼呢? 在部分癌症模型中,科學家發現去甲腎上腺素水平升高會導致嗜中性粒細胞/多形核中性粒細胞(PMNs)的激活。 這些嗜中性粒細胞一般有助於保護腫瘤細胞免受人體免疫系統的傷害。但激活中性粒細胞,同時會導致這些細胞釋放一種特殊類型的脂質,然後——沉睡中的癌細胞就被喚醒了。
  • 別吃了,你在助長癌細胞
    癌細胞攻擊人體正常細胞圖源:BBC長年以來,人們始終認為癌症與肥胖存在某種關聯,但歸根結底,科學家們對其全部真相始終不甚明晰。在脂肪變得容易獲得的環境下,腫瘤會重獲自身的代謝能力,攫獲脂肪進食。脂肪所含能量甚高,會加速腫瘤生長,同時奪取免疫細胞所需的養分,導致其無法抵禦癌症細胞。
  • 尋找腫瘤生長所需的代謝物
    不同的是,它們的「糧食」是一個個小分子,我們稱之為代謝物。比如,我們熟知的葡萄糖和各種必需胺基酸都是細胞所需要的代謝物。細胞的「吃喝」,我們可稱之為「代謝物的吸收」。細胞的「拉撒」我們稱之為「代謝物的排放」。在人體細胞內,已知的代謝物有6800多種。
  • 肥胖有什麼危害?學會這些技巧!快速減肥不反彈!
    肥胖就是一場噩夢。人一胖毀所有,形象沒了,更重要的是,也帶來一系列的健康隱患。肥胖容易導致以下這幾個健康隱患:1、肥胖會導致死亡率大幅度上升。肥胖者的壽命可能讓預期壽命減少5-7歲。2、肥胖讓用導致三高。這三高是指: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有數據表明,人到40歲後,肥胖者患上三高的機率比正常體重人群高50%。
  • 癌細胞擴散時,身體會有什麼感受?腫瘤醫生:4種不適較為明顯
    所以當你覺得腋窩處、脖頸處、下頜處,腹溝等部位的淋巴結變大,用手摸覺得很硬,但又覺得不痛不癢,不能移動時,要警惕,癌細胞可能出現擴散了,需要針對性的治療。2. 沒精神,消瘦快:癌細胞轉移的部位不一樣出現的症狀大都不相同,但癌細胞出現轉移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可能是由於疼痛的原因,導致患者的精神狀態會變差。
  • 以色列醫學家最新研發的向腫瘤內注射微泡爆炸殺死癌細胞的精準...
    以色列醫學家最新研發的腫瘤治療技術是利用低頻超聲使注入腫瘤的微小氣泡破裂,爆炸會殺死大多數癌細胞,並將周圍剩餘的腫瘤細胞變為「火力集中點」吸引免疫系統發起攻擊。
  • 瀋陽腫瘤醫院選擇廣州復大醫院:微球療法消滅癌細胞的成效
    「血管介入治療要做,關鍵要看怎麼做。」抗癌「飢餓療法」——攜藥微球醫學界常用介入栓塞療法在動脈灌注給藥。介入栓塞療法是通過栓塞腫瘤的供血動脈,阻斷腫瘤的血供,導致腫瘤缺血、缺氧,達到抑制腫瘤生長、促使腫瘤細胞壞死、凋亡的目的。因此,碘油栓塞化療應運而生,碘油油滴在血管內形成大小不等的栓塞微粒,對腫瘤微血管進行栓塞,達到阻斷腫瘤微血管供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