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釋《法性宗》#

2021-01-08 劉祖清369

(第四十三段)

五,法性宗;

又名<三論宗>、<空宗>、<破相宗>。什麼是法性宗呢?此宗認為;一切眾生之心並非由於斷惑而得清淨,實為本來清淨,所以眾生之心即為法性。更以般若之智,直入諸法實性,故名法性宗。什麼是三論宗呢?三論以《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為其核心、故名三論宗。什麼是空宗呢?空以涅盤本空、實相無相;故名空宗。什麼是破相宗呢?此宗以如來藏本無一物而自然破解一切相、故名破相宗。

《心經》淺釋作者封面圖

法性宗的主要思想是透過「破邪顯正」(破我執法執之邪、顯般若淨智之正);「真俗二諦」(真我與俗我之二種道理);「八不中道」(八不就是中道、即;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出,此八不破有想無想等八種邪見,一破「死後生有色無想」;二破「死後生無色無想」;三破「死後生有色無色無想」;四破「死後生非有色非無色無想」;五破「死後生有邊無想」;六破「死後生無邊無想」;七破「死後生有邊無邊無想」;八破「死後生非想非非想之無邊無想」。此八無想是認無想天和四空天為涅槃之邪見,用「八不中道」破之);涅槃世間(涅槃是常樂我淨、世間是生老病死。)通過這些道理,闡釋《般若經》諸法空性之義,其傳承法統為龍樹、提婆須利耶蘇摩、鳩摩羅什等人為法性宗之祖師。

<法性宗>初祖、龍樹菩薩;

龍樹菩薩是大乘佛教論師,大約生活在2世紀,出生於南印度,於《說一切有部》(原始部派佛教中的一部)中出家,在佛教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許多人認為他是釋迦牟尼之後大乘佛教中最重要的論師,相傳為證得初地果位的菩薩。其著作甚多,有「千部論主」的稱譽,其中以《中論》及《大智度論》最為著稱。

龍樹菩薩廣泛影響了大乘佛教各宗派,中觀派以他為創始者,瑜伽行唯識學派與「如來藏學派」也多以他的著作來證明本身宗義的正確,在漢傳佛教中享有「八宗共祖」的稱號。在藏傳佛教中,與其大弟子提婆(又名聖天)同被列入為佛教的二聖六莊嚴之一,密宗也以他為傳承上師之一,列名八十四大成就者中。

龍樹菩薩圖片

<法性宗>二祖、提婆須利耶蘇摩;

是西域沙車國王子,才學超絕,與其兄須利耶跋陀共同舍國出家,專以大乘施化,受到諸多學者的尊崇。這個時期鳩摩羅什也來奉侍於師的座下,師為說《阿耨達經》,羅什就研究核實大、小乘法義,而歸向大乘,並廣求義要,專心聽聞《中倫》、《百倫》、《十二門論》等。提婆須利耶蘇摩以老師的身份,傳授羅什大乘法,所以被尊為三論宗及天台宗的傳承祖師。

<法性宗>三祖、鳩摩羅什大師;

略稱「羅什」或「什」,意譯「童壽」。祖籍天竺,混血,出生於西域龜茲國(今新疆庫車),家世顯赫,其祖上為名門,位列四大譯經家之首,翻譯學鼻祖,語言學大師,是世界著名的思想家、佛學家、哲學家、翻譯家,所譯經典涵蓋八大宗派,被稱為中國佛教八宗之祖,其譯經和佛學成就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在東晉太元七年,秦主符堅派遣大將去迎請大師來,因戰亂直到姚興盛時才來到秦,來秦後翻譯了很多的經典,並大力宏揚三論宗。三論宗以真空義為第一,談般若智是成佛之母,是顯明第一義空,認為一切法門,沒有不由此門而得解脫的。

大師的著名弟子有「道生、僧肇、道融、僧睿、曇影、慧觀、道恆、曇濟」等,其中道生大師所著論義,與禪宗相同,惜已流失。僧肇大師所著諸論,至今猶為人所傳誦。有人說,達摩大師未來中國前,就通達禪宗直指人心的人,實出羅什大師之門。

鳩摩羅什大師圖片

<三論宗>之《日中論》有五百偈,是龍樹菩薩所造、青目菩薩所譯,專門破除二邊之見,顯明中道之理。三論中之《日百論》有一百首偈,是提婆菩薩所造,正破所有外道邪見、旁破自內誤見。《百論》有十二觀門,由龍樹菩薩作偈自釋,破小乘外道之邪見,正顯大乘深義。《中論》、《百論》、《十二門論》此三部都是宗經論,如加上《大智度論》,就是四論。

《大智度論》是釋經論、是解釋《大般若經》的。道生法師的第五傳弟子,名吉藏法師,講授三論一百多遍;又講《法華經》、《大智度論》、《華嚴經》、《維摩詰居士經》等各數十遍,曾住會稽嘉祥寺,所以人們又稱他嘉祥大師。嘉祥大師作《三論疏》四十萬言,傳到海東即現日本國,後從日本取回,取回時《十二門論》缺少了前兩門,聽說海東刊本時已不是全本了。唐代華嚴宗賢首國師,作了《十二門論宗致義記》,卷本完全,可補嘉祥大師所著已失的前二門論,現有印本流行。法性宗的修證是以般若之智,入性空之禪、真常之定,以禪定之力,入佛妙覺、證佛果位。

相關焦點

  • 6.獵人隊避難十五載,法性寺開東山法門《六祖法寶壇經淺釋》行由品一(宣化上人)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6明又問。惠明今後向甚處去。惠能曰。逢袁則止。遇蒙則居。明禮辭。明回至嶺下。
  • 王重陽丹法煉性
    其丹法特點是師承融納鍾呂及南宗基礎上,提出了一套「光性後命」的內丹理論與實踐體系,對金元以來內丹發展產生了重大迴響。王重陽內丹論述,主要有(重陽全真集)、(重陽教化集》、《五篇靈文》、《分梨十化集》、授馬丹陽《金關玉鎖訣)、(二十四訣>等。通過這些著述,可大致看出王重陽北宗丹法內容及特點。    王重陽論內丹,有大中小三乘。這是承襲鍾召而來。
  • 經典講義|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淺釋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若是微塵眾實有者」:這個微塵都沒有體性,本來是沒有的;假設它要實有的話,「佛則不說是微塵眾」:佛就不叫它微塵了。因為它沒有體性,所以叫它叫微塵。「所以者何」呢?所以然的緣故是什麼樣子呢?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哎!前邊這一分也還沒有講。
  • 法相宗曼陀羅
    但日本法相宗獨尊窺基為漢地初祖,他居於慈恩寺,故窺基法師又稱為」慈恩大師」,法相唯識宗也被稱為」慈恩宗」。而二祖慧沼,為山東淄州人,世尊稱」淄州大師」,依窺基法師學習唯識,得其真傳。玄奘三藏另一弟子圓測著《唯識論疏》以反駁窺基法師的觀點,慧沼撰《成唯識論了義燈》破其說。三祖智周法師,二十三歲投慧沼大師門下,發揚窺基一系思想,其後住濮陽報城寺,故稱」濮陽大師」。
  • 志誠曹溪求頓法,六祖破執見自性《六祖壇經淺釋》
    「理雖頓悟,事須漸修。」修行還要一天一天地去修行。你悟只是悟個理,至於證果,還要自己去修。第八,這是經文的第八品。時祖師居曹溪寶林。神秀大師在荊南玉泉寺。於時兩宗盛化。人皆稱南能北秀。故有南北二宗頓漸之分。而學者莫知宗趣。師謂眾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種。見有遲疾。何名頓漸。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故名頓漸。
  • 古今內丹學派各家 | 丹法簡述 女丹法 南北宗
    讓他們也如此先性後命,只怕性未煉好,命已不復存在。所以從北宗的傳承情況看,入道者入道時大都很年輕,也不是疾病纏身之人。所以筆者認為,北宗的這種先性後命的修持法,適合於年齡既年輕心性又極穎慧之人。當然,北宗在性學上的修持理法值得每一位內丹實踐者去學習。另外,北宗在後來的發展中也出現有習陰陽丹法的支脈,也逐漸廣泛吸收各派精華,此當另論。
  • 對辨唯識圓覺宗
    今以淘融二乘法執入大乘之般若為無生法性宗,以大乘不共者為唯識圓覺宗。法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知見即圓覺,融會三乘而歸存一大乘,即是由般若入圓覺;華嚴是佛本自住之大乘,正為圓覺;菩薩悟唯識得一切智智,果即圓覺;故皆總統於唯識圓覺宗。如此分判,似較賢首五教及圭峰三宗為允當,遍諸教文,亦無違難。 按梵士傳大乘教之本宗,蓋唯般若、瑜伽,般若為空宗、法性宗,瑜伽為有宗、法相宗。
  • 《頓悟入道要門論》淺釋(一)【2510期】
    《頓悟入道要門論》淺釋(一)佛法以破執為歸,這是千百年來修持佛法者的共識,大德先賢的論著,都以破執為根本。禪師在書中所述之理,無一不與見性有關,無一不與禪定有關,故選錄此書,以助禪定修持者習好禪定,早日頓悟。  佛法度人,無非以見性為目的,見性之法總括起來不外乎有三:一是修心見性,二是修身見性,三是念佛見性。  佛法以破執為歸,用這一指導思想去讀大珠和尚的書,去讀古聖先賢們的論著,就會把握住要領,就提住了綱,容易領悟,容易貫通。
  • 貪女色的下場丨十位夜叉王得到的解脫門和頌言【華嚴經淺釋】40(宣化上人)
    這位毗沙門夜叉王(夜叉譯為輕捷,行動很迅速,其性非常暴惡),他得到的境界,能觀察一切眾生的根性,而用種種方便法門來救護。如有惡眾生,令他改惡向善,悔過自新。他說法的音聲很微妙,令聞者得到自在。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夜叉有三種:天行、空行、地行,食噉生類。夜叉和羅剎是厲鬼,羅剎女美麗而媚人,定力不夠的男人,就受其害,作為他們的食物。今講一個公案,作為借鏡。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56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56爾時,可愛樂法光明幢天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少廣天,無量廣天,廣果天眾,而說頌言。
  • 武威鳩摩羅什寺舉行法幢宗傳法大典
    10月23日,武威鳩摩羅什寺舉行法幢宗傳法大典,鳩摩羅什寺方丈理方大和尚在大雄寶殿將法幢宗正法眼藏法脈傳予大慧道隆、心賢道融、妙正道圓、繼廣道宏、悟鎮道林、究慧道智等六位法嗣,使其成為法幢宗第五世嗣法傳人。
  • 善現光明(華嚴經淺釋)
    」                                                  ——宣化上人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503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大方廣佛華嚴經賢首品淺釋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賢首品第十二E8.毛光照益三昧門(分五)F1.一頌標門總辨   F2.八十頌別明一毛光明業用F3.一頌類顯一切毛光業用
  • 《無相頌》淺釋
    『《無相頌》淺釋』《無相頌》六祖慧能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參禪。【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要成就菩提道,只要從心上下手,時刻觀照,一法除塵,不必要到處問道,學很多的東西。【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聽了上面的話,如果你能懂了,又能自己實行和做到了,那西方極樂,就在你的眼前了。
  • 22.我們學佛法的目的,就是離報身的四苦,而得到法身的四樂【華嚴經淺釋】(宣化上人)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卷第二|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二◎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可愛樂淨妙音天王,得愛樂信受一切聖人法解脫門。」這位可愛樂淨妙音天王,他得到的境界,能令眾生歡喜快樂自動來聽法,並且信受一切聖人的法。什麼是聖人法?就是四聖法界的法:①佛法界的一乘真實法,真空妙有的中道第一義諦法。②菩薩法界的六度萬行法。③緣覺法界的十二因緣法。④聲聞法界的四諦法。這都是聖人所修行的法,所教化眾生的法。
  • 《推拿三字經》淺釋(下)
    現僅以青島市中醫院1958年的油印本為依據,作以淺釋。錯誤之處,敬請讀者指正。《推拿三字經》所記載的推拿技法,多為治療當時民間流行的某些成人及小兒疾病時所用,尤其對痢疾、腹瀉、脫肛、霍亂、瘟疫、癆瘵、痰喘、瘡腫、驚風,癲狂、牙痛、腹痛等病的症狀、診斷、取穴、預後、療效等方面,敘述較詳。由於受歷史條件的限制,有些認識和提法,顯然不適合於當代。
  • 掌握造化雷霆 役使天地鬼神:南宗道教雷法揭秘
    南宗雷法的發展雷法是道教中一門重要的法術,它形成於兩宋之際。它以內丹為本,符咒致用,融道教傳統的符籙、咒術、指訣、禹步、氣功、存神及內丹術為一體,採納吸收了儒學修持心法,並佛教密宗的真言密咒。雷霆(資料圖)雷法源自中國最古老的原始宗教與自然崇拜,即包含著人類文明中最原始的對自然精靈的崇拜,亦保存著道教企圖控制造化、主宰天地的膽略與努力,從而形成了一種非常獨特的文化現象。陳楠 採自明王世貞《列仙全傳》(資料圖)道教內丹派南宗,自張伯端始肇,其間經近二百年的發展,歷石泰、薛道光、陳楠、白玉蟾,後人謂為南宗五祖。
  • 楞嚴經五十陰魔淺釋(五十一)----宣化上人講述
    楞嚴經五十陰魔淺釋(51)◎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講於美國加州舊金山佛教講堂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其行淫者名持法子」:和他有淫慾行為的這個人,就叫持法子,說這就是接他的法了。這持法也就是傳法的,傳法的子就是他的法子。「神鬼力故」:因為這是魔鬼和邪鬼、邪神的力量,所以「於末世中」:在這個末法的時候,「攝其凡愚其數至百」:攝也就是迷——迷這一切的凡夫。他攝迷無知無識的這些人,數目到百。
  • 2020年浙江佛學院天台宗佛學院(女眾部)秋季招生簡章
    2013年,增設了天台宗課程,在培養律學僧才的同時弘揚天台教觀。同年,經國家宗教事務局正式審批,更名為「浙江佛學院天台宗學院女眾部」。浙江佛學院天台宗佛學院(女眾部)是經國家宗教事務局批准,由浙江省佛教協會主辦,以學修並重為基礎的漢語系高等佛學院,也是國內唯一一所天台宗女眾佛學院。該學院設在浙江省台州市路橋區興福講寺。以「戒律」為行,以「天台」為宗,以「淨土」為歸。
  • 淨土宗:唯佛與佛方能究盡並流通之法
    這五種說法者中,唯佛宣說為正,餘四人說法,應得佛印證認可,或與佛教三法印(小乘) 、一法印(大乘)冥符,方可稱為佛教經法。今此《觀經》,是釋迦牟尼佛親自宣說。淨土法門乃唯佛與佛方能究盡並流通之法,非餘四人所知境界。佛證一切種智,具大慈悲心。由佛稱性宣說,我等眾生方能就人生信,孜孜奉行。
  • 淺釋大愚法師「解脫歌」
    宗亦通,說亦通,團團杲日麗晴空,宗者,中心也,見到本性叫宗。說者,教也,佛說的經叫教。通宗通教,就是通通都理解親證,圓融無礙了。宗師云:「通宗不通教,猶如半邊竅;通教不通宗,猶如半肢風。」所以學佛要宗教都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