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水、銀水,都不如媽媽的奶水」母乳的好處不用小康君說,想必各位寶媽都一清二楚。
但是,純母乳餵養路上總是會殺出各種「程咬金」,特別是剖腹產的寶媽,寶寶一出生就要面臨「開奶」的第一大困難。
如果無法順利開奶,那麼寶寶可能以後就要採取混合餵養或奶粉餵養了。
所以,針對想要純母乳餵養的剖腹產媽媽,一定要抓住產後開奶的黃金一小時,這樣才能讓寶寶順利吃上母乳!
想要順利「開奶」
寶媽必須抓住產後黃金一小時!
新手寶媽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因為擔心寶寶出生後,缺少乳汁或「無奶可餵」,於是,就急於給孩子添加奶粉。
這種情況特別容易造成哺乳功能減退,影響純母乳順利餵養。
要知道寶寶出生後,寶媽不是立馬就有奶可以餵的。而且,剛出生的寶寶腸胃很小,大約也就櫻桃那麼大。
(圖片來自:醫學美圖)
而寶媽的體內在產後一般都有初乳供應,所以只要及時親餵,寶寶喝到一兩口初乳,對寶寶來說已經就是飽腹一餐了!
不過,各位寶媽要知道早開奶的重要性!
因為在產後2小時哺乳的話,一般會在產後4天內,母乳量會有質的飛躍。
但如果在一個小時進行哺乳的話,那麼則會大大增加純母乳餵養的機率。
所以,如果在產後一個小時順利完成首次哺乳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特別是剖腹產寶媽,產後初乳的分泌會比順產寶媽難一些。
不過也別著急,小康君這就給寶媽們支支招~
剖腹產寶媽產後如何順利「開奶」?
其實,不管是剖腹產寶媽還是順產寶媽,在產前就早已儲備了初乳。
可是大部分剖腹產媽媽,在產後都面臨過沒奶,造成母乳餵養失敗的情況。
之所以剖腹產寶媽沒奶,是因為產後不像順產媽媽一樣,可以立即與寶寶進行親密接觸。
母乳是有「靈氣」的,母嬰的親密接觸會刺激母乳的分泌。
所以,剖腹產媽媽在身體恢復差不多的時候,或在家人和醫生的指導下,可以讓寶寶與自己多多接觸,哪怕寶寶躺在寶媽的旁邊都可以。
最好的做法則是,讓寶寶的身體緊貼著寶媽的胸口,讓寶寶聽見寶媽的心跳和說話的聲音,聞到寶媽的體味,可適當進行親子交流。
大概接觸30分鐘左右,可以嘗試讓寶寶吸吮乳房,這樣能增強寶寶的吸吮和吞咽反射功能。
在寶寶竭盡全力的吮吸下,寶媽的乳汁也會開始分泌,母乳量也會增加。
奶水不足該如何追奶?
多多親餵
找個催乳師按摩,價格貴不說還有損傷乳腺組織的風險。
實際上,有一位堪稱完美的「催乳師」就在您身邊啊~那就是——寶寶!
寶寶的吸吮不但可以刺激乳腺管,還能防止堵奶,乳汁會隨著哺乳媽媽親餵的次數和頻率不斷增加的!
即使吸不出來或者是吸不出來多少,但是慢慢地你就會發現,堅持下來,每次吸出來的奶就會比上一次要多。
喝清淡的湯水
讓哺乳媽媽多喝湯湯水水的意思,說的可不是那些富含脂肪、膽固醇的油膩肉湯,而是像紅豆湯、淡豆漿、牛奶等清淡的湯類,用來補充水分從而促進乳汁的增長,畢竟母乳中水分佔比高達90%呢~
乳房排空
每次餵奶要左右交替。比如說:讓寶寶先吃左邊15分左右,吃完吃右邊。
如果寶寶只吃了一側就飽了,也要把另一側乳房的奶擠出來,一來是可以防止乳房大小不一的情況發生,二來這樣可以刺激泌乳,不至於奶水越來越少不夠寶寶吃。
寶寶吃完後10分鐘左右,寶媽可以刺激一下奶陣,再排一點奶,這樣也可以幫助泌乳。
飲食需營養均衡
除了早開奶和多讓寶寶吸吮外,在飲食方面哺乳媽媽也是很有講究的。忌口的無非就是不吃辛辣油膩的食物,而提倡的是均衡膳食,補充蛋類、瘦肉、魚肉、蔬菜水果等食物。
注意休息和保持愉悅的心情
自從有了寶寶後,寶媽之前養成的生物鐘已不復存在了。
希望奶爸能儘量讓寶媽噹噹「甩手掌柜」,分擔一下除哺乳之外的活兒,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寶媽調整與寶寶一樣的作息。
因為精神狀態良好和愉快的心情,同樣對增加乳汁分泌很有幫助。寶媽也要多體諒和理解家人,因為生氣和情緒激動等消極情緒可能會造成回奶現象。
母乳是嬰兒成長最自然、最安全、最完整的天然食物。
但是媽媽們往往因為對母乳餵養科學的認識匱乏、缺乏奶水、擔心寶寶吃不飽或不夠營養、乳頭酸痛或破皮、乳房腫脹疼痛、上班不方便等因素導致不能堅持母乳餵養。
事實上,哺乳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同時也是人類的一種本能行為,無需壓力過大,更不能偏聽偏信民間迷信和傳統,用最自信的姿態,給寶寶製造最完美的口糧即可。
即便真的無法母乳餵養也無需自責,因為寶媽奶爸把寶寶帶到這個世上就已經非常偉大了。
最後,如果喜歡今天的文章,記得分享出去哦~同時不要忘了點個「贊」和「在看」,小康君的雞腿就看你的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