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官方文字不同的各國都有羅馬拼音的國名

2020-12-18 新華網客戶端

各國的文字形式多樣,影響較廣的有羅馬字母(又稱拉丁字母)、漢字、阿拉伯字母、斯拉夫字母(又稱基裡爾字母),其中以羅馬字母影響最廣。為便於交流,不同語言的地名應有一種共同的書寫形式。但是長期以來,同一地名的書寫形式很混亂。在羅馬字母文字的國家中,同一地名的拼寫形式也不一致,如英國的London(倫敦),法文拼作Londres;義大利的Roma(羅馬),英文拼作Rome;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有Wien(德語)、Vienna(英語、意語)、Vienne(法語)、Viena(西班牙語、葡語)等形式。

至於非羅馬字母文字國家的地名書寫形式更是複雜多樣,包括中國的地名長期以來有不同的羅馬字母拼寫形式。如北京有Peking(英語、德語)、Pekin(法語)、Pekin(西班牙語)、Pechino(意語)、Pequim(葡語)等形式。地名拼寫形式上的分歧帶來交流上的困難。因此各國地名在國際交往中不僅要羅馬化,而且要統一,只採用一種拼寫形式,即單一羅馬化。   

按聯合國地名標準化會議要求:羅馬字母文字國家的地名,以本國的拼寫形式為準;非羅馬字母文字國家,要提供一種具有官方地位的本國地名羅馬字母拼寫方案;各國主權範圍以外的地名,由聯合國地名標準化會議討論確定。   

中國長期通用漢字,1958年起有了國家法定的羅馬字母的《漢語拼音方案》。在以往國際事務中用羅馬字母拼寫的中國地名,拼式多樣,其中「威妥瑪式」和「舊郵電式」應用得較廣。「威妥瑪式」對漢語中音位對立的送氣音和不送氣音,用同一字母的加符與否(如 p『、t『、k『和p、t、k)予以區分,加符字母不僅常帶來拼寫形式上的累贅,而且附加符號往往無意脫落或有意忽略。「舊郵電式」則對送氣音和不送氣音不予區分,造成諸如唐山(Tangshan)和碭山(Dangshan)同拼為Tangshan,常州(Changzhou)和漳州(Zhangzhou)同拼為 Changchou,帶來102對音節的混同。《漢語拼音方案》除以p、t、k和b、d、g區分送氣音和不送氣音之外,還以zh、ch、sh和 z、c、s區分舌尖後音(翹舌音)和舌尖前音(平舌音)。1977年第三屆聯合國地名標準化會議上通過了依據《漢語拼音方案》拼寫的中國地名,作為羅馬字母拼寫法國際標準的提案。採用聯合國地名標準化會議通過的提案,能夠比較準確地拼寫中國地名。

1978年9月中國政府規定,用《漢語拼音方案》作為中國地名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一規範。美國地名委員會和英國皇家地理學會地名常設委員會也決定於1979年採用《漢語拼音方案》拼寫中國地名。所以依據《漢語拼音方案》拼寫中國地名,不僅在國內而且在國際上已發揮了單一羅馬化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羅馬字母及其組合在不同語言中的讀音或多或少地有差異,地名的國際標準化只能是書寫形式的標準化,讀音上的出入往往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地名單一羅馬化只要求拼寫形式相同,不要求讀音一致。  

本文為中國大百科全書資料庫原創,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他們廢了漢字提升識字率,全面使用羅馬拼音,給他們帶來了什麼後果?
    當時的阮福映向清朝請求以「南越」為國名,但是嘉慶不高興了,直接來了句不同意,最後還是以越南為國名。 但是在1884年法國佔領了越南,開始了在越南去中國化,廢除漢字,讓越南人學習拉丁文字。在1945年胡志明在河內宣告獨立,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國。
  • 歐洲各國國名有什麼含義,拉脫維亞最霸氣,法國最浪漫
    說起國名,我們知道是一個國家的象徵之一。每個國家的名字都是有特殊的含義。我們今天看一下歐洲各國的國名。可以說有的很霸氣,有的很浪漫,有的真的超出我們的預料。俄羅斯:乘船遠徵的人俄羅斯之所以有這個意思,和這個國家的主體民族俄羅斯族有關。這個民族之前生活在東歐平原,這裡有很多河流,而俄羅斯族的人又喜歡擴張,估計才有了這個稱呼。白俄羅斯:純俄羅斯人不知道這個國家和俄國是不是仇敵,為什麼叫這麼名字。
  • 他們廢除了漢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帶來了什麼後果?
    阮福映請求清朝以「南越」為國名。因「南越」包羅甚廣,嘉慶皇帝擔心他們對中國領土有野心而圖謀不軌,遂指令軍機處:以「南越」二字冊封,斷不可行。嘉慶皇帝最後冊封該國為「越南」,意為百越(中國嶺南地區)之南。 ▼阮福映畫像
  • 義大利統一後定都羅馬,為何卻不恢復「羅馬」作為國名?
    羅馬城不但是義大利的政治和經濟中心,以羅馬語為核心的拉丁語同樣也是現代義大利語的基礎。那麼,為什麼義大利統一後,卻沒有恢復「羅馬」的國名?▲義大利在歐洲的地理位置一、羅馬和義大利亞平寧半島位於歐洲南部,像一隻長筒靴從阿爾卑斯山南麓一直延伸至地中海深處,三面臨海,總面積約25萬平方公裡。
  • 此國歷史上曾以漢字為例創造本國文字 但最後卻使用羅馬拼音
    雖然現代越南文已全以羅馬字母拼寫,但在歷史上長達兩千餘年的歷史,越南丟是以漢字為主的文字書寫體系,越南的史書全部是漢字書寫,現代越南人如果要熟悉本國歷史必須通過學習漢字來學習寫史書。喃字與漢字對照不過漢字在記載越南語言時,會遇到一些困難,比如語言和文字不統一,跟日語、韓語相同,越南語不但跟過去的漢語是兩種語言,連語言系屬都完全不同,語言中的漢越詞還可以直接照著漢字寫,但純越南語就傷腦筋了,這也讓他們必須想新的方式來記錄自己的語言。
  • 越南廢除漢字學羅馬拼音,導致國內文化斷層,後人看不懂族譜
    地處中國邊陲的越南便曾經在1800多年中都以漢字為官方文字,但後來卻廢除了漢字轉而學習羅馬拼音,這給當地人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邊陲小國,自古便受中原文化影響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越南自古便與中國有著緊密的聯繫。根據史料記載,秦朝時期越南就曾與當時的秦王朝發生聯繫。
  • 越南:廢除漢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帶來了什麼後果?
    我國漢字發展跨越千年長河的洗禮,不僅奠定了我國文化軟實力的基石,更是深刻地影響著周邊國家的文字文化。例如韓國 朝鮮,日本 越南等很多國家都曾經使用過漢字,但是隨著民族意識的覺醒和歷史格局的變化,很多國家都廢棄了漢字,開始創造自己的文字。
  • 漢語拼音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和英文字母那麼像?
    漢語拼音是現代中國人學認漢字最重要的輔助工具,但當我們接觸到英語後會發現,漢語拼音和26個英文字母幾乎一樣,為什麼漢語拼音和英文字母這麼像,他們有什麼關係?事實上,拼音字母本就是借用拉丁字母(以英文字母為代表)的形式而制定的一種拼注符號。雖然,拼音好拉丁字母看起來一樣,但在讀音和用法上有很大區別。
  • 哪些日語假名的羅馬字有不同的寫法?
    比如「井上ひさし」,羅馬字寫作「Inoue Hisashi」,「本田(ほんだ)」寫作「Honda」。說白了,羅馬字就類似於日語的「拼音」。羅馬字的另外一種用途是日文輸入法,比如你想打「本田」,只需要在鍵盤輸入「honda」,再按空格鍵選擇需要的漢字就可以了。
  • 世界上的文字只有拼音文字和象形文字嗎
    我國的56個民族幾乎都有本民族的語言,然而擁有文字的民族只有31個。美國的一些印第安部落、澳大利亞土著居民以及亞馬遜叢林和非洲的一些原始部落都沒自己的文字。目前已有文字的民族中大多數存在借用其他民族的文字這種現象:歷史上古埃及、古希臘、古印度以及中華文明這幾大古文明較早形成了自己的文字,所以周邊民族往往會對其文字進行借鑑。
  • 越南廢除使用1800年的漢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如今社會割裂嚴重
    如日本、韓國等,不僅有長期使用的歷史,還十分受人們追捧,甚至被當作是一種文化品位高低的表現。如今,隨著中國不斷地富強,學習漢語成為了一股風靡全球的熱潮,在不少國家都有專門的漢語言學習機構提供漢語學習服務。在漢語學習大熱的背景下,有一個國家卻背道而馳。
  • 2020年,日本為什麼要把姓名羅馬拼音,改回先姓後名
    我們身邊的兩個鄰國,韓國和日本,在對待漢字這件事上,完全兩個態度,韓國竭力的去處漢字,一心想脫離漢字對他們的影響力,而日本,顯然要比韓國自信得多,他們不但不去漢字化,還將漢字發揚光大,尤其 近代以來,他們以漢字為主體,發明了很多新的漢字詞組,有些詞組還被我國引用過來,因為日本從來不認為用漢字羞恥,與韓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日本為了凸顯漢字的重要性,他們所有的人名都有漢字書寫
  • 日本人姓名羅馬拼音2020年起將用「先姓後名」
    中新網10月25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日本政府25日決定,將從2020年1月1日起,在公文書上用「先姓後名」的方式來記載日本人姓名羅馬拼音,這項原則已經過相關部會協商。據報導,2020年1月1日起,只要沒有特殊情況,國家公文書就會用「先姓後名」的順序,來表示日本人姓名羅馬拼音。有日媒報導稱,時任日本外務大臣河野太郎說,希望外國主要媒體用羅馬拼音報導日本人姓名時,能先寫姓再寫名。例如首相「安倍晉三」被寫成「Shinzo Abe」,未來希望能「正名」為「Abe Shinzo」。
  • 日本公開下令,2020年起,日本人姓名羅馬拼音將用先姓後名?
    日本(Japan),全稱日本國,日本取這樣的國名,寓意為「日出之國」,在沒有改名之前,日本也叫作「倭」,或者是「和」,讀作「yamato(邪馬臺)」。據有關史料記載,鹹亨元年(670年),唐朝平定了高句麗,倭國派出特使訪問唐朝,祝賀唐朝的勝利,因為使者懂點漢語,知道「倭」的意義不好,把「倭國」改叫「日本國」!
  • 臺當局欲滅臺灣人「中國姓」:中文姓名改用羅馬拼音
    島內政治評論人黃智賢稍早在臉譜網(Facebook)指出,有名觀眾寄給她一封信,裡面附有臺當局「內政部」公文,該公文的內容為「內政部」正在詢問各機關單位,如果修改「姓名條例」,以後一般民眾姓名不再使用中文姓名,而是用羅馬拼音
  • 馮志偉|《漢語拼音方案》之前的拼音探索
    如「怕」和「罷」都拼成pa,「他」和「大」都拼成ta;「起」有chi、chij、chiy三種拼法,原因在於當時義大利語的i、j、y是通用。可見當時用拉丁文字給漢字注音還是在摸索階段。《葡漢辭典》中的漢字的拉丁字母注音是後世一切漢語拼音方案的鼻祖。
  • 漢語拼音的發展
    漢語拼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頒布的漢字注音拉丁化方案,是指用《漢語拼音方案》中規定的字母和拼法拼成一個現代漢語的標準語音即普通話的語音音節。
  • 漢語拼音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會採用拉丁字母?
    東漢初,佛教傳入,梵文的佛經需要翻譯,拼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發生碰撞,「反切法」應運而生。「反切法」採用兩個漢字相拼給一個字注音,切上字取聲母,切下字取韻母和聲調。從這個時候開始,漢字的注音方法才有了「拼音」的味道。反切法經過不斷地補充完善,也成為古代中國最通行的一種注音方法。
  • 漢語拼音開始「闖世界」
    本報北京5月5日訊(記者 萬玉鳳)國際標準ISO7098《信息與文獻——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修訂成果今天在北京發布。此次修訂有兩大亮點,把漢語拼音按詞連寫的規則和漢字拼音轉寫的自動譯音方法引入到國際標準中,促進跨語種的信息交換。
  • 教娃拼音抓狂的你,有沒有想過是誰發明了bpmf?
    1918年,教育部在章太炎基礎上修改發布,此為我國官方的第一個拼音方案注音符號。我國第一個自己設計的拉丁化方案是劉復、錢玄同、黎錦熙、趙元任、林語堂、汪怡等人在1928年通過教育部發布的國語羅馬字。此外,我國民間在上世紀20年代末開始形成過拉丁化新文字運動,主要人物有瞿秋白、方善境、倪海曙等人。瞿秋白的北方話拉丁化新文字為現代漢語拼音奠定了基礎,兩者一致性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