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宮六院的「三宮」指什麼?
無論從講述古代帝王的書籍還是從今天關於帝王傳奇人生經歷的電視劇中,讀者和觀眾都可以找到「三宮」的字眼,可以說,「三宮」這個字眼從它被創造出來之時,便與帝王將相、王公貴族結下了不解之緣。讀者也許會問,這個出現頻率特別高的字眼究竟是指什麼呢?
儘管從關於秦朝的很多史料記載之中,我們可以找到「三宮」的字眼,但是「三宮」這個詞並非秦朝的文學家或者歷史學家所創造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如果真要追根溯源的話,那麼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便已有了關於「三宮」的記載,不過當時的意思並非如漢代以後所指的皇帝本人所擁有的「三宮」,而是專指諸侯夫人所住的宮殿,代指諸侯夫人。《禮記》言:「王后六宮,諸侯夫人三宮也。」唐代著名的註疏名士楊土勳疏曰:「禮,王后六宮諸侯夫人三宮也;故知三宮是三夫人宮也。」《春秋穀梁傳·桓公十四年中也說:「甸粟而納之三宮。」範寧注曰:「三宮,三夫人也。」這些都證明了「三宮」開始是指諸侯夫人的宮,六宮則是指王后的宮。不過,到了秦漢時期,隨著天下大一統,封建集權制的建立,分權割據的時代成為過去,諸侯們消失了,於是自然就不會存在諸侯夫人,更別談諸侯夫人的宮了。但是「三宮」仍然屬於特權階級的專用詞。由於天子身為九五之尊,而皇帝的后妃極多,太皇太后太后、皇后佔據了後宮的重要地位,為了彰顯尊貴,與那些嬪妃們區分開來,三宮就變為皇帝、太后、皇后的合稱。班固的《漢書·王嘉傳》就有記載:「自貢獻廟祖三宮,猶不至此。」顏師古注曰:「三宮,天子、太后、皇后也。」不過有時又把「三宮」看成是太皇太后、太后、皇后的合稱,唐代唐穆宗時期就是如此。
趣味連結:六院
六宮也稱為「六院」,或者「六苑」,本來是指王后所住的寢宮,代指王后,但到了唐代以後,統稱為后妃所居宮院(苑),代指后妃。唐朝詩人白居易《長恨歌》中「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六宮」,以及李賀的《貝宮夫人》中的「六宮不語一生閒,高懸銀榜照青山」的「六宮」,皆指后妃。不過到了明代以後根據故宮的建築,泛稱后妃為「三宮六院」。因為故宮內以乾清門為界,南為外朝,北為內廷,即皇帝和他的后妃們起居生活的地方。三宮即中路的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又稱「後三宮」。六院分別指東路六宮:齋宮、景仁宮、承乾宮、鍾粹宮、景陽宮和永和宮;西路六宮:儲秀宮、翊坤宮、永壽宮、長春宮、鹹福宮和重華宮。因各宮均為庭院格局建築,故稱為「六院」。
「三宮六院」的說法就是由此得來的。
來源:中國文化
✎百家姓家族起源簡介(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