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憂生,不若以樂死

2021-02-08 夏老師小菜園


以憂生,不若以樂死

文 | 夏炳文


「人的一生啊,就一堆堆坎坷。」這歌一出來,便抓住了大家的心。

是啊,誰的人生不是一堆堆坎坷呢?常常」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說不清道不完的,說完了,還會長長地嘆一口氣,因為實在無奈。按照我們沭陽人的說法,就是「享不完的福,受不清的罪」,人的一生,簡直沒享過什麼福,儘是受罪了。

覺得簡直有點過不下去了呢,有時候就是這麼想的,我不相信你沒這麼想過。


當你還在為家長裡短、雞毛蒜皮煩惱,甚至「為賦新詞強說愁」時,我常常面對的,卻多是這樣的場景:

血透室一位病友,透析多年了,去年以來總是生病,住院一個多月,家人決定放棄治療,帶回家去了。

大半年過去了,人早已陰陽相隔,化作一股青煙,而且這股青煙,早已不知飄到哪裡去了。

那個時候,什麼窮富貴賤,什麼高矮胖瘦,什麼喜怒哀樂,什麼恩怨情仇,在哪裡呢?什麼都沒有了。

這樣的生活,會讓我怎麼樣呢?我是長長地嘆一口氣,深感人生無常,也便為自己平日因眾多瑣事煩惱而好笑。

倉央嘉措說過一句話:「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閒事。」既然都是閒事,那就無所謂了,不必為之煩惱。


無所謂到什麼程度?就是我常常和妻子說起自己的未來事:

如若有一天我再生別的大病,管他什麼A症B症C症的,一律不予治療,更不要搶救,因為不想再受罪了,活一天高興一天,如果多活一天受罪一天,那就不如不活。

這不是誑語和昧心話,是實實在在的真心話。這話一般人是接受不了的,覺得太過悲觀,妻子更是的,常常因此而生氣。

其實你們都錯了,這不是悲觀,是真正的樂觀:生死無所謂,關鍵是活在當下,活得舒心快樂;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明日是與非,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這也是我生病後的座右銘。

所以,我的快樂,就是比你多。



人生,不可能沒有煩心事,但是,一個人天天活在煩心事裡,這樣的生活還有什麼意思?總不能因為杯子碎了,我們就不喝水了;總不能因為生活太苦,我們就不活下去了。真要這樣的話,你是不是傻?你是不是傻?

更可笑的是,我們的煩心事,很多都來自別人,我們太在乎別人的看法,別人兩句話,能讓你氣上好多天。何必呢?蘇岑說,「如果你不吃別人的飯,就別太把別人的話放在心上。」

今天有了煩心事,你把它放在人生長河裡來看,自然而然就會不當回事——胸闊千愁似粟粒,心輕百憂如草芥,千愁百憂都不要當回事。對比你這一輩子,對比你的美好生活,這點煩心事算什麼呢?


南宋有個叫樓鑰的,寫過《次韻蔣德言遊太白玉幾兩山》,其五曰:

誰能饒舌強參禪,

何用談因更說緣。

生死本來無大事,

晨朝須起夜須眠。

人的一生啊,不要囉裡囉嗦說要參禪,也不需要談什麼因果說什麼緣分,生死面前本無大事,早上該起起,晚上該睡睡,不要自尋什麼煩惱。

你看看人家這態度,就很好啊。嘴裡說要參禪說緣的,是心裡還沒有真正想通,煩惱還在心裡存著呢。只有「晨朝須起夜須眠」,才是真正把煩惱丟開,心胸闊然。

人之渺小,如蜉蝣於天地。以天地之悠悠、歷史之浩渺,來計較一個人生活的得失喜憂,進而日日煩惱不斷,實在有點可笑。

很多人總喜歡斤斤計較生活裡的瑣事煩事,大概是以為自己還能活個千年萬年的,豈不知只能活個短短的幾十年,還天天活在煩惱中,你這一輩子真是白活了。



《增廣賢文》裡說:「人生一世,草木一春,來似風雨,去似微塵。」人生既然如此,我們就該看淡一切,但絕不是「四大皆空」——道空、天空、地空、人空,什麼都空。

我才不願意空呢,這麼空,一輩子豈不白活了?

不但不空,還充滿熱情,什麼都喜歡:喜歡清晨初升的太陽,喜歡小草上晶瑩的露珠,喜歡噴香的沭陽大煎餅,喜歡窗外的綿綿細雨,喜歡書上的段段妙語,喜歡與家人一起嚓呱,喜歡和朋友一起登山,感動時淚流不止,高興時手足舞蹈。

就是不理睬煩惱和憂愁,來了我也不搭理他,讓煩惱和憂愁自己煩惱和憂愁去吧。

正如明代文人王思任說的,「但有喜歡種子,不知更有苦矣。」


明代馮夢龍《廣笑府》中有個笑話:

董永行孝,玉帝命一仙女嫁之,眾仙送行,皆囑咐曰:「此去下方,若再有行孝者,千萬捎個信來。」

你看看,天上的仙女都羨慕人間生活,急猴猴想下凡來,對我們現在的生活,我們還有什麼可抱怨可煩惱的呢?

人間美好,萬物可愛,來人間一趟,就要感受這四季,享受這生命——「雲的光影,竹的搖曳,雀群的鳴聲,行人的臉孔,須從所有日常瑣事中體味無上的甘露。」這話,是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說的。

誰還有閒空來抱怨和煩惱呢?

人的一生啊,「以憂生,不若以樂死。」清代文人張潮如是說。

是啊,與其愁眉苦臉活著,不如高高興興死去,何況,一時半會,我們還死不了呢。


2021年1月16日

相關焦點

  • 「人間筆記」若以時間論成功/隋紅宇
    人間筆記 / 若以時間論成功無人不惜命,少人真惜時。最近和幾位朋友聊天,都感慨世務蜩螗,韶華易逝,自己立下的計劃或者規劃,真正實現的卻沒有幾個。其實,若以《時間簡史》提出的廣義相對論那般時間速度來看,人的一生就是生與死之間的一段短暫年華。對於每個人而言,在這段長短無計、福禍相依的生命行程裡,每一個分鐘、小時、整天、月份、年歲,都構成了他一生的時間要素,需要者嫌其短,荒蕪者厭其長。然而,畢竟大多數人都懂得時光短促、轉瞬百年的道理,暗暗期冀著能擁有足夠好的運道,獲得一個相對圓滿和成功的人生。
  • 韓良露:日常有味,「不敢不樂」 悅讀
    李漁把行樂依階級、財富分為貴人行樂、富人行樂、貧賤行樂,依處境分為在室家庭行樂、出外道途行樂,又依季節分為春夏秋冬的不同行樂之法,還有隨時即景就事行樂之法,李漁寫行樂一文浩浩蕩蕩,可見行樂有大學問也。秋季在四季中最宜出遊。李漁寫秋季行樂之法,也勸人「有山水之勝者,乘此時蠟屐而遊」,他又說秋季宜訪老友:「有金石之交者,及此時朝夕過從,不則交臂而失。」
  • 讀《莊子 · 至樂篇》
    今欲行至樂之道以活身者,當何所為造,何所依據,何所避諱,何所安處,何所從就,何所捨去,何所歡樂,何所嫌惡,而合至樂之道乎?    "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貴壽善也;所樂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聲也;所下者,貧賤夭惡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聲。若不得者,則大憂以懼。"富足、貴盛、壽命、善名,滋味、麗服、玄黃、宮商,世俗之至樂不過若此。
  • 【經典誦讀】莊子·外篇·至樂
    人之生也,與憂俱生,壽者惽惽,久憂不死,何苦也!其為形也亦遠矣。烈士為天下見善矣,未足以活身。吾未知善之誠善邪,誠不善邪?若以為善矣,不足活身;以為不善矣,足以活人。故曰:「忠諫不聽,蹲循勿爭。」故夫子胥爭之以殘其形,不爭,名亦不成。誠有善無有哉?【原文】今俗之所為與其所樂,吾又未知樂之果樂邪,果不樂邪?
  • 《使徒行者2》樂少峰為什麼沒有死?三槍沒殺死的樂少峰王者歸來
    所以使徒行者2接著就開播了,這次的劇情更加引人入勝,都在討論使徒行者2中樂少鋒為什麼沒死,明明都中槍倒下了。所以,探究使徒行者2樂少鋒為什麼沒死也成了大家看這部劇的樂趣之一。 首先在劇中樂少峰確實是沒有死的,那是因為徐天堂雖然打了他三槍,但是都沒有打在要害的地方,之後受傷的他被覃歡喜救下。他養好了傷後沒有立即回去,一直在調查背後的隱情,到最後樂少峰查出了他們中最大的黑警是誰,知道了許sir的真實身份。
  • 若以|也許真的想念你了
    也/許/真/的/想/念/你/了若隱若現的喜歡藕斷絲連也許真的想念你了文/若以01「也許真的想念你了他不再主動的找我,他不在出現在我的生活裡,他頭也不回的走了。他在的時候,覺得很吵,想要安靜一點,想要遠離他;他離開以後,世界瞬間安靜,有些孤獨寂寞,有些想他。當某人某事成為生活或是生命中的一部分時,真的就像空氣一樣,看不見摸不著,你不放在心上,但卻很重要。
  • 霹靂:五條主線的崩壞點,樂尋遠的墮落也是其中之一!
    對,那人是師尊沒錯,但你要明白,要不是你穿越過去你師尊也不會受傷,好不容易你師尊有次心情不好要拉著你喝酒你理都不理還一門心思的急著回家?這次你不來個大回憶入個魔再被佛門傳人的身份靈臺清明一次重拾初心就對不起前面那麼多鋪墊可明白?二、再說鬼獄線,周郎號稱開局百步無敵手,不服都不行。為啥,後面幾步跟他前一百步有關係?
  • 相若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誰都知道,這幾天北京下雪了,外面冷,特別冷,而他們在外面一站就是幾個小時,為的就是不讓瘟疫再擴散,他們很辛苦、很勞累,一個月只拿著不到5000塊錢的工資,但是他們還是在防止瘟疫擴散的一線戰鬥著,他們也有孩子、有父母、有家人,所以還請大家見到這些人,多多配合多多理解吧。2020年2月7日凌晨1點5分,我出了父母家,準備開車回家,打開朋友圈,又刷屏了。
  • 三星&樂金開撕——量子點&OLED孰優孰劣?
    點擊圖片試試↑↑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在新一代電視戰火愈益激烈
  • 《使徒行者2》唯一敗筆:樂少死了!網友:編劇你好壞啊
    其實,在第二部中,我不愛大牌那幾位,而是愛新加入的演員,一個叫周柏豪,一個叫袁偉豪。前者扮演樂少,後者扮演天堂哥。一個在福和跟歡喜哥做事,一個在長興給魏德信當馬仔。第二部,我從第一集看到第25集,對卓凱、樂少、徐天堂、阿梅尤為喜好,只要有事幾人總會開會商議。天堂因為被發現晚,一開始我特別鍾情卓凱、阿梅、樂少。不過很可惜,樂少即使有主角光環,最終也難逃殺青下場。
  • 《使徒行者2》結局誰會死,你喜歡的天堂樂少阿梅能活嗎?
    《使徒行者2》最後五集就要播出了,所有真相即將大白,誰是黑警誰是臥底,將會一一揭開,現在大家最關心的,應該不是誰是臥底誰是黑警了,而是,誰能夠在最後活下來才是觀眾急切想知道的,我們不放來猜測下這些主要人物的結局
  • 你認為遊戲中死得最大快人心的角色是?丨問爆觸樂
    歡迎各位讀者在本期問爆觸樂下方留言,我們會為獲得點讚數最多的評論者送出50元以內的iOS或Steam遊戲任選一款。中獎結果將在下期(8月18日)問爆觸樂欄目中公布。本周的問爆觸樂問題是:你認為遊戲中死得最大快人心的角色是?
  • 港樂 | 或許我並沒有「死」
    「用心聽音樂的人太少,也就沒人願意去做用心的音樂,然而我們卻故作清醒地感嘆道:』港樂已死。『死去的不是港樂,也不是華語音樂,而是聽者的心。」談起廣東人的童年記憶,絕對繞不開港樂,而這也少不了廣東老爸們的功勞。
  • 樂少沒死可能成真臥底
    沒想到梁思敏是臥底,還是跑不出使徒行者1的套路,5個臥底。總所周知使徒行者2是1的前傳、看了2的結局,貌似使徒行者有拍3的節奏,3可能還是前轉。結尾留了很多的懸念,魏德信死了,後面又給出了一個鏡頭,是魏德信的家族裡面的人,也就是鏡頭裡出現疑是馬國明的人,說要為魏德信報仇。
  • 若以亞光速遊覽宇宙,一年後回到地球,地球過去了多少年?
    那若以亞光速離開地球,一年後返回地球,地球上的時間過去了多久?一直以來,人們都希望能以更快的速度運動,如此,在距離既定的情況下,運動所需時間便會有所減少。以生活實例來說,若飛機或高鐵的速度有所提高,那麼我們前往外地所需花費的時間便會減少;以太空航行為例,若飛行器的飛行速度有所提高,則意味著飛往某既定星球所需花費的時間有所減少,或者也可理解為我們能去往更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