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美術史上,關良是始終致力於寫意人物探索,並在戲曲意筆人物創作方面具有開拓性的人物。他的畫,初看是那種「醜醜的」「像兒童畫」,但卻廣受讚賞,原因何在呢?
01關良的戲曲人物,形簡神具
關良的畫作,往往寥寥數筆,即成寫真。其戲曲人物強調動勢、眼神,於一顰一笑、一瞥一視中,神完形足,所謂傳神正在阿堵中也。他的畫,重線,但更重色彩,他在用色上採用印象派的色彩表現方法,強調色彩的明快和強烈對比,並將平塗技法與傳統寫意的皴染加以結合、融會、豐富了意筆人物的技法表現。
在戲曲人物畫創作方面,關良無疑是開風氣之先的人物,他為現代人物畫創作在寫實主義之外,開闢出另一條道路。而在這方面,能與之相頡頏的也只有林風眠了。不過,兩人的創作風格是截然不同的。關良的戲曲人物以傳統意筆人物融會印象派、野獸派,林風眠則是以傳統意筆人物融畢卡索、西方立體主義、構成主義。
02關良的戲曲人物畫創作,是中國畫謀求民族化實現的一種努力
關良早年留學日本,學習西畫,並深受西方印象派、後印象派、野獸派的影響,其中高更、凡·高、馬蒂斯對他的影響極大。因而,關良雖是學西畫出身,但他基本沒有受到寫實主義的影響。
關良的人物畫,強調的不是形,不是建立在寫實主義倡導的「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礎」上的形似,而是遵循傳統文人畫的寫意傳統和觀念,求神、求韻。
在這一方面,印象派、野獸派所強調的變形、主觀印象、色彩線條的自由表現,在深層與其契合。因而關良的戲曲人物畫是中西融合的產物。在具體創作上,金農、黃慎的道釋、市井人物,齊白石的意筆人物以及塞尚、凡·高、馬蒂斯的人物畫都為關良廣泛吸收,從而創造出亦中亦西、亦莊亦諧的獨特的自家意筆人物風格。
03關良的戲曲人物畫,拓展了人物畫的創作空間
如果說,在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畫壇還處於寫實主義絕對籠罩之下,因而關良的戲曲人物創作尚居於邊緣化地位的話,那麼,進入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隨著傳統文人畫的復興和西方現代主義思潮席捲本土,關良的戲曲人物已然獲得廣泛的接受,並對當代新文人畫和都市水墨畫起到極大的啟蒙性影響。
在新文人畫中,可以明顯地感受到關良的戲曲人物影響的痕跡,而從一些新文人畫家對關良的尊崇中也可以分明地感受到這一點。關良的戲曲人物畫,無疑拓展了傳統人物國畫在當代的創作空間,並將傳統意筆人物中所蘊含的現代審美價值凸現出來,這應該說是關良對現代美術史的創造性貢獻。
04結語
客觀地說,傳統意筆人物畫創作在當代還處於弱勢和邊緣化地位,因而如何客觀公正地評價關良戲曲人物畫的美術史地位,如何看待他曾經對現代國畫人物畫創作發生的影響,以及對今後或將來國畫人物畫可能會發生的影響,都是一個頗為複雜而難以遽斷的問題。
在某種意義上說,關良人物畫創作的價值也許正體現在這個方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