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兇是哪裡來的?拿物理現象來講是:「剛柔相推而生變化。」剛柔,我們知道就是陰陽,物理世界中抽象的就叫陰陽,實質的就叫剛柔。剛就是陽,柔就是陰。像矛盾,事實上也是互相推蕩的一種現象。在中國的文化思想中,矛盾也不過是一種現象,就是《易經》所謂的象。它表示了這種變化的關係,說明了矛與盾的原理。
像太極拳的推手一樣,你推過來,我推過去,兩種力量,互相推蕩,「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洋人們講邏輯什麼的,講到矛盾呀,統一呀,肯定呀,否定呀……大家認為高明得很,以為這就是學問。我們當年也拼命地讀,但我讀完以後就丟了,那不過是變化的現象,沒有什麼了不起。等於現在講心理學,舉出很多的個案,證明這個心理反應是如何如何。這樣做法很辛苦,個案看完了,有沒有用?這些心理狀況也許是社會上普遍發生的現象,也許是整個的社會心理發生的變化,總之,變化的過程太多了。譬如說我們用的電燈,開了電門我們只感覺它亮,不知它隨時都在變化;剛開始那一秒的電已經消耗了,它隨時在消耗,隨時在成長,隨時在生滅。可是大家看不到這個變化,只看到電燈在亮著。而《易經》已經看到這個變化,知道這個過程,所以它指出物理世界是「剛柔相推而生變化」。
觀察自然的現象,《繫辭》告訴我們自然現象的涵義。拿佛學來說,自然現象中山河大地是無情的東西;一切眾生,像我們這些有生命的人,是有情的東西。所以佛學稱眾生為「有情」,是有靈性,有思想的;物質世界則是無情的東西,是沒有思想的。「聖人設卦」,讓我們觀察到無情世界的現象,「繫辭焉而明吉兇」。眾生是哪裡來的,也是宇宙物質世界的一種現象。「剛柔相推」,是兩種正反質能相互推動,因而產生了有情世界的一切眾生。
假使這兩大原則把握住了,知道了剛柔相推而生變化的理,你想卜卦算命的話就可以百算百準了。不過這個中間也有它的變化,是看時、空的大小來決定的。像醫生看病,說今天病好一點沒有?病人說沒有,還是很痛。但你昨天還痛得躺在床上,今天已經可以床床活動了,已經不錯了。可是人總不滿足,因為他不曉得「剛柔相推而生變化」的道理,大家懂了這個原則以後,就可以進一步學《易經》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