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於山林,得自在。漁樵深山也好,瓊樓玉宇也罷,痴情山水的人,往往以天為被,以地為席,其身必不囿於方寸,其心亦勘破滾滾紅塵。想那「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蘇東坡,醉時問過青天明月,閒時夜遊月下竹柏,雨天賞過山色空濛,走得疲了,便道一句「此間有甚麼歇不得處」,既是身心的隨遇而安,也是人生的豁然開朗之態。
痴於卷冊,不孤獨。季羨林曾寫:我兀坐在書城之中,忘記了塵世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以世界之廣,宇宙之大,此時卻仿佛只有我和我的書友存在。書房,是紅塵中拂出的一片淨土。人坐其中,耳不聞外事,心無旁騖,或揮就翰墨,或臨帖觀書,若是能在辭章間覓得幾位知音,管得他貧富貴賤、長幼高低,且與蒲佬說說鬼話,和孫武鬥鬥兵法,跟李杜談談詩家,縱使人生苦短相見恨晚也無妨。痴於茶煙,話詩意。南宋陸遊一生與茶結緣。生於茶鄉,曾為茶官,他愛國,亦愛茶。二十幾歲,一本《茶經》寄平生;四十二歲,喜見柳暗花明一村;六十八歲,聽鐵馬冰河入夢來;八十三歲,升爐火,起茶煙,「重補茶經又一篇」「他年猶得作茶神」。如此茶詩,一生便作了三百餘首,當論歷代詩人之冠。且他吃茶不僅講究「小灶燈前自煮茶」的雅興,還自創「吾兒為我轉雲團」的分茶為消遣。痴茶若此,不是陸羽後人,甚是陸羽後人。痴於玩物,可養志。周作人先生說:「我們於日用必需的東西以外,必須還有一點無用的遊戲與享樂,生活才覺得有意思。」誠然,一個人年輕時,有愛好,有愛物,這很重要。或是藏幾枚頑石,盡聽秋雲;或是擺幾件拙器,方寸見大雅;或侍弄幾株花草,折花怡情……閒來無事,和它們說說話,又或者只是靜靜凝神遐思,物我兩忘,亦自得空明。對人痴,難免寂寞;對物痴,則易守本心。是故君子遊心於物,物我之間,是一眼萬年,是不舍晝夜。懂了造物之美,便是懂了玩物之樂,明白了格物致知,才能稱得上玩物養志。
青山不老,卷冊在案,茶煙已燃,玩物可待。這一生若是心無所寄,到哪裡都是在流浪。人活一世不過百年,你且幾時歸去,做個痴人?
疫情猖獗,祝您健康!!
目前10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 熱文推薦 ——
色即是空——這些圖片看完後你還有什麼想不通?
書法100金句,太經典了!
國畫的底子是書法,而不是素描!
王鐸草書的狂來自於壓抑?
巧笑倩兮,看畫中女神的美麗眼神
他55歲拿起毛筆,終成藝術史上一代大師!
坦腹齋主人 張大拙微信 zdazhuo
版權聲明:坦腹齋致力於中國藝文的推介傳播。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謝謝!聯絡郵箱:1013102739@qq.com
↓↓更多精品,請觀賞坦腹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