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老人守望相助,礄口鄰裡情傳佳話

2020-12-27 澎湃新聞

耄耋老人守望相助,礄口鄰裡情傳佳話

2020-12-18 18: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袁婆婆,出門記得把電飯煲的插頭拔了。」

每次出門

家住礄口區古田街萬人社區的

87歲袁三榮婆婆都不忘提醒

鄰居94歲的楊慧貞婆婆注意安全

在萬人社區

兩位耄耋老人

守望相助的故事傳為佳話

楊慧貞(左)和袁三榮(右)

買菜購藥結伴而行

楊慧貞婆婆今年94歲,老伴去世20多年,之前跟小兒子住在一起,後來小兒子中風,2017年,她搬到漢口古田美好名流匯小區居住。次年,袁婆婆住進小區,和楊婆婆住在同一單元同一層樓,僅相隔一個走廊道,她們成了鄰居。

孩子不在身邊,兩家離得又近,於是兩位獨居老人慢慢熟悉,經常在一起拉家常。袁婆婆年過8旬,但身體還算硬朗,楊婆婆年歲高,患有腰椎間盤突出,身體比較虛弱,平時很少出門,只有在買菜、買藥的時候才會下樓。為了避免老人出現意外,彼此也有個照應,袁婆婆總是約楊婆婆一起出門。有時候楊婆婆走不動,但又想下樓曬曬太陽,袁婆婆就讓楊婆婆坐在輪椅上,推著老人下樓。

袁三榮(左)給楊慧貞(右)推輪椅

危難關頭鼎力相救

有一次,袁婆婆到楊婆婆家串門,推開掩著的門看到楊婆婆躺在地上,說話有氣無力,袁婆婆想扶楊婆婆起來,可是楊婆婆完全站不起來。緊急情況下,袁婆婆一邊打電話給社區工作人員,一邊喊同樓層的年輕人幫忙。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楊婆婆被攙扶了起來。社區工作人員通知楊婆婆的女兒及時趕來,將老人護送到附近醫院,醫生仔細檢查後告知楊婆婆的身體狀況,由於楊婆婆年高體弱、頭暈導致摔倒,慶幸及時發現救護,老人目前身體無大礙,平時要格外小心,注意安全。

「幸虧有袁婆婆在身邊,要不後果真不堪設想。」楊婆婆的女兒對袁婆婆連連表示感謝。說起袁婆婆的好,楊婆婆也是忍不住誇獎這位熱心鄰居。「兒女們都有自己的家庭,有各自的事情,不可能天天守在我們身邊,身邊有個伴,孩子們也放心。」

大愛無疆慷慨義捐

除了平時樂於助人外,袁婆婆還是一位充滿愛心的老黨員。今年疫情期間,袁婆婆主動到社區想要捐款2000元獻愛心,社區工作人員看到老人年齡大,家庭條件也不寬裕,婉言謝絕了她的捐款。後來,袁婆婆看到身邊的許多黨員幹部都積極主動捐款獻愛心,她再次來到社區,強烈表達了捐款心意,社區工作人員被她的真心實意所感動,鄭重地接受了袁婆婆捐獻的1000元善款。

萬人社區副書記萬紅梅感慨地說,袁婆婆的退休金其實並不高,老人家捐獻的1000元錢是她平日裡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平時看到丟棄的飲料瓶子等物品時,她都會回收積累起來,然後,拿到廢品回收站去賣。

疫情防控期間,社區對獨居老人格外關注,多次組織上門慰問,還安排了下沉黨員結對幫扶。經歷過如此驚心動魄的疫情嚴峻考驗,鄰裡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互幫互助的氛圍更加濃厚。

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兩位耄耋老人守望相助令人感動

希望這種鄰裡情深匯聚成一股股暖流

原標題:《耄耋老人守望相助,礄口鄰裡情傳佳話》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耄耋老人訴贍養,子女如何擔責任?
    耄耋老人訴贍養,子女如何擔責任?第十二期耄耋老人訴贍養,子女如何擔責任?俗話說,養兒防老,但生育的子女太多也會有相應的煩惱,兄弟姐妹究竟應該由誰來贍養父母?責任應該如何劃分?最近,86歲的胡老太就遇到了這樣的難題。胡老太婚後共生育四子一女,丈夫和小兒子均已去世。
  • 長沙耄耋老人體驗時尚生活過重陽
    長沙耄耋老人體驗時尚生活過重陽/8) "← →"翻頁 10月24日,老人們合影
  • 琴臺耄耋七友書畫展 主角是七位80歲老人
    書畫可以健體 曠神琴臺耄耋七友書畫展 主角是七位80歲老人攝影 記者周滿珍琴臺耄耋七友書畫展武漢晚報訊(記者周滿珍 通訊員劉芬聯) 7日適逢重陽節,七位「80後」擔當主角的畫展——「琴臺耄耋七友書畫展」在辛亥革命博物館三樓展廳舉辦。七位80歲老人,揮毫潑墨,用書畫作品向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軍運會獻禮,表達愛國情懷。
  • 耄耋老人送上巨幅感謝信,感謝家中暖氣漏水工作人員依舊隨叫隨到
    「守望相助二十年,不辭勞苦解困難;民生大計掛心頭,開源熱電美名傳。」4月17日中午,一位耄耋老人來到開源東部熱力公司,送來了一封親手寫的感謝信,感謝東部熱力公司的維修師傅們20多年來為其解決困難,守護他們的幸福生活。
  • 耄耋老人桃園裡領「養老金」
    「大雪」時節,筆者再訪郯城縣李莊鎮神泉村朱映福的大片桃園,遇到上次瞧見的一群耄耋老人,帶著疑問趨前搭話:「大冷天,你們還來桃園玩呀?」老人們笑答:「俺是桃園的長期工人。」  「你們都這麼大年紀了,還不在家享享清福?」筆者問。
  • 駐馬店:耄耋老人外出迷路 「蛟龍」隊員接力送回家
    駐馬店:耄耋老人外出迷路   「蛟龍」隊員接力送回家 2020-12-24 19: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工行邢臺新光支行耐心細緻服務感動耄耋老人
    近日,工行邢臺新光支行負責人收到一位耄耋老人李女士的微信消息,字字真切,讓人倍感溫暖和感動。74歲的李女士日前來到工行邢臺新光支行營業廳內諮詢大額存單業務,網點負責人熱情接待,並向其介紹了工行大額存單優勢,李女士了解後答應過幾天來辦理,並添加了微信。幾天後,老人主動聯繫該網點負責人預約辦理業務。考慮到客戶年邁,行動不方便,該網點負責人專門駕車接李女士來到網點。
  • 身邊榜樣 | 矢志不渝堅守初心 耄耋老人雙雙入黨
    身邊榜樣 | 矢志不渝堅守初心 耄耋老人雙雙入黨 2020-12-25 21: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愛磁縣 作貢獻|耄耋老人陳志學的「小算計」
    愛磁縣 作貢獻|耄耋老人陳志學的「小算計」 2020-12-19 20: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耄耋老人上門送「禮大慶市人力資源」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耄耋老人以軍禮感謝物業人文/攝 大慶晚報記者 李曼86歲老人有事兒要說前不久的一天,張軍老人帶著上面印有「頂冠管家,頂冠服務」字樣的錦旗來到了寶石花物業第四片區創業城一項目。他說,他要表達自己對創業城2區管家梁豔和維修工人王海利的感謝之情。
  • 習水創建「幸福小屋」讓空巢老人守望相助
    「么娘,走、跳舞」「大爺,來殺一盤象棋」「想想餓飯那年代,那個曉得會過上這種的好日子」6月6日,在良村鎮良村村幸福小屋,十多位老人在
  • 耄耋老人伊斯特伍德這部新作值得你關注
    耄耋老人伊斯特伍德這部新作值得你關注 2019-08-26 16: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樓道文化涵養鄰裡情,鄰裡樓道議事角正式啟用
    1月15日上午,彩虹鄰裡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聯合鄰裡社區在和達物流信息大廈2樓的鄰裡樓道議事角內,共同舉辦了「樓道文化涵養鄰裡情 」鄰裡樓道議事角啟用活動。「走進樓道,就進了家門。鄰裡社區是我們的家,我們的樓道議事角通過集體的努力打扮得漂漂亮亮,受益最大的也是鄰裡社區居民自己。」
  • 耄耋老人真的很可憐,他們的孤獨是年輕人無法理解的
    自從我回到老媽身邊生活,也已經兩個多月了,我越來越深深地感受到那些耄耋老人的孤獨和可憐。網絡圖片老人的世界是無聲的,模糊的,聽不清,也看不清,因而也是孤獨的寂寞的,越來越和別人疏離,有時候,我坐在一邊看著母親那佝僂的脊背,越來越孱弱的身軀,內心無限悲涼,我不知道要怎麼樣來彌補我多年的對她的陪伴的缺失
  • 房屋漏水引發鄰裡官司,法官多次溝通協調修復漏水
    楚天都市報8月19日訊(記者張理晶 通訊員餘月 東成)樓上漏水,樓下受苦,因此產生的鄰裡糾紛在生活中屢見不鮮,75歲的史爹爹就碰上了這樣的糟心事兒。房屋漏水兩年協商未果,史爹爹將鄰居告上法院。礄口法院多次溝通協調,化解鄰裡糾紛,房屋漏水得到修復。
  • 澠池耄耋老人義務守山60餘載,只為這片綠水青山
    澠池耄耋老人義務守山60餘載 她說只為這片綠水青山 □黃河時報記者 陰波 特約撰稿 趙婷/文圖
  • 耄耋老人子宮脫垂苦不堪言 渭南市婦幼保健院妙手回春
    近日,渭南市婦幼保健院婦科成功為一位患有重度子宮脫垂、陰道前後壁膨出的耄耋老人實施了手術治療,解決了老人的難言之隱。據了解,85歲的楊奶奶合併高血壓、糖尿病、腦梗塞等疾病,10個月前感覺用力後陰道有一腫物脫出,直立和咳嗽時加重。
  • 安海「嗦囉嗹」:耄耋老人畢生的堅守
    正是依靠這位耄耋老人的堅持和努力,「嗦囉嗹」民俗才得以在安海古鎮傳承下來。 「採蓮」寓意驅邪避災 顏昌瑞生於1935年,是土生土長的安海人,60多年紮根基層。1956年,時任安海總工會職工俱樂部專職主任的他,第一次以工會的名義組織「嗦囉嗹」隊伍,開展「採蓮」活動,轟動了安海。
  • 【2014故視匯】與我常在——耄耋母子情
    【2014故視匯】與我常在——耄耋母子情 (15/20) "← →"翻頁
  • 「在社區·愛成都·迎大運」2020成都社區志願服務周暨社區鄰裡節...
    「從2018年起,我們每年在12月22日(社區志願服務日、社區鄰裡節)這天號召全市社區志願者積極行動,號召全體市民以鄰為伴、與鄰為善,從身邊做起、從社區做起,共創美好家園。2021年成都將舉辦大運會,我們號召市民積極參與志願服務,營造美好環境,攜手迎接大運」成都市委社治委有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