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崖上的金魚姬》國內重映,宮崎駿謝幕吉卜力拿什麼延續輝煌?

2021-01-19 數娛夢工廠

作者|魏曉琳

一個小女孩在海面跑。

狂亂的風暴捲起可怖的浪濤,幾乎要淹沒銀幕前膽戰心驚的觀眾。就在這時,一枚粉色的身影躍然而上,在海面跑得飛快。狂風時而將她裙擺吹皺,海浪時而將她整個隱沒。她無所顧忌,努力探出身子,朝鏡頭大笑。

懸崖上的金魚姬,終於遠渡重洋,奔向此岸的中國。

時隔12年,吉卜力經典《崖上的波妞》(又名《懸崖上的金魚姬》)在國內公映。上映後,影片收穫兩千萬票房,甚至超過了許多國產動畫新片。事實上,這不是吉卜力第一部在國內公映的復映片:2018年,1988年首映的《龍貓》在國內公映,拿下1億票房;2019年,雄踞日本影史票房冠軍近20年的《千與千尋》在國內公映,更是一舉斬獲近5億票房。

憨厚可愛的龍貓、老房子暗處躲藏的煤團生物、穿梭森林的幽靈公主、變成俊秀少年的白龍、「吃太多就會變成豬哦」的奇怪小鎮……對許多人而言,「吉卜力」意味著童年、夏天、愛與夢想。自1984年宮崎駿推出《風之谷》後,三十年間,吉卜力帶來的幾乎每部動畫電影,都會掀起關注與票房狂潮。

但2020年對吉卜力而言,或許是個重要節點。

這一年,吉卜力時隔四年,推出該工作室首部全3D動畫長片《阿雅與魔女》,由宮崎駿之子宮崎吾朗執導,宮崎駿擔任企劃。作為吉卜力首部全3D作品,該片在盧米埃爾電影節上首映,12月30日在日本NHK電視臺放送。然而吉卜力「試水」3D的首部作品口碑未及預期,iMBD與豆瓣評分目前均未超過6分。

這一年,《千與千尋》保持了19年的日本票房影史第一,終於被《鬼滅之刃》劇場版打破。有記者想請宮崎駿談談對此的感受,他坦言自己既沒看過,也不關注,「我只是個出來撿垃圾的退休老爺爺」。

也正是這一年,人們再次意識到吉卜力的「換代」問題已相當嚴峻。2021年1月5日,宮崎駿迎來80歲生日,而吉卜力另一重要成員鈴木敏夫也即將邁入72歲。

回看吉卜力的上一部動畫長片,與法國工作室合作的《紅海龜》口碑平平,距今已有四年;而上一部引起較大轟動的長片,還要數號稱為宮崎駿引退之作的《起風了》,距今也已過去八年。

儘管觀眾仍在熱切期待宮崎駿已籌備三年的長片新作《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但對曾誕生過龍貓、波妞與白龍等大名鼎鼎形象的吉卜力而言,前路,依舊繁花似錦嗎?

吉卜力的輝煌時光

在製作人鈴木敏夫看來,龍貓變成了宮崎駿的「敵人」。

「宮崎駿做過很多種類的影片,龍貓應該是目前為止最受歡迎的角色,目前還沒有能製作出超過龍貓的角色。這成了一個魔咒。」在2019年NHK推出的四集紀錄片《宮崎駿:十年一夢》中,鈴木敏夫如此說道。

吉卜力成立後第一部作品《天空之城》大獲成功後,1988年,宮崎駿的《龍貓》與吉卜力另一導演高畑勳的《螢火蟲之墓》同時上映。儘管兩部影片的票房總共僅收穫了80萬觀影人次,但卻幾乎包攬了當年日本所有重要的電影獎項,龍貓這一形象更是大受歡迎,不僅是許多人初識吉卜力的契機,更在日後成為「吉卜力」工作室的標誌性形象。

然而,《龍貓》的提案最初曾遭到製片方德間書店的否定。投資人認為,《龍貓》以日本和妖怪為背景,不符合當時觀眾喜歡外國故事的潮流。在鈴木敏夫的轉圜下,吉卜力決定同時製作《龍貓》和《螢火蟲之墓》,各以60分鐘的形式合併上映。

兩部影片開拍後,宮崎駿與高畑勳兩位動畫大師雖彼此欣賞,卻一直暗中較勁。據說,為了更好的表現小孩走路的步態,宮崎駿邀請近藤喜文加入吉卜力,但宮崎駿與高畑勳都希望近藤加入自己的製片組,僵持不下。最終,製片人鈴木敏夫考慮到宮崎駿自己就是原畫師出身,於是將近藤安排進了高畑勳的團隊。

此外,二人連影片時長都要「較勁」。高畑勳對製作要求極高,不僅將電影從企劃中的60分鐘延長到88分鐘,甚至到影片公映時都沒能完成製作。宮崎駿於是把主角改成姐妹二人的設定,也將電影時間延長。不僅如此,《龍貓》與《螢火蟲之墓》還「同臺打擂」,於1988年4月16日同天上映。

事實上,宮崎駿與高畑勳「亦敵亦友」的關係早已為人津津樂道。年輕時,二人都深受法國動畫大師保羅·古裡莫與詩人、編劇雅克·普萊維爾的影響,有著相近的動畫美學觀念。而在創立吉卜力後,二人的創作取向逐漸產生分歧,並形成了吉卜力動畫的兩種主要風格。

鈴木敏夫在《樂在工作》一書中回憶道:「他(宮崎)對高畑勳內心是十分敬佩的。高畑勳是他的前輩,也是競爭對手,對宮崎先生來說,高畑先生有時候還是個令他愛憎參半的人。製作電影分鏡頭時,宮崎先生還常會問我:『鈴木君,這樣做高畑先生會不高興吧?』一副六七歲小男孩的樣子。」

作為吉卜力工作室的兩大創作核心,宮崎駿與高畑勳的合作始於東映時期的《太陽王子霍爾斯的大冒險》。初執導筒的高畑勳力排眾議,提拔了當年僅入社兩年的宮崎駿擔任電影的背景設計及原畫。之後,二人又合作了《通煙囪工人與牧羊女》、《阿爾卑斯山的少女》、《三千裡尋母記》、《紅髮姑娘安妮》等電視動畫《世界名作劇場》系列。

在世界名作劇場中,高畑注重「現實主義」的特點已經開始顯現。《紅髮姑娘安妮》中,他甚至會用十分鐘的影像,還原現實中10分鐘的泡茶時間。在這之後,他開始思考以「日本」作為故事的舞臺,而不再一味描繪外國故事。

同時在1979年,宮崎首次執導的《魯邦三世卡裡奧斯特羅之城》上映並大獲成功。接受採訪時,宮崎駿說:「對我而言,如果去掉了和阿撲(高畑勳)的關係,就沒法談動畫。」

但二人創作風格的不同,也讓矛盾逐漸凸顯,這在二人合作的吉卜力開山之作《風之谷》中,得到了淋漓展現。宮崎駿籌劃《風之谷》時,曾多次邀請高畑勳擔任製片,但都遭到拒絕。宮崎駿還因此對鈴木敏夫說:「我把我的全部青春都奉獻給了高畑先生,卻什麼都沒得到。」最終,在鈴木敏夫的勸說下,高畑勳還是答應擔任《風之谷》的製片人。

影片上映後大獲成功,吸引了92萬人次觀影,《朝日新聞》還刊登了關於《風之谷》的社論,形成社會熱潮。然而,高畑勳對作品並不十分滿意。他認為,從製作人的角度可以給影片100分,但從朋友的角度只能給30分,因為「從未來的角度反映現代社會」這一點上,宮崎駿做得並不好。

在評論家看來,高畑勳是「日本動畫界難能可貴的現實主義大家,他透過自己的作品,關注日本社會的現實問題,同時也展現了普通人生活中的生活與美好」。而宮崎駿,則常常被認為更關心如何充分發揮動畫特性,塑造一個無與倫比的奇幻世界。

在高畑勳作品中,《螢火蟲之墓》、《歲月的童話》與《我的鄰居山田君》,關注的都是普通人的生活,敘事平淡瑣碎,畫面樸實,極具文學或散文氣息,甚至在《我的鄰居山田君》中,完全採用「四格漫畫」式的畫法,對場景設置、畫面背景幾乎都略去不畫。

吉卜力工作室作品中風格與高畑勳較為相近的,還有望月智充執導的《聽見濤聲》與近藤喜文執導的《側耳傾聽》。然而,望月智充並不屬于吉卜力工作室,而僅僅與其短期合作;被認為最有潛力的吉卜力接班人近藤喜文,則由於過度勞累,不幸英年早逝。

而從《風之谷》開始,宮崎駿執導作品中加入的幻想元素越來越多,逐漸成為吉卜力工作室中最負盛名的導演。宮崎駿與高畑勳兩位大師互相切磋的「傳統」,也成為了吉卜力工作室的靈魂,使二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動畫創作之中。

不僅如此,兩位大師都在不斷追求超越自己以往的作品。

1997年,《幽靈公主》中,畫面採用了宮崎駿不擅長的形式,更首次直面「生與死」的哲學命題,在製作過程中一度引起各方質疑。但影片上映後,大獲成功,有評論認為,這是宮崎駿最有深度的作品之一,片中對東方哲學的完美詮釋,在內涵的深刻性、複雜性及廣度上,都實現了宮崎駿的自我超越。

《千與千尋》的上映,則可以視為對《幽靈公主》的再超越。影片不僅作為動畫電影獲得第52屆柏林電影節最佳影片的桂冠,還橫掃了安妮獎、奧斯卡金像獎等幾十個獎項,成為日本動畫史上繞不過的一座豐碑。影片不僅在作畫上精益求精,每個人物細節動作都是對現實的真實摹寫,也是日本電影界中第一部採用DLP高清顯像技術的作品。在這部作品中,全世界再一次看到宮崎駿不朽的想像力。

《千與千尋》之後,宮崎駿繼續在《哈爾的移動城堡》《崖上的波妞》中嘗試不同類型影片的創作。回到開頭鈴木敏夫「龍貓是宮崎駿的對手」這一評價,還有下半句:「宮崎駿真心希望可以做出超越龍貓的更好的角色,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付出如此多的努力創作波妞這個角色。」

創作《崖上的波妞》時,在長達4年的製作期內,當時已年近70歲的宮崎駿導演每天堅持畫12個小時,最終,全片累計超17萬張手稿,是《千與千尋》的1.5倍。而在形象的描繪上,《崖上的波妞》顛覆動畫界「在水裡必須改變顏色」的常識,只為讓波妞「更像波妞」:

在吉卜力繁多的作品中,不變的始終是導演們在每個人生階段對生命的思索和關懷。著名影評人梅雪風曾評價道:「宮崎駿特別像史匹柏,或者諾蘭等好萊塢導演。他們始終在大眾與自我之間,在天真與深刻之間走著鋼絲,而且最終都倖存了下來,讓萬千觀眾都收穫了奇觀,還有感動。最後在感動之外,還有另外一種東西,在默默地影響著大家,讓大家去思索,去回味。」

正如宮崎駿在紀錄片說的那樣:「我就是電影的奴隸。不是自己喜歡要這麼做,命中注定只能這麼做片子,把自己擁有的一切奉獻給電影。」

而這,或許就是吉卜力長盛不衰的魅力。

吉卜力的未來展望:轉向3D?

《時代周刊》曾評選宮崎駿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並如此評價他對2D手繪作畫的堅持:「猶如清水滴在長滿青苔的巖石上,猶如一列火車在黎明時分駛過大海。」

自上個世紀創立以來,吉卜力每部作品都稱得上2D動畫的頂尖製作,「我也嘗試過3D電腦動畫,用電腦可以複製,也不需要畫很多畫,但卻完全沒有幸福感,還是用鉛筆畫才好。」宮崎駿曾說。

無奈3D動畫來勢洶洶。2013年,迪士尼3D動畫《冰雪奇緣》「屠榜」日本票房榜,電影中有三首歌曲登上紅白歌會的舞臺,並摘得第38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日本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這是動畫電影第一次摘得這項榮譽。

傳統2D動畫遭遇衝擊。面對新技術,許多日本動畫製片公司採用「三渲二」技術,在保留手繪特點的同時使用3D技術。由於人物表情的處理跟2D動畫接近,因此看上去十分自然,給人一種「簡直不像3D」的感覺,《希德尼亞的騎士》《寶石之國》就是此類作品。

宮崎駿也曾嘗試利用3D技術拍攝一部名為《毛蟲的破綻》的十分鐘短片,但作品僅將在日本吉卜力工作室博物館獨家放映,宮崎駿也並未打算完全使用3DCG技術製作動畫長片。在時代的浪潮前,被稱作「傳統手工作坊」的吉卜力,一直是經典2D手繪的代名詞。

——直到2020年。

這一年,宮崎駿長子宮崎吾朗宣布,吉卜力的最新作品是全篇採用3DCG製作的動畫長片。

這部名為《阿雅與魔女》的作品由宮崎駿企劃,宮崎吾朗執導,改編自《哈爾的移動城堡》原作者黛安娜·韋恩·瓊斯的同名小說,講述小女孩兒在對自己「魔女的女兒」身份毫不知情的情況下,開始和一個壞心眼的魔女一起生活的故事。

儘管作品曾入圍「坎城2020」片單,也有宮崎駿、吉卜力的光環加持,但在預告片放出後,許多國內網友評價3D建模有些僵硬,頗有「恐怖谷效應」之感,疑問吉卜力為何「揚短避長做了3D」?也有人認為,儘管吉卜力在3D製作的「初試啼聲」並未如預期般驚豔,卻仍然應該肯定吉卜力跳出舒適圈的勇氣。

但更多人關注的是作品的導演,宮崎吾朗。他會是挑起吉卜力大任的最佳人選嗎?

早在製作《崖上的波妞》時,宮崎駿就已近70歲。儘管精力仍然充沛,但不再如年輕時有力的雙手讓他只能使用軟性鉛筆作畫。而在2013年,宮崎駿宣布將以《起風了》作為自己隱退前最後一部作品時,關於「後宮崎駿」時代誰能接過吉卜力重擔的討論之聲就未曾消歇。在外界看來,2014年吉卜力宣布動畫製作部門解散或許是「後繼無人」的某種象徵,數度宣布隱退的宮崎駿面臨吉卜力如此窘境,不得已而不斷「反悔」。

「原則上,當高畑勳與宮崎駿引退時,便是吉卜力結束的時候」。

2005年初,宮崎駿、高畑勳與鈴木敏夫組成獨立公司「株式會社吉卜力工作室」時,鈴木敏夫如此重申:「吉卜力是為了創作精彩作品成立的系統,而非永續經營的企業」。

2018年,時年82歲的高畑勳去世。這對吉卜力與宮崎駿而言,不啻一個巨大打擊。「我一直以為Paku-san(高畑勳暱稱,即阿撲)能活到95歲。在Paku-san過世之後,我在想,自己也沒有多少時間了。」宮崎駿在告別儀式上黯然道。

2021年1月5日,宮崎駿迎來他的80歲生日。據媒體報導,2017年起,他就投身動畫電影《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的製作,打算以這部1937年的同名名著小說改編動畫作為自己創作生涯的收尾。鈴木敏夫曾在電視節目中透露,宮崎駿決定復出,是想為自己的孫子留下一部作品。通過這部電影,他想告訴孫子,「爺爺即將要到另一個世界去了,但他給你留下了這部電影。」

觀眾們從未如此深刻而清楚的意識到,宮崎駿留給吉卜力的作品將越來越少。這也讓「誰將成為吉卜力下一任當家?」再次成為關注的焦點。

2008年年底,在《崖上的波妞》大獲成功後,宮崎駿提出了「吉卜力5年經營計劃」,其中,前3年會啟用新人導演米林宏昌與宮崎吾朗,推出《借東西的小人阿麗埃蒂》、《來自虞美人盛開的山坡》兩部作品。

兩位新人導演的表現都堪稱亮眼:《借東西的小人阿麗埃蒂》上映後,以92億日元的票房收入,居當年日本國產電影票房排行榜首位,導演米林宏昌也被視為宮崎駿最好的繼承人,前途大好;《虞美人盛開的山坡》作為宮崎吾朗繼《地海戰記》後的第二部動畫長片,關注度與口碑均超越前作,為當年的電影觀眾帶來一縷清新而惆悵的微風。

但兩部作品中多少都帶有宮崎駿的影子。他擔任了兩部作品的編劇,經常插手幹預導演工作,後者更是被評價為「女主又是典型的宮崎駿的理想女性」、「更像是集合了高畑勳和宮崎駿的優點」。

2013年,在執導《回憶中的瑪尼》後,米林宏昌宣布離開吉卜力,與製片人西村義明成立了普樂卡工作室。他坦承,自己在吉卜力工作20年,吉卜力對他的影響已深入骨髓。2018年,米林宏昌推出《瑪麗與魔女之花》,但作品推出後,儘管多少有「吉卜力」光環加持,在中國票房口碑卻均遇滑鐵盧,最終僅收穫兩千萬票房。

而一直被認為「生活在父親陰影下」的宮崎吾朗繼續留在吉卜力,並試水父親較少涉足的領域——3D動畫長片。他在近期採訪中表示,如果要讓工作室繼續下去,一味地模仿宮崎駿將不會有未來。他注意到,在法國舉辦的內容展銷會上,只有日本仍在堅持推出手繪動畫。面對在世界範圍內已成主流的3DCG,他認為吉卜力有必要嘗試些新的東西。

事實上,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宮崎駿在把《超時空要塞7》OP中3DCG片段看了好幾遍後,立刻請負責製作的片塰滿則加入吉卜力負責CG工作,許多動畫粉絲將這一軼事視為宮崎駿積極擁抱新事物的論據。此外,「塔塔君Minkun」在微博提到,吉卜力很早就開始接觸數碼技術製作動畫,宮崎駿最早可追溯的3D作品,是日本電視臺92年啟用的出品電影片頭。

(圖源@塔塔君Minkun侵刪)

但製作手繪動畫長片,或許更是一種情懷。曾有人問宮崎駿:「現在CG已經進入了全盛時期,為什麼不用CG製作?」

宮崎駿回答:「我在街上遇到過一個木屐店主,他說雖然很多木屐店都倒閉了,但不是所有的都會倒閉,總有一兩家會留下來,堅持到現在,反倒是有更多客人到這家店去,所以我們不想放棄用鉛筆畫畫。」

如今,這一願景似乎正隨著老一輩的謝幕遠去。2022年,吉卜力主題樂園將開放迎客。人們關心,這個路邊站牌蹲著龍貓、空中飛著貓貓公交車、小魔女騎在掃帚上外送的童話王國會加入更多新夥伴嗎?

但他們內心深處更關心的其實是——吉卜力,還會繼續搭載下一代人的愛與夢嗎?

參考文獻

南龍瑞.高畑勳劇場動畫的內涵與藝術價值[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9(09):120-128.

遊智皓.宮崎駿奇幻世界初旅[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3(03):67-73+77.

相關焦點

  • 一年一部引進吉卜力夢想成真,宮崎駿《懸崖上的金魚姬》即將上映
    導語:近日,各大國內院線都紛紛確認,宮崎駿經典作品《懸崖上的金魚姬》確認引進成功,並即將在全國院線以《崖上的波妞》這個名字與大家見面。這是吉卜力工作室繼2018年被引進《龍貓》,2019年被引進《千與千尋》以後,第三部被國內引進的動畫電影。
  • 《懸崖上的金魚姬》國內定檔,宮崎駿給中國觀眾送上了手寫信表心意
    導讀:自《千與千尋》在國內重映後,宮崎駿的另一部經典動漫《懸崖上的金魚姬》再次定檔。這一次,你是否會去影院追憶這部曾經的回憶之作呢? 《懸崖上的金魚姬》是由吉卜力工作室製作,宮崎駿執導、編劇,奈良柚莉愛、山口智子、長島一茂等配音的長篇動畫電影,該動畫電影於2008年7月19日在日本首映,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崖上的波妞》已官宣定檔在2020年12月31日,屆時中國的觀眾就可以在影院重溫這部經典動漫了。
  • 懸崖上的金魚姬將在中國重映,宮崎駿發來親筆信,國內觀眾不樂意
    01《懸崖上的金魚姬》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在前一年經歷過全網都是「波妞喜歡宗介」的視頻和段子的情況在前一兩年《懸崖上的金魚姬》這一部宮崎駿大師的動畫爆火,並且經典臺詞裡面的「波妞喜歡宗介」也爆火了起來,一時之間刷爆各大視頻平臺。
  • 懸崖上的金魚姬將引進內地,宮崎駿給中國寫了一封親筆信
    《懸崖上的金魚姬》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在2008年推出的一部作品,這部動畫在吉卜力工作室完成並參照了安徒生童話《美人魚》進行創作,在動畫中波妞是生活在海中的金魚姬,而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她被海浪衝進一個玻璃瓶中無法脫身。被來海邊玩耍的小男孩宗介將波妞解救了出來就此展開人與魚的故事。
  • 動畫電影《懸崖上的金魚姬》正式定檔,宮崎駿中文親筆手寫信公開
    之前幾天筆者便曾寫篇文章說道,宮崎駿的動畫電影《懸崖上的金魚姬》已經確認引進國內,檔期待定。而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內,本作正式定檔於今年12月31日在院線播映,恰巧趕上年末的小尾巴。與此同時能預料到,這部動畫電影屆時勢必能掀起浪潮。
  • 又一部宮崎駿動畫確認引進,「每年一部吉卜力」即將實現?
    自從2018年引進《龍貓》,2019年引進《千與千尋》以後,無數人都在期盼,新一部的宮崎駿動畫什麼時候會繼續引進,受到年初疫情的打擊,正當很多人認為接下來院線應該會著重關注國產市場,扶持國產電影發展的時候,光線影業確認引進今年新一部的宮崎駿動畫——《懸崖上的金魚姬》。
  • 懸崖上的金魚姬上映5天國內票房慘澹,「宮崎駿效應」為何不靈了
    2021年元旦假期票房12.82億,幾部備受期待的國產電影表現亮眼,易烊千璽主演的《送你一朵小紅花》以5.11億的票房排名第一,常遠、沈騰等人主演的《溫暖的抱抱》以3.19億票房的成績排在第二,而宮崎駿老爺子的經典動畫《懸崖上的金魚姬》則表現一般,票房在千萬左右,遠不及其他作品亮眼。
  • 有一部就夠了:《懸崖上的金魚姬》為何不入鈴木的眼
    然而,面對《懸崖上的金魚姬》,鈴木敏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是宮崎駿喜歡做的,而他本人並不喜歡這樣的電影,「像這樣的電影,有一部就夠了。」受眾不廣的兒童主題很多人將《懸崖上的金魚姬》描繪成一部兒童動畫電影,這麼說不是沒有道理的。影片中,宮崎駿避免了過於複雜的劇本,而是簡潔明了的主線:一個金魚想要成為人的故事。和《幽靈公主》《千與千尋之神隱》不同,《懸崖上的金魚姬》並不以大的劇情走向吸引觀眾,而是以細緻入微的細節劇情吸引觀眾的目光,同時傳達出對於兒童的特殊情感。
  • 上映6天票房慘澹,懸崖上的金魚姬發生了什麼,宮崎駿不靈了?
    #宮崎駿懸崖上的金魚姬#波妞喜歡宗介,這句「網絡名言」相信即使是不看動漫的小夥伴們也都聽過,更不用說二次元圈子裡的宅友們了,自網絡主播們不斷宣傳這句話並且出土了一大堆「土味情話」後,這句話一度紅遍了整個網絡,而在最近,這句話的出處,動漫電影《懸崖上的金魚姬》上映了,可是上映之後的數據
  • 《懸崖上的金魚姬》:宮崎駿送給中國的跨年禮物
    這是繼《龍貓》、《千與千尋》後,又一部與中國影迷見面的吉卜力動畫電影。 01返璞歸真的匠心之作 相比起《千與千尋》、《幽靈公主》、《天空之城》等,《懸崖上的金魚姬》的故事題材更為簡單一些
  • 宮崎駿電影《懸崖上的金魚姬》確認引進內地,五大冷知識帶你重溫
    近日,《懸崖上的金魚姬》確認引進內地,正式譯名為《崖上的波妞》。原片最初上映於2008年,一舉拿下當年度日本票房冠軍,講述人魚公主波妞愛上人類小男孩宗介,並願意為之變成人類的故事。本篇拾溜就來帶你看看有關《懸崖上的金魚姬》的五條冷知識。
  • 《懸崖上的金魚姬》內地首款海報發布,唯美畫風再現宮崎駿的世界
    導讀: 目前,電影《崖上的波妞》已經確認將於2020年12月31日內地上映,宮崎駿還為中國觀眾寄來手寫信:「波妞能帶快樂,就太好啦。」而這次動畫大師宮崎駿的經典作品《崖上的波妞》也是發布內地首款海報!
  • 影鑑賞|宮崎駿《懸崖上的金魚姬》
    這個房子現在是風暴中的燈塔 在黑暗中的人們從這裡的光得到鼓勵 所以一定要有人留在這裡 ——《懸崖上的金魚姬
  • 懸崖上的金魚姬 | 如果喜歡一個人,那就大膽去追隨吧!
    《懸崖上的金魚姬》又譯作
  • 懸崖上的金魚姬:從友情開始的愛情,用赤子之心勇敢追逐你
    《懸崖上的金魚姬》是由吉卜力工作室製作,宮崎駿執導的一部動畫電影。於2008年上映。簡單點來說,就是講述了想要變成人類的人魚波妞和人類小男孩宗介的故事。 我喜歡宮崎駿的動畫電影,喜歡了很多年。很多人跟我一樣,能夠在宮崎駿的動畫電影裡,找到自己想要的安慰。《懸崖上的金魚姬》我看了很多遍,每一次都會因為其中的片段而感動。
  • 《懸崖上的金魚姬》等多部日本動畫電影引進國內,傳遞了哪些信息
    剛前面說了國創市場的環境,下面就提一提日本目前的動畫電影市場的瓶頸兒,不過可《鬼滅之刃無限列車》大火過後,日本的資本會盯上這種題材的作品,大搞。日本動畫電影獲得奧斯卡等國際大獎是什麼時代?《千與千尋》的時代,是在2001年,即便過去19年,依然保持了日本影史票房記錄第一名,保持著第75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的輝煌歷史,之後日本動畫電影再無獲獎,甚至連其他國際獎項都非常難拿。光線傳媒引進的《你的名字》是什麼地位的作品呢?
  • 《懸崖上的金魚姬》重映,直至今日才發現,這是一部成年人的電影
    2020年,我們經歷了太多艱難時刻,回憶起來五味雜陳,而宮崎駿老爺子的又一部作品《懸崖上的金魚姬》選擇在今年的最後一天在國內重映,也算以一種溫暖的方式為我們驅散這個漫長冬季的寒冷。《懸崖上的金魚姬》雖然情節很簡單,但就像宮崎駿其他作品一樣,在簡單故事背後都蘊含著深遠的意義。
  • 豆瓣日曆 2020 年 11 月 15 日《懸崖上的金魚姬》
    今日主題影片:《懸崖上的金魚姬》。
  • 豆瓣日曆 2020年11月15 日《懸崖上的金魚姬》
    今日主題影片:《懸崖上的金魚姬》。 《懸崖上的金魚姬》(日語:崖の上のポニョ)是由宮崎駿導演、編劇,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長篇動畫電影
  • 《懸崖上的金魚姬》:跨越種族的純愛背後,反映出怎樣的社會關係
    《懸崖上的金魚姬》是由吉卜力工作室製作,宮崎駿編劇指導所創作的動畫作品。講述了深海裡一心想變成人類的波妞與人類男孩宗介之間的感人故事。文|溫暖看過《懸崖上的金魚姬》之後,你是否也想擁有波妞這樣的朋友。《懸崖上的金魚姬》除了繼承宮崎駿以往的溫馨畫風外,同樣是以人與自然為主旨進行創作的動畫作品,這也是宮崎駿首次以「海洋」為主題創作的動畫。能夠把海洋變成一體,利用他們的故事反映出人類與自然彼此之間的聯繫,看似是如此溫馨卻有著更深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