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美金交易員:為什麼你需要放寬止損範圍?

2020-11-17 和訊

  Nial Fuller是一位外匯市場頗受歡迎的交易員、專欄作家以及交易培訓導師,他擁有超過16年的金融市場交易經驗。如今,他的價格行為交易被很多交易者視為「權威」。2016年,Nial贏得了「百萬美元交易員競賽」,在3個月時間裡,獲得令人印象深刻的369%的交易回報。由此,他通常被業界媒體稱為「百萬美金交易員」。

  在過去的20年,Nail專注研究和掌握價格行為交易的核心藝術,他在金融市場的許多領域擁有豐富的知識,交易市場包括交易外匯、期貨、股票以及差價合約等。

  文/Nial Fuller 職業交易員、百萬美元交易大賽獲獎者

  止損設置可能是交易中比較容易被忽視、或被誤解的一個環節。但是,你在哪裡設置止損對交易盈利相當關鍵。

  我經常和交易小夥伴們提到設置寬止損的重要性。不過,似乎很多人都傾向於更緊的止損,原因有很多,都和他們對某些交易概念的誤解有關係,比如頭寸設置、風險回報比等。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澄清一些常見的關於止損設置的誤解,讓大家知道合理設置止損的重要性。

  關於頭寸規模

  從很多人發來的郵件中,我了解到大家依然認為頭寸設置和帳戶金額大小有關,似乎帳戶小就需要更窄止損範圍,相反帳戶金額大就可以拉大止損範圍,認為這可以增加盈利的概率。

  90%的人認為更窄的止損範圍意味著更小的風險。希望你不是其中一個。任何有經驗的交易者都知道,決定每筆交易風險的是頭寸規模而非止損範圍。

  如果你調整每筆交易的頭寸規模,風險就會隨之變化。我用的MetaTrader平臺上的頭寸規模用「交易量」來表示,交易量越大,手數越多,資金風險就越高。而止損範圍只是影響你風險的因素之一。

  舉個例子:

  1. 交易EUR/USD,止損是120點,交易1迷你手,風險是120美金

  2. 交易EUR/USD,止損是60點,交易2迷你手,風險是120美金

  看到了嗎?兩筆交易止損範圍不同,但是通過頭寸規模的調整,其實風險還是一樣的。

  要記住:更寬的止損範圍並不意味著風險更大,設置更窄的止損也不會讓你的交易更安全。

  為什麼要寬止損?

  任何帳戶資金大小都可以用寬止損。那麼問題來了,要怎樣將它合理用於你自己的交易中呢?

  如果你也經常遇到市場本來往有利的方向變化,但是最後還是虧損了呢?這很讓人困惑。但是如果你的止損設置很窄,那我就不覺得奇怪了。

  市場波動是讓人捉摸不透的,我們不可能每筆交易設置固定的止損,然後期待市場表現友好。我們應該對市場每一天正常的波動有所預期。平均真實波幅(ATR)可以展示一段時間裡價格的波動情況,不妨用它來幫助了解市場吧。

  下面第一個圖表是EURUSD日圖,ATR高於100和接近100的時間有數天,第二個圖表是原油,ATR在2美金上方的日期也維持了數天。如果交易者沒有意識到看ATR,那麼交易中設置止損時很容易處於不利位置。比如下圖中,你的止損範圍至少應該大於14日波動ATR的值:

  下面原油也一樣,如果止損在ATR範圍之外,你的交易就危險了:

  更寬止損讓交易有更多餘地

  一波大行情通常需要數天甚至數周才結束,如果你想抓住200-300點的盈利,那僅設置30到50點的止損範圍是不可能做到的,大多數時候你在市場開始對你有利之前就被淘汰出局了。

  下面第一個圖是比較緊的止損,第二個圖是更寬的止損,對比就知道為什麼你需要更寬的止損:

  下面是更寬的止損:

  然後我們再看原油的日圖,出現了雙pin bar買入信號。如果止損像很多人那樣剛好放在pin bar下方,那麼在市場進一步上漲前,你可以先出局了:

  現在你將止損放在pin bar下面相隔50個點的地方,這筆交易你很難沒有豐厚的盈利:

  我不做日內交易,因此更寬的止損很關鍵

  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不做日內交易,在我看來它更像是對當天可能的狀況進行賭博,而我是交易者,不是賭徒。所以對我來說,用寬止損範圍很重要,不會讓我因為短期的日內幹擾導致交易虧損。

  我發現,日內交易者通常用很緊的止損(有的人甚至不用止損),同時他們的交易表現通常比長線交易者做得更差。我並不覺得這只是巧合。

  長線交易需要更寬的止損範圍。比如EURUSD一周可以波動200-300點,我們的交易目標就是200-300點,那麼你的止損就需要更寬。

  結語

  很多交易者虧損的原因是什麼呢?我發現有2個:一個是過度交易,一個是止損範圍太窄。止損範圍收緊,你會發現被淘汰出局的次數變得頻繁。很多人這樣做可能是因為沒有正確理解頭寸。耐心些,嘗試放寬止損,希望這對你有幫助。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匯商傳媒。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

相關焦點

  • 年薪百萬美金!國際頂尖金融交易員的賺錢秘密
    看起來門檻很低,因此普通投資者也參與日常的金融交易,有人炒股,有人炒幣,有人炒外匯…… 但是,普通人做交易,和年薪百萬美金的國際頂尖交易員做交易,兩者到底有什麼差距呢? 看過《華爾街之狼》的你,是不是也認為,國際頂尖交易員過著野性放縱,甚至變態的私生活?
  • [BBC] 金融圈的真人秀《百萬美金交易員》
    英國廣播公司BBC在2009年播出的一部交易員真人秀節目。
  • 百萬美金交易員:如何像專業交易員一樣繪製支撐/阻力水平
    來源:匯商ForexpressNial Fuller是一位外匯市場頗受歡迎的交易員、專欄作家以及交易培訓導師,他擁有超過16年的金融市場交易經驗。如今,他的價格行為交易被很多交易者視為「權威」。2016年,Nial贏得了「百萬美元交易員競賽」,在3個月時間裡,獲得令人印象深刻的369%的交易回報。
  • BBC紀錄片《百萬美元的交易員》
    對於許多人來說,印象中的交易員就是具有點石為金的能力。一個很高大上的職業,常常與豪宅名車聯繫在一起。
  • 百萬美金交易員:運用匯合水平與PA信號進行外匯交易
    Nial Fuller是一位外匯市場頗受歡迎的交易員、專欄作家以及交易培訓導師,他擁有超過16年的金融市場交易經驗。如今,他的價格行為交易被很多交易者視為「權威」。2016年,Nial贏得了「百萬美元交易員競賽」,在3個月時間裡,獲得令人印象深刻的369%的交易回報。由此,他通常被業界媒體稱為「百萬美金交易員」。
  • 《交易員:轉瞬百萬》
    BBC紀錄片,分上下兩集,與之前一部《百萬美元交易員》不一樣的是,採訪的是業內有了一定從業經驗的人,從期貨交易員、對衝基金管理員、業餘交易員甚至是家庭主婦都有採訪到,是上一部的補充,個人覺得豐富了對交易員這個職業的認知,其中涉及到的交易品種也非常豐富,從股票、外匯、黃金等到二元期權、高頻交易、場內交易等,非常有意思的一部紀錄片,讓我進一步得知金融領域世界之大,其中有一位交易員個人特別推崇,查理柏頓
  • 紀錄片圖解——百萬美元的交易員們
    紀錄片《百萬美元交易員》封面      來源: BBC2《百萬美元交易員》是2009年由英國BBC2出品的三集紀錄片。該紀錄片主要講述了一名對衝基金交易員萊克斯,以一百萬美元作為資金進行海龜實驗。在該實驗中,萊克斯招募了8名從未從事過對衝基金工作的交易員,通過短時間的培訓,讓8名交易員以一百萬美元作為資金在兩個月內進行投資。在整個實驗中,交易員們不僅要接觸大量的基金交易知識同時也要經歷各種心理上的挑戰。
  • 專業交易員不在乎 每個交易員都應該知道這三種策略
    頂級交易員與普通交易員的不同之處並不在於他們眼光犀利,而是他們能夠運用久經考驗的策略長期保持淨收益。 今天,我們將討論期貨如何套利交易,如何從資金費率中獲利以及頂級交易員如何使用跟蹤止損策略。這三個簡單的策略,並不是每一個都涉及專用交易機器人或大量保證金,這意味著投資者不需要很大的交易額即可產生利潤。
  • 優秀的交易員憑什麼賺錢?我連讀十遍,終於開悟
    賺錢其實是對優秀交易員的一種肯定,畢竟不賺錢的交易員是不能算優秀的,而優秀交易員的素質實際上是一個成為優秀交易員的必要不充分條件,想要成為優秀的交易員,具備優秀的交易素質,可以有很多交易上的幫助,但是想成為優秀交易員還需要大量的交易經驗。
  • 百萬美金交易員分享:我認為這是世界上最簡單的外匯交易策略
    16歲時你在幹嘛?當時Nial Fuller的同學都在準備著高考的有關事情,但他卻選擇了交易這條道路。當時因為條件有限他只能通過各種各樣的書籍來了解這些。此外在實踐中也是虧損了相當多的錢,一次又一次的懷疑,最終有了想要上大學的想法,偏偏就在這個時候,茅塞頓開。最終認為自己應該成為極簡主義者。將所有複雜的問題簡單化。
  • 外匯交易員
    一個合格的交易員在每次進行買賣操作之前,就已經考慮好了這一次可以接受的損失,一旦接近目標,就會想辦法止損,其前提是這次損失不會影響他的下一次操作。一旦到了某個止損點,不同的人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想法:有人看漲,有人看跌,所以就要求交易員心態要好。好的心態就是關鍵時刻一定要果斷,該出手時就出手。性格黏黏糊糊的人絕對不適合從事外匯交易。 外匯交易員在大眾眼裡向來頗為神秘。
  • 紀錄片《交易員:轉瞬百萬》主人公:交易成功,靠的是堅韌的信念
    交易員是一個高風險、高回報的職業,他們在外匯、股票、期貨等金融市場搭建的轉瞬定輸贏的舞臺上,演繹著轉瞬賺數萬美元,如進入天堂般的喜劇;更有很多轉瞬傾家蕩產,跌落地獄般的悲劇。——BBC紀錄片《交易員:轉瞬百萬》今天我們的採訪對象查理·伯頓 (Charlie Burton) ,他也是BBC紀錄片《交易員:轉瞬百萬》的主人公之一,他將為我們講述他的交易故事:1990年代後期,我曾在蘇格蘭的金融服務部門工作,主要工作是向獨立財務顧問提供公積金、養老金方面的建議。
  • 匯查查:優秀的交易員有哪些共性?
    眾所周知,成功的交易者具備各自的優點,也擁有多方面的優秀綜合素質,我們可能無法完全複製,但將這些優秀的交易員的優點取交集,你會發現,幾乎所有優秀的交易員都具備以下這幾點共性。
  • 老顧道金:10.14成功的黃金交易員需要遵守的5條鐵律
    這無疑是最大的動力所在,要不為什麼那些販賣毒品的人敢於冒死以身試法,這也應了那句老話「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潛在的欲望我認為交易本身也有一種巨大的吸引力,它可以滿足人類本身另一種渴望——賭博。每當我們開倉做了一筆交易,心裡就開始盤算著其結果如何,明天是漲是跌,心裡充滿了遐想,這個過程的確很美妙。以上兩點是金融交易的原始吸引力,包括我本人當年也深受其累難以跳出這個怪圈,以至讓我欲罷不能。
  • 全球頂級交易員的25個交易建議!操作要賺錢需要什麼?
    Michael告訴我,儘量做出最佳判斷,如果錯了,接著再做最佳判斷,如果又錯了,那麼第三次做最佳判斷,就能讓你的資金翻倍了。——Bruce Kovner 5、交易讓我得到了慘痛的教訓。就是在那個時候我對自己說:「大傻子!為什麼要在一場交易中冒如此巨大的風險?為什麼要讓人生感受痛苦,而不去追求幸福呢?」
  • 26歲才投身交易市場的他,3年穩定盈利200萬美金!僅靠遵守這一鐵律...
    ----- ----- 試想一下,如果你每筆交易的風險為當前帳戶餘額的1%,你需要在連續在100筆交易中均虧損才會讓自己的帳戶清零。 在交易數天後,即便你的交易成功率在50%,也能獲得幾個點的回報。舉個例子: 假設你的帳戶中有30000美元,以1%風險準則為計算,那麼你能夠承擔的單筆交易損失為300美元。這樣你就能夠精確地知道自己的止損點位。
  • 世界上頂級的九大交易員(上)
    他認為操盤中最重要的就是資金管理,虧錢不可怕,但是一定要及時止損,保存實力,留著實力等待下一次的博弈機會。本金如果損失完,意味著你就到此結束。其次他還覺得投資的重點是虧錢的時候不在於賺多少錢彌補回來,而是要恢復信心。最後他認為如果自己一直獲利,會在賺取超額回報後,馬上減少操作次數,往往人們虧錢的原因都是頻繁操作,獲利後依然不停手。
  • 頂尖的交易員是如何做交易的?
    保守的風控 風控其實是分為很多類的,數據風險控制,資金管理風險控制,系統回撤風險控制,平臺安全性風險控制,交易員心態風險控制等等,對於一個優秀的交易員或者交易團隊來說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
  • 厲害的交易員從不天天做交易!
    假設一位交易員可以穩定盈利,年化收益率在60%(我已經往高了說了),我們按他每個月日常消費開支1萬元計算,一年的消費就是12萬元(還沒有計算五險一金),那麼此交易員想要以交易為生,那麼他至少需要20萬元本金。 而很多匯友們,既沒有那麼多本金,也達不到穩定盈利,卻想以交易為生,這太難了。
  • 令你寢食難安的三種加密貨幣交易員
    止損狩獵 鯨魚故意壓低價格,以觸發止損指令。然後他們轉而從這些止損訂單中以較低的價格購買硬幣,等待市場復甦。 這種策略對於交易量小、訂單量小的硬幣非常有效。有了足夠的硬幣,鯨魚就可以通過引入一系列以市場價格出售的訂單來壓低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