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如何遊玩,十四張圖片帶你領略絲綢之路上的藝術瑰寶

2020-11-23 帶著瓶蓋兒去旅行

說起敦煌,可能許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莫高窟,這座屹立在絲綢之路上佛教文化的藝術瑰寶,留給世人太深刻的印象!今天,我就帶著大家一起來領略一下它的風採!它與我國的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並列於世,馳名中外。 去敦煌,通常是先到甘肅蘭州,從蘭州乘坐敦煌號旅遊專列到達敦煌,從敦煌火車站到達敦煌景區的數字展覽中心,大概只有兩公裡左右

六點半的敦煌一片漆黑,這裡距離莫高窟的數字觀影中心只有1.5公裡,我決定過去的!背著雙肩包,沿著導航的線路,在燈火昏暗的馬路上走著!心中竟有一種悲壯的感覺,在遙遠的大西北,漫天黃沙中的一片綠洲中,一個人,背著包,在黑色的黎明裡,沿著幾盞昏暗的路燈照亮的馬路上踟躕的前行著!這是怎樣的一種蒼涼呢!

七點半,天色漸亮,景區打開了大門迎接第一批遊客進入!造型非常特別的數字展覽中心,這裡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敦煌莫高窟的遊覽方式。流程分兩部分,遊客必須提前在官網上預約參觀時間併購買門票,然後到數字展覽中心換取紙質門票,並在比觀看兩場紀錄片《千年莫高》《夢幻佛宮》,後者是球幕電影,相當的逼真!主要是先讓遊客對敦煌莫高窟的歷史以及裡面的佛像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看完電影以後,乘坐景區大巴十多分鐘的車程到達莫高窟實景參觀,遊客分配若干小組由解說員帶領著進洞參觀,一般有四個佛洞是必進的,另外四個則是隨機選擇的!參觀完之後,可以在附近的博物館,塔林自由參觀,然後乘大巴原路返回就結束了!

莫高窟也稱千佛洞,位於敦煌市區的東南側。石窟始建於東晉十六國時期,據載一位德行高超的和尚柱杖西遊至此,見千佛閃耀,心有所悟,於是,鑿下第一個石窟,他就是樂尊和尚!他在敦煌開鑿了歷史上第一個石窟,從而開創了敦煌璀璨的佛教文化。

石窟開鑿歷經了千年,直到元朝結束。擁有大量的壁畫、石窟、文物等,是全世界聞名的佛教藝術勝地!莫高窟以壁畫和塑像而聞名,非常精彩。環顧莫高窟佛洞內,到處都畫著佛像、飛天、伎樂、仙女等,有高達九層樓的坐像,也有十幾釐米的小菩薩,數量眾多,形態各異!

按照不同的朝代,佛洞中的雕像與壁畫會有不同的風格,形態!印象深刻的是五代十國時期的佛洞與大唐時期的佛洞,差異明顯!前期的佛像,剛從印度傳入中國,各種佛像還保留著明顯的異域風格,線條粗獷,形態甚至有一絲猙獰,上身坦露!很多經轉畫的壁畫中講述的故事也較為悽慘,悲傷!反應了那個時代的民生之艱辛!

隨著佛教在中國的不斷傳播,融合,到了唐代,這些壁畫,佛像則發生了太大的變化,線條變的優美起來,色彩變的豐富起來,佛像的臉龐上掛著更多的是祥和,微笑,身材也越發的豐腴起來!那是一種大唐盛世的自信與幸福!佛像,菩薩也漸漸的以女性的形象出現,尤其是飛天中的畫面,更是身材無比曼妙的仙女一般在天上翩翩起舞!

莫高窟整個洞廬都是依山而建,正面崖壁猶如刀削斧砍一般,一層一層,每一次分布著若干的洞穴,最中間是他的牌門樓,一共七層,雕簷畫棟,甚是雄偉氣派。兩變對稱的排列著各種洞廬。

站在這裡,有一種穿越了時空的感覺,感受著日月流轉,滄海桑田的變遷,這座藝術寶庫經歷了多少的風風雨雨,知道今天才真的綻放出它的瑰麗真顏

莫高窟的正面牌樓,高高的矗立在那裡,歷經千年。

千佛洞現存的洞穴一共有735個,這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莫高窟148窟的臥佛像。也是所有的參觀景點中必須要參觀的。這是釋迦摩尼的涅槃像,長14.7米,在盛唐時期完成的雕刻。這座佛像表達了佛家的涅槃重生的教義,身雖已滅,但是精神卻達到了不死不滅的境界。為了保護洞窟裡的藝術品,裡面是不允許拍照的,只好在外面的宣傳牆上拍下了這張照片,聊以自慰。

飛天真的是深入人心,在每一個角落裡,你都能輕易的找到她,有時是一張壁畫,有時候是一座雕塑。看,這座栩栩如生的飛天雕像,在黃葉藍天的映襯下是否已經飄然飛去的感覺呢!

參觀完莫高窟的洞窟以後,即將離開的時候,會經過這樣一處白塔林,其中有一座白塔就是之前提到那個道士王圓籙的埋骨之地。莫高窟,可以說是因他而重現天日,也是因他,而遺產遺失,因為經他之手,向英國探險家斯坦因以極其低廉的價格出售出去,造成我們最為寶貴的文化遺產的流失。功也,過也,每一個經過白塔身邊的遊人,心中自有評說!

相關焦點

  • 敦煌除了莫高窟和月牙泉還有啥
    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雅丹國家地質公園也稱為敦煌魔鬼城,是遊玩敦煌西線的重要景觀,敦煌西線指玉門關、漢長城、陽關、西千佛洞等景點。景區分為北線和南線兩個區域,可以選擇乘坐景區內的車遊玩北線,大約需要1.5-2小時,還可以選擇北線遊玩結束後,再乘越野車遊南線區域,環線遊玩大約需3-4小時。
  • 與我們一起,領略敦煌藝術之美
    此次我們以現代插畫技法將敦煌壁畫中留下來形形色色的「牛」的身影,如:莫高窟第360窟中唐白牛,莫高窟第117窟盛唐耕牛,再如榆林窟第25窟中唐二牛抬槓,莫高窟第249窟西魏受驚的野牛,重新描繪。
  • 敦煌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為什麼不是5A級景區?
    中國四大石窟包括「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甘肅敦煌莫高窟」,這四座石窟無論哪一個,都是國家和整個民族的寶貴財富,但是要問其中最著名 歷史文化價值最高的石窟,無疑要屬甘肅敦煌莫高窟,但是很奇怪敦煌莫高窟,作為眾石窟之首,古絲綢之路上一顆璀璨明珠,其歷史文化價值無法估量
  • 論敦煌莫高窟壁畫對油畫的影響,敦煌飛天美女欣賞,美得令人窒息 !
    曾記得有人說過:「在巴黎的街頭你所觸及的每一件事都是藝術。」被譽為世界瑰寶的敦煌莫高窟,同樣也是一片藝術與人文的聖地。就像人們說的那樣:「在敦煌,連風都是藝術。」現如今,當代藝術(尤其是架上繪畫)表現形式的多元化格局,促使了一部分年輕的藝術學子去反思中國傳統文化與傳統藝術的重要性。傳統藝術是中國人骨子裡所具有的渾然天成的民族藝術特質,需要新一代的傳承借鑑來進行新的創作。
  • 甘肅敦煌莫高窟,漫天黃沙飛舞山路陡峭險峻,佛教文化博大精深
    甘肅敦煌莫高窟位於河西走廊處的石壁,黃沙漫布,在掛風時更是不見天日,眼前一片黃沙飛舞,隱隱約約望去是是一個又一個的佛洞分布在其中,隱天蔽日,富有神秘色彩,接下來跟著小編的腳步,帶你走進這奇妙的敦煌莫高窟吧。
  • 尋•景|敦煌不只有莫高窟、月牙泉
    景區分為北線和南線兩個區域,可以選擇乘坐景區內的車遊玩北線,大約需要1.5-2小時,還可以選擇北線遊玩結束後,再乘越野車遊南線區域,環線遊玩大約需3-4小時。 在敦煌出土的文物中,尤以兩關(陽關、玉門關)遺址和漢長城烽燧、驛站出土的文物最為豐富多彩,精美的絲綢、早期的紙張、完整的苣火等邊關將士使用的軍事、生活用品描繪了一幅古老的邊關生活圖像。敦煌漢簡記錄了漢晉時敦煌地區屯田戍邊的情況;魏晉十六國時的畫像磚,早於莫高窟石窟藝術近一個世紀;北涼石塔是已知河西地區最早的佛教藝術珍品。
  • 尋•景 | 敦煌不只有莫高窟、月牙泉
    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雅丹國家地質公園也稱為敦煌魔鬼城,是遊玩敦煌西線的重要景觀,敦煌西線指玉門關、漢長城、陽關、西千佛洞等景點。景區分為北線和南線兩個區域,可以選擇乘坐景區內的車遊玩北線,大約需要1.5-2小時,還可以選擇北線遊玩結束後,再乘越野車遊南線區域,環線遊玩大約需3-4小時。
  • 敦煌文物研究所第一本專著——《敦煌莫高窟》
    甘肅人民出版社在1957年11月出版了《敦煌莫高窟》,這是敦煌文物研究所出版的第一本專著,印數為6000冊。《敦煌莫高窟》是一本較為全面的介紹莫高窟藝術和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的專著。該書包括:一、常書鴻先生寫的《敦煌莫高窟介紹——中國人民的藝術寶庫》,相當於序言;二、《概況》,洞窟外景和敦煌文物研究所人員工作現場照片19張(含萬庚育製作的《莫高窟全圖》),相當於《敦煌莫高窟介紹》一文的插圖;三、洞窟塑像與壁畫30幅,另外有3張臨本彩圖(常書鴻臨《馬車》、史葦湘臨《得醫圖》、李承仙臨《推磨圖》),封面為莫高窟第320窟的雙飛天臨本;四、圖版說明。
  • 敦煌莫高窟講解:日本人對敦煌的特殊感情
    驚慌失措的導遊不知如何安慰這位老人。老人的慟哭,難道是因為長久以來保持的詩意想像的幻滅?抑或是喚起了一種鄉愁?這個故事我也心有感觸,有一種想流淚的感動。「日本人走進洞窟,要脫鞋、打恭作揖,恭敬的態度,嚇我一跳。」
  • 敦煌裡的中國 敦煌裡的世界——莫高窟藏經洞發現120周年新書訪談
    釋文方面,中國學者陸續推出了《敦煌文獻分類錄校叢刊》《敦煌經部文獻合集》等一系列分類釋錄文本,基本涵蓋了敦煌遺書的重要類別。與此同時,中國學者編纂出版了《敦煌石窟內容總錄》《敦煌莫高窟供養人題記》《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敦煌石窟藝術》《敦煌石窟全集》《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報告》等一系列記錄敦煌石窟的基本資料。敦煌遺書的資料整理和刊布方面工作,幾乎被中國學者壟斷。
  • 我在黃沙漫天中尋找你 敦煌莫高窟 靜止的電影
    說到敦煌莫高窟,依然要從通往那裡的戈壁灘開始說起,坐上火車,在戈壁上穿行,如果你有幸看到戈壁的日出,那一輪又紅又大的太陽從地平線上緩緩升起,將戈壁的壯闊氣息體現的淋漓盡致。到了敦煌,你就可以感受到那種神秘的氣息,在那片天地的每一個角落盤旋。當然,最讓人期待的,就是莫高窟的壁畫和千佛洞的雕塑了。
  • 敦煌莫高窟「禁止拍照」,僅是防止閃光燈強光破壞壁畫嗎
    接上文,上文把敦煌莫高窟的全貌簡單介紹了一下,筆者進景區也就是在外面拍了一些圖片,精美的洞窟內是一張照片也沒有,未免有些遺憾。浩瀚戈壁灘上的擁有2000多年歷史的莫高窟,也就是千佛洞的遙遠神秘和歷史滄桑足夠吸引人。遊客在核心景區門前需要臨時組隊,由景區導遊帶隊遊覽。景區導遊再三強調,在洞窟裡決不允許拍照,無論是相機還是手機。
  • 了解莫高窟的歷史變遷,更好地感悟敦煌的魅力
    莫高窟是中國文化重要遺產之一,也是非常經典的古文化,莫高窟開鑿時間是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 在此期間,正是中國藝術的程序、流派、門類、理論的形成與發展時期,也是佛教與佛教藝術傳入後,建立和發展了中國的佛教理論與佛教宗派,佛教美術藝術成為中國美術藝術的重要門類,最終完成了中國化的時期。
  • 寂寞沙洲 敦煌
    哈嘍小夥伴們,這裡是小生小生說旅遊,又跟大家見面了,小生今天帶大家了解寂寞沙洲、西涼國故城——敦煌。敦為大,煌為盛,是敦煌。這個絲綢之路必經城市,是絲綢之路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因壁畫而出名,因月牙泉而出名,因石窟而出名。
  • 玩在家也能遊敦煌《神廟逃亡2》帶你感受異域風情
    本著死忠粉的好奇心,我倒要看看《神廟逃亡2》到底如何讓我"雲遊"敦煌拔草! 在逃亡的路途當中,還能在遇到更多奇遇的同時,見到除了莫高窟以外的文化景觀與旅遊景點,比如鋪著"金沙"的鳴沙山、深藏在鳴沙山其中的月牙泉以及掛著紅霞的玉門關。 同時,我們還能看到帶著敦煌特有紋路的九色鹿與絲帶出現在逃亡的路途之中,相傳九色鹿在傳說中具有神力,有了九色鹿的出現或許能夠幫助玩家們跨越難關。
  • 敦煌莫高窟,一生必要去的地方,千年的夢在這裡延續
    彈指一揮間白駒過隙,鬥轉星移大漠戈壁的盡頭邊關,古道,佛窟是傳說中的千年敦煌敦煌,一個延續千年的夢。曾經的繁華已成過眼雲煙,但留存下來了博大精深的石窟與壁畫,是世界級的藝術課堂。縱馬戈壁,穿越古今絲路,感受天地的廣闊與多樣,大漠孤煙與煙雨瀟瀟皆是世間美景。
  • 守在莫高窟的年輕人:不是我留在敦煌,而是敦煌留住了我
    鄭子愚攝敦煌莫高窟除了集納極高藝術價值的塑身壁畫以外,中原以及西域等文化、科技和宗教等匯聚、碰撞、交融,在中華歷史長河中留下瑰麗,是一處戈壁沙漠中的文化殿堂。明朝以後,莫高窟趨於沉寂。人們更耳熟能詳的,是離此地不遠的陽關、玉門關。眼下,若非工作、旅遊,莫高窟附近人跡罕至。
  • 敦煌莫高窟在哪裡
    敦煌莫高窟在敦煌市東南25公裡處的鳴沙山東麓斷崖上。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後歷經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
  • 敦煌莫高窟啟票務新政策:1.2萬張B票實行網上銷售
    敦煌莫高窟啟票務新政策:1.2萬張B票實行網上銷售 2020-01-01 15:17:21(資料圖)敦煌研究院供圖   中新網蘭州1月1日電 (記者 馮志軍)1月1日起,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實施票務新政策,莫高窟參觀實行網絡實名預約購票制度和實名驗票準入制度,嚴格執行莫高窟單日遊客接待限額(6000張A票/日,12000張B票/日)。與以往不同的是,單日12000張B票將全面實行網上銷售。
  • 敦煌莫高窟講解:張大千留在敦煌的「藏寶圖」
    大家好,我是阿熊,不知不覺《敦煌莫高窟》的故事,我們已經講到了第7期節目。前幾期的節目,我們講述了從民國以來,對守護敦煌莫高窟,奉獻了自己一生的幾位前輩,其實還有還多人,敦煌後山上的那些墳墓上刻著的一個個名字 ,每個背後都是一段故事,我們以後有機會再講,這期節目,我們講述下與敦煌緣分很深的一位人物,他就是張大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