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太平洋1

2021-02-22 ZhuLingTong

   在哥兒魔的每部作品中,基本上都有一個集中展示他怪趣(或「怪癖」)的場景——仿佛是託羅為同好者準備的一場同嗨晚會——最典型的如《地獄男爵2》裡的怪物市場(TrollMarket)。能玩視覺或特效的導演有很多,但自身親力親為參與設計的卻很少,而這種帶有導演印記的設計感,觀眾終究是能感受得到的,那其實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激情」(Passion)。

     對於《環太平洋》中的兩大主角:機甲與怪獸,哥兒魔無疑是有激情的,可以說從小愛到大。在他成長的六、七十年代,墨西哥引進了大量的日本特攝影視作品,在其中泡大的託羅,很小的時候就土法自制了一個哥斯拉特攝道具,這回手握近兩億美元的製作費,還不把怪獸做得精細到極點麼?

《環太平洋》中的怪獸(Kaiju),除了大體輪廓造型外,別的細節還真不多,以至於有時候看起來像是只做了初級紋理渲染的大號模型——對於特效技術帝們而言,這顯然有些難以接受。不過,我認為如果從電影設定的角度來說,這種「粗糙」還可能是更高層次一種真實。

  片中的怪獸有多大?它們個頭有些區別,但基本上都有二、三十層樓那麼高。為了營造一種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哥兒魔摒棄了奇觀視角,不在攝影上玩噱頭,多以現場人類的視角來展現怪獸與機甲的大戰。這樣一來,「細節」就不是那麼重要了,因為要在模擬人類視野的畫面中放下如此大的怪獸,必然得拉大距離,在那麼遠的距離下,怪物身上有個肉瘤三個乳頭幾道褶皺之類的細節都是看不到的。

  用CG特效做怪獸這種完全虛擬的角色,但凡講究點的都會由內而外建模,也就是從骨骼、肌肉系統做起,一直做到皮膚和毛髮系統。負責本片視覺特效的,是行業翹楚工業光魔,按理說,構建這種「由內而外的美麗」應當不在話下。但《環太平洋》中的怪獸省略掉了骨骼肌肉系統,只有輪廓體格模型來供動畫部門參考。

  更有甚者,片中不乏慘烈大戰中怪獸肢體折斷、軀幹受傷的場景,但你根本看不到傷口的細節——實際上,你看到的,會像是一大塊發著淺藍色螢光的果凍;而某些怪獸還有螢光紋身……我個人的理解,這一點都不酷,只能說是「好玩」,哥兒魔是在用這種故意粗糙的設定,來還原那種缺乏細節的童真幻想。

    遺憾之餘,唯有希望。我希望本片票房至少達到製片廠期望,因為我希望在續集中,哥兒魔的極客「本我」能滿血重生,奉獻給影迷們一場真正酣暢淋漓的狂歡。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對自己說:機甲怪獸夢已了,你可以進毛片天堂了。

相關焦點

  • 【電影】環太平洋1
    事件結束後,人類為巨獸起了「怪獸」(Kaiju)的名字,但原本認為結束的怪獸襲擊卻接二連三而出現在各個環太平洋城市。人類在無計可施之下發明了他們自己創造的「怪獸」:「機甲獵人」(Jaeger),利用巨大機械士兵來對抗怪獸大軍,由兩名腦部神經網絡互相串連(浮動神經元連結)的操縱者同步操作戰鬥機械士兵,利用儀器來檢測怪獸的級別與代號。
  • 《環太平洋2》口碑撲街,《環太平洋3》還會有嗎?
    不過《環太平洋2》最後引出了《環太平洋3》這個彩蛋,可是很多的網友感覺不會有《環太平洋3》了,是啊,《環太平洋2》確實讓很多的小夥伴很失望,劇情有點平平,怪獸也不多,機甲也很少。最後的流浪者砸死怪獸一幕,更是超乎了所有人的想像。
  • 看完《環太平洋2》,你還想看《環太平洋3》嗎?
    《環太平洋1》在推出的時候,廣受追捧,它給我們展示了一個神奇的機甲世界,讓我們看到機甲不再屬於動漫,而是可以真切地出現在螢屏中。時隔多年,在萬眾矚目的期待中,《環太平洋2》被重新搬上大屏幕,原以為能夠再次掀起一股機甲浪潮,然而隨之迎來的卻是影迷失望的噓聲,前後如此巨大的反差,原因究竟在什麼地方呢?《環太平洋2》劇情延續了《環太平洋1》,雖然主角不一樣,但本質是差不多的,都是人類操縱機甲應對外星怪獸。
  • 《環太平洋:雷霆再起》環太平洋為什麼會失敗?
    環太平洋2一直被一部分網友詬病,說缺失了「厚重感」。那麼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導致了「厚重感」的缺失,我嘗試著去分析了一下。個人認為主要原因是,在有限的空間內無法體現機甲之大,這裡我們用環1作為標杆。①參照物的運用。環太平洋2中確實運用了參照物,來體現機甲之大,有一說一,有不少場景確實運用的非常不錯。但也有些場景把好不容易從襯託出的「大」毀於一旦。
  • 【快訊】環太平洋2
    導演: 吉爾莫·德爾·託羅編劇: 吉爾莫·德爾·託羅 / 特拉維斯·比徹姆 / 扎克·佩恩主演: 查理·漢納姆 / 菊地凜子
  • 《環太平洋:雷霆再起》環太平洋2
    《環太平洋2》捨棄近景,大部分由遠景鏡頭構成,摒棄了略顯沉悶和黑暗的特效,增加了許多在白天城市中的機甲大戰,光線充足打戲看得透徹,機甲和機甲,機甲和怪獸,明快的風格和顏色,冰天雪地逆風進攻,雪崩中在冰面纏鬥,拳拳到鐵摔跤割鐵,3隻怪獸合體變成巨型怪獸,怪獸兇殘怒吼撕碎機甲,帶來爆破砸爛的快感,和全新的酷炫視覺震撼。
  • 環太平洋 1-2
    類型: 動作 / 科幻 / 冒險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 / 日語 / 粵語 / 漢語普通話 / 俄語環太平洋的劇情簡介   近未來,地球環境逐步惡化。神秘外星殖民者通過大洋底部的蟲洞「缺口」將身形龐大、殘冷迅猛、身藏劇毒的怪獸接連派往地球,有條不紊地實施著它們的殖民毀滅計劃。
  • 環太平洋
    《環太平洋》票房排名第三 災難題材失寵表現差強 觀眾們並沒有完全錯過本周末的災難大片,這部由吉爾勒莫·德爾託羅(Guillermo del Toro)導演的,描述巨型機器人與巨大怪物的史詩般對戰的《環太平洋
  • 《環太平洋|Pacific Rim》
    雖然在2013年的暑期檔開闢出戰場,《環太平洋》的票房卻撲了個街,北美首周票房3700萬美元,最終票房僅拿到1.08億美元。要不是中國內地市場愣生生地為總票房奶了一個億,這部投資就接近兩個億的電影可能得靠製片方賣碟才能賺回本。
  • 《環太平洋》要拍三部曲
    《環太平洋2》網友自製預告海報,是不是也挺贊的?
  • 《環太平洋2》終於來了,IMDB上僅拿到6.1分···
    北美部分影院提前上映了《環太平洋2》,隨後IMDB評分開放,這部電影僅拿到了6.1分,差點不及格···到了比較專業的爛番茄上,這個分數更加慘澹。《環太平洋2》的新鮮度僅為44%,共有63家媒體評價,打好評的為30家,還不到一半。不過,在2013年上映的《環太平洋》最終在IMDB上也只拿到了6.9分。
  • 【欣賞】環太平洋
    環太平洋終於迎來了第二部上映的消息,相信看過第一部的朋友一定會興奮不已,這裡先來看看模型過一下乾癮吧,沒想到吧,它居然有模型,還是拼裝的
  • [環太平洋2:雷霆再起]
    《環太平洋2》最新/終版 預告(中文) >>怎麼樣?!《環1》結尾人類的勝利只是短暫的,更大規模的外星怪獸入侵即將展開!上部中伊德瑞斯·艾爾巴(Idris Elba)飾演的將軍光榮殉職,他的兒子(約翰·博耶加 John Boyega 飾)將成為《環2》的主角。
  • 為什麼是《環太平洋》而不是《環大西洋》?——教科書背後的故事52
    1.為什麼說怪獸要在環太平洋地區登陸?2.環太平洋和環大西洋有什麼區別?3.環太平洋為什麼有火山地震帶?
  • 《環太平洋:雷霆再起》
    《環太平洋:雷霆再起》近日,好萊塢科幻動作電影
  • 重看陀螺的「環太平洋1」絕對能治癒看完「環太2」後的鬱悶
    遙想5年前,陀螺導演的《環太1》的內地票房可是7億人民幣。這次《環太2》1.5億美元的投資款要損失大半了。周末,口袋君腦中一直在回想:陀螺的《環太平洋1》到底講了什麼,實在有點想不起了。只記得當時,賈秀琰翻譯的"天馬流星拳"字幕引發巨大爭議,搶了不少戲。
  • 影片《環太平洋》機甲、怪獸簡介
    狀       態:影片《環太平洋》中的2025年1月8日在「香港戰役」中被四級怪獸「尾立鼠」擊毀,三名駕駛員當場死亡。狀       態:影片《環太平洋》中的2025年1月12日在「挑戰者深淵戰役」中自毀,兩名駕駛員當場陣亡。
  • [2018][環太平洋:雷霆再起]
    亞德裡亞·霍納 / 張晉 / 查理·戴 / 黃愷傑 / 卡蘭·布拉爾 / 伊萬娜·薩赫諾 / 新田真劍佑 / 吉麗 / 雪莉·羅德裡格斯 / 拉阿爾·亞當斯 / 列維·米登 / 藍盈瑩 / 于小偉 / 陳梓童類型: 動作 / 科幻 / 冒險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18-03-23(美國/中國大陸)片長: 111分鐘又名: 環太平洋
  • 「景甜電影宇宙」之《環太平洋2》
    於本周五剛剛上映的《環太平洋2:雷霆再起》(以下簡稱《環太平洋2》)首日進帳1.4億,躍居2018年好萊塢大片開畫冠軍,同時以45%左右的佔比登頂排映榜,成為今年開畫規模最大的影片。但無論是從市場策略上看,還是從電影質量上看,《環太平洋2》都很像《變形金剛》系列的第六部作品。不過,和《變形金剛》系列不同,觀眾對於電影應該沒有報什麼期望。
  • 《環太平洋2》OR《環大西洋2》, 看出什麼區別了嗎?
    《環太平洋》技術水平之前。《環太平洋》處理的非常好,甚至可以說是完美,而《環太平洋2》對於流體的避而不談就顯得沒什麼底氣了。閒話少敘,小編將結合預告片好好談一談《環太平洋2》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其實小編一直強烈懷疑《環太平洋2》畫分鏡頭腳本的人是遊戲CG產業出身。這也是一個讓《環太平洋2》更像次世代遊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