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靠忽悠拉客,為什麼茶和咖啡,行走在世界的兩端

2020-12-25 騰訊網

自從發送了我們的體驗茶包,收穫了天南海北各路朋友的問候。大家問得最多的就是:「為什麼要做茶?」

原因自然是有的,對已經成型的小電器,按下暫停鍵,確實是很困難的決定。但是在有限資源的嘗試中,一邊關門,一邊還要開窗戶。

好吧,不管怎樣,我都觀察到了有趣的現象,關於茶和咖啡。

去年,網紅三頓半咖啡的日銷量,翻了10倍。還是去年,拼配茶飲Chali的日銷量也翻了10倍。只是,拼搏多年的Chali,翻了10倍之後,還是三頓半咖啡的1/10。

如果單獨從口味上來講,瀰漫著香精味道的Chali,並不比咖啡更難喝,反倒更容易入口,配得上「一杯有味道的水」的定位。但是從格調上,即使拋開三頓半的精細運營,茶的用戶認知也遠遜於咖啡。

都是靠忽悠來的需求,憑什麼咖啡就比茶賣得好?

咖啡,這兩個字,似乎天然就帶著光環,就可以做出有溢價的產品,還有用戶願意買單。這讓我想起抹茶拿鐵。

有一次在Costa,我點了一杯抹茶拿鐵,然後等著小哥兒出貨。當時店裡人不多,我問他:「是不是沒人點這個,畢竟裡頭沒有咖啡。」小哥對我神秘地一笑,搖搖頭:「抹茶拿鐵是我們店裡銷量最好的單品。」

抹茶拿鐵,英文是Mocha Latte。抹茶,是日本人從綠茶演化來的茶粉。本質上就是茶樹葉子處理後磨碎成粉。拿鐵,在義大利語裡,是牛奶的意思。咖啡館裡銷售的mocha latte,跟咖啡一點點關係都沒有,就是綠茶+牛奶。可是,如果名字改成綠茶加奶?還有人點嗎?

把牛奶叫成拿鐵,瞬間高大上起來,特別符合「簡單的高貴」。同理,普羅旺斯馬鈴薯,地中海甜茄,西班牙綠椒,加一點點橄欖油加熱後攪拌,就是一道西餐。這遠比它樸實無華的中文名要好聽許多。地三鮮。

可見,去咖啡館,也不見得人人都會點咖啡。

茶和咖啡的傳播路線,有驚人的雷同。荷蘭稱霸海洋世界,終於把人送到了印度,也帶回了神秘的東方樹葉。因為貨量稀少,這種用來泡水喝的葉子,只能在貴族圈子裡流傳。大概是喝茶的貴族們也會被人天天問:「為什麼要喝這種又苦又澀的葉子水?」於是有了東方樹葉能治病,感冒好了有奇效的傳言。明明是怡情的貴族生活,硬是通過功效,傳播得更廣。

但是,直到東印度公司將中國茶樹的種子偷到印度的大吉嶺,並且種植成功,英國才真正實現全民喝茶的趨勢。

咖啡在歐洲的傳播,與茶葉的邏輯幾乎一樣,都是治療頭痛腦熱有奇效。如果用現代醫學的觀點來看,當然是樹葉和咖啡豆中都有的咖啡因在起作用。被土耳其壟斷的咖啡生意,直到維也納之戰,土耳其軍隊戰敗,才讓歐洲人得到了源自阿拉伯的神奇種子,讓咖啡館能夠開遍歐洲大地。

如果說逼格,茶葉在歐洲應該更高貴。

15世紀之前,咖啡僅在回教國家之間流傳。土耳其人為了壟斷咖啡貿易,乾脆將咖啡豆煮熟了再售賣。直到1727年,咖啡在南美殖民地落地生根,氣候適宜之下,大量出產自南美洲的咖啡豆,才催生了遍布歐洲大街小巷的咖啡館。

而茶葉的種植和生產則要複雜很多。雖然1850年,英國人就在印度大吉嶺種下了從武夷山偷運出來的茶樹,但是量產出合格的紅茶,又過了幾十年,產量也遠不及咖啡的增量迅猛。

於是,因為茶葉的難得,喝茶更是停留在有資源的貴族們中間。貴婦下午茶,在平民心中可以被想像成多麼旖旎的一幅畫卷。但就是吃不到。吃不到的,就是最好的。

從那時開始,咖啡和茶,走上了不同的路線。

隨處可見的咖啡館,到處是窮酸藝術家,作家。騷人墨客聚集的地方,有的是激情,創意,浮躁的荷爾蒙,以及推動人類前進的八卦秘史。咖啡館裡的客人,不一定是奔著咖啡來的。就像中國的茶館,咖啡館的社交作用更明顯,還能給饑寒交迫,無處可去的藝術家們一口吃熱食的地方。

當咖啡逐漸在西方世界裡,與提神醒腦和創意掛鈎的時候,茶依然保持著它在東方的刻板印象,閒適淡雅,不接地氣。

一直到英國人終於成功地把印度阿薩姆邦改造成另一個大量出產茶葉的地方之後,主打性價比,應運而生的平民品牌,立頓,川寧才有機會代表茶葉出位。

可見,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舶來品的神秘色彩,都能大大地吃香,然後被當地的人們用另一種方式,改造成可以流行的樣子。

別看手衝咖啡聽上去挺高級。現在去問歐洲人,土耳其咖啡到底是一種做法,還是咖啡的一種?正經的中國茶,應該如何衝泡,99.999%都不知道。

等到衰落的中國,開始洋為中用,西學東進,咖啡,作為文明象徵的一部分,終於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流傳開來。這種緩慢的流行,在燈塔國的文化衝擊下,到了頂峰。代表消費主義的星巴克,被賦予了特別的意義。一臺Mac,一杯星巴克,手裡一本英文讀物,是那時裝逼的頂級做派。

一種普通的飲料,再次延續著古老的流行方式,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姿態被重新定位。

你看,留洋鍍金還是有用的。

茶,就不同了。

在燈塔國的影響下,很多人不知道,茶葉中的咖啡因比咖啡還多。即使完全不喝茶的中國人,對茶的理解也有天然的成見。慢,熱,沒有效率,沒意思,老人才喝茶。年輕人不願意重複自己父輩們在做的事情。

在奶茶出來之前,只有被日本人改造過的抹茶,烏龍茶,還有冰紅茶,才能在終端市場上被年輕人選擇。即便算上奶茶,它們也還都是舶來品,是被其他地區的人重新定義過的飲料。

傳統的中國茶,依然在被新生代排斥。過多的歷史包袱,讓工夫茶太花工夫,只能用奢侈品的邏輯,一個一個的給用戶洗腦。於是,3600億的茶葉市場,硬是沒有一個能打的品牌。可要問,為什麼茶一定要這么喝,又會遭受老人的白眼,不懂事!

以古為尊的味道,玄而又玄的認知邏輯,只有當人生履歷逐漸往哲學靠攏,發出「我是誰」的靈魂拷問,才會有人為了加入某種圈子,為了追求某種心情,去了解茶。

不肯改變的茶,只能慢慢等待用戶靠近。死不了,也恢復不了往日輝煌。

上周和一個做牛奶的創業團隊聊天,他們中的捷克小夥兒問,為啥不能在茶裡加氣,帶氣兒的茶水,是不是也很好喝?我覺得這個想法很酷。

我問剛畢業的外甥女,在你實習的公司裡,大家都常喝什麼飲料?

外甥女說,在安永,同事們喝得最多的,是咖啡。他們以前喝星巴克,後來有了瑞幸,就喝瑞幸。便宜。後來去聯想實習,又不一樣,喝什麼的都有,公司有啥就喝啥。

那你喝什麼?我問她。

元氣森林!她的答案非常簡單。

星巴克讓更多的人知道了咖啡,瑞幸讓更多更多的人喝上了咖啡。它倆一起告訴我們,喝咖啡,口感不重要。

ok,瓶裝飲料依然是畢業生的選擇,ta們到了新公司,連個杯子都沒有,多喝水都算養生。但是姑娘們點起喜茶來,毫不手軟。

雖然都有個茶字,喜茶,奈雪的茶,樂樂茶,似乎跟茶都沒什麼關係,徹底與傳統茶劃清了界限。儘管,奈雪的茶在開啟日本第一家的時候,依然對外說,自己的訴求是為了普及茶文化。

馬克·吐溫說:「歷史不會重複自己,但總是押著同樣的韻腳。」

我們,應該做更酷的事情。

相關焦點

  • 車站拉客仔,都愛忽悠人,遇到可要小心了
    車站是個魚龍混雜的地方,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初次出門是分不清的。這些人的眼睛非常厲害,他們能看清每一個從他們面前走過的人,不管你是什麼人,他們都能想方設法和你扯上幾句,至於他們的意圖,無非就是想賺你的錢。
  • 咖啡為什麼在世界上大行其道,形成許多世界連鎖企業?茶卻不行?
    人人道:「咖啡、可可還有中國的茶是當前世界上三大健康飲品。」不含酒精卻能讓人興奮的可可,以及讓人覺得浪漫不已的咖啡,還有我們清新自然的茶香。其實按照流傳度來講的話,咖啡在我國要比可可流傳度更為廣泛一些,這也同樣說明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人們對於口感的偏好於喜愛。
  • 咖啡,茶和可可,我最愛茶
    世界上有三大無酒精飲料:咖啡、茶、可可。這三種飲料都是植物飲料。首先,我們來說說咖啡。一說咖啡,有一個跳不過的坎,那就是星巴克。星巴克是一家國際咖啡連鎖公司,光在中國,就有2000多家連鎖店。星巴克在1971年成立,當時它還是一家只有6個店鋪,主營咖啡豆和速溶咖啡的小店。它的創始人舒爾茨在1984年加入星巴克,經過不斷改革和迭代,將星巴克從美國西雅圖推上了世界舞臺。
  • 咖啡和茶改頭換面更好玩也更好喝了
    除了三種口味的咖啡液,它還有烏龍茶、茉莉花茶和紅茶這三種茶飲,在低溫狀態下萃取的濃縮茶同樣1秒即融,搖搖杯子就能享受啦!  冷萃凍幹碾成粉  自從三頓半在網上火了起來,和雀巢咖啡不同的即溶咖啡就成為新時尚,不僅新零售品牌推出不同口味的冷萃咖啡粉,就連線下咖啡店也紛紛入局。  把迷你杯中的精品咖啡粉倒入冰水或者牛奶,瞬間還原為一杯好喝的冷萃、拿鐵咖啡。
  • 「忽悠大王」杜國楹:背背佳、8848、小罐茶,都是其得意之作
    "忽悠大王"杜國楹:背背佳、8848、小罐茶,都是他的得意之作想必在大家的眼中對趙本山老先生《賣拐》的小品還有印象,給我們還原了一個活靈活現的"忽悠大王",大家對此也是爆發一陣陣的笑聲。但其實很諷刺的是,也許我們笑的由範偉飾演的角色就是我們自己,因為在現實的生活當中也有那麼一位"忽悠大王",他憑藉著自己出色的"忽悠"能力,成就了自己的快意人生。這個人叫杜國楹,也許大家對於這個名字比較陌生,但是說起背背佳、8848和小罐茶,大家應該就懂了,而這些項目都是他的得意之作。
  • 盤點世界三大無酒精飲料:茶、可可及咖啡
    、茶並稱世界三大無酒精飲料。可可刺激興奮、咖啡浪漫濃鬱,茶香自然清新。一,茶。主流觀點認為飲茶是中國人首創,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飲茶、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16世紀上半葉,可可通過中美地峽傳到墨西哥,接著又傳入印加帝國在今巴西南部的領土,16世紀中葉,歐洲殖民者來到美洲,他們在土著人飲料「巧克脫裡」(苦水)的基礎上研發了可可飲料和巧克力。16世紀末,世界上第一家巧克力工廠由當時的西班牙政府建立起來。
  • 生意,沒那麼簡單,為什麼不是誰都可以成為喜茶、瑞幸、小罐茶的?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生意,沒那麼簡單,為什麼不是誰都可以成為喜茶、瑞幸、小罐茶的?別人紅了,都是靠資本燒起來的?瑞幸為什麼錢多?為什麼資本願意給瑞幸錢去擴大規模,而不是把錢給你這個只能在文章下噴的噴子,因為你不行啊!因為你能力差啊!這個世界上,資本永遠最聰明,錢是世界上相對公正投票的事物。你給社會貢獻更大價值,那你就應該賺更多錢,意味著你給世界創造了更大勞動價值,只是錢有很多表達方式,比如可能錢不多,但賺得名譽,或者被後世記住,以及永遠活在人們心中也是一種財富獲得和表達方式。
  • 茶和咖啡是全球公認三大健康飲品,咖啡和茶哪個更適合日常飲用?
    或者是因為工作的原因,小約的身邊常備口糧茶的有許多,除了家中常備之外,在自己的辦公室工位上也會時常擺有兩種口糧茶。能看到他們經常泡茶喝用以緩解身體疲勞,偶爾也能看到帶著咖啡來上班的,但要說每日都喝咖啡,這種情況還真是挺不多見的。
  • 「食趣」咖啡和茶,誰更提神?
    對各位經常熬夜工作的朋友來說,咖啡和茶,都是必不可少的好夥伴。為了提高效率,提神飲料的選擇就成為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麼,究竟茶和咖啡,誰更能讓我們在熬夜工作的時候振奮精神呢?咖啡提神,靠的是咖啡因,茶中的咖啡因又叫茶鹼。茶鹼的化學結構與咖啡因相似,是咖啡因的類似物,因此它們的提神功效也沒有太大差異。
  • 茶圈賣茶騙術大揭秘,別再被忽悠了
    那些忽悠你買茶的套路,一定要了解一下!- 01 -茶葉不怕買家秀,就怕百萬千萬還不夠年底,你的朋友圈,一定有人曬轉帳記錄。曬個倉庫發貨的照片,曬個單,賣茶的人都會。但曬得太過分,就容易露餡了。動不動每天幾十萬,上百萬,足夠PK一家上市公司。給想買茶的你傳遞一個信息:我的茶葉銷量很好,大家都信任,質量有保障,大家都買了,你怎麼還不來買。
  • 瑞幸咖啡宣布小鹿茶今起獨立運營 是要和喜茶直接競爭?
    據瑞幸表示,獨立運營後的小鹿茶擁有獨立的品牌Logo,英文名為「Luckin Tea」;其次,小鹿茶擁有獨立的品牌視覺VI系統;再次,小鹿茶擁有獨立的門店SI識別體系。同時,小鹿茶還擁有獨立的APP和小程序點單系統,並與瑞幸咖啡原有APP打通。
  • 上線喜小茶,喜茶和瑞幸咖啡越來越像了
    作者 / 速途網 吳佳馨一個是茶飲前茅,一個是咖啡新貴,看似平行的喜茶和瑞幸咖啡,正隨著二者不斷擴充自己的邊界而有所重合。或者說,喜茶和瑞幸愈發相像了。近幾日來,一家名為「喜小茶」的門店吸引了眾人注意。據多家媒體報導,「喜小茶」系喜茶全新品牌,首家門店位於深圳市福田區華強北路華強廣場。
  • 關於提神,茶和咖啡的區別?我竟被騙了那麼多年
    同時我也提到了,茶跟咖啡雖然都可以提神醒腦,但是它們是不可以相互替代的。今天筆者就信守承諾,把這部分內容科普給大家。說到茶,比起咖啡而言,它在中國的歷史更加有淵源。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人發現並利用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
  • 「龍炎公司」靠賣茶忽悠會員非法集資156億
    「龍炎公司」靠賣茶忽悠會員非法集資156億 21名被告人被判刑並責令退賠違法所得57億
  • 買茶避坑指南,怎麼買茶不會被茶商忽悠?
    要說起買茶能夠百分之百不被茶商忽悠的,或者說買茶百分之一百不會踩坑的,這很難。因為中國的茶實在是太多了,不管是品類也好,還是它的種類也好,如果要完全統計這些茶品,估計始終都是都會有被遺漏的。
  • 「雲南名品,世界品味」 2020雲南咖啡、茶上海專場推介會在滬舉辦
    原標題:「雲南名品,世界品味」 2020雲南咖啡、茶上海專場推介會在滬舉辦10月16日,由上海市對口支援與合作交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雲南省農業農村廳主辦,上海市國內交流合作服務中心、上海懿鴻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的「雲南名品,世界品味」2020雲南咖啡、茶上海專場推介會在2020上海對口幫扶地區特色產品展銷會上隆重舉行
  • 車站附近的小賓館一晚50,那些拉客的大媽靠什麼賺錢?真的能住嗎
    車站附近的小賓館一晚50,那些拉客的大媽靠什麼賺錢?真的能住嗎當我們外出旅行的時候,住在哪裡是一件非常重要也非常關鍵的事情,但這需要經濟條件的支持。從50元一晚到5000元一晚的住處哪裡都有,該怎麼選擇就要看個人能力了。
  • 咖啡和茶以及功能飲料的提神原理一樣嗎?哪個提神效果更好?
    其實說一千道一萬,咖啡與茶之所以有共同的特性:提神,因為咖啡、茶中都有咖啡因。如果硬是要相比這兩者中究竟誰的咖啡因含量更高,提神的效果更好一些的話,有的人喝茶更提神,有的人喝了咖啡更容易犯困,這跟人的體質也是有關係的。
  • 割韭菜之父杜國楹 如何靠忽悠發大財的
    這個人說第二,就沒人敢說第一啦,通過純忽悠,二十五歲就成為億萬富豪,先後創立了五個侮辱國人智商的品牌,它就是杜國楹。八零後小時候一定被狂轟濫炸的背背佳廣告洗過腦,很多小朋友都被割了韭菜,事實上背背佳不但無法矯正身形,對人體還會造成傷害。後來背背佳因為涉嫌虛假宣傳,涼涼了,但是天才杜國楹編造出五步學習法,推出了好記星學習機,再次狂割八零後的韭菜。
  • 搶先發布《世界咖啡地圖2.0》,咖啡迷必收藏的咖啡寶典
    那麼,就在這裡再一次回答:如果你想要系統的了解當代的咖啡知識,那麼就不能錯過「咖啡大神」James Hoffmann最新版的《世界咖啡地圖2.0》。他是英國Square Miles 烘焙品牌的創立者,與Nuova Simonelli合作,設計開發出劃時代的黑鷹咖啡機VA388,極大地提高咖啡出品的穩定性,還是被譽為咖啡屆聖經的《世界咖啡地圖》的作者,他在ins上有上萬粉絲,經常用詼諧幽默的短視頻傳播咖啡知識。為什麼他會寫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