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上有人家:特色民宿成鄉村振興「新名片」(圖)

2021-01-18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晉中7月16日電 題:太行山上有人家:特色民宿成鄉村振興「新名片」

  作者 楊傑英

  太行山上有人家。雨後的澤城,多了幾分江南水鄉的清潤。

  一大早,郭長富就開始忙了起來。「民宿的房間要布置得更舒適溫馨一些,生意就會越好。」

  澤城村是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麻田鎮的一個行政村,是太行山中典型的邊遠貧困村。今年58歲的郭長富,因病致貧,被納入澤城村的建卡貧困戶。

  「我之前生病做手術,失去勞動能力,享受了各方面的扶貧政策。」在幫扶隊的幫助下,郭長富在家裡開起了特色民宿,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從貧困戶到民宿店老闆,郭長富見證了這個太行山深處的小村莊由貧困村到美麗鄉村的轉變。

  今年23歲的王浩東在看到家鄉澤城村的變化後,決定返鄉創業。

2019年,澤城村被山西省政府確定為百村三星旅遊示範村之一。 楊傑英 攝

  中午時分,王浩東和父親王光明在廚房忙著和面炒菜,母親王福蓮則在招呼著前來吃飯的客人。

  「我畢業後一直在外地的飯店打工,自從開始扶貧後,家鄉的變化越來越大。」王浩東回到村裡,和父母一起開始經營民宿和農家樂,一天的純收入能達到300元。

澤城村位於太行旅遊板塊的中心地帶,依託清漳河水資源和麻田紅色革命文化,具有發展鄉村旅遊的優勢條件。 楊傑英 攝

  用王浩東的話來說,「誰也不想出去打工,哪兒也沒有家鄉好。」眼看著家裡的生意越來越好,王浩東的信心也越來越足。

  麻田被譽為「太行山上的『小江南』」,山水環繞,風景宜人。澤城村位於太行旅遊板塊的中心地帶,依託清漳河水資源和麻田紅色革命文化,具有發展鄉村旅遊的優勢條件。

  2019年7月,時任山西省省長樓陽生在澤城村調研時,看到村莊環境整潔、種養殖業發展、群眾精氣神提振,十分高興。他勉勵村民要積極投身鄉村旅遊發展,讓民宿上規模、旅遊提質量、收入可持續。

  「澤城村有了明確的發展方向,我們省政府辦公廳駐村幫扶工作隊也立馬行動起來,努力建好這『太行人家』。」澤城村第一書記翟冠軍告訴記者,從基礎設施發力,開展美麗宜居鄉村建設,著力打造鄉村旅遊發展示範村和清漳河流域重要旅遊綜合服務基地。

  按照「農旅雙鏈」發展模式,澤城村打造集生態觀光、民俗體驗、鄉村度假、休閒養生於一體的綜合旅遊體系,融入左權全域旅遊板塊。2019年,澤城村被山西省政府確定為百村三星旅遊示範村之一。目前,澤城村已完成15家高標準民宿的建設。

澤城村村民王浩東和父親王光明在廚房忙碌著。 楊傑英 攝

  為使文化旅遊深度融合,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今年5月,山西省政府參事室組織文史館員前往澤城村進行採風創作活動,並在澤城村掛牌「山西省政府文史館員寫生創作基地」。

  光伏產業、林業經濟、中藥材種植、鄉村旅遊,「總之,人人有事做,人人有產業,人人有收入。」澤城村黨支部書記趙富生說,從高達59.07%的綜合貧困發生率到實現整村脫貧,再到美麗鄉村建設,澤城村的變化可謂翻天覆地。

山西省政府辦公廳駐村幫扶工作「決戰完勝2020」行動計劃圖。澤城村是山西省政府辦公廳對口幫扶的7個村之一。 楊傑英 攝

  「河水清清,橋梁筆直,村容村貌、戶容戶貌、村民的精神面貌都煥然一新……」澤城,這個地處太行山深處、清漳河東畔的小村莊已呈現一幅鄉村振興的新圖景。(完)

相關焦點

  • 立崗鎮星光村:特色鄉村民宿助力鄉村振興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為讓村民充分感受到人居環境整治帶來的幸福感,賀蘭縣立崗鎮星光村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專項行動的同時,傾力打造生態民宿文化村,留住鄉愁,富了百姓。
  • 去「山居嶺南」尋覓詩和遠方——嶺南鄉民宿助力鄉村振興改革紀實
    覆卮山是嶺南的一張金名片,因東晉山水詩人謝靈運「登此山飲酒賦詩,飲罷覆卮」而得名。謝靈運在上虞著的《山居賦》膾炙人口,如今嶺南鄉響唱新《山居賦》,民宿呈集群發展之勢。截至目前,全鄉已有38家特色民宿開業,並被成功列入省級運動休閒小鎮培育名單和省首批民宿(農家樂)助力鄉村振興改革試點鄉鎮名單。
  • 深汕合作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深汕特色的「都市鄉村」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12月23日訊(深圳新聞網記者 王玲)作為深圳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陣地,2020年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簡稱「深汕合作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分類實施,全域以「八村示範、全區整治」為基礎,以特色精品村為遠期目標,全力打造具有深圳標準、體現深汕特色的「都市鄉村」「田園城市」。
  • 2020年北京首屆鄉村民宿大會暨第四屆北方民宿大會在京召開
    在本次大會開幕式上,北京市文旅局對2019年12月市文旅局等八部門印發的《關於促進鄉村民宿發展的指導意見》進行了深入解讀,樹立全市一盤棋的總體戰略思維,逐步形成以屬地責任為依託,以部門責任為承載,齊抓共管、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賦予鄉村民宿經營住宿業務的合法身份,形成「一照兩證一系統」的規範運作平臺,為鄉村民宿合法經營奠定堅實基礎,實現深度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在後疫情時代促進本市鄉村民宿持續健康發展
  • 藍田縣依託生態優勢發展精品民宿推進鄉村振興 提升全域旅遊
    採訪現場依託水陸庵景區旅遊資源和項目周邊地塊的自然資源特點,水麓藍山民宿改造了原有泉塘澇池水域、流轉租賃部分村民溼地,用於種植、養殖和園林苗木產業,租賃及合作經營村民閒置老宅,共同發展民宿經濟,建設成配套豐富、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瓜果採摘、農事參與的綜合農事體驗生態民宿園區。
  • 船屋民宿——陵水旅遊新名片
    ,開業幾年來,疍家故事船屋民宿成為集購物、親水、美食、溫泉、旅拍等為一體的鄉村旅遊綜合體,先後獲評海南省三椰級鄉村旅遊點、海南省鄉村民宿金宿、全國旅遊標準化試點企業等多項殊榮。王志成說,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船屋民宿向遊客全額退還了客房和餐飲預訂款,退款金額約100萬元。
  • 全省首批民宿(農家樂)助力鄉村振興改革試點揭曉 尖山鎮入選
    近日,省文化和旅遊廳、省農業農村廳聯合公布全省首批15家民宿(農家樂)助力鄉村振興改革試點單位名單,我縣尖山鎮入選。  今年4月,我省組織未來旅遊景區試點、山地休閒旅遊發展試點、民宿(農家樂)助推鄉村振興試點方案評審,全省共有100餘家單位踴躍參與改革試點。
  • 留壩山間「民宿」煥發鄉村新活力
    走進小留壩村,村內一年四季青山綠野、炊煙嫋嫋,山林間,幾間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宿坐落其中,景觀別致,遠離塵世喧囂,頗有閒適恬靜的感覺。通過閒置房屋改造的「樓房溝」精品民宿,雅致舒適,現代化的設施與古樸的鄉村風情相融合,成為當地一道亮麗的招牌。
  • 臺灣建築師深耕大陸「美麗鄉村」 共建共享鄉村振興
    謝英俊及團隊設計打造「美麗鄉村」。 資料圖 受訪者供圖中新網太原9月4日電 題:臺灣建築師深耕大陸「美麗鄉村」 共建共享鄉村振興作者 楊傑英太行山的秋景別樣美。身處臺灣的謝英俊,盼著疫情過去,再赴太行山深處,看看當地鄉村的變化。
  • 特色景區網紅民宿集聚人氣 「影視+」助力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西溪...
    眼下,以寺口影視基地為核心的影視旅遊風景線也逐漸形成,串起金園自然村特色民宿、石江村康養產業、西山村「影視+旅遊」休閒度假區的網紅旅遊精品線路,讓遊客盡情逐夢田園山水詩畫中;聯通寨口新村、柏巖村、下趙村的風情旅遊採摘線,讓遊客在觀賞秀美梯田的同時還能一品蜜梨蜜桃的美味;合併棠溪村、上馬村等古村落的古村文化線,讓遊客沉醉於美麗鄉村的魅力;漫步西溪村、洪塘坑水庫的生態旅遊線,同樣也能引來眾多遊客的陣陣讚嘆
  • 清華大學碧桂園鄉村振興雲課堂 第三講開講:鄉村民宿開發與運營
    碧桂園鄉村振興雲課堂第三講鄉村民宿開發與運營8月24日晚,清華大學碧桂園鄉村振興雲課堂第三講開啟。本次講座由北京綠維文旅集團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王徵徵講授「鄉村民宿開發與運營」。來自碧桂園、國強公益基金會幫扶縣、清華大學定點幫扶縣雲南南澗縣及清華大學鄉村振興遠程教學站返鄉創業青年、農旅企業負責人、產業合作社負責人、「三農」領域黨政幹部和基層扶貧幹部5300餘人參加學習,課程通過雨課堂、小鵝通技術平臺面向17個省62個縣區同步直播。
  • 危機中覓新機 山東濟南特色民宿實現「逆增長」
    與此同時,濟南市實施「泉城人家」民宿品牌培育工程,在疫情防控期間通過視頻培訓的形式就民宿品質提升等問題開展線上培訓並結合常態化疫情防控實際開展幫扶指導,推進復工復產,組織負責人和疫情防控專家對44家掛牌的「泉城人家」民宿開展「地毯式走訪」,指導其科學防控、規範運營等。
  • 特色民宿成一景 南寧市鄉村旅遊品牌化
    特色民宿成一景 鄉村旅遊品牌化為了貫徹落實市委十二屆十次全會關於做好今年下半年工作的部署,市文廣旅局積極做好短線遊、周邊遊、鄉村旅遊宣傳推介,鼓勵文化旅遊行業個性化、特色化發展,儘可能把前期被抑制的消費釋放出來,把新興消費潛力激活起來。
  • 盈利在客房之外,半邊山下度假民宿助力鄉村振興
    五一過後,半邊山下民宿入住率持續增長。以常州半邊山下·九龍潭為例,住進清靜的山林裡,推窗見山,攬湖入懷,不出民宿村也能體驗度假的樂趣,是異地遊客選擇來此的原因之一。近年來,半邊山下堅持為更多人提供更美的旅居空間,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和民宿產業,全方位統籌民宿經濟發展。
  • 恩施市盛家壩:民宿,助力鄉村振興
    經過一年多努力,組裡20幢吊腳樓舊貌換新顏,昔日破房爛瓦老木屋蛻變成一幢幢精緻的民宿,坐落在青山綠水邊,顏值提升了,更顯「文藝範兒」了。走進民宿,原木色的板壁加上墊著隔音綿的木地板,一股木頭的清香撲面而來。
  • 老家河南就是「中」:精品民宿 帶活鄉村經濟
    他指出,依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和綠色生態資源發展鄉村旅遊,搞活了農村經濟,是振興鄉村的好做法。  「老家寒舍」不是孤例,我省打造出的焦作「雲上院子」、欒川「慢居十三月」、濟源「小有洞天」、鶴壁「靈泉妙境」、盧氏「山水隱廬」等一批在全國具有知名度的網紅品牌民宿,成為中原地區乃至全國民宿產業的新標杆。鄉村民宿搞活了旅遊經濟,有效帶動了農民就業、農產品銷售,成為點亮鄉村經濟的有效載體。
  • 山水田園 自在寧國 |【全域旅遊在行動】發展鄉村民宿助力鄉村振興
    民宿發展是推進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也是推進全域旅遊的重要支撐。「皖南川藏線」最美寧國段精華線東起青龍鄉,西至方塘鄉板橋村,全長80公裡。因為被板橋村遠離城市喧囂的靜謐,被寧靜質樸的田園生活所吸引,楊海燕和丈夫2018年投資三百多萬,建起了如今這所民宿——依依別院。走進這家民宿,映入眼帘的是大片的花海,蔚藍的觀賞泳池和現代風格的二層小樓,拾級而上,民宿共有一個大床房,八個標準間,能同時容納二十多人,內部裝修也都是時下大熱的現代輕奢風格,設計感十足。
  • 黎平:打造精品旅遊民宿 助推鄉村旅遊振興
    吳娘肯是黃崗村本地人,村裡沒有發展旅遊民宿時,只能守著家裡的「一畝三分地」過日子,農閒時她便選擇外出務工,提高家庭經濟收入。而近些年,在黎平縣全域旅遊戰略的推動下,村裡搞起了旅遊,建起了民宿,吳娘肯也結束了遠離家人,外出務工的生活,在民宿裡當起了服務員。
  • 平陽鎮石橋塘村充分釋放鄉村振興紅利 打造花卉民宿村
    2019年該村產業轉型升級,形成傳統花卉、特色種植、立體化養殖和民宿鄉村旅遊四大產業,村集體經濟和村民年人均純收入明顯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指數顯著攀升,開啟了一個「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新時代。
  • 特色小鎮 藝術添彩(鄉村振興 藝術何為?)
    來源:人民日報圖①:位於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的古堰畫鄉,引來眾多攝影愛好者。圖②: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白馬鎮畢城村的牆繪。建設一批特色小鎮,發展鄉村特色文化產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