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叫沐沐,我為廣州海綿城市建設代言

2020-12-25 大洋網

為進一步做好廣州市海綿城市宣傳工作,廣州市海綿城市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推出廣州海綿城市IP形象!並對廣州海綿城市IP舉行網絡徵名活動,廣大網友積極參與。經過評選,最終「沐沐」脫穎而出,確定為廣州市海綿城市IP的名字。

「沐沐」涵義解析:

沐,為洗滌、潤澤之義。梁啓超《雙濤園讀書》詩:山空蟬自語,雨過松如沐。沐,從水,木聲,左邊為水,右邊為木,以木治水,體現了海綿城市建設所強調的優先利用植草溝、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等"綠色"措施來組織排水,以"慢排緩釋"和"源頭分散"控制為主要規劃設計理念,就如同海綿IP的藍色水體和綠色腰帶;沐,又有使雨露如甘霖孕育一方草木,滋養一方土地之意。城市如海綿一般,能適應雨水和自然環境變化。取名「沐沐」,意為化災為用,化洪為沐,使城市沐浴於自然降雨之中享自然之澤;「沐沐」二字連讀,喚之親切友善,朗朗上口,又不失生動活躍。

廣州海綿城市IP圖解:

【藍色水體】:代表河網水系,建設和優化河網水系,利用河網水系的滯、蓄作用,發掘調蓄空間,實現錯峰排放。

【綠色腰帶】:代表植被緩衝帶,建設和保護森林、綠地,發揮其滲、淨作用,實現源頭減排、淨化。

【灰色系統】:代表建築、道路和管渠、水處理設施等建(構)築物,建設和完善「灰色設施」的海綿屬性,實現水的淨化及排放安全、有序。

【海綿短褲】:代表安全、彈性、生態的城市水系統,建設和完善「海綿」系統,以水為媒,將生態空間(藍色+綠色)與灰色建築融合,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淨化的「海綿城市「。

IP中其他的廣州元素:廣州塔(小蠻腰)、琶洲展館、鍋耳屋(嶺南建築)、木棉花等。

廣州海綿城市IP「設計理念」:

海綿IP整體選取了「小雨滴」作為基礎,融入「海綿城市」藍、綠、灰系統,突出海綿城市特質元素,以簡潔的線條勾勒出海綿IP擬人化、萌化的形象。灰色系統以剪影的手法帶入廣州地標建築元素;綠色腰帶以波浪線條呈現,帶入更多柔和的感覺。

海綿IP使用的是明亮色調,在基礎色上加入少許白色,少了基礎色的鮮明、豔麗感覺,呈現出乾淨、明朗、純淨、快樂感。用色上採取了中高明度、中純度,所以會顯得清新而不刺眼。

海綿城市建設內涵:

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淨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建設海綿城市,就是將城市建築、交通道路和水系、園林綠地等構建成良好的生態系統,運用「滲、滯、蓄、淨、用、排」等手段,達到「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的目標,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淨化的城市發展方式。

(資訊)

相關焦點

  • 廣州市海綿辦召開海綿城市建設專家庫成立暨培訓大會
    近日,廣州市海綿辦組織召開廣州市海綿城市建設專家庫成立暨培訓大會。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務局、市林業園林局等單位有關負責同志及入庫專家近150人參加會議。市水務局副局長李明到會作指導發言,對海綿城市建設專家庫成立表示祝賀,分享了廣州治水邏輯,並就專家庫專家怎樣服務廣州海綿城市建設工作作出指導。市水務協會會長袁秀麗作為專家代表發言,重申專家庫專家的職業操守,表達了專家致力服務廣州海綿城市建設工作的熱情和擔當。
  • 建設海綿城市 改善城市品質
    丁家莊保障房試點片區以河道整治為核心,在河道整治的基礎上輔以道路廣場、公園綠地、小區公建的配套建設,從整體上打造丁家莊海綿城市,提升片區景觀形象,為高強度建設區域海綿城市建設改造、保障房類型項目提供示範;江心洲生態科技島編製片區海綿城市專項規劃,覆蓋全島15平方公裡,規劃構建4大類18項「海綿」指標,從水系、地塊、公園綠地、道路等方面系統推進海綿城市建設,要求每公頃建設用地的雨水調蓄容積不得小於100
  • 廣州初步建成海綿城市 水環境治理見成效
    中新網廣州12月24日電 (王華 曾敏婷)廣州市水務局24日公布,該市水環境治理成效初顯,已達到海綿城市建成要求。目前,廣州市海綿城市建成區面積為274.1平方公裡,佔全市城區面積(以2019年為水平年)的20.7%,達到國家考核要求。
  • 「海綿城市」建設讓玉溪更宜居
    項目總面積約11平方千米,主要包括建築與小區海綿化改造項目、城市公園溼地及透水性鋪裝海綿化改造項目、城市道路海綿化改造項目、排水管網分流制改造項目、東風水庫水汙染綜合整治工程項等。經過2年多的海綿建設改造,各個施工點已完工的「海綿寶寶」,已經歷經多次暴雨的考驗,建設者們正通過自己「貼心、暖心、傾心」的三心工作,精心呵護他們的「海綿寶寶」健康成長。
  • 《海綿城市建設評價標準》GB51345-2018
    年08月0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告2018年第343號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發布國家標準《海綿城市建設評價標準》的公告現批准《海綿城市建設評價標準》為國家標準,編號為GB/T51345-2018,自2019年8月1日起實施。
  • 瀋陽出臺辦法加快海綿城市建設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前不久推出的《瀋陽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辦法》明確提出,通過「滲、滯、蓄、淨、用、排」等綜合措施,「十四五」時期瀋陽將實現80%以上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構建全市域推廣、全流程管控的海綿城市建設格局;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八成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目標要求。
  • 海綿城市建設需內外兼治、邊養邊治!
    近日,《銀川日報》公眾號推送了圖解《銀川市海綿城市建設實施方案》,突出重點為「將生態格局融入城市規劃建設全過程,改善城市水生態環境質量」。的確,海綿城市建設不單單是鋪設管道,不能片面理解為工程措施的應用;解決城市內澇,除了內建海綿系統,還得有外治相輔助。 《銀川市海綿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列出的近期目標是到今年年底,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實現85%雨水就地消納和利用。本月,相關報導中提到,銀川已有序實施雨汙分流改造工程,將海綿城市面積由20.4%提高至40%。但這是否意味著近期目標已實現?
  • 威海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2030年城市八成完工
    昨日記者從威海市住建局了解到,威海市《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下文簡稱《意見》)出臺,為海綿城市建設畫出路線圖: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5%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
  • 南京鼓樓:建設海綿城市 打造會「呼吸」的鼓樓
    為進一步提高城市防澇能力,節約水資源,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在南京市城鄉建設委員會的指導部署下,鼓樓區積極搭建組織架構、組織文件編制、開展項目檢查,全面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大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工作並取得初步成效。
  • 廣州初步建成海綿城市 全市147條黑臭水體基本消除黑臭
    廣州市水務局24日公布,該市水環境治理成效初顯,已達到海綿城市建成要求。目前,廣州市海綿城市建成區面積為274.1平方公裡,佔全市城區面積(以2019年為水平年)的20.7%,達到國家考核要求。據介紹,廣州海綿城市項目清單共涵蓋建築小區、道路工程、公園綠地、水務工程等4大類共計665個項目。
  • 治理黑臭水體建設海綿城市
    本報訊 (記者林麗妙)日前,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副書記黃文沐在梅州城區檢查調研黑臭水體治理、海綿城市建設等工作。 黃文沐先後來到周溪河和黃塘河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文化公園內湖排水系統改造、芹洋片市政人行道建設、江南水質淨化二廠、梅水南路雨汙分流改造等項目現場,實地檢查黑臭水體整治、城市雨汙分流、排水防澇、汙水治理提質增效等海綿城市建設工作情況,現場協調難點事項,明確工作要求。
  • 福田獲得四項海綿城市建設資金獎勵
    今年以來,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調動社會各方力量積極參與,組織優秀海綿城市建設項目相關單位進行深圳市海綿城市建設資金獎勵申報,收穫了喜人成績,共有4個項目獲獎,涉及3個獎項類別。  深圳天健花園海綿化改造景觀提升獲得優秀設計獎一等獎。
  • 【區縣解讀】墊江建設人水和諧海綿城市
    建設「海綿城市」,不僅是淨化、美化城市的「面子」工程,更是改善城市品質、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裡子」工程。 讓城市回歸自然,墊江積極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既拿起了「面子」更拿起了「裡子」,開始從過去的「重地上,輕地下」向「要地上,更要地下」的方向轉變,建設起一座人水和諧的海綿城市。
  • 南京建鄴海綿城市建設連續兩年列全市第一
    海綿城市建設是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是修復城市水生態、改善城市水環境、提高城市水安全的重要途徑。作為城市新中心,南京市建鄴區不斷強化頂層設計,注重全流程管控,海綿城市建設成績突出。自2018年「海綿城市建設達標率」先後作為市對區考核和省對考核指標以來,建鄴區連續兩年位列全市第一,今年上半年預考核及前三季度監測中均名列第一。2019年8月,建鄴區在南京市率先制定了區級層面的《建鄴區海綿城市建設管理辦法》,明確海綿城市全過程管理流程。建鄴區海綿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簡稱「建鄴區海綿辦」)在建設程序中各個環節進行把控,做到環環相扣。
  • 常德市海綿城市建設經驗再次「出國」傳揚
    這是常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先進經驗再次傳出國門獲分享。近日,「宜可城2019全球韌性城市大會暨十周年慶典」在德國波恩市舉行李遠國以《創韌性城市範例、建宜居美好城市——常德海綿城市建設再向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標奮進》為題,推介分享了常德經驗。他介紹,常德位居北亞熱帶南緣,受氣候變化影響,客觀存在有遭受洪澇、雷電、冰凍、高溫、乾旱等氣象災害的風險。
  • 臺灣TVBS電視臺採訪錄製濟南市海綿城市建設專題節目
    2015年,作為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之一的濟南市堅持「治汙、治河、治洪、治水、治景、治髒」六位一體的系統性規模化推進戰略,進一步深化海綿城市建設。截止目前,已經建成39平方公裡的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區,完成43個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工程項目,實現「地下水銀行」的存貸循環,形成生態環境的良性可持續發展,海綿城市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 遂寧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於徵求《遂寧市海綿城市建設與管理條例...
    遂寧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於徵求《遂寧市海綿城市建設與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  為廣泛聽取社會公眾意見,增強立法的公開性和透明度,提高《遂寧市海綿城市建設與管理條例》立法質量,現將我局起草的《遂寧市海綿城市建設與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社會公眾意見
  • 寶業發布《海綿城市建設指南》,打造長三角綠色建築新標準
    該指南聚焦最新區域政策標準與行業趨勢,搭建了海綿城市從前期目標分析、專項設計,到後期施工驗收、運營維護的全過程技術體系,明確了各個環節的工作內容、關鍵技術要求和方法,並提供了常見海綿技術做法、海綿城市專篇示例、相關產品供應商清單、海綿城市案例等內容,為長三角地區高品質綠色節能建築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 區域徑流多維立體控制技術 支撐蘇州市海綿城市建設
    區域徑流多維立體控制技術 支撐蘇州市海綿城市建設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由清華大學牽頭承擔的「十三五」蘇州項目「河道水環境品質提升與生態健康維繫技術與示範」課題,針對蘇州城區「四高一低」(降雨量高、河網密度高、地下水位高、土地利用率高和土壤入滲率低)區域特點的源頭徑流汙染控制需求,集成了城市降雨徑流源頭
  • 蘇州高新區白馬澗小學龍池校區「海綿城市」建設項目迎市檢查
    蘇州高新區白馬澗小學龍池校區「海綿城市」建設項目迎市檢查 12月24日下午,蘇州市海綿城市考核檢查組、蘇州市海綿辦湯柏勁處長來現場考核檢查了蘇州高新區白馬澗小學龍池校區的「海綿城市」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