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 |民航之翼
一波三折的龍江航空今天上午終於落下帷幕。
其中,哈爾濱亞翔航空建設投資61%股權。
哈爾濱湘玉金37%股權。
原大股東哈爾濱亞翔航空建設投資未能競拍成功。
首次拍賣:2個競拍者總共報價91次,最終成交價定格在805,731,040元。
與首拍相比,此次拍賣多報價7次,總價低了3500萬元。
那麼又是誰買下了龍江航空呢?
01
江蘇企業買下龍江航空
據京東網拍平臺公布的資料顯示,競買人為江蘇艾方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這家名不見經傳的江蘇企業是什麼來頭?
根據企查查的資料顯示,江蘇艾方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註冊地為南京市玄武區。
成立於2015年,註冊資本1000萬元。
有三個股東:
鄧蓉蓉出資600萬元,持股60%。
袁方出資333萬元,持股33.3%。
崔寧仙出資333萬元,持股6.7%。
從有限資料來看,這家公司實力一般,有可能還有影子公司。
難道江蘇人終於要出手買下航空公司啦?
有人問,會不會是江蘇國資通過該公司出手。
再來扒一扒。
江蘇艾方的實際控制人為鄧蓉蓉。
根據企查查資料顯示,鄧蓉蓉目前投資6家公司。
其中有一家公司引起了翼哥的注意,就是江蘇鳳凰克萊教育信息諮詢有限公司。
江蘇鳳凰克萊教育的控股股東為江蘇鳳凰出版社有限公司。
外地人可能不知道,江蘇鳳凰在江蘇省內大名鼎鼎,只要家裡有學生的家長都會知道,因為江蘇省內的教材絕大部分為江蘇鳳凰出版。
根據股權穿透,江蘇鳳凰克萊教育最終實際控制人為江蘇省人民政府。
那麼是不是江蘇國資通過江蘇艾方實現收購呢?
依翼哥看,目前很難判斷。
因為如果是江蘇國資,必須要符合國資監管要求,必須要履行相關程序,一般來說比較漫長。
02
7.7億元買下龍江航空划算嗎?
對於江蘇企業花費7.7億元買下龍江航空這件事,到底劃不划算?
一個觀點是划算:
一是畢竟現在航空公司牌照是稀缺資源,此次評估過程中也做了分析,新組建航空公司獲得121承運人資格幾乎不可能,一般路徑是成立支線航空或貨運航空,支線飛機達到30架,貨機達到20架才可能申請121承運人資格,所以從這個角度考慮,花個7、8個億買個航空公司,也是很值得的。
二是江蘇對擁有本土航空一直是夢寐以求,但一直未能成功,此番通過收購龍江航空夢圓地方航空也許是一條捷徑。
三是江蘇地方平常用來補貼民航業的資金要遠遠大於這個數,為何不辦一家自己的航空公司,那這些資金補貼自家的航空公司呢?
四是現在是民航業最低迷的時期,別人恐懼我大膽,現在買入,就是抄底,至少是一件不錯的買賣。
另外一種觀點是不划算:
一是龍江航空是個窟窿,將來投入的資金遠不止買入所花的錢。不但要幫助償還貸款,還要投入一大筆資金去扶持他發展,關鍵是還不知道能不能發展好。
二是不確定因素太多,風險太大。
即便買下航空公司了,還涉及到更名、股東變更以及搬遷,這些都需要地方政府與局方的支持。
此外還有資產瑕疵問題、債務壓力問題以及過戶政策風險,拍賣公告中也予以了提醒。
三是投資不過山海關,東北到底能不能搞好航空是個疑問。
還有能不能向紅土航空一樣遷移基地,改頭換面還很難說。
不管外界如何看待,對於甘心掏鈔票的人就是值。
03
江蘇能否搞好龍江航空?
問題的關鍵是未來如何把龍江航空搞好,江蘇能否搞好地方航空。
個人認為,即便是江蘇方買下航空公司,短期內想做好航空公司也很難。
一是江蘇能否做好地方航空?
江蘇雖然經濟發達,但是民營資本的土壤較浙江、廣東還有差距。
龍江航空本身千瘡百孔,負債纍纍,官司較多。
要想在短期內將這樣一家航空公司做好,太難啦!
此外到目前為止,國內還沒有一家完全由地方政府獨自辦好的航空公司。
二是制約江蘇民航發展的根本因素是什麼?
個人認為當前,江蘇民航最大的制約問題是空域問題,而不是有沒有航空公司的問題。
此外無論是南京還是無錫都涉及到航空樞紐建設的問題,眾所周知,航空樞紐建設要依靠一家市場份額領先的主基地航空公司加以推進。
靠龍江航空肯定不行,瑞麗航空恐怕也不行。
目前僅4架飛機在運營的龍江航空即便是到了江蘇,10年之內也不可能超越東航、深航甚至吉祥的市場份額。
當下的民航業,翼哥還是那句話,應該由大型航空公司如三大航進行整合,提升市場掌控力,也應該以三大航為主去推動航空樞紐的建設。
由地方去接手快要不行的航空公司,就是一種浪費和重複建設,無益於中國民航業的發展和進步!
轉載自 | 民航之翼
網易新聞·網易航空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