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靈修詩歌:滿溢的盼望

2021-01-09 基督教資訊平臺

圖片來源:pixabay

「但願使人有盼望的 神,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羅15:13)

使徒保羅在寫給羅馬的眾信徒中說:
勉勵你們,要信靠上帝,祂就是盼望。
信靠祂,就得著平安和喜樂,
還有數不盡的盼望。

使徒保羅在這處經文提到盼望,
他說,使人有盼望的神,
我們藉著生了的能力大有盼望。

是啊,盼望!
因為上帝的一切都屬永恆,
存於當下,也存於未來。
無懼風雨,乘風破浪,
只因上帝與我們同在。
耶穌是我們密友,祂深知我們所有苦難。
祂被朋友出賣,被家人誤解;
遭受指責和侮蔑,忍受飢餓和鞭傷。
為拉撒路的死而悲慟,
在十字架上與父隔絕,孑然一身。
還有什麼耶穌無法理解?

至暗時刻,要有盼望,
相信上帝仍與我們同行。
永恆之事當勝今朝,
光明和榮耀已在前方。
十字架上,耶穌早已預備,
待到天國降臨,聖靈作證,
我們將與耶穌同在應許之地,
迎接更多祝福。
新的身體,新天新地,
眾聖徒與主耶穌同在,直到永遠。

一個故事曾這樣對比盼望:
曾有兩人,年紀相仿,監禁數年。
薄薄的信紙,承載著他們對家人的思念。
妻子的鼓舞,獄後的團聚,平靜的生活,
是丈夫的支持和盼望。
服刑六年,第二人之妻忽病重身亡。
聽聞此,丈夫悲痛欲絕,茶飯不思。
兩月後,撒手人寰。
而第一人刑滿釋放,與妻子歡聚一堂。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沒有食物,能存活數月;
沒有水,能存活數天;
沒有空氣,能存活數分鐘;
但若沒有盼望,只能存活數秒鐘。
我們只看到環境山崩地裂,
內在由此萬念俱灰。
唯有盼望,帶我們出黑暗,入光明的國度。

疫情期間,險象叢生,令人堪憂。
生活何時如常?
何時探親訪友?
工作是否盡心如意?
弟兄姊妹何時齊聚做禮拜?

但上帝是我們的盼望,帶我們跨過艱難險阻,
再多的質疑,都無法撼動船錨。
放下憂思愁苦,塗抹喜樂油,換上讚美衣,
患難深處,才更多經歷上帝。
要在世上作光作鹽,作他人見證。
要讓福杯滿溢,將永恆的盼望流向他人。
願上帝賜予我們平安、喜樂和盼望。
阿們!


原文作者:韋志恩
翻譯:Elaina


相關焦點

  • 基督徒啊,你們當對天國有盼望!
    在福音書中,當時的以色列人是盼望天國降臨的人,但他們的盼望著眼於地上政治性的國度,他們盼望彌賽亞也就是耶穌基督來臨,拯救他們脫離外邦人的統治,不再受外邦人奴役。可是,像《約翰福音》所指出的,耶穌基督來世上卻不是做地上的政治的君王,他是「真理的王」,他建立的天國不在這個世界上,乃在人心裡,在基督徒中間。
  • 不屈不撓的基督徒
    一月二十八日,禮拜四靈修經文哥林多後書四章13-18節哥林多前書15章58節
  • 基督徒的九種福樂,你也有嗎?
    憐憫是基督徒難能可貴的特質,也是「施比受更有福」的表現。清心是目的專一,只有一個目標,要完成神的旨意榮耀神。清心是從人的心裡開始的,人的一切汙穢均由心發出。神要對付你,使你有一顆純潔的心可以見神。神看人是看人的內心,不像人看外表。大衛犯不純潔的罪,求神赦免,對神禱告說:神阿!求你為我造清潔的心。(詩五一10)製造和平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
  • 【傍晚靈光】1月13日《正教、新教及當代基督徒靈修》——信義宗靈修的核心:藉信稱義
    本文取自輔大神學叢書104《基督宗教靈修學史》第三冊正教、新教及當代基督徒靈修對路德而言,基督信仰的首要關注,就是「犯罪的受造人如何能站立於創造者上主面前?」而「藉信稱義」正是路德本於聖經對此關注所提出之答覆,而這也是信義宗信條所強調及肯定的。
  • 中英雙語靈修特刊《後疫情時代,從新得力》上線 歡迎瀏覽下載
    中英雙語靈修特刊《後疫情時代,從新得力》上線 ,歡迎免費閱讀瀏覽或下載下載可按此閱讀可按此序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他使我的靈魂甦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
  • 音樂靈修——個人的音樂靈修
    親愛的朋友你好,我是駱雲秀,很高興和你共度迎風傳頌節目的時間,周四是「音樂靈修」的環節,今天,雲秀想和你談談個人的音樂靈修,讓我們透過讀聖經、唱詩歌來親近神。
  • 中國基督徒音樂人的盼望與心聲:唱響長愛歌,敞開讚美門
    一系列讚美詩歌。今年5月,把佳偶創辦的9首詩歌收集在一起的專輯《長愛歌》在網絡上發布,引來基督徒的好評。比如在讚美詩網該專輯的總收聽次數超過百萬,主打詩歌《如果沒有你》收聽次數30多萬。最近,該專輯已經錄製完畢,將CD實體的形式公開發行。因此,有了9月6日下午這一場3個小時的精彩演唱會。當天,受到邀請一起表演的還有旅程合唱團、彩虹來樂隊、福音歌手約翰弟兄等。
  • 基督徒怎樣過元宵節更好?
    元宵節的起源於中國民間神祈信仰有關,基督徒可以過元宵節嗎?如果過的話,基督徒怎麼過元宵節更好?或者,又需要特別注意什麼呢?    基督時報的同工們特意編輯了一些對此問題的回答和觀點,與弟兄姐妹們分享,盼望有所幫助。    若問:元宵節的起源好像與民間神祈信仰有關,基督徒應該如何面對,你要怎樣回答呢?
  • 【受難周默想】靜修日~安靜靈修的人子!
    因為聖經並沒有記載耶穌在這一天的任何行程和事跡,因此很多人認為這一天耶穌什麼也沒有做,只是在安靜的靈修禱告。嚴格來說這話有瑕疵的。因為安靜、禱告、靈修也是完成使命、做工的一部分。且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在耶穌短暫的三年多傳道生涯中,安靜禱告是他的生活常態。四十日的禁食禱告,他勝過了魔鬼的誘惑試探。在揀選大使命承接者如此重要之事上,耶穌整夜禱告。
  • 今日靈修:謹防魔鬼的詭計!(含音頻)
    」兩隻虎說完這些話以後,便分食了死鹿,回到山穴裡去,雕們看見吃肉的盼望已經成了畫餅,便都失望著飛散了。基督徒們哪,我們抬頭向空中觀看吧。那空中掌權的魔鬼在我們的頭上盤旋,看著我們互相紛爭,它真是樂不可支。它唯恐我們和睦。它不願意看見我們聯合起來與它對敵。它尋找機會,竭力挑撥我們彼此之間的惡感。
  • 「每日靈修」羅5:3「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
    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NIV)【主題】患難中的忍耐,忍耐中的盼望【簡釋】(一)字義:1.「患難」:壓力,壓迫。此詞原用於壓榨橄欖以取得橄欖油,或壓榨葡萄以取得葡萄汁或葡萄酒,此是喻指患難對人生命的淬鍊,將帶來美好的屬靈生命的價值和果效。2.
  • 基督徒的後浪,如何面對這個時代?
    4、提升靈命途徑多新一代的基督徒,除了讀聖經,閱讀傳統的靈修書籍外,還可以透過手機、電腦等工具閱讀更多的屬靈書籍。同時,很多的靈修軟體既可以讀聖經,讀靈修書,還有音頻可以收聽。只要你願意,隨時可以學習、提升。
  • 今日靈修:屬靈的病症(含音頻)
    但事實告訴我們,在基督徒當中這種人實在不少。其中有些人從前發過大的熱心,從前很愛主,也許還被神重用過,不幸今日竟會落到這種地步。這又是什麼緣故呢?這個緣故我們前面已經說過了,就是因為他們的心靈患了病。這種病不是腸熱症,不是斑疹傷寒,也不是天花和腥紅熱,這種病比那一切的病更嚴重,更可怕,更害人。這種病就是罪惡。(待續)王明道(1900-1991)中國家庭教會領袖。
  • 「這些書有什麼用」第三期:建立穩定平衡的靈修生活 | 《奇異恩典:約翰·牛頓傳》
    另一位基督徒作家華倫·魏斯比認為,我們「閱讀傳記的目的不是要模仿,而是要追求長進。……要緊的不是他們生活的細節,而是能找出他們生活的原則,使我們可以效法」;閱讀基督徒前輩的傳記能「使我們不斷學習謙卑,不斷得到啟發」。
  • 【靈修書籍】​《慕勒傳》第十二章
    達比說導致他自己離開聖公會的原因是「盼望基督教會真正合一,他認為『身體的合一』不應該建立在限制一個人離開教會的自由的基礎上」。在這項新運動的早期,他便表明無瑕疵、無宗派的原則,說「這是教會治理的真秘密」。他寫道:「心胸寬大,像基督心腸一樣,與宗派保持無限的距離……你不屬於任何教派,也不屬於任何人,你只是一個基督徒。」
  • 基督徒丨受難周·受難日靈修:默想「十架七言」
    受難周·團契日靈修:我們是怎樣的基督徒?基督徒丨受難周·靜默日靈修:耶穌也需要「細拉」受難周·訓誨日靈修:效法基督,愛神愛人受難周靈修:權柄日——耶穌咒詛無花果樹的屬靈教訓
  • 【莆田話靈修】拉撒路復活(附文字版)
    願我們每一天都沐浴在神的恩典之中,今天是7月21日,靈修讀經的內容是約翰福音第十一章,著重思想本章1-45節,與你齊來分享讀經心得:《拉撒路復活》。親愛的主耶穌,愛我的阿爸父神!感謝禰賜給孩子新的一天,此刻,孩子願意敬虔地來到禰的面前!藉著每日靈修,使我成為禰的親密朋友。
  • 基督徒靈修:聖經中的燈
    基督徒若是有主的話語在心,作我們生命的明燈,便可以照明我們前面當行的道路。有一個基督徒,他是做石雕工作的。但當他面臨要雕刻偶像時,他猶豫了。想到聖經中的話,他堅守立志,只雕刻非偶像類的石頭雕像。感謝神,恩典夠用。雖然不雕刻偶像,但公司知道他的情況,知道他手藝很好,便把非偶像類的單子都交給他。他的業務量並沒有減少,反面增多。
  • 9位基督徒藝人合唱:《仰望》
    基督徒藝人邰正宵談《仰望》的創作:面對突如其來的困難和風浪,不安和恐慌,我們全心仰望。
  • 依納爵靈修的基本特色
    為基督徒而言,教會的靈修傳統都是帶領人認識耶穌基督,並與天主結合。這單純的目標卻由於聖神豐富的神恩、歷史特有的氛圍、個人的氣質及對天主的了解,塑造了不同的靈修學派。依納爵受傷後在病床上休養,無所事是,流連於白日夢間:一方面想著將來平步青雲,追求仰慕已久的公主,快意盎然;另一方面閱讀聖人傳記及耶穌生平後,冒起全心學習他們的英豪愛德時,心中神慰滿溢。這兩個渴望都是真的,依納爵沒有立時壓制其中任何一個,反而讓它們徘徊在心中。不過,他問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這兩種喜悅有什麼不一樣?於是,他發現前者很快乾枯,後者卻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