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中的紫外線可以促進皮膚產生骨化醇,這種物質能夠促進鈣的吸收,所以每天適當曬太陽可預防缺鈣,但是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容易使皮膚受到紫外線的傷害。
大氣層本來對這種紫外線有阻斷作用,但是隨著臭氧層被破壞,這種阻斷作用有所減弱。而寶寶的肌膚又比大人更為嬌嫩,皮膚角質層和結締組織發育還不完善,皮膚非常薄,約為成人皮膚的1/3,耐受能力差,另外寶寶皮膚的色素層較薄,對紫外線的屏障功能較弱,所以容易被紫外線灼傷。
兒童期的曬傷,也會造成皮膚的老化和損傷,甚至可能發生皮膚癌。紫外線誘發的皮膚老化約80%發生在生命的前20年。從嬰兒期就注意使用防曬用品,將會有效減少皮膚老化的速度和皮膚癌的發生機率
1.對於未滿6個月寶寶,最好的辦法是夏天不要讓他直接暴露在太陽下面。如果確實需要外出,最好穿戴上適合的帽子和衣服,並且使用遮陽傘。
2.寶寶坐在小推車裡時,距離地面更近,地面的陽光反射比較強烈,此時光有遮陽篷或戴遮陽帽是不夠的。最好的辦法是儘量避免在上午10時至下午3時外出,因為這段時間的紫外線最強,對皮膚的傷害也最大。
3.紫外線對人眼的傷害主要是輻射會引起中老年後的白內障,太陽鏡能保護寶寶的眼睛不受紫外線的損害,但家長讓2歲前的寶寶乖乖戴眼鏡戴非常困難,那麼寬邊帽或長舌帽是比較好的遮陽方法。
4.寶寶3歲以後就可以戴太陽鏡了,要選擇可擋住UVA和UVB兩種射線的鏡片,儘量到正規眼鏡店購買,選擇優質太陽鏡。
5.夏季外出時要給寶寶戴寬沿淺色遮陽帽,撐上遮陽傘,寶寶外出活動的服裝要輕薄,吸汗、透氣性好。棉、麻、紗等質地的服裝吸汗、透氣性好、輕薄舒適,便於活動。另外,穿著長款服裝可以更多地為皮膚遮擋陽光,有效防止皮膚被曬傷。
6.帶寶寶在戶外活動時,最好不要讓寶寶在強光下直曬,應讓太陽照射在背、臀部,最好還能有一些遮擋,儘量在樹蔭下或陰涼處活動,這些地方同樣可使身體吸收到紫外線,每次接受陽光照射以不超過一小時為宜。
曬傷的居家護理方法
1.將醫用棉蘸冷水在寶寶曬傷脫皮部位敷10分鐘,這樣做能迅速補充表皮流失的水分
2.用冷水冰一下曬傷處,以減輕灼熱感,或是將曬傷處浸泡於清水中,起到讓皮膚鎮靜、舒緩的作用
3.讓寶寶處於通風的房間裡,或洗一個溫水澡,這些方法都能讓寶寶感覺舒服。洗澡時不要使用鹼性肥皂,以免刺激患處
4.在室內時,要脫下寶寶衣服,讓曬傷部位透透氣;在戶外則要遮住曬傷部位。曬傷後的48小時之內,儘量不要再到太陽下
5.如果皮膚上長出水泡或寶寶出現發燒等異狀,或者出現發熱,噁心、頭暈、嘔吐等症狀,應該儘快到醫院診治
6.在灼傷部位完全恢復之前,必須細心地治療,並隨時注意體溫的變化;開始進入脫皮期時,如果擔心寶寶會去撕扯表皮,可抹些具有鎮靜消炎作用的乳液
7.對於面部有溼疹的寶寶,應避免太陽光直接照射在溼疹部位,出門前最好提前做充分的防曬準備。因為這類寶寶的皮膚比較敏感,生溼疹的皮膚光穿透力更強,寶寶面部皮膚發紅時就是已經發生了光照射紅斑,有灼熱感、輕度刺痛,而寶寶因本身有溼疹,家長就不易發覺
關於寶寶曬傷後的處理,還有一些比較管用的小技巧
1.用西瓜皮敷肌膚
西瓜皮含有維生素C,把西瓜皮用刀刮成薄片,敷在曬傷的胳膊上,西瓜皮的汁液就會被缺水的皮膚所吸收,有助於減輕皮膚的曬傷症狀
2.用茶水治曬傷
茶葉裡的鞣酸具有很好的促進收斂作用,能減少組織腫脹,用棉球蘸茶水輕輕拍被曬紅處,這樣可以安撫皮膚,減輕灼痛感的作用
3.冰牛奶溼敷
被曬傷的紅斑處如果有明顯水腫,可以用冰的牛奶敷,每隔2~3小時溼敷20分鐘,也能起到明顯的緩解作用
參考書籍:
1.吳婉芳主編,0-3歲育兒百科一周一讀,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04.
2.GreenLife編輯部編著,細心爸媽勝過好醫生 0-1歲,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03.
3.鄭東旖主編,嬰兒護理百科全書,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6.
4.杜梅主編,實用同步育兒百科 精華版,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09.
5.張愛啟主編,和孩子一起享受早教 1-3歲幼兒養育必修課,人民軍醫出版社,2014.10.
6.童笑梅編著,專家推薦的0-3歲寶寶同步養護計劃,中國旅遊出版社,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