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講三個古代官場故事:
第一個:唾面自乾
唐朝有個叫婁師德的官員,沒有家庭背景,自己努力考中進士進入官場,從小縣令火箭式升為宰相、節度大使;他除了工作能力強之外,也是一個處理人際關係的高手,下面講一個關於他的典故:
婁師德的弟弟被任命為代州刺史,臨行之時,婁師德問道:「我是宰相,你也擔任州牧,我們家太過榮寵,會招人嫉妒,應該怎樣才能保全性命呢?」弟弟道:「今後即使有人吐我一臉口水,我也不敢還嘴,把口水擦去就是了,絕不讓你擔心。」婁師德道:「這恰恰是我最擔心的。人家朝你臉上吐口水,是對你發怒。你把口水擦了,說明你不滿,會使人家更加發怒。你應該笑著接受,讓唾沫不擦自幹。」
這就是成語「唾面自乾」的出處。大家看了這個故事可能會笑話婁師德真是窩囊廢,不夠爺們;試問哪個雄性動物甘於趨於人下?但人比動物優秀的一點就是可以忍耐、控制自己的情緒,隨性而為是動物行為是要付出代價的,如果婁師德是一個隨性而為的人,那麼,他又怎能從一個縣令升到宰相、節度大使?
《群書治要》裡有這樣一句話:「女無美惡,入宮見妒;士無賢不肖,入朝見疾。」意思是:女子無論美醜,一旦被選進宮中就會遭到別人的嫉妒;士人無論賢否,一旦進入朝堂就會被人妒忌。」所以說,一個人越成功需要面對的人也越來越多,妒忌他的人自然也就越多,如果不懂得低調謙讓,讓別人心裡平衡,就會導致越來越多的人的嫉妒和怨恨,眾怒難犯,因此,學會忍耐是走向成功的鋪路石。
第二個、曹操中周瑜離間計,錯殺蔡瑁、張允
《三國演義》中周瑜設反間計,利用前往東吳刺探軍情的蔣幹,向曹操獻上蔡瑁和張允陰謀反叛的報告,曹操一時沒有分別其真偽,就召喚蔡瑁、張允二人前來,蔡瑁、張允二人不知其意,被曹操令武士推出去斬首。後來曹操才知道中計,但為時已晚。蔡瑁及張允被曹操誤殺是曹操在赤壁之戰中失敗的原因之一,使之沒有一個善統水軍的將領,同時也令荊州軍團的忠誠度減低。
曹操因為一時怒氣上頭,沒有經過詳細調查就把兩員水師大將斬首,等曹操腦子冷靜之後才知中了離間之計,但人已經被誤殺了。曹操赤壁大戰慘敗,差點丟了性命。一時惱怒沒有控制住情緒,下達錯誤命令,犯下了大錯,曹操估計腸子都悔青了。
所以說,人千萬不要在憤怒的時候做決定,因為憤怒會降低人的智商,容易犯錯。如果一個人到了領導崗位,更需要忍耐;忍住怒氣,不在憤怒的時候做決定,憤怒會讓人變得愚蠢。
3、耐不住吏部清苦生活,錯過了晉升的快車道
說是清朝內閣侍讀學士出缺,可以從考察一等的各部郎中中間提升人選。光緒中期某次侍讀學士空缺,輪到從郎中中挑選升補人選。本來例由最重要的吏部文選、考功兩司郎中中產生。吏部排名第一的郎中賀剛德擔任京官十多年,長期不得升遷,又耐不住清苦生活,已經轉而謀求外放南方省份的知府空缺,剛剛外放了江西省建昌知府。吏部沒有合適人選,就順延至戶部,最終由戶部郎中葛寶華升任內閣侍讀學士。沒幾年,葛寶華按格循資,升遷為工部、兵部兩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部長)。而何剛德在外地知府。何剛德是光緒三年進士,葛寶華是光緒九年進士,何剛德原先職位也比葛寶華重要,就因為一念之差,淪落到地方,錯過了晉升的快車道。
越是艱難的時候越要挺住,因為當你撐不住的時候,你的競爭對手也可能撐不住了,成功往往屬於那種在苦難中意志力堅強的人。
這三個故事都講了一個字,那就是「忍」字;有的人脾氣大,倒不如說是氣量太小,心胸狹窄,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斤斤計較,甚至大打出手,這種人是走不遠的!如果對事情看不開,不增加氣量,只是一味的強制忍耐,這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時間一長真會忍出病來,而且這種忍耐很不自然。而如何增加氣量?那就要平時多讀書(看看那些歷史上冒失鬼都是怎麼死的,和聖賢看齊,靜心修身),多去外面的世界去旅行(去一個陌生的地方,你才發現你十分的渺小,井底之蛙不是它眼神不好,而是它生活的環境太過狹隘,以至於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井底待久了,真會錯誤的認為自己這個小東西可以一手遮天了,所以說,狂妄自大的人就像那井底之蛙,不是真有本事,而是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多和比自己厲害的人打交道(感受差距,自愧不如,才有上進心);人只有自己別把自己太當一回事,氣量自然就會變大,就像故事中婁師德所言,別人唾你一口,你應該笑著接受,位居宰相根本從心底就把自己不當一回事,又怎能會因為別人唾了自己一口而生氣呢?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沒有這等氣量,能做到宰相?有些年輕人總想著一步登天,高處不勝寒,這份厚臉皮、忍耐力你練好了嗎?
微信公眾號:官場智庫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