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做好廣州市海綿城市宣傳工作,廣州市海綿城市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推出廣州海綿城市IP形象!並對廣州海綿城市IP舉行網絡徵名活動,廣大網友積極參與。經過評選,最終「沐沐」脫穎而出,確定為廣州市海綿城市IP的名字。
「沐沐」涵義解析:
沐,為洗滌、潤澤之義。梁啓超《雙濤園讀書》詩:山空蟬自語,雨過松如沐。沐,從水,木聲,左邊為水,右邊為木,以木治水,體現了海綿城市建設所強調的優先利用植草溝、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等"綠色"措施來組織排水,以"慢排緩釋"和"源頭分散"控制為主要規劃設計理念,就如同海綿IP的藍色水體和綠色腰帶;沐,又有使雨露如甘霖孕育一方草木,滋養一方土地之意。城市如海綿一般,能適應雨水和自然環境變化。取名「沐沐」,意為化災為用,化洪為沐,使城市沐浴於自然降雨之中享自然之澤;「沐沐」二字連讀,喚之親切友善,朗朗上口,又不失生動活躍。
廣州海綿城市IP圖解:
【藍色水體】:代表河網水系,建設和優化河網水系,利用河網水系的滯、蓄作用,發掘調蓄空間,實現錯峰排放。
【綠色腰帶】:代表植被緩衝帶,建設和保護森林、綠地,發揮其滲、淨作用,實現源頭減排、淨化。
【灰色系統】:代表建築、道路和管渠、水處理設施等建(構)築物,建設和完善「灰色設施」的海綿屬性,實現水的淨化及排放安全、有序。
【海綿短褲】:代表安全、彈性、生態的城市水系統,建設和完善「海綿」系統,以水為媒,將生態空間(藍色+綠色)與灰色建築融合,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淨化的「海綿城市「。
IP中其他的廣州元素:廣州塔(小蠻腰)、琶洲展館、鍋耳屋(嶺南建築)、木棉花等。
廣州海綿城市IP「設計理念」:
海綿IP整體選取了「小雨滴」作為基礎,融入「海綿城市」藍、綠、灰系統,突出海綿城市特質元素,以簡潔的線條勾勒出海綿IP擬人化、萌化的形象。灰色系統以剪影的手法帶入廣州地標建築元素;綠色腰帶以波浪線條呈現,帶入更多柔和的感覺。
海綿IP使用的是明亮色調,在基礎色上加入少許白色,少了基礎色的鮮明、豔麗感覺,呈現出乾淨、明朗、純淨、快樂感。用色上採取了中高明度、中純度,所以會顯得清新而不刺眼。
海綿城市建設內涵:
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淨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建設海綿城市,就是將城市建築、交通道路和水系、園林綠地等構建成良好的生態系統,運用「滲、滯、蓄、淨、用、排」等手段,達到「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的目標,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淨化的城市發展方式。
(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