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開發新型基因編輯遞送載體,逆轉腫瘤逃逸,增強癌症治療

2020-12-27 網易

  近日,武漢大學程巳雪團隊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Advanced Materials雜誌(IF=25.809)發表了題為:Aptamer/Peptide-Functionalized Genome-Editing System for Effective Immune Restoration through Reversal of PD-L1-Mediated Cancer Immunosuppression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開發了一種基於天然聚合物的基因治療遞送系統,能夠將CRISPR-Cas9基因編輯質粒特異性遞送至腫瘤細胞核,進而敲除β-catenin下調腫瘤細胞上PD-L1表達,逆轉PD-L1介導的腫瘤免疫逃逸,增強T細胞對腫瘤的殺傷

  

  在癌症治療中,一個關鍵障礙就是腫瘤細胞對多種治療形式產生耐藥性傾向。癌症免疫療法,通過增強免疫力殺滅腫瘤細胞,是解決腫瘤治療耐藥性最有希望的策略之一,正在引起越來越多的研究興趣。

  然而,在腫瘤進展過程中,腫瘤誘導的免疫逃逸和免疫抑制作用限制了免疫作用的抗腫瘤效率。

  腫瘤細胞表面通常會表達多種免疫抑制配體,以逃避免疫監視,PD-L1就是其中的代表。PD-L1通過與T細胞上表達的PD-1結合,抑制抗腫瘤T細胞免疫。

  因此,阻斷PD-1 / PD-L1的結合,成為目前最有前景的癌症治療手段之一(即免疫檢查點療法),目前也已有多種PD-1 / PD-L1抑制劑在國內外上市,用於治療肺癌、前列腺癌、霍奇淋巴瘤、胃癌等等。

  

  但是,檢查點抑制療法可能會引起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在某些臨床試驗中其治療效果並不令人滿意。

  與通過檢查點抑制劑恢復抗腫瘤免疫力相比,通過基因組編輯直接敲除腫瘤細胞中PD-L1的表達,具有高特異性和持續治療益處的優勢。

  然而,在目的惡性細胞中實現有效的基因編輯仍然具有挑戰性。病毒載體的遞送效率較高,但是缺乏特異性生物安全性極大地限制了臨床應用。而非病毒載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但往往不具有足夠的遞送效率。

  β-catenin是Wnt/β-catenin信號通路的重要成員,由CTNNB1基因編碼,參與多種細胞行為,例如增殖、凋亡、遷移、侵襲和癌變等。

  之前的研究表明,抑制β-catenin會下調腫瘤細胞中PD-L1的表達。因此,程巳雪團隊提出通過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敲除β-catenin,抑制Wnt/β-catenin信號通路,從而下調腫瘤細胞上PD-L1的表達,最終逆轉PD-L1介導的癌症免疫逃逸和免疫抑制作用,有效恢復抗腫瘤免疫力。

  考慮到病毒載體的潛在安全性風險,以及非病毒載體的低效率,程巳雪團隊開發了一種基於天然聚合物的基因治療遞送系統

  該遞送系統以適體(AS1411)共軛結合透明質酸細胞穿膜肽TAT及核定位信號肽NLS共軛結合透明質酸。CRISPR-Cas9質粒帶負電荷,通過與帶正電荷的魚精蛋白、鈣離子之間的靜電相互作用,CRISPR-Cas9質粒被封裝在此天然聚合物遞送系統中。

  

  適體(AS1411)與在腫瘤細胞膜和細胞核上過表達的核仁素具有很強的親和力,使該遞送系統具有靶向腫瘤細胞核的功能,

  透明質酸(HA)是一種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陰離子聚合物,可為各種腫瘤細胞中的自組裝和目標CD44提供負電荷,從而增強了腫瘤靶向效率。

  細胞穿膜肽TAT及核定位信號肽NLS使得該系統穿透細胞膜,進入細胞核,進一步促進了CRISPR-Cas9質粒的吸收和核轉運。

  藉助於這些功能性成分,該遞送系統可以將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質粒特異性地遞送至腫瘤細胞核並有效敲除β-catenin蛋白。

  

  CRISPR-Cas9基因編輯敲除β-catenin蛋白後,受抑制的Wnt /β-catenin信號通路通過下調PD-L1表達,來抑制腫瘤細胞生長,並恢復T細胞的抗腫瘤活性

  此外,在該基因治療遞送系統中,魚精蛋白透明質酸是FDA批准的藥物,鈣離子和碳酸根離子是生理環境中天然存在的離子。而適體是小分子核酸,CRISPR--Cas9質粒和細胞穿膜肽TAT及核定位信號肽NLS,它們都會在發揮作用後降解為天然成分。

  整個遞送載體組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安全性

  

  總的來說,該研究通過使用適體/肽功能化的載體,將CRISPR-Cas9質粒特異性遞送至腫瘤細胞核,通過敲除β-catenin,逆轉PD-L1介導的癌症免疫逃逸,來實現有效的免疫修復。

  該研究提供了一種簡便的策略來逆轉腫瘤免疫逃逸和免疫抑制,所開發的基因組編輯遞送系統在癌症治療中具有廣闊的研究和應用前景。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00020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開創國內鹼基編輯新賽道 正序生物探索基因編輯治療新路徑
    作為一家以新型基因編輯系統,尤其是以鹼基編輯為基礎,引領科技創新,開發突破性療法的高科技創新公司,正序生物致力於為點突變引起的遺傳性疾病或癌症的免疫治療提供新的可能。  掘金鹼基編輯技術  如何精準、高效地對基因組進行修飾是生命科學領域研究的重要目標,而CRISPR/Cas9介導的基因編輯技術成為目前實現該目標的最強工具。
  • 剛得諾貝爾獎就被證明可有效治療癌症,基因編輯技術或先...
    除了這兩種,還有放射治療、免疫治療、靶向治療等。這些治療方式也並非一勞永逸,經常會出現癌症復發的情況。上周,一篇新發表的研究成果宣稱可以有效治療癌症,解決了復發的問題,並且突破了現有遞送系統潛在毒性和腫瘤細胞編輯效率低兩大阻礙。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96期:基因編輯在活體動物上成功治療癌症...
    CRISPR基因編輯在活體動物上成功治療癌症 且永久有效近日,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研究人員基於此,開出了一種基於脂質納米顆粒的新型遞送系統CRISPR—LNP,可專門針對癌細胞並通過基因操作將其破壞最安全基因治療載體AAV 竟有潛在致癌性《自然·生物技術》的一項研究顯示AAV 基因療法有可能提升患癌風險。該研究長期跟蹤了 9 只經 AAV 治療的患有 A 型血友病的狗,發現其中 7 只狗在治療後成功穩定產生凝血因子 Ⅷ。
  • 科學網—構建類似章魚結構的眼內基因遞送載體
    本報訊(記者黃辛)復旦大學藥學院教授魏剛團隊在無創眼內基因遞送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納米快報》。
  • 基因編輯熱點研究方向全面盤點,一文帶你了解基因魔剪的前世今生
    Doudna)以表彰她們開發出一種基因組編輯的方法——CRISPR/Cas9,再次將基因編輯推入大眾視野。其實從基因編輯方法被提出以來此領域就不乏熱點,那麼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探索一下基因魔剪的前世今生,以及時下的研發熱點,看看什麼方向適合你。
  • 用細菌治療腫瘤?以毒攻毒,堪稱細菌版的「隱秘而偉大」
    雖然BCG應用於癌症免疫治療的機理不明導致其臨床開發備受爭議,但這不能否認其在治療和預防淺表性膀胱移行細胞癌方面表現出的良好的治療效果。 細菌自身不僅具備溶瘤作用,也可以像激活劑一樣重新激活免疫細胞;另外通過基因工程改造細菌成為遞送藥物的智能載體,實現藥物在瘤內的深度遞送,從而精準打擊腫瘤目標,達到「鳩佔鵲巢、搶佔資源」的消滅癌細胞的效果。目前已經報導的細菌遞送藥物分子,包括Cly-A、DT-A、TRAIL等細胞毒性藥劑,或者IL-2、IL-18、CCL21等細胞因子,或者p53等調控因子,或者Stat3等小分子幹擾RNA等等。
  • CRISPR基因編輯系統治療惡性腫瘤取得重大突破 活體動物上徹底摧毀...
    (TAU)的研究人員已經證明CRISPR/Cas9系統在治療轉移性癌症方面非常有效,這是尋找癌症治療方法的重要一步。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基於脂質納米顆粒的遞送系統,該系統專門針對癌細胞並通過基因操作摧毀它們。這個被稱為CRISPR-LNPs的系統攜帶著一種基因信使(信使RNA),它對CRISPR酶Cas9進行編碼,Cas9像一把分子剪刀,可以剪斷細胞DNA。
  • 你可能不相信,CRISPR 基因編輯科普第一人,其實是王力宏
    王力宏的哥哥王力德(Leo Wang),是美國希望之城國家醫療中心的腫瘤科醫生和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是使用前沿質譜技術來識別少量血細胞中的新型激活通路。通過磷酸化蛋白質組學對造血幹細胞和祖細胞、白血病細胞和免疫細胞進行狀態和命運轉換。這些策略與體外和體內模型相結合,能夠更有效地理解和治療小兒血液癌和實體瘤。
  • ...19069個基因,發現大量免疫逃逸基因,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讓人咋舌
    研究人員藉助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分別敲掉了6種癌細胞系的19069個蛋白編碼基因,在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CTLs)的選擇壓力下,最終找到了182個與癌細胞的免疫逃逸相關的基因。難怪大部分癌症患者對免疫治療都沒有反應。
  • 晚期腫瘤完全緩解!新型癌症疫苗讓她創造重生奇蹟
    新型癌症疫苗讓她創造重生奇蹟 莫莉(Cassidy)知道她已經沒有其他的治療選擇,最後只能死馬當活馬醫,她通過UArizona癌症中心申請參加了一項臨床試驗-個性化癌症疫苗。 個性化的癌症疫苗是亞利桑那大學健康科學學院設計和開發的腫瘤精確治療方法,這是全球新興的癌症免疫治療方法之一。
  • 2020年華大基因腫瘤醫學成果展示:3款最新腫瘤檢測技術,助力癌症...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肝臟外科主任周儉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婦科主任吳小華教授,共同擔任此次大會主席;北京協和醫院婦科主任醫師吳鳴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大腸外科主任醫師彭俊傑教授、華大基因腫瘤事業部負責人朱師達博士、華大數極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汪宇盈博士、華大基因腫瘤研發技術負責人吳惠子博士分別分享了關於卵巢癌、腸癌、肝癌三個方向的國內外研究、臨床治療進展,
  • NEJM:鋒芒盡顯,CRISPR基因編輯人類臨床試驗,治癒兩種遺傳性貧血症
    因此,靶向抑制BCL11A在理論上可以重新激活γ-珠蛋白表達,從而治療地中海貧血症和鐮刀狀細胞貧血症。研究團隊從健康供體獲得了CD34 +造血幹細胞和祖細胞,然後通過電穿孔導入特異性靶向BCL11A增強子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84期:華大基因回應「試劑盒缺陷」,求臻...
    年輕癌症倖存者的基因表達表現出衰老加速信號一項新研究發現,年輕的癌症倖存者會表現出一種被認為是衰老有效標誌的基因的高表達。研究人員指出,這種基因生物標誌物可以用來識別那些因治療而面臨晚年衰弱風險的癌症倖存者。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一種叫做p16INK4a的基因在我們細胞中的濃度會逐漸增加,這使得它成為一種潛在的有用衰老分子標記。
  • 陳根:從罕見病到常見病,基因療法的逆勢增長
    科學家們使用病毒載體作為遞送方法,通過體外基因工程,將健康的ADA基因導入到她自身細胞中,並將編輯後的細胞重新注射回她的體內。在治療的半年內,阿珊蒂體內的免疫T細胞水平就恢復了正常。在接下來的2年裡,她的健康狀況不斷得到改善,過上了和同齡人幾乎沒有差異的童年。
  • 【Nature子刊】布朗大學研究:藥物治療可提高癌症免疫療法有效性
    近日,來自美國布朗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阻斷腫瘤促進蛋白MDM2的藥物可以增強免疫療法的有效性。 腫瘤的免疫治療旨在激活人體免疫系統,依靠自身免疫機能殺滅癌細胞和腫瘤組織。這徹底改變了傳統的癌症治療方法,對多種先前難治的腫瘤產生了顯著反應。然而,接受免疫治療的患者產生的耐藥性仍然是主要挑戰。除了原發性耐藥之外,另一個挑戰是疾病過度進展(HPD)的現象,即接受免疫治療的患者腫瘤生長加速。
  • 公認最安全基因治療載體AAV,竟有潛在致癌性
    近年來,基因治療領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2017年底,著名基因治療公司Spark Therapeutics開發的 該報導稱,一項在狗中進行的AAV病毒基因治療試驗,效果明顯,但是檢測發現AAV病毒攜帶的治療性基因片段有些被整合到了狗的染色體上控制生長的基因附近,有誘發癌症的可能性。這項研究打破了AAV病毒載體絕對安全的神話。
  • ​北醫三院超聲診斷科梁曉龍課題組在克服腫瘤乏氧提高化療/光...
    研究進展一:開發一種「抗乏氧氟碳矽質體納米粒」,用以實現氧氣和化療藥物阿黴素(DOX)在腫瘤區域的定點可控遞送腫瘤復發轉移是導致癌症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腫瘤治療不僅需要能夠高效消除原位腫瘤,而且還應能有效抑制腫瘤復發和轉移。
  • /Cas9系統在治療侵入性癌症方面非常有效,這是在尋找癌症治癒...
    文 / editor2020-11-23 06:58:55來源:FX168 【基因編輯療法或使癌細胞永久失活】據《科學進展》雜誌日前報導,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一項研究證明,CRISPR/Cas9系統在治療侵入性癌症方面非常有效,這是在尋找癌症治癒方法邁出的重要一步
  • ...CRISPR/Cas9系統在治療侵入性癌症方面非常有效,這是在尋找癌症...
    2020-11-23 06:58:55來源:FX168 【基因編輯療法或使癌細胞永久失活】據《科學進展》雜誌日前報導,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一項研究證明,CRISPR/Cas9系統在治療侵入性癌症方面非常有效,這是在尋找癌症治癒方法邁出的重要一步。
  • 多篇重要成果解讀腫瘤微環境研究新進展!
    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型的「生化開關」,涉及M2巨噬細胞的極化和增殖。這個生化檢查點從糖酵解途徑分支出來,為快速細胞增殖和分化提供原材料。如果該途徑被抑制,則M2極化和增殖會受到抑制。這一現象對理解TAM和治療癌症有著直接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