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的真相:甲方的橫暴、乙方的眼淚

2020-12-24 每日環球神爆料

若提及最近在韓國的「當紅金句」,那麼「甲方的橫暴、乙方的眼淚」絕對是使用率最高的「流行語」,不論是韓國市井議論或報章雜誌上都能輕易聽聞。光從字面上看就顯得極具動感的這句話,反映出韓國社會的不公平實態。

這樣的說法並非最近才出現。在韓文中,「甲」與「乙」的稱號,代表的是權力排列的關係:具支配地位的甲方,能透過優勢財力資源或依附於更大的權力集團,對排列在其後的乙方恣意欺凌甚至併吞。換成白話文來解釋,「甲方的橫暴、乙方的眼淚」就是「以大欺小」、「以大吃小」的意思。

「甲與乙」的支配關係在韓國社會存在已久,大眾的不滿卻從2013年起大幅爆發開來,讓「甲方的橫暴、乙方的眼淚」這句話成為指責對弱勢者濫權壓榨及對社經體制的憤怒反動。

這起風暴源自製奶業者「南陽乳業」。這家公司在韓國的奶粉市場上握有最高市佔率,所生產的鮮奶、優格及咖啡果汁等製品,也在市面上流通,在大型量販店、一般超商與代理經銷店等地,廣泛出售。

當時,南陽乳業的營業員與經銷商的一次通話錄被公布。一名負責調配貨品量的營業員,強迫無法負荷的店家購進大量鮮奶,並說道:「我叫你擴大倉庫已經快兩年了,兩年了! 你要負起責任。你如果敢再說什麼把牛奶放在物流中心的話,我真的會把你殺了!」

「真是只要看到你的臉,就想把你給斃了,這都是你自找的,你這廢物! 你如果真有自信的話,現在進得了貨嗎?幹你XXX,有種來單挑啊!」營業員不時對店家人身攻擊,口出髒字讓對方錯愕到無法響應。

通話紀錄一經公開,迅速在社會上發酵,輿論紛紛指責南陽乳業「沒有商道」。「拒買南陽牛奶運動」開始擴張;時值酷暑,走進量販店,各品牌鮮奶都被爭相搶購,唯獨南陽的商品乏人問津,大幅滯銷。

事發後,南陽乳業在網上刊出道歉啟事,表示這是2010年時的錄音,而該名口出惡言的員工已因此離職。加盟銷售南陽牛奶的店家卻接連出面,指責供應鏈逼迫經銷商大量進貨並非單一個案。

「才向總公司訂購20箱鮮奶,結果卻來了60箱。現在生意不好,賣20箱都夠困難了,60箱是原本的3倍,是要怎麼賣?這樣強推販賣已經不是一次兩次。」類似這樣被逼迫販賣而虧本的店家,抱怨與憤怒接連傾瀉。還有人表示,被要求進貨保存期限將至的商品,讓他們大喊吃不消。

做為受「甲方」南陽乳業「欺凌」的「乙方」經銷商,最後組成被害人協議會,除走上街頭抗爭,也團結起來對簿公堂。經兩年訴訟後,南陽乳業前會長,在上月被認定對公司脅迫店家出售產品的行為知情,以違反獨佔限制與公正交易等法律為由,判處1年6個月徒刑,緩刑2年。被稱作「南陽乳業事件防止法」的《代理店公正交易相關法案》,也於事發後,在國會開始展開立法議論。

自南陽牛奶事件發生後,「甲」與「乙」的角色關係被韓國媒體與民眾廣泛拿出來討論。當上遊業者或公司主管壓榨或剝削下遊商或下屬員工時,如此行徑會被稱為「甲質」。當「甲質」演變成將「乙方」兼併掉,或施以暴力甚至產生身心危害而無法讓對方維持正常生活時,韓國人會將施予方稱為「超級甲」。

一位曾任公司上班族,為享受閒暇自由而決定創業的韓國友人,在談及「甲乙關係」關係時曾說:

基本上,我們從一生下來,活到現在,都一直是「乙方」:要服從上級指示;在家裡得遵循父母、在學校得聽命學長姐,在職場得對主管唯唯諾諾,男人們服兵役還得唯命是從。這現象,我覺得韓國比任何國家都來的嚴重。

「甲乙關係」不會只存在於韓國,但在講究尊卑關係的韓國社會,「階級」已內化在包括語言中的日常生活,造成人們的世界觀存在顯著的不對等及「支配」、「被支配」關係。當權力與金錢流入其中,「甲乙關係」就會出現並演變成任意壓榨蹂躪弱勢的悲劇。

包括南陽乳業、層出不窮的不平等與虐待問題,以及曾經引發輿論沸騰的大韓航空副社長「堅果返航」風波,都是這種互動的濫觴。「甲乙關係」可說天天在韓國上演;長期在韓國社會享有主導地位的政界人士與財閥,都常被認為是「甲方」的典型代表。

南洋牛奶反映出的「甲乙關係」還有另一待關注的層面,就是市場的強勢獨佔,試圖控制住中下遊業者;這樣的互動模式,也說明具有雄厚經濟規模與政商關係的財閥,有足夠條件施展手段,壯大自己或少數份子在內的利益集團,甚至主導與鞏固一個國家的經濟市場走向壟斷局面,導致中小企業發展窒礙難行,並受到掌控。如何制度性地防止「甲乙關係」,是韓國現在與未來的艱巨挑戰。

相關焦點

  • 甲方乙方
    我小時候,說到甲方乙方這詞,只當是電影名。
  • 電影篇——《甲方乙方》
    請在微信公帳號對話端,輸入關鍵詞「甲方乙方」,電影《甲方乙方》分享給你影片信息片名:甲方乙方又名: The Dream Factory導演:馮小剛編劇:馮小剛/王剛主演:葛優/劉蓓/何冰/馮小剛/英達/徐帆/楊立新/李琦/傅彪/李濱/葉京/劉震雲/王小桂/張秋芳/孟赫/馬永玲/孫桂田上映:1997-12-24(中國大陸)類型:喜劇片長:90分鐘地區:中國大陸
  • 做公關,乙方選擇甲方的4F原則
    10年前甚至幾年前你想像不到的乙方服務,現在就在你的面前: —     網紅包裝。有天生的網紅,但天生的東西很快會用完,可持續的能力要培養,按照韓國明星的打造方式培訓網紅,按照向CEO匯報那樣給網紅做媒體技巧和關鍵信息傳遞的briefing, 講Dos and don’ts, 娛樂與公關從來沒有這樣如此貼身共舞。
  • 《甲方乙方》之後,王朔與馮小剛的故事
    《甲方乙方》結尾的時候有一句臺詞,讓這部電影的結尾變得令人印象深刻。那就是「1997年過去了,我很懷念它。」首先,是馮小剛回應《甲方乙方》為啥沒署名原作者王朔。王朔說,我們只好分開做,包括像《甲方乙方》,你掛我名就麻煩,不掛我名就沒事,那何必呢。
  • 《甲方乙方》市井百態小人物溫暖感動
    《甲方乙方》(The Dream Factory)是由馮小剛執導並主演,葛優、劉蓓、何冰、李琦、英達、葉京、楊立新等主演的喜劇片。該片於1997年12月24日在中國大陸上映。《甲方乙方》此前曾叫過好多名字:《好夢獻給你》《比火還熱的心》《成全你陶冶我
  • 優秀國產電影大盤點之《甲方乙方》
    《甲方乙方》(The Dream Factory)是由馮小剛執導並主演,葛優、劉蓓、何冰、李琦、英達、葉京、楊立新等主演的喜劇片。最後,作為出品人的張和平在廣州機場候機時,驀然間形成了「甲方、乙方」這個概念,因為故事講的反正都是籤合同實現夢想的事。
  • 雅俗共賞的《甲方乙方》,展現馮小剛的「理想鄉」
    馮小剛在《甲方乙方》中,就顯示出了時間積澱與拍攝靈感的角力。積澱來自於馮小剛對商業電影藝術化的孜孜探索,靈感則更多地通過「小品串聯」劇本模式予以迸發。《甲方乙方》受到的批評主要來自它「小品串聯」式的結構。
  • 開啟大陸賀歲檔的電影《甲方乙方》
    1997年馮小剛導演的《甲方乙方》600萬投資,票房3600萬,不光是票房上的勝利,影片所帶來的影響也是深遠的。
  • 合拍影片時,甲方推翻已確認工作,乙方能否「罷工」?
    、「6.3第三次付款,2014年2月28日前,在乙方完成該電影前期工作中的全部美術設定(包括完整全部人物設定五視圖/100%場景設定)50%靜態分鏡。一併提交甲方驗收確認並籤字通過後十個工作日內,甲方向乙方支付該電影費用人民幣肆拾萬元整(¥400000元)。」、「五.甲方權利和義務1.甲方對於該電影所有創製內容擁有終審權和最終決定權,乙方擁有專業建議權,但以甲方最終決策為準。
  • 誰說地產甲方只會指點乙方?!
    甲方的管理人員出身,一般出身於乙方的居多,設計院的幹夠了畫圖,去了地產設計部,總包的幹夠了施工,去了地產的工程部,造價諮詢的幹夠了算量,去了地產的成本招採口,於是就出現了比較尷尬的一幕。尷尬一: 自己幹夠的行業,回頭再捅一刀。
  • 「九十年代」中國電影藝術審美賞析《甲方乙方》
    分享筆記之------《 甲方乙方 》 馮小剛《 甲方乙方 》 作為中國賀歲喜劇片的開山之作。pictures from the internet 在敘事上, 《 甲方乙方敘事風格的幽默pictures from the internet 《 甲方乙方
  • 電影《甲方乙方》:1997年過去了,我很羨慕它
    1997年上映的電影《甲方乙方》,一句「1997年過去了,我很懷念它……」把整個電影推向高潮,掀開了賀歲片的序幕,也拉上了那個時代的帷幕。後來的《私人訂製》,不就是多年前的《甲方乙方》嗎?如果要對比兩部片子,那簡直就是雲泥之別了。
  • 《甲方乙方》:一九九七年過去了,我還是很懷念它
    《甲方乙方》劇照紅底白字赫然的寫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部電影事業管理局影片共贏許可證我看了好多關於《甲方乙方》的影評,真的寫道姚遠和周北雁的其實很少,是大家都在懷念的時候把這一對佳人給忘了呢?還是也都在心裡暗自的說一聲「高手啊」或許我的理解不對,但是我依然堅持著我的看法。很多種關係其實都很微妙,尤其是戀人這樣的。我們在沒有看清楚生活的本質之前,還總是對生活的抱著很多不切實際的幻想。
  • 法國人拍的《甲方乙方》,居然成為坎城黑馬
    因為那一年,誕生了一部足以在中國影史留名的電影——《甲方乙方》。  電影設定的「好夢一日遊」業務,可算是新鮮玩意兒。人民群眾的願望千奇百怪,四個業務員為其跑斷腿,虛構了一場又一場的夢境。    雖同為「定製好夢」,但《美好年代》和《甲方乙方》還是存在一定區別。  馮小剛導演的《甲方乙方》以及多年後的複製版《私人訂製》,都有一個繞不開的名字——王朔。
  • 1997年賀歲影片《甲方乙方》
    影片講述的是四個年輕的自由職業者。幕後花絮《甲方乙方》在中國電影史上至少創了兩個「第一」:1949年以來第一部為特定檔期所拍攝的影片;第一部採取導演不領取片酬
  •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甲方乙方
    作為賀歲商業電影,我覺得這是很必要的改編,畢竟是大眾藝術,又在商業化的初期,但這部電影更重要的意義在於被認為是內地賀歲商業片的開山之作,想想2015年之前電影市場的長期的誇張增長趨勢,《甲方乙方》註定是中國電影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而且,這部片在商業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從另一個方面印證了好片是可以兼得藝術和票房的。
  • 小時候沒看懂,長大後才發現,葛優的《甲方乙方》,原來如此經典
    電影《甲方乙方》,於我而言,正屬於這種情況。很早便知道,影片是中國「賀歲片」的豐碑之作,與此同時,它開啟了馮小剛的票房神話,還使得葛優第一次成為大眾電影百花獎的影帝。但在小時候看到央視播出《甲方乙方》的時候,卻很難看懂。
  • 《甲方乙方》:20年屹立不倒的經典賀歲電影
    1995年,這一類型的電影在國內定檔,1997年,著名導演馮小剛,拍攝了國內首部賀歲電影《甲方乙方》。 眾所周知,王朔跟馮小剛的關係曾經是非常鐵的,《甲方乙方》中「圓夢公司」也是脫胎於王朔的小說《頑主》,而同名電影的主演之一正是葛優。
  • 《甲方乙方》影評:生活有時候是荒誕的,但是生活更需要回歸現實
    《甲方乙方》是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賀歲電影,於1997年12月上映,是一部很老的片子。小的時候看過,但是沒看明白,長大了心血來潮翻出來看一下。《甲方乙方》以書店老闆想當一天巴頓將軍為序幕,拉開電影篇章。電影開頭人聲鼎沸的街道、戴著軍帽開著坦克的軍隊交織在一起,讓人分不清現在和過去,直至書店老闆好夢一日遊體驗結束,我們才知道原來是在演戲,驚喜吸引著觀眾的眼球。緊接著是廚子想體驗守口如瓶的生活、明星想回歸普通老百姓日子、有錢老闆吃山珍海味吃膩了,想試試餓肚子的癮等。影片的最後以姚遠把自己的婚房借給一對癌症戀人而結束。
  • 《甲方乙方》22年過去了,我們到底在懷念什麼呢?
    我人生看的第一部電影就是《甲方乙方》,三年級下學期。那時候去電影院消費的春風還沒吹到小鎮上,看電影看電視劇都要等街頭租碟片賣VCD店的老闆從外面進貨,租一套電視劇多少錢,租多長時間,黑色記號筆都記著明明白白。家附近租碟片的老闆跟我爸很熟,我經常免費去店裡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