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尼尼的藝術特色—巴洛克風格

2021-02-08 美術史

貝尼尼是義大利巴洛克風格中最著名的雕刻家、建築家、畫家,他與卡拉瓦喬完全不向,他一生顯貴,榮耀非凡。

①《大衛》。著重表現了運動中人體和不可遏制的激情。

②《普魯東搶劫帕爾塞福涅》。該作品是為主教而作,這件作品充滿了戲劇氣氛,生動地表現了冥王和少女的對抗,對抗是激烈的,在對抗中表現了力量和運動,也很富有空間感。

《阿波羅和達芙妮》

③《阿波羅和達芙妮》。這是一件膾炙人口的作品,這件作品表現為兩個處在運動中的人體,人體輕盈、優美,有一種乘風向上的感覺。這件作品完成後轟動羅馬,有一個紅衣主教還寫詩讚美這件作品。

《聖德列薩祭壇雕塑》

④《聖德列薩祭壇雕塑》。該作品標誌著貝尼尼雕刻頂峰,是為卡爾拉羅禮拜堂製作的,這組雕刻主要由兩個人物組成,一是聖徒德列薩,另一個是天使。女王徒身穿寬大僧袍,赤著雙足,坐在雲端上,處在沉迷的狀態中,她的神情恍惚,臉色蒼白,顯得有點飄忽不定。在她面前,一個拿著帶火金箭的小天使正向她走來,好像正要把箭向女聖徒的心口刺去。這愛情之箭刺向少女靜如止水的心海,使心海又泛起了愛的漣漪。這裡雖然描寫的是一個宗教的傳說,但貝尼尼別出心裁,使傳說帶有世俗的色彩。這件名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人文主義思想,它表現了人類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渴望。

⑤《斯皮奧涅·博爾蓋茲肖像》。是他的一件得意之作,這位紅衣主教是他的朋友,也是藝術上的支持者,在這件作品中既表現了主教的高貴,又表現了主教作為常人的世俗情趣。

⑥《康士坦察·布奧娜列裡肖像》。是他的情人所作的雕像,著重表現了這個女人身上的青春活力和自由性格。貝尼尼晚期的作品越來越顯示出一些程式化的傾向,有時為了表達多餘的熱情。動作過分誇張,有些作品還帶有神秘主義的色彩。

(2)評價

① 貝尼尼不僅僅是天才的雕刻家,同時也是一位著名的巴洛克建築師。他的作品大都結構嚴謹,富有想像力也頗有氣派。

② 貝尼尼還是一位出色的畫家。可能是因為他在雕刻和建築方面太出名,相比之下,繪畫上的名氣似乎小一點。他還畫過一些漫畫作品,是 17 世紀著名的漫畫家之一。

③ 貝尼尼的藝術不僅繼承了文藝復興人文主義的精神與傳統,也繼承了希臘藝術的傳統,他是米開朗基羅之後、羅丹之前最有才能的雕刻家。

④ 他在創作上很有標新立異的突破傳統的勇氣,他一再告誡學生既要集成傳統,又不要墨守陳規,不要做別人的回聲。

⑤ 他有為宗教服務的一面,是個虔誠的宗教徒,但是在藝術創作上,他又往往表現出強烈的世俗情結,表明他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⑥ 貝尼尼可謂是個藝術全才,特別是在雕刻方面,豐富了雕刻的手段,技藝嫻熟,善於表現光和運動。

⑦ 他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由於身居高位,在藝術創作上日益脫離生活,這在後期表現的尤為明顯。

相關焦點

  • 藝術研習社 | 巴洛克時代的寵兒:喬凡尼·洛倫佐·貝尼尼!
    巴洛克起初並不是一個褒義詞,而是表現某些東西形式的古怪的,裝飾過分華麗、反常甚至可能不誠實。義大利哲學家克羅齊曾說道:「巴洛克的藝術是一種趣味低劣的藝術。」他為這個詞找到了一個有趣的詞源:可能它是從一個合成詞baroco而來。
  • 貝尼尼如何將人物戲劇性的情感,表現在作品中
    今天小編給大家來介紹一下巴洛克藝術的魅力。巴洛克藝術產生於17世紀義大利,後來流行於整個歐洲,巴洛克藝術風格遍及繪畫、建築、音樂和戲劇等各領域。巴洛克風格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天主教的反宗教改革,宮廷豪華氣派的需求和人對自然探索。
  • 貝尼尼:為羅馬而生的雕塑昏君
    巴洛克起初並不是一個褒義詞,而是表現某些東西形式的古怪的,裝飾過分華麗、反常甚至可能不誠實。義大利哲學家克羅齊曾說道:「巴洛克的藝術是一種趣味低劣的藝術。」他為這個詞找到了一個有趣的詞源:可能它是從一個合成詞baroco而來。
  • 巴洛克風格家具五大特點!
    而現在,巴洛克風格已經成為人們爭相追捧的一種藝術風格。巴洛克風格更多的是動感、空間感、豪華、激情,追求新奇,戲劇性誇張。那麼巴洛克風格家具又具有什麼樣的特點呢?巴洛克風格家具特點1:運動與變化  在巴洛克家具中,很少看到直線條的設計,幾乎每件家具的腿部都有弧形,或是荷蘭酒杯形狀,渦卷形狀是彎曲底腳的基本形式,還有喇叭形腳和饅頭形腳。
  • 巴洛克、洛可可時期的藝術風格和服飾特點
    在上周,來自運營中心範奎恩事業部的趙瑩瑩就分享了西方服裝發展史上的兩個時期:巴洛克和洛可可,分別介紹了巴洛克、洛可可時期的藝術風格和服飾特點。巴洛克時期巴洛克一詞本義是指形狀不規則的珍珠,後指一種生氣勃勃,有動態感,氣氛緊張,注重光和光的效果,擅長於表現各種強烈的感情色彩和無窮感的藝術風格的總稱,在當時,巴洛克風格具有貶義,其實就是對這種華麗風格的諷刺,泛指各種不合常規、稀奇古怪,也就是違背自然規律和古典藝術標準的事物 。
  • 如何設計好巴洛克風格?巴洛克風格設計理念?需要注意哪些細節?
    如何設計好巴洛克風格?巴洛克風格設計理念?需要注意哪些細節? 巴洛克風格為何奢華?如何合理規劃設計?需要注意哪些細節? 巴洛克是一種代表歐洲文化的典型風格~ 巴洛克風格來自義大利的羅馬,其風格主要是突出裝飾的華麗與富貴,追求一種繁複誇張、富麗堂皇、氣勢宏偉、
  • 藝術風格簡析:發現沒?巴洛克風格和洛可可風格其實離你很近
    前兩天在淘寶上看到某個法式小眾品牌的一條項鍊,就是下面圖片這條,風格比較簡約,引起我關注的是這條項鍊的命名:法式巴洛克珍珠項鍊. 為什麼用了巴洛克這三個詞來修飾,以前真正的巴洛克風格是這樣的嗎?
  • 巴洛克時期歌劇音樂的風格與特點
    「巴洛克時期」的聲樂發展發端於義大利的歌劇聲樂藝術,其後影響到歐洲的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巴洛克時期的聲樂風格一是地域化和民族化特徵明顯,義大利風格與義大利語密切相關,法蘭西風格融合了本民族的傳統文化,英國風格更類似於人們的「說話」;二是裝飾音演唱和即興演唱的風格特點。巴洛克時期的藝術特徵,突出體現在裝飾音和即興演唱兩個方向。
  • 挑戰米開朗琪羅的天才貝尼尼:賦予大理石肉感,讓雕刻充滿人性
    因為博格塞美術館裡(Borghese Gallery),陳列著貝尼尼的知名代表作《阿波羅和達芙妮》《大衛》《普魯託和普洛塞爾皮娜》等。喬凡尼·洛倫佐·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1598-1680)。義大利雕塑家,建築家,畫家。巴洛克藝術之父,十七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大師。
  • 在神視中,面見天主 — 貝尼尼的《聖德肋撒的神魂超拔》
    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作品,則出於貝尼尼之手。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1598-1680)是藝術史上,特別是文藝復興之後,少見的長期為教會服務的藝術家之一。他即是雕塑家又是建築師,著手負責了許多包括聖伯多祿大殿及其內部建築裝飾、大殿前的廣場等極其經典的教會建築工程項目。而貝尼尼為聖女德肋撒所作的雕塑,更使他名垂青史,並成為了他標誌性的風格象徵。
  • 絢爛的音樂時代—巴洛克的音樂
    從本期開始,我們將一起走進古典音樂的世界,探索音樂藝術的奧秘。說到古典音樂,就會想到風格,音樂的風格經歷了不同歷史時期的發展。古典音樂,自中世紀開始蓬勃發展,到了巴洛克時期音樂的形式、體裁等更趨於完善。
  • 巴洛克風格,輕鬆打造女人骨子裡的華麗
    一些巴洛克風格的小家居小擺件,就能輕鬆打造華麗品質。運用繁複的巴洛克風的花紋,簡潔與繁複結合得天衣無縫。趨向自然、融入淳樸的自然色彩,遠離城市生活和時代的傾向,田園鄉村風情,充滿自然而又溫馨的感覺。這樣的家居可以被安放在各種各樣風格的家居之中,而且不管它身在何方,都顯得獨特又和諧,隨時吸引著人們的眼球。更重要的是,它讓繁複的巴洛克風格家具重新煥發了光彩,證明了巴洛克也可以在簡約家具中存在。
  • 全面介紹浮華壯麗的巴洛克建築—《巴洛克風格建築、雕塑、繪畫》
    巴洛克,既是一種風格概念,也代表一個歷史時期。當「世界劇場」的帷幕落下時,只剩下「最後四樣東西」——死亡、審判、天堂和地獄。對這四個概念的寓言式表述充斥著整個巴洛克時期,並為這個時期最感人的藝術作品提供了思想源泉。
  • 甜美女生必修的巴洛克服裝風格
    甜美的女生也應該了解高品位的時尚今天小編和大家共同分享享譽世界的巴洛克服裝風格並推薦將於本月11日在西城天街開業的【DoubleLove】重慶旗艦店,也是第三代形象首店哦,不容錯過的精彩即將獻世。巴洛克風格,流行與17世紀的歐洲是古典主義者建立的一種藝術形式他的風格經歷時間之久更顯魅力:
  • 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的演奏風格與特點分析
    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作品的特徵分析(一)巴洛克鋼琴音樂恢弘壯觀的氣勢 17世紀法國波旁王朝不斷向外殖民掠奪、領土擴張,音樂等藝術領域受皇權思想影響,創作出一系列表現宮廷生活的巴洛克音樂。其中巴洛克鋼琴音樂以宮廷生活、宗教和歷史傳說為主要題材,開創出二十四大小調的調性體系,並將豐富化的和弦、和聲或裝飾音,應用到巴洛克鋼琴音樂的創作中。
  • 淺談貝尼尼作品及其雕塑《聖朗吉努斯》
    (1598~1680)巴洛克早期的義大利雕塑家,建築家,畫家。1623年,也就是貝尼尼25歲時,教皇烏爾班八世委託他完成聖彼得大教堂穹頂內部設計。1629年,烏爾班八世又委託貝尼尼負責整個聖彼得教堂的建造。他也負責建造了位於教堂內的烏爾班八世與亞歷山大七世兩位教皇的墓穴。1657年至1666年建造的位於聖彼得教堂半圓形殿中的聖彼得主座也是貝尼尼的一大傑作。
  • 放牛班筆記 | 音樂史探秘:巴洛克時期的音樂
    「巴洛克」一詞源於葡萄牙語「barroco」,意思是「形狀不規則的珍珠」。最初,該詞被用來形容17世紀「俗麗凌亂」的藝術風格。18世紀的歐洲人崇尚古典藝術,認為前人的作品「缺乏古典主義均衡特性」,因此才給了這種藝術風格這樣一個貶義的稱呼。一般來講,巴洛克指的是歐洲藝術史上1600年至1750年之間的時期,以及該期間盛行的藝術風格。
  • 貝尼尼作品賞析
    生於1598年義大利那不勒斯的吉安・洛倫佐・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被譽為繼米開朗基羅之後最偉大的天才雕塑家
  • 外美史專題十二——巴洛克藝術
    (1)富有激情:巴洛克藝術通常選取戲劇化的場面,比如宗教題材中耶穌和聖徒的受難,神跡的顯現,強調悲壯、緊張、激動的情緒。神話題材也同樣追求緊張、戲劇性的情節,表達豐富的情感。(2)運動感強:為了表達激情,巴洛克藝術通常是動態的、不平靜的。
  • 「素描」貝尼尼雕塑冥王普魯託劫持普洛塞庇娜
    吉安·洛倫佐·貝尼尼( Gian Lorenzo Bernini ,1598-1680),巴洛克時代義大利傑出的雕塑家、建築家、畫家。希皮歐內·博爾蓋塞樞機主教( Scipione Borghese,1577-1633)是他生涯早期的重要贊助人,1621年,他向初出茅廬的貝尼尼支付了超過450羅馬scudo的酬金訂購雕像。貝尼尼在1622年如約完成了《被擄掠的普洛塞庇娜》,它旋即被作為禮物轉贈給了Ludovico Ludovisi樞機主教(教會重要政治家,同樣以收集古董和藝術品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