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風靡大陸的辛發亭綿綿冰(在臺灣也叫「蜜豆冰」「雪花冰」),是凝聚幾代臺灣人的記憶,綿綿冰是由第一代辛發亭人陳溪先生在臺北發明,77年的發展歷程,辛發亭腳踏實地,不斷豐富冰品口感,成為臺灣冰品世家的代表,辛發亭綿綿冰也是綿綿冰的創始者,在冰品領域始終是正宗冰品的象徵。
臺灣素有「水果王國」美稱,聰明勤勞的臺灣人將這個優勢發揮到極致,就如夏季的消暑神器--刨冰,就是用鮮嫩欲滴的水果作為賣點,在臺灣很受小年輕的青睞,只是考慮到刨冰中含有冰渣就會嚴重影響口感,陳溪先生思考著如何讓冰的「硬骨頭」變軟,把冰吃得更有水果的靈性,加上當時生產力得到解放,生產水平有所提高,經過陳溪先生的精雕細琢和不斷的嘗試,蜜豆冰終於誕生。
民國32年左右進入第一市場,並將攤位命名為辛發亭。由於蜜豆冰裡有10多種配料再加上3種水果(西瓜蘋果香蕉)在以前的年代,蘋果是一種很高級的水果,而且蜜豆冰吃起來還有一種香蕉油的味道,整碗冰吃起來很清爽,也因此一炮而紅。民國55年陳溪先生,年紀漸大,分家時即由三兒子陳慶隆接手,此時陳慶隆先生剛新婚,他的太太蔡豐筠女士是臺中市梧棲人,是一位樸實又刻苦耐勞的傳統女性。冰店每天早上6點開店,需要一直忙到晚上12點多,一年365天均無休息,幸得賢內助才能撐過每日辛苦的日子。 辛發亭第二代繼承人在原來蜜豆冰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蜜豆冰的口感,融入時尚元素,結合當地人的口味口感進行升級,逐漸地,辛發亭蜜豆冰在臺灣多個地區流行開來,包括臺中臺北等等,在全臺已有多家店面,形成一代臺灣人記憶深處的味道。在民國60、70年代,第一市場內有7~8家賣蜜豆冰的商家。每到下課或假日,辛發亭冰店始終是第一家擠滿人潮。尤其在暑假假日時,有暑期大專兵、民眾或參加暑期救國團活動的學生,均相約到幸發亭吃蜜豆冰,常常把店裡擠得水洩不通。店內工作人員也擴充將近20人,仍無法應付源源不絕的人潮。並曾創下一天近萬人到幸發亭吃冰,仍是目前臺灣單店最多人的吃冰紀錄,也因此幸發亭的名號遍及全臺灣,當時場面真可說是盛況空前。
至此,辛發亭蜜豆冰在臺灣全面流行開來,眾多遊客更是慕名而來品嘗。
受到辛發亭蜜豆冰的影響,臺灣冰品行業呈爆發式增長,各個綿綿冰牌子如雨後春筍般盛開在臺灣這片熱情的土地上,迎來了黃金期,直到今天,綿綿冰在臺灣依然盛行不衰,凝聚了臺灣人的味蕾記憶。
吳敦義
中國臺灣地區領導人吳敦義說,50年前就讀臺中一中,擔任校刊主編,編輯出刊或與同學打完球,就相伴至第一市場辛發亭吃蜜豆冰,當時他是窮學生,覺得吃蜜豆冰是最大享受。
辛發亭從創立到現在,受到兩岸三地眾多明星藝人的頻頻光臨,(綜藝一哥吳宗憲,還珠家族等,借臺灣辛發亭老店的人氣宣傳新戲的上映引起轟動);臺灣本地政黨高官(馬英九等等)到辛發亭店拉動人氣來參與競選,旅遊觀光遊客,頻頻光顧辛發亭,甚至眾多的臺灣旅遊攻略也提到辛發亭蜜豆冰,到辛發亭吃冰,慢慢從一種吃冰文化,轉化為臺灣美食的形象代表。
辛發亭品牌的成長歷史,也就是綿綿冰的發展歷史,從臺灣本土走向大陸,再擴展至全球,從一份水果冰發展到一個品牌的象徵,辛發亭讓更多懂品味懂生活的人也享受到臺灣的風情。
辛發亭除了將招牌雪花冰,芋圓、招牌仙草、豆花、茶飲,小吃…等全系列商品完整搬到中國各地,更針對不同區域的民眾喜好客制化調整,將最豐富的商品陳列在消費者眼前,而各地的消費者也以具體的行動,給予辛發亭最大的支持與肯定。「 千百年來,食物就這樣隨著人們的腳步,不停遷徙,不斷流變,無論腳步走多遠,在人的腦海中,只有故鄉的味道熟悉而頑固,它就像一個味覺定位系統,一頭鎖定了千裡之外的異地,一頭則永遠牽絆著記憶深處的故鄉,一碗蜜豆冰,承載了多年的感情,沉甸甸放在心頭。」離家幾十年後,臺灣老一輩的回到家鄉,故地重遊,完成了他對家族的回歸,在這裡,吃一碗熟悉的辛發亭蜜豆冰,回味的是幾十年未從改變的味道,瞬間讓一切回到從前,過去幾十年,背井離鄉,召喚老人回歸的,不僅僅是親情,更有熟悉的蜜豆冰味道。
在泉州,在福建、臺灣,甚至東南亞的華人中,這種味道被稱作古早味,少年熬成白髮,故鄉變了模樣,但各種老味道歷久彌新。過去77個年裡,辛發亭只為見證你的愛。
站在新的起點和高度上,辛發亭作為臺灣上島旗下授權的餐飲事業部首個美食品牌,將圍繞臺灣特色美食的引進、產品研發、品牌策劃、終端實體運營管理為核心業務,專注大陸的臺灣美食推展產業,以全球眼界洞察大陸的飲食消費市場,以全新的角度和改革創新的態度用心做好每一個細節。
★★★小編寄語 ★★★
掃掃關注一下辛發亭,了解最新的美食餐飲資訊:
百度搜索幾十下,不如撥通一電話
臺灣美食專家免費熱線:400-8806-207
官網:www.xfting.com
全國合作商火熱招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