匾額相當於古建築的眼睛,是古建築的必然組成部分。匾額中的「匾」字,古也作「扁」字,《說文解字》的解釋是:「扁,署也,從戶冊。戶冊者,署門戶之文也」。而「額」字,《說文解字》的解釋是:懸於門屏上的牌匾。也就是說,用以表達經義、感情之類的屬於匾,而表達建築物名稱和性質之類的則屬於額。因此合起來可以這樣理解匾額的含義:懸掛於門屏上作裝飾之用,反映建築物名稱和性質,表達人們義理、情感之類的文學藝術形式即為匾額。
本堂習書五十載,特別喜歡寫大字或榜書,所書紙張不計其數,有的送人,有的留之,但大部分當廢紙賣了(都不是成型作品),可謂是丟之可惜,留著無用。近年來,本堂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積極探索非紙化書法的書寫和表現形式,即通過不斷湧現的現代科技書畫工具(手機、電腦軟體,寫字板、數位板等硬體)在電腦裡書寫書法作品,所寫的書法作品全部保存在電腦裡,非常方便。個人認為:時代在進步,書法藝術也應該當隨時代。所謂書法,南朝書家王僧虔在《筆意贊》中說:「書之妙道,神採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這裡,強調以形寫神,形神兼備。一般地說,「形」包括點畫線條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書法空間結構;「神」主要指書法的神採意味。書法離開了形神,就沒有了藝術。本堂探索實踐的非紙化書法,就是在繼承中華書法藝術之形神的基礎上,通過現代化的書寫工具,較好地表現了書法藝術的要義、表象以及新的書寫和表現形式,不管你接不接受,它已經出現了,而且得到了絕大部分人的認可。以下是本堂在電腦裡書寫完成的書法探索作品:故宮「三宮六院」匾額。
"三宮六院"一詞是由故宮的建築而來。"三宮"又稱"後三宮",指皇帝居住的乾清宮、皇后居住的坤寧宮,以及位於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的交泰殿。
"六院"其實是十二院。"三宮"東、西兩路各有六宮,"東路六宮"即景仁宮、承乾宮、鍾粹宮、景陽宮、永和宮和延禧宮;
"西路六宮 "為:永壽宮、翊坤宮、 儲秀宮、鹹福宮、長春宮、太極殿(啟祥宮) 。因各宮均為庭院格局建築,故稱為"東六院"和"西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