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
壹讀微信號:yiduiread
很多電影其實不止一個結局。比如《花樣年華》。
大家看到的是「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一起走」的「自古多情空餘恨」。可是,事情還有另一個版本:幾年後在吳哥窟,周慕雲在旅遊的時候又巧遇蘇麗珍,兩人相視一笑……正如陳奕迅所說:你會不會突然地出現,在街角的咖啡店。
影響一部電影的因素有很多,當多方意見參與到一部電影中時,也免不了產生糾紛。
今天,壹讀君(yiduiread)就來聊一聊,那些著名電影裡你可能不知道的另一個結局。
閱片無數的值班壹讀君丨陳娣
所有港片聽著,你們已經被包圍了
在什麼山頭唱什麼歌,香港電影想進軍大陸,經常需要先描畫雕琢一番。
比如,2002年聖誕節橫掃香港電影票房的《無間道》。最後,劉德華扮演的安插在警方的黑幫臥底逍遙法外。
慢著,劉德華不是被抓了嗎?
在內地觀眾的眼中,劉德華走出電梯後,被警察拷上雙手押上警車,但在香港觀眾的眼中,劉德華過上的幸福的生活。
原因你懂的:讓黑幫臥底逍遙法外這樣大膽的結局當然讓香港觀眾拍手叫好,但是想進大陸市場……
這樣的電影當然不少,比如《出埃及記》
一個警察(任達華)審一個偷窺女廁的犯人牽扯出一個驚天大秘密——世界上竟然有一個女人組織以女廁為聚集地討論如何殺死壞男人!任達華不知道自己的妻子也是成員之一,妻子不知道自己的丈夫與犯人的妻子發生過性關係(她是因為經常對母親施暴的父親才加入的)。所以,丈夫愛妻子,妻子也因為丈夫改變了對男人的看法。
可是,你知道,看法這種東西是會繼續變的。
內地觀眾看到的是,任達華與犯人的妻子唱完KTV後,鏡頭一轉,妻子被抓到警局了。
但粵語版的結局就完全不同了。妻子發現了丈夫的出軌,決定用組織的辦法來解決他。於是在任達華去面試高級警察時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沒講幾句話就開始打嗝,不停打嗝,一直打一直打,直到畫面結束——原來,「打嗝」就是這個女人組織報復男人的方法之一。
被辜負的女人組織起來親自「手刃「負心漢,而「手刃」的方法竟然是打嗝,想想也是蠻有趣的。
大片,當然用「大」數據說話
俗話說,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電影好不好,讓人先試看試看不就知道了嗎?對,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點映」。
比如詹姆斯•卡梅隆的《終結者2》,你一定不知道在你看到的結局之外,還有另外兩個版本。
那個註定要做領袖的男孩已經長大,成為了一名參議院,他和母親薩拉幸福地生活在一個天網無法對人類發動戰爭的美好年代。兩人坐在一片有孩子的遊樂設施的草地上,這片草地在薩拉夢中曾被核攻擊,不過,那只是夢,一切安詳而美好。
或者是這樣:一切掙扎與反抗都是徒勞,天網還是誕生了,如期發動了核攻擊,然後世界陷入一片死海……
然而,你看到的是,T800(一個機器人,和機器貓一樣從未來穿越過來保護註定成為王的男人的小約翰)在消滅T1000(比T800更高級的機器人,從未來穿越過來殺小約翰)後就自行毀滅了。薩拉和約翰坐在車上,向遠方駛去,前路正像無邊無際的公路一樣迷茫。
這種折中的結局,其實是觀眾創作的。
卡梅隆從大街上不分男女老幼抓了一把人,舉行了一個小試映會。看完了問問人家「你覺得電影怎麼樣啊?」「你最喜歡/討厭哪五個場景/角色啊?」談話深入的再來個小組座談,然後大數據就搜集起來了。
得出的結論是,第一個結局太平凡了,動不動就「平靜而美好」誰受得了,第二個結局太直白了,這種赤裸裸的毀滅有意思嗎?還是折中一下吧!於是,我們看到的版本就脫穎而出了。
類似的還有那個在20世紀90年代創在五億美元票房神話的《風月俏佳人》。活脫脫就從一個充滿暴力、毒品、賣淫的黑暗電影,變成了妓女和磚石王老五相戀於是灰姑娘強勢逆襲的故事——觀眾們說了,我們能容忍「賣淫」,但是不能容忍在「賣淫」前加上「毒品」。
更多的例子,大概就不需要壹讀君(yiduiread)囉嗦了。下面的評論框是一片廣闊的天地,歡迎大家舉個慄子。各位的電影儲備大有作為……
如果你覺得文章還不錯,請給壹讀君點個讚;公眾號轉載,請聯繫我們並取得授權。
日常生活中的百科、文藝背後的歷史,熱點深處的冷知識。用輕幽默、有情趣的方式一起漲姿勢、正三觀。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