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失明的他,花兩年時間駕馭最難小提琴曲目《流浪者之歌》

2021-01-09 Music小鋼炮

當一位盲人選擇走上一條音樂之路時,需要付出哪些無法想像的努力?他將如何在旁人的議論中堅持自己?

1991年張哲源出生於雲南,因視網膜無色素病變先天失明。他從13歲開始正式學習小提琴,在父親的支持下,他每天堅持練琴10小時,成為了中國首位盲人小提琴演奏家。張哲源自學習小提琴開始,已經翻譯了超過上千張盲文樂譜, 除了要將每一個音符都深刻地印到自己的腦海中之外,他還需要結合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及複雜的演奏技巧去展示這首樂曲的精神內涵。

2009年,18歲的張哲源在雲南昆明劇院成功舉辦了個人小提琴獨奏音樂會。2010年,他考入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擔任小提琴手。同年,張哲源在亞洲殘疾人運動會閉幕式上擔任小提琴獨奏。

2018年,張哲源更以優秀的成績考入謝菲爾德大學,他去了英國,繼續他的碩士研究生之路

哲源的動人之處不僅是他用自己超凡的努力練就了這樣的小提琴技法,而是在於,不論要面對多大的挑戰,他時刻都將自己看作為一個不受任何約束的常人。

《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賽之歌》,是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帕布羅·德·薩拉薩蒂的代表作之一, 也是小提琴獨奏曲中不朽的名篇,它那迴腸盪氣的傷感色彩與艱澀深奧的小提琴技巧所交織出來的絢爛效果,任何人聽後都會心蕩神馳不已。

希望大家聽過他的演奏曲子,都能從他的音樂中感受到他樂觀的信念和對自由的嚮往

相關焦點

  • 薩拉薩蒂《流浪者之歌》小提琴名曲賞析
    《流浪者之歌》也被譯為《吉普賽之歌》,是薩拉薩蒂的代表作。
  • 【名曲欣賞】小提琴獨奏曲《流浪者之歌》
  • 小提琴《流浪者之歌》(收藏級)
    來源:天籟之音(ID:tlzy121) 作者:曾浩珉 微信號3005378簡單介紹一下:《流浪者之歌
  • 流浪者之歌 | 追逐放浪不羈的自由與夢想
    我的族人啊,我回來和你們一起歡樂了,敲起手鼓,盡情唱吧,盡情跳吧,為了我們自由的靈魂,為了我們永恆的家。形象地刻畫了流浪的吉普賽人憂鬱傷感、剛強豪放但又不乏詩意的民族性格,任何人聽後都會為之動容。▲ 柯崗 《流浪者之歌》是一部單樂章作品,但可以分為四個部分,前三個部分為C小調,最後一個部分為A小調。
  • 十級【外】:流浪者之歌 小提琴音頻/視頻/曲譜
    點擊上方藍字金奇小提琴課堂並關注,更多乾貨全曲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中板,C小調,4/4
  • 斯洛伐克12歲小提琴天才泰奧·格特勒(Teo Gertler)小提琴演奏薩拉薩蒂《流浪者之歌》
    小男孩叫泰奧·格特勒(Teo Gertler)近幾年已成為享譽全球的天才演奏家,視頻演奏的《流浪者之歌》這場演出,
  • 莎拉·張 小提琴獨奏 薩拉薩蒂《流浪者之歌》
    《流浪者之歌》(又名《吉卜賽之歌》),這是一首小提琴獨奏曲,這一首樂曲是薩拉薩蒂所有作品中最為世人所熟悉的名作。
  • 不同年代的小提琴四超女精彩演繹《流浪者之歌》
    《流浪者之歌》由薩拉沙蒂曲。薩拉沙蒂是西班牙小提琴大師。他不僅演奏技藝精湛,而且創作的這首《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賽之歌),更被稱為小提琴名曲中之名曲。今日分享瑞秋派恩、伊芙琳克萊恩、侯以嘉以及沙拉張四位小提琴超女演奏的《流浪者之歌》:
  • 小提琴伴奏曲《奇異恩典》、《流浪者之歌》、《科萊裡A大調第九小提琴奏鳴曲第四樂章》
    歌的主題和《聖經》的主旨相符:懺悔、感恩、贖罪、重生。歌詞簡潔充滿敬虔、感恩的告白,也是約翰·牛頓的生命見證,約翰·牛頓本是一名黑奴船長,無惡不作,後來反而淪落非洲。在一次暴風雨的海上,他蒙上帝的拯救,於是決心痛改前非,奉獻一生,宣揚上帝的福音,成為19世紀的傳道人。
  • 貫穿《天道》《在遠方》的一首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推薦給你
    《流浪者之歌》薩拉薩蒂的《流浪者之歌Zigeunerweisen》,又名《吉普賽之歌》,小提琴獨奏曲中不朽的名篇。知道《流浪者之歌》是因為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中主人公最喜歡的曲子之一。小說中文字描寫再細膩,不如自己親身感受一次。
  • 一部小提琴獨奏曲解讀一個民族——《流浪者之歌》
    一部小提琴獨奏曲,至少學琴5年以上才能接觸到的曲子,是檢驗小提琴技巧以及對音樂理解的試金石,這就是廣為人知的——《流浪者之歌》。《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賽之歌,是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帕布羅·德·薩拉薩蒂的代表作品之一。
  • 12歲小提琴天才演奏《流浪者之歌》,大師氣質!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外國經典音樂《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賽之歌》,是西班牙小提琴家、
  • P.薩拉薩蒂《流浪者之歌》
    他5歲時即已為西班牙女王伊莎貝爾二世表演,其後西班牙王室負擔了其所有的培養費用。1856年他赴巴黎音樂學院從師著名小提琴家讓·德爾菲·阿拉爾(Jean Delphin Alard)。1860年,薩拉薩蒂從巴黎音樂學院畢業,開始巡迴表演。在演藝生涯中,他走遍了歐洲、北美和南美,獲得了很高的聲譽。其演奏技藝精湛,音色甜美純淨,因而它被後人稱為「帕格尼尼再世」。
  • 【特別推薦】青年小提琴家Teo演奏多情吉普賽:薩拉薩蒂《流浪者之歌》
    流浪者之歌(Zigeunerweisen, Op. 20)是西班牙作曲家帕布羅·德·薩拉薩蒂於1878年完成的一首管弦樂隊伴奏的小提琴曲
  • 《流浪者之歌》:哪怕你不知道薩拉薩蒂,你也一定聽過這段旋律
    》(Zigeunerweisen op.20),又名《吉普賽之歌》(Gypsy Airs),是西班牙作曲家帕布羅·德·薩拉薩蒂1878年為小提琴和管弦樂隊創作的一部音樂作品,並於同年在德國萊比錫首演。該部作品自始至終都十分講究藝術渲染效果和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形象地刻畫了流浪的吉普賽人憂鬱傷感、剛強豪放但又不乏詩意的民族性格,任何人聽後都會為之動容感同身受。《流浪者之歌》是一部單樂章作品,但可以分為四個部分,前三個部分為C小調,最後一個部分為A小調。
  • 電視劇《天道》與《流浪者之歌》
    在電視劇《天道》中有這麼一個劇情,聊的就是《流浪者之歌》,丁元英說:」穆特演奏的《流浪者之歌》還不足以冠一個『好』字」,同樣一首曲子,我們以穆特和弗雷德曼的小提琴來做比較;「穆特詮釋的是『悲傷,悲涼,悲戚』,弗裡德曼他詮釋的是『悲憤
  • 82歲的小提琴大師埃達·亨德爾演奏《流浪者之歌》
    據說當她只有三歲時,由於經常看姐姐拉小提琴,便無師自通地學會了小提琴演奏的基本方法。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裡,她居然拿起姐姐的小提琴拉了一首她母親常唱的歌曲,使得毫無心理準備的家人們驚訝得目瞪口呆。就這樣,三歲的亨德爾自己決定了她日後的生活道路,從此與小提琴結下了不解之緣。亨德爾雖年事已高,但仍然積極地從事著各種重要的音樂活動,其中尤以教學活動為突出。
  • 4位小提琴超女跨世紀演繹《流浪者之歌》,不朽的名曲!
    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可關注「最美小提琴音樂」,這樣您就可以每天收到更多好聽的小提琴音樂了。
  • 《夢之弦 小提琴經典名曲》,中外小提琴音樂名曲精選集
    小提琴經典名曲 2CD專輯藝人:群星出版:武漢音像出版社發行:廣州博凱汽車音樂有限公司ISRC:CN-F05-09-420-00/A.J6ISBN:978-7-88532-257-1發行時間:2016年                  專輯簡介:        樂器世界裡的皇后
  • 影視配樂丨《功夫》與《流浪者之歌》
    他一心渴望加入手段冷酷無情、惡名昭彰的斧頭幫,並夢想成為黑道響叮噹的人物。此時斧頭幫正傾全幫之力急欲剷平唯一未收入勢力範圍的地頭,未料該地臥虎藏龍,痴肥的惡霸女房東肥婆加上與其成對比的懦弱丈夫二叔公,率領一班深藏不漏的武林高手,大展奇功異能,對抗惡勢力 。第一次是周星馳被包租婆追的場景,《流浪者之歌》輕快的小提琴節奏,阿星和包租婆誇張的表演及漫畫式的背景,成就了這一幕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