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小記者講述四庫全書小故事|紀曉嵐斷句《涼州詞》

2020-12-27 燕趙滄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大家好,我是滄州小記者郭柏成來自運河區實驗小學三(7)班,歡迎大家關注《滄州小記者講述四庫全書小故事》,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故事是紀曉嵐斷句《涼州詞》。

紀曉嵐做為《四庫全書》總編纂,他的才華是非常不得了的,而且機敏過人。在編纂《四庫全書》的過程中,有一年 夏天,皇宮中新添了不少扇子,乾隆皇帝很喜歡一把扇子,就命紀曉嵐在自己喜歡的扇子上題字,選的內容是唐代詩人王之渙 的七絕詩《涼州詞》。這首詩的原文是:「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接命後 紀曉嵐拿筆洋洋灑灑的一揮而就,然後呈給皇帝御覽。乾隆皇帝看完後,很不高興地把扇子丟回給紀曉嵐,並大聲叱呵」豈 有此理,該當何罪?」紀曉嵐嚇的出了一身冷汗,趕緊跪下戰戰兢兢的打開扇子。仔細一看才知道他不慎把「黃河遠上白雲間 」的「間」字漏掉了。只見紀曉嵐不慌不忙,緩緩地說:「聖上息怒!啟稟聖上,這不是詩,而是一首詞,讓微臣吟誦給聖上 聽: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經紀曉嵐這麼一斷句,一首《涼州詞》果 然由詩變成了詞。乾隆皇帝哈哈大笑,不得不稱讚紀曉嵐的才智過人。

滄州小記者 郭柏成

運河區實驗小學三(7)班

相關焦點

  • 滄州小記者講述《四庫全書》小故事 |「貌寢短視」紀曉嵐
    「貌寢短視」紀曉嵐大家好,我是滄州小記者張佳倪來自回民小學三(2)班,歡迎大家關注《滄州小記者講述四庫全書小故事》,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故事是歷史上記載的紀曉嵐
  • 滄州小記者講述《四庫全書》小故事 |紀曉嵐巧解老頭子
    《紀曉嵐巧解老頭子》        大家好,我是滄州小記者金祺雅來自黃河路小學二(9)班,歡迎大家關注《滄州小記者講述四庫全書小故事
  • 紀曉嵐修《四庫全書》,把《山海經》列為禁書,原來書中有個秘密
    眾所周知,紀曉嵐一開始就寫了《四庫全書》,這也是我國歷史上一次偉大的文明洗禮。正如你所見,紀曉嵐在電影和電視劇中非常有才華,幽默,並有紀曉嵐的稱號,一個浪漫的才子。然而,他在圖例和屏幕上的形象並不一致。我們在電視劇中看到,當時甘龍和紀曉嵐的關係非常好。君主和大臣之間有信任,不僅如此,而且還互相嘲笑。然而,歷史並非如此。
  • 歷史上的紀曉嵐是怎麼死的?紀曉嵐活了多少歲?
    紀曉嵐生於公元1724年,卒於公元1805年,享年82歲。紀曉嵐是河北滄州人,原名為紀昀,因字曉嵐,人稱紀曉嵐。紀曉嵐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為官期間擔任《四庫全書》的總編輯。公元1730年,紀曉嵐參加童子試,憑藉自身出色的文學知識獲得了優異成績,當地的百姓稱呼紀曉嵐為「神童」。紀曉嵐十一歲時,跟隨父親到京城居住生活,隨後一直致力於學習。1740年,紀曉嵐時年17歲,娶第一位夫人馬氏。
  • 《鐵齒銅牙紀曉嵐》戲說之外,紀曉嵐辛酸的歷史真相
    同時,對正史材料的加工演繹,也引導大家認為編纂出來的故事當年真的發生過。比如已經成系列的《鐵齒銅牙紀曉嵐》,幾個老戲骨的表演讓大家看的津津有味,卻真的以為紀曉嵐可以和和珅鬥得歡天喜地。歷史上的紀曉嵐根本就沒有與和珅相鬥的資格,恰恰相反的是在乾隆朝屢興文字獄的時間段,他所做的只有如履薄冰。紀曉嵐,滄州獻縣人。20歲的時候參加河間府的府試,考中第一成為了秀才。
  • 許超傑丨《四庫全書》提要文本系統例說
    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降,隨著文淵閣、文津閣、文瀾閣《四庫全書》的影印,《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紀曉嵐刪定<四庫全書總目>稿本》《天津圖書館藏內府寫本書前提要》等書的出版,為我們展開《四庫》提要過程性的動態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文獻基礎。
  • 紀曉嵐文獻整理集大成之作——評《紀曉嵐全集》
    當代學界對紀曉嵐文集也進行過數次整理,如1995年孫致中等點校本《紀曉嵐文集》三冊、2004年堵軍編校《紀曉嵐文集》等;此外,紀曉嵐相關著作如《閱微草堂筆記》《烏魯木齊雜詩》等以單本流傳者更是數不勝數。然而這些「全集」「文集」收錄均不全面,難以反映紀曉嵐存世文獻的全貌。
  • 趙龍丨四庫館臣對宋人筆記分類的早期認知——從《四庫全書初次進...
    摘 要:《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是「四庫學」的重要文獻之一,處於四庫館臣纂修分類稿與《四庫全書總目》的過渡階段,有承上啟下的特點。《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撰者在對前代書目分類批判繼承的基礎上,搭建起較為完整的圖書分類體系,反映了四庫館臣對傳統學術史和學術體系的基本建構。
  • 紀曉嵐,真的能跟和珅叫板?
    2000年開始,由劉家成,張國立,羅長安執導的系列古裝戲說歷史題材輕喜劇《鐵齒銅牙紀曉嵐》播出了,一共四部。該劇主要講述了乾隆當朝的紀曉嵐與和珅明爭暗鬥、參與破案的智鬥故事。先後擔任和兼任眾多關鍵職務,主要包括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兼任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正總裁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數十個重要職務,拜文華殿大學士,封一等忠襄公。
  • 河北挖出紀曉嵐墓,裡面竟坐著7位女子,紀曉嵐「真實面目」被揭開
    其中乾隆時期的紀曉嵐,我們更是耳熟能詳。我們看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的時候,總是會被裡面的劇情深深吸引,其中紀曉嵐與和珅鬥智鬥勇的故事,讓我們開懷大笑,樂在其中。 但是歷史上的紀曉嵐是怎樣一個人呢?他是否像張國立老師演的一樣,平時就嫉惡如仇,經常與權貴打的「水火難容」呢?
  • 風流才子紀曉嵐一生和他筆下的鬼神世界
    曾任《四庫全書》總纂官,著有《閱微草堂筆記》。嘉慶十年(1805年)病逝,時年八十一歲,諡號文達。除了耗盡一生心血編著的《四庫全書》之外,其所著《閱微草堂筆記》和《紀文達公遺集》也流傳下來。四庫全書紀曉嵐的好友朱珪在自己著作中曾描述道:河間宗伯奼,口吃善著書。沉浸四庫間,提要萬卷錄。
  • 論《四庫全書總目》的戲曲文體批評
    這一思想吸收了長期以來戲曲文學創作批評、戲曲搬演理論研究與戲曲實踐的成果,本身也構築了戲曲本體論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當然,更大的突破,是王國維先生以「戲」+「曲」的「戲曲」一詞統括院本、雜劇、南戲等多種中國原生戲劇樣式,提出「以歌舞演故事」的概念,用「歌」的形式保留了「曲」的地位,同時又將戲曲與詩詞等傳統文學分開,從而確立了戲曲獨立的學科價值。
  • 正史中的紀曉嵐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別被電視劇騙了
    歷官左都御史,兵部、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管國子監事致仕,曾任《四庫全書》總纂修官。並且著有《閱微草堂筆記》一書。紀曉嵐為官的前十幾年,基本上都是編撰書籍的官員。直到紀曉嵐為父親守孝歸來,朝廷一開始的意思是讓紀曉嵐到貴州任知府,可是乾隆皇帝知道紀曉嵐沒有治理地方的能力,也就是會編編書而已。所以讓紀曉嵐到了翰林院為官。
  • 歷史上的紀曉嵐究竟有多好色?
    而"風流",用來形容紀曉嵐,也是貼切的。再進一步,用"風流"來解釋紀曉嵐的墓中為何會出現七個清朝的女子,其實也是有其可取之處的。文鸞本是紀昀的四叔從滄州買回去的丫鬟。但因為長得水靈又討喜,她很快便成了年幼的紀昀的玩伴。 當時紀昀的四嬸看到紀昀如此喜歡這個小丫頭,還開玩笑說,要是將來紀昀考取了功名,就把文鸞許配給紀昀。只是後來紀昀科舉之路曲曲折折,文鸞還未熬到與紀昀雙宿雙飛,便撒手人寰。
  • 大清才子紀曉嵐的奇聞軼事
    紀曉嵐,清代文學家。歷任侍讀學士、內閣學士、兵部侍郎、左都御史、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等職。總纂《四庫全書》,撰寫《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著有《閱微草堂筆記》、《紀文達公遺集》等。隨著《鐵齒銅牙紀曉嵐》等影視作品的熱播,人物形象為大眾所喜聞樂見。人們心目中的紀曉嵐多為才華出眾、風流倜儻、能言善辯、機智幽默、奉公廉潔。
  • 紀曉嵐與和珅的關係是和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說的那樣嗎?
    當然這只是電視劇中的劇情,劇中紀曉嵐可謂是和珅的頭號對手,不過在歷史上卻非如此。歷史上和珅最大的幾個政敵卻沒有紀曉嵐。當然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紀曉嵐確實是一個才子。那紀曉嵐這麼一個大才子,他到底是怎樣的人呢?
  • 貪女色、假清高、惡趣味:拆穿紀曉嵐的三個真相
    紀曉嵐好女色的程度不可想像,而且他是生理需求,大概與愛和喜好都沒有關係,只是形成了一種肌肉記憶或說條件反射。一日五次按時按量,形成了如一日三餐一樣的規律性,按現代醫學的說法應該屬於一種性癮者,證據如下:一日不御女,則膚欲裂,筋欲抽。嘗以編輯《四庫全書》,值宿內庭,數日未御女,兩睛暴赤,顴紅如火。純廟偶見之,大驚,詢問何疾,公以實對。上大笑,遂命宮女二名伴宿。
  • 京杭對話:杭州文瀾閣本《四庫全書》將重返北京展出
    文瀾閣《四庫全書》。浙江圖書館供圖中新網杭州9月21日電 (童笑雨)9月21日,記者從浙江圖書館獲悉,該館鎮館之寶文瀾閣本《四庫全書》,將於9月23日重回「誕生地」北京向公眾展示。此次展出的文瀾閣本《四庫全書》共計兩種,反映了運河誕生以來的千年變遷。杭州文瀾閣。浙江圖書館供圖9月23日,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將在北京舉行。該活動以「運河上的京杭對話,共建共享新未來」為主題,包含京杭大運河專家研討、系列主題展等子活動。此次文瀾閣本《四庫全書》將參加「鑑古藏今共建共享千年運河」系列主題展。
  • 炮火下的國寶,文瀾閣《四庫全書》秘藏貴陽歷史登上央視紀錄片
    11月8日晚8點,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炮火下的國寶》欄目,揭秘了文瀾閣《四庫全書》秘藏貴陽的歷史。文瀾閣《四庫全書》《四庫全書》由乾隆皇帝主持,費時13年編成,8億多字,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部叢書。全書成型後,乾隆令人抄錄了7部,分別藏於南北七個地方,史稱「北四閣」和「南三閣」。南三閣中的文宗閣、文匯閣藏本在太平天國戰爭期間被毀,而倖存於世的文瀾閣藏本曾大量散失,成為南三閣中唯一僅存的一部,其經歷也最為曲折。
  • 為你解讀歷史上真實的紀曉嵐
    這些都是影視劇中演繹的紀曉嵐的角色,影視作品中的歷史人物,或多或少與真實歷史有所差別,那麼歷史上的紀曉嵐,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在民間傳說和影視刷中,紀曉嵐風流倜儻,一表人才,能說會道,鐵齒銅牙,在與和珅的鬥爭中表現出正直和睿智。然而,歷史真實並非完全如此。據載,紀曉嵐「貌寢短視」。「貌寢」指相貌醜陋;「短視」即近視眼。此外,他還有口吃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