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轉型,中芬合力大有可為

2021-01-17 人民日報

  11月初,深秋時節的芬蘭西部港市瓦薩(Vaasa)已是大雪紛飛,寒意逼人,同期在這裡舉行的「中芬能源轉型商務論壇」卻無比火熱——圍繞中芬乃至中歐開展可持續能源合作的有利條件和廣闊前景,來自中芬政商學界的100餘位嘉賓,分別從各自視角介紹了能源產業在中芬兩國的發展情況,並一致認為兩國在能源轉型領域的合作潛力巨大,前景可期。

  芬蘭:歐盟能源轉型排頭兵

  據了解,本次論壇是歐盟區域發展項目系列活動之一,旨在促進中芬兩國能源企業在全球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密切合作,尋求共同發展的機會。中國駐芬蘭大使陳立、瓦薩市市長Tomas Häyry、瓦薩大學副校長Annukka Jokipii出席論壇並致辭,芬蘭歐盟議員Miapetra Kumpula-Natri、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高世憲、芬蘭中資企業協會會長朱梓齊、寧德時代儲能事業部總裁譚立斌等分別就中芬能源政策、中芬企業合作前景及企業發展戰略等發表主題演講。

  論壇主辦方——瓦薩大學中芬科技創新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梁靂霆博士告訴記者,中芬兩國在能源轉型中有天然的互補優勢和良好的互信基礎,作為歐盟經費支持的智庫,中芬科技創新研究中心將繼續發揮平臺作用,促進兩國在能源轉型方面的全方位合作。 

  陳立大使在論壇致辭中表示,中國高度重視能源轉型,作為當今世界最大的可再生能源製造國和消費國,中國將堅持履行《巴黎協定》,並願與芬蘭在能源轉型領域加強合作。

  Tomas Häyry則在致辭中詳細介紹了瓦薩乃至芬蘭在歐洲能源領域的特殊地位和優勢。「芬蘭是歐盟能源轉型的排頭兵,而瓦薩是芬蘭可持續發展程度最高的城市,也是名副其實的北歐能源之都,ABB、瓦錫蘭(Wärtsilä)、丹佛斯(Danfoss)、安川電機(Yaskawa)等一大批國際知名能源企業雲集於此,另有大量致力於可持續發展的中小型公司在此安家,而這一切都得益於芬蘭充滿活力的創新體系、充沛的人才儲備和優質的營商環境。」

  據介紹,早在2014年,芬蘭即提前6年實現了「2020年可再生能源佔比達到38%」的目標,成為歐盟內部唯一一個提前達標的國家(歐盟要求2020年前區域內可再生能源消費佔比達到20%,並允許各成員國自行設定目標——編者注)。歐洲之外,芬蘭也已成為能源轉型的世界級領跑者——在世界經濟論壇(WEF) 3月下旬發布的2019年能源轉型指數(ETI)中,芬蘭在115個採樣國家中位列第四。

  但芬蘭在能源轉型方面的耀眼成績並非一日之功。據記者了解,芬蘭本土無油無煤,傳統化石能源資源極為匱乏,而其傳統的支柱產業——林業和冶金都是耗能大戶,加之冬季供暖期漫長,供熱需求旺盛,導致芬蘭能源對外依存度長期居高。統計數據顯示,即使算上核電,本世紀頭10年,芬蘭的能源自給率也一直低於50%。為解決這一問題,芬蘭在全力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的同時,大力開發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新能源。

  在赫爾辛基的機場接駁巴士上,記者看到一排醒目的英文:「本車所使用的燃料全部來自可回收廢物,所有芬蘭機場將在2019年實現碳中和」——在節能教育甚至已深入幼兒園的芬蘭,類似的低碳化努力比比皆是。除了基於海量森林資源的二代生物燃料,芬蘭的水電、風電、地熱開發及應用也已頗具規模。

  能源合作點亮中芬關係

  芬蘭是最早同新中國建交的西方國家之一,也是第一個同中國籤訂政府間貿易協定的西方國家,其在能源低碳化轉型方面成功的先行先試,顯然可為正在加速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現代能源體系的中國,帶來有益的借鑑,並創造合作機會。

  事實上,自中芬兩國元首分別於2017年和2019年互訪以來,中國和芬蘭的商業合作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推動力,能源即為其中深度「受惠」並多點開花的合作領域。今年1月,國家能源局公布了首批中國-芬蘭能源合作示範項目名單,位於廣東、河南、北京的四個項目入選,這些項目涉及微電網、地熱能清潔取暖、能源網際網路、生物質耦合發電供熱,均為充分發揮雙方互補優勢的前瞻性項目,對於兩國探索未來能源發展路徑都具有獨特價值。從產業鏈的維度看,很多植根於芬蘭的企業,如ABB、瓦錫蘭、Switch等,正在深度參與中國的智能電網、船用動力、風機製造等細分能源領域,與國家電網、金風科技等眾多能源企業有密切業務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可再生能源在全球範圍內的高速發展,儲能有望成為中歐開展深度合作的新興領域。譚立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儲能是寧德時代兩大業務增長引擎之一,公司早在成立之初即著手布局,目前寧德時代的儲能系統在發電側、輸配電側、用電側、微網均已有成功應用案例。「我們堅信儲能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隨著光伏和儲能技術的不斷提升,『PV+ESS(光伏+儲能)』在技術、應用場景和整體成本方面的優勢會進一步凸顯,將來會成為替代傳統熱發電的解決方案。」

  與會的芬蘭能源公司代表對此深有同感。「包括芬蘭在內的歐洲國家都在全力發展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這些新能源的規模化應用催生了越來越頻繁的調峰調頻需求,儲能一定會在未來歐洲能源系統中扮演關鍵角色,中國的可再生能源發展領跑世界,我們期待並歡迎中國企業帶來儲能解決方案。」

  Annukka Jokipii進一步指出,企業直接合作之外,目前已有相當數量的芬蘭大學、研究機構與中國同行在可再生能源、廢物處理、智能電網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瓦薩大學即為其中之一。

  在此基礎之上,參加論壇的芬方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一致認為,兩國能源企業的合作理應進一步深入,特別是希望能有更多中國能源企業來芬蘭「安家置業」。

  在芬蘭東博滕商會(Ostrobothnis Chamber of Commerce)執行長Juha Häkkinen看來,如果中企希望在歐盟範圍內尋找商業機會,營商環境一流的芬蘭是不二之選。「芬蘭是北歐唯一將歐元作為主要流通貨幣的國家,這裡的企業所得稅率只有20%,遠低於其他歐盟發達國家,加之高質量教育帶來的大量高科技人才儲備,我們有能力為外企創造高價值的投資回報。」

  儘管合作前景廣闊,但中芬企業間經營理念與模式不同的問題仍待克服。「芬蘭企業大多是術業有專攻的私企,手裡有看家本領,但規模偏小,例如我的公司已經有50年歷史了,但加上我也只有八名員工,而中國企業通常非常龐大,他們喜歡併購式的合作,而不是讓對方獨立地發揮其專精優勢,這讓我們感到困惑。」專注於提供國際化服務的芬蘭市場營銷公司Viexpo CEO kristian Schrey告訴記者。「但這也正是我來參加這次論壇的原因,了解彼此,才能更好合作,我相信這是個很好的開始。」

相關焦點

  • 中芬合力發展氣電調峰大有可為
    根據國家能源局最新公布的數據,在2015—2020年的5年間,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增長近一倍,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佔比增長近10%。在瓦錫蘭中國有限公司能源業務解決方案拓展總經理李琳看來,可再生能源電力的迅速增長對電網系統的可靠性提出了新要求。在能源轉型持續加速的情況下,超靈活內燃機發電技術將為未來以可再生能源為主力的能源系統安全運行提供技術保障。
  • 中芬關係需協同演化不斷充實雙邊關係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芬蘭進行國事訪問,這也是近些年來,中芬高層互訪的重要內容。從2013年習近平主席與芬蘭總統尼尼託斯將雙邊關係提升為面向未來的新型夥伴關係,中芬兩國各層級的互訪不斷,經濟與戰略合作構成了中芬關係的兩大支柱。
  • 中芬智谷舉辦「設計x 智造」創客峰會,共話工業網際網路產業新模式
    龍崗區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陳廣文,龍崗區科技創新局局長桂軍昌,龍崗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朱永鋼,廣東省政協委員、深圳市工業設計行業協會會長、中芬設計園創始人封昌紅,深圳市豐收物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中芬智谷負責人吳國鋒等領導和嘉賓以及各界創客、媒體代表共百餘人出席,線上觀看人數達5萬餘人次。
  • 芬蘭駐滬總領事一行到訪常熟及UPM工廠,深化中芬企業交流
    UPM特種紙紙業亞太區高級副總裁柏特利(Petteri Kalela)先生在會上做了主旨發言,介紹了UPM在中國市場最新的投資發展情況,並就中芬經貿合作,特別是可持續性工業進行了深度交流。UPM承諾繼續對中國市場的投資,加強自身可持續發展創新與升級,並助力拓寬中芬合作渠道。
  • 名家——丹尼爾.耶金:全球能源轉型將改變能源格局
    同時,歐洲、加州等地政府不斷推動能源轉型,出臺2035年後禁止銷售內燃機等措施。11月17日,英國更是將於2030年禁止銷售燃油車的計劃提前了10年。這是否意味著能源轉型馬上到來?全球油氣煤的需求將大幅減少?有一點是肯定的,氣候變化和政治壓力遲早會推動世界轉向低碳能源,且會產生新的能源地緣政治。
  • 中芬綠色低碳城鎮化理論與工程前沿技術研究會議召開
    中芬綠色低碳城鎮化理論與工程前沿技術研究會議召開 2015-01-23 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中芬合作交流中心有望2023年底建成
    2024年試運營,力爭打造成中芬低碳生態合作典範區南報網訊 (通訊員 田鍾漢 融媒體記者 田詩雨) 11月13日下午,中芬可持續城市建設暨經貿合作交流會在南部新城舉辦。交流會上,備受矚目的中芬合作交流中心項目有了最新進展。該項目目前已完成樁基和支護工程,計劃於2023年底基本建成,2024年試運營投入使用。中芬合作交流中心項目北起響水河路、南至機場大道、西起東風河路、東至神機營路,總用地面積5.15公頃,總建築面積約21萬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約12.67萬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約8.46萬平方米。
  • 沙特財政大臣:沙中數字經濟合作大有可為
    新華社利雅得12月18日電(記者塗一帆)沙烏地阿拉伯財政大臣穆罕默德·賈丹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採訪時表示,沙特數字經濟發展具有巨大潛力,沙特與中國在數字經濟方面的合作大有可為。為擺脫經濟對石油的依賴,沙特於2016年發布「2030願景」和「國家轉型計劃」,希望通過經濟和社會改革「雙輪驅動」逐步實現經濟結構多元化。
  • 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聚焦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聚焦《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 題: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聚焦《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新華社記者劉羊暘、戴小河  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並舉行新聞發布會。
  • 陳立大使:中芬關係開啟新徵程大使隨筆
    在人們印象中,芬蘭的名片似乎就是諾基亞和聖誕老人,但來到這裡我卻發現,這個僅有500多萬人口的國家,卻位列許多令人稱羨的「世界之最」榜單:最環保的國家、最安全的國家,基礎教育最好、勞動力素質最高、創新意識最強……這個北歐國家的確有它的獨到魅力,恰似醇香的黃酒,越品越有味道。作為中國駐芬蘭大使,我想用「君子之交淡如水,山高路遠不相忘」來形容中芬兩國關係。
  • 建設我國能源網際網路 推進綠色低碳轉型(上)(暢想能源)
    關鍵要以新發展理念和能源安全新戰略為指引,加快我國能源變革轉型,推動經濟復甦和高質量發展,於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十四五」是我國能源轉型的關鍵期和窗口期,加快建設我國能源網際網路,將根本扭轉化石能源增長勢頭,全面促進清潔發展,保障能源安全,對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增強內生發展動能,應對複雜國際形勢將發揮重要作用,是利在當下、惠及長遠、一舉多得的戰略性舉措。
  • 中芬關係:與時並進,歷久彌新
    在這67年中,與時並進、歷久彌新是中芬關係的顯著特點,亦是確保其長期友好穩定,並不斷拓展提升的根本原因。展望未來,這兩大特點也將是中芬關係繼續迸發出勃勃生機的動力之源。在隨後的雙邊關係歷史中,隨著時代的變遷、國際格局的發展、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中芬關係不斷調整和拓展,時時體現出審時度勢、順勢而為、與時並進的特徵。例如,上世紀70年代初,芬蘭是少數支持恢復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西方國家之一;80年代後,雙邊高層互訪增多,相繼籤署了中芬長期貿易協定、中芬文化協定和中芬投資保護協定,兩國在各個領域的友好合作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 這17條,是中芬合作的要點!
    4月5日,中芬兩國發表了關於建立和推進面向未來的新型合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聲明中提出17條加強合作的要求及方向:包括:1、基礎:雙方一致認為,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是雙邊關係的堅實基礎。2、夥伴關係:中芬面向未來的新型合作夥伴關係是中國歐盟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補充。
  • 中國能源轉型展望專家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行
    暨DNV GL《能源轉型展望》報告中文版發布  2020年12月16日,DNV GL與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在北京聯合舉辦了「能源轉型展望暨碳中和願景下中國能源低碳發展路徑專家論壇」。
  • 呂建中:科學把握中國能源轉型發展的著力點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和國內外複雜嚴峻形勢,如何科學把握「十四五」時期乃至未來更長一段時間中國能源轉型發展的著力點,在這個時間窗口意義更不同尋常。要實現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等,必須在優化能源資源配置、推進能源革命和轉型、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下大功夫。
  • PPT|中國能源轉型與「十四五」電力規劃研究
    本次論壇聚焦能源轉型發展,以「構建新發展格局下的能源網際網路」為主題,公...能源轉型不能延續慣性思維,不管是電力系統還是新能源,兩邊都要變...在為期12天的會議中,來自84個國家的400多名代表在線上參會,深入討論運用國際標準聯合抗擊疫情、加...
  • 地熱清潔取暖大有可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售電網訊:地熱是一種清潔低碳、分布廣泛、資源豐富、安全穩定的優質可再生能源,對於我國能源結構轉型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國北方地區、高原寒冷地區乃至南嶺以南部分地區冬季氣溫低,建築取暖需求大。近10年來,由於化石燃料使用過多,霧霾頻發。
  • 國家能源局將從三方面著力加快能源轉型
    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21日表示,當前全球能源低碳轉型步伐正在加快,做好能源安全保障面臨新形勢新挑戰,將從三方面著力加快能源轉型。21日,國新辦舉行《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新聞發布會,章建華是在會上作出上述表述的。
  • 資訊| 中芬中心:「破冰之船」駛入南京
    來到萬裡之遙的東方「海上絲綢之路」重城南京,破冰船所產生的大型冰塊即被芬蘭建築公司PES建築設計事務所(以下簡稱PES)轉化為建築語言,成為連結兩國在經濟、文化、環保等諸領域合作紐帶的中芬經貿文化合作交流中心(以下簡稱「中芬中心」),屹立在秦淮河南岸的南部新城。中芬中心緣何落戶於此,故事還要從兩年前說起。
  • SEC與日本銀行合作進行能源轉型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12月21日Trade Arabia消息:沙特電力公司(SEC)與日本國際合作銀行(JBIC)籤署了一項協議,旨在加強合作,促進能源轉型以及環境和社會可持續性。    根據協議,雙方計劃定期進行相互討論、分享和交換信息,並制定解決方案以應對SEC的挑戰,同時致力於促進沙烏地阿拉伯和第三國電力行業的能源轉型以及環境和社會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