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詩雨
12月14日,中國足協公布了球員限薪、俱樂部財務限制等一系列新政策。中國足協表示,新政實施後,下賽季中超俱樂部的總支出和球員收入平均下降幅度將在50%左右。
50%什麼概念?
根據中國足協給出的數據:2019年中超聯賽,俱樂部平均薪金支出高達11.779億人民幣,國內球員平均收入553.5669萬,外援平均收入5847萬。國內球員總收入22.5698億元,外援總收入37.4209億元。
根據數據我們不難得出,中超所有球員的總收入達到59.99億元,那麼有多少人參與瓜分這近60億元的蛋糕?根據德國轉會市場網站的信息,2019年中超16隊,共有543名球員,因此平攤到每名球員身上相當於年薪約超1000萬元。
其中外援的收入水平更加驚人,平均收入5847萬——約有64名外援瓜分37.4億元的總薪水。另據該網站統計,2019年中超16隊的外援總人數為84,這其中有部分球員只踢了半年就離開球隊,但只要在中超效力,1天就能賺16萬元。
這樣的薪資待遇在世界上是什麼水平?首先與我們的近鄰日韓相比,中超的薪資水平是對方難以企及的。根據《東方體育日報》的數據,日韓國內聯賽球員最高年薪在700萬人民幣左右,遠低於中超水平。
再與商業化程度最高的英超相比,在2019/20英超賽季中,曼聯的薪資支出排名第一,總支出達到1.8億歐元,根據統計,曼聯隊中每位球員的平均年薪是610萬歐元,以中超外援新工資帽300萬歐元年薪來看,遠遠低於曼聯球員的平均年薪標準。
但值得注意的是,曼聯是目前足壇最富有且營收能力最強的俱樂部之一。
與排名墊底的謝菲爾德聯球隊相比,其每年薪資支出為1400萬歐元,其中獲最高年薪的球員薪資為286萬歐元,低於中超外援的300萬歐元年薪。此外,謝菲聯上賽季隊員的平均年薪僅為60萬歐元,這個數字仍遠低於中超外援的最新年薪300歐元。因此,中超外援的最新薪資標準,在英超聯賽其實有「一席之地」。
中超降薪已不是新動作,從去年國內球員稅前1000萬頂薪,再到今年稅前500萬頂薪,足協新政之下,連續「剎車」的中國足球,正積極駛出金元之路——此前「金元足球」在中國肆虐了太長時間,導致有些球員在實力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寧肯在中超踢球也不願留洋打拼。
中國足協秘書長劉奕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去薪資泡沫也是為了鼓勵球員留洋。
工資帽新政在降低各俱樂部的人工成本的同時,或許會隨之造成大量高水平外援的流失。但也許只有回歸理性,才能使得中國足球能長遠地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