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獼猴桃連著老鄭和僜人

2020-12-24 中國西藏網

  中國西藏網訊 翻過海拔4900米的德姆拉山口,去往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察隅縣的路,開始一路蜿蜒,直到抵達平均海拔1600米的下察隅鎮。

  來到下察隅鎮夏尼村獼猴桃種植基地,工人們正將新採摘下來的獼猴桃挑選、包裝。不遠處的獼猴桃種植基地,藤蔓爬滿支架,顆顆碩大的獼猴桃垂掛綠葉間。此時,夏尼村村民雄偉龍的電話也響個不停。秋分已過,獼猴桃大量上市,他接到了許多訂購電話。


圖為下察隅鎮夏尼村獼猴桃種植基地,工人們正在包裝獼猴桃 攝影:王媛媛


圖為下察隅鎮夏尼村僜人婦女正在採摘獼猴桃(資料圖)圖片由雄偉龍提供

  8年前,獼猴桃對於夏尼村的僜人們來說還是個新鮮事。在林芝市察隅縣興農獼猴桃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天成的帶領下,村民們將原來的玉米地種上了獼猴桃,株株獼猴桃樹碩果纍纍,鼓了他們的荷包,也讓他們收穫了與「外鄉人」鄭天成的友誼。

  2001年,鄭天成來到西藏自治區尋找商機。「我發現察隅氣候、土壤等條件適合種獼猴桃,就決定留下來,在這裡幹。很快就成功了,又很快失敗了。」

  「折騰了近10年,沒幹別的,整天都待在地裡。」2012年,鄭天成總結經驗重新開始,承包了夏尼村23畝獼猴桃基地,從事獼猴桃產業經營。因為獼猴桃種得遠近聞名,大家都稱鄭天成為「老鄭」。

  彼時,種慣了水稻、玉米等農作物的夏尼村人對種獼猴桃並不看好,但村民雄偉龍不這麼看。「老鄭說把獼猴桃種好了,絕對會超過種玉米的收益。我就想賭一把,就跟著一起種了。」

  2012年春節剛過,雄偉龍家的兩畝地就種上了獼猴桃。「苗子是老鄭提供的,如何管理也是他手把手的教。」雄偉龍記得很清楚,第三年,獼猴桃結果了,密密麻麻地掛滿枝頭。「一斤賣三四十元,不到一個星期就賣完了。」

  村民們看到雄偉龍家的獼猴桃賣得好,也陸續開始種植獼猴桃,並得到老鄭的支持。雄偉龍也將自家的獼猴桃種植擴大規模,增加至10畝。夏尼村種植獼猴桃的人多了,老鄭也將他的獼猴桃種植基地輻射到京東村、松古村等村落。

  土地從村民手中流轉,收取租金的同時,村民們再通過務工、分紅等方式增收。老鄭說,獼猴桃種植基地年提供村民就業崗位上萬人次。村民們的工資根據除草、修枝、摘果、套袋等工種的不同,最低的每人每天160元,最高的每人每天200元。「每年帶動群眾增收在300萬元以上。」


圖為下察隅鎮夏尼村獼猴桃種植基地的種獼猴桃的老鄭 攝影:王媛媛


圖為下察隅鎮夏尼村獼猴桃種植基地的獼猴桃 攝影:王媛媛


圖為老鄭的妻子在下察隅鎮夏尼村獼猴桃種植基地採摘獼猴桃 攝影:王淑

  2018年,「察隅獼猴桃」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老鄭和他的僜人兄弟們種植的獼猴桃也越走越遠。察隅縣已有6個村發展了獼猴桃產業,總規模達到2352畝,其中僜人聚居村種植規模就達到了1440畝,直接帶動6個村281戶1456人「不離鄉不離土」參與產業發展。

  對於雄偉龍來說,這是「賭對了」,只要人勤快,沒什麼幹不了。對於老鄭來說,察隅獼猴桃還有更遠的路要走。明年他的獼猴桃產量可以達到100多萬斤,他想將獼猴桃銷售得更遠,讓大家都因為這顆顆獼猴桃,走上致富路。(中國西藏網 記者/王淑 王媛媛)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僜人手抓飯裡的脫貧印記
    新華社拉薩5月7日電  題:僜人手抓飯裡的脫貧印記  新華社記者陳尚才  「中午吃頓僜人手抓飯吧,香得很!」察隅縣沙瑪村的幹部推薦說。有什麼民族特色嗎?僜人手抓飯好吃嗎?記者頓時好奇起來。  僜人新村位於西藏林芝市察隅縣下察隅鎮,是名副其實的「西藏江南」,來自印度洋的暖溼氣流使這裡氣候溫潤宜人。桑曲河流水潺潺,崇山峻岭蒼翠如黛,一派亞熱帶原始森林景象。這裡也是人口較少族群僜人的聚居地,他們分布在上察隅鎮、下察隅鎮的新村、夏尼村、自更村等9個村。
  • 僜人阿胖的「僜香豬」
    圖為僜人阿胖(右)在為村民進行養豬技術指導。記者 王珊 攝  放眼林芝市脫貧攻堅各大「戰場」,一個個貧困村實現華麗蛻變,一個個民生項目建設如火如荼,一張張笑臉洋溢在各族群眾的臉上……近日,記者走進察隅縣京都村,來聽聽西藏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族群——僜人阿胖的致富經。  海拔4800多米的德姆拉雪山,盤山公路蜿蜒曲折。
  • 僜人「魔法師」再次火了
    僜人「魔法師」再次火了 2020-09-16 1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鄭和下西洋為何帶著一群老宮女,若沒有她們,則很多人白白犧牲
    明成祖朱棣自從造反贏得皇位之後,一直擔心神秘失蹤的朱允文會對他造成威脅,於是便安排鄭和打著下西洋的旗號去四處搜索朱允文的下落。鄭和下西洋整整28年,先後7次出發,雖然未發現朱允文的下落,但是卻對外彰顯了大明朝的國力,令四方國家臣服。史書記載,鄭和下西洋最後一次帶了兩萬七千多人,最遠到達非洲,而鄭和也在這次航行中因為過度勞累死在了印度。
  • 沐野家庭農場主的「獼猴桃夢」
    近日,難得的冬日陽光下,沐川沐野家庭農場場主黃明憲信步走上山頭,那裡有他新開闢的獼猴桃園。這是一片面積為45畝的山坡地。站在高處,放眼望去,最顯眼的就是一排排、一行行的水泥棚架樁;其間,兩條新修的水泥道一階一階地向下延伸,直通山間的底地。更遠處,對面蒼茫的山林一座連著一座,在明媚陽光的照耀下,更顯濃鬱的綠。
  • 想要美白護膚,黃心獼猴桃和綠心獼猴桃選哪個?維生素C能差一倍
    要說哪種水果深受人們的喜愛,在一年四季中少不了的就是獼猴桃,據我國的產量來看,獼猴桃同比增長了4.5倍,是世界的第一名。無論是中老年人還是年輕人,都喜歡每天吃一顆獼猴桃,用來美白護膚、提高機體免疫力。
  • 歷史溯源:道衍禪師鄭和居士的法誼
    國內知名學者毛佩琦先生研究後指出,鄭和七下西洋,明成祖朱棣是決策者,道衍禪師不僅是鄭和下西洋的策劃者和支持者,而且還是一個積極的參與者。而多項史料證明,在鄭和第三次下西洋時,道衍禪師以高齡親自前往錫蘭(斯裡蘭卡)朝拜與迎請佛牙舍利。日前,福建佛學院院長、福州開元寺方丈本性法師,通過鳳凰網佛教發布文章《道衍禪師鄭和居士的法誼》。
  • 老藝術家杜雨露患肺癌病逝 熱播劇《鄭和下西洋》再無高僧姚廣孝
    他的去世,令無數喜歡他的影迷傷心不已,喜歡看他表演的電視連續劇《鄭和下西洋》網友稱,世間再無高僧姚廣孝。杜雨露,1941年1月出生在黑龍江哈爾濱,育有3個子女,是哈爾濱話劇院國家一級演員,中國劇協會員,先後主演過多部話劇、舞臺劇,曾獲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男演員等獎項。
  • 鄭和下西洋起錨地是哪裡 鄭和下西洋起錨地是在哪裡
    歷史中鄭和七次下西洋是最早的溝通西方各國的行為,加強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各國之間的聯繫,而且對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那鄭和下西洋的起錨地是哪裡呢?鄭和下西洋是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一場海上遠航活動,首次航行始於永樂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結束於宣德八年(1433年),共計七次。
  • 寶媽吐槽自己生了一顆「獼猴桃」,曬出寶寶照片後,網友恍然大悟
    寶媽吐槽自己生了一顆「獼猴桃」,曬出寶寶照片後網友瞭然在寶媽的期盼中,寶寶終於降生了,但是在醫生將寶寶遞到寶媽面前的時候,寶媽是有一些不淡定的,因為寶寶身上除了有一些胎脂之外,還有一層細細的絨毛。所以在當醫生讓寶媽親吻寶寶的時候,寶媽就感覺自己無從下嘴,心裡也忍不住吐槽,自己這哪是生了一個寶寶啊,這分明就是一顆獼猴桃啊。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寶媽為了避免寶寶生黃疸,所以就會時常給寶寶曬太陽,每當此時,媽媽就越加肯定自己之前的想法,因為在光照下,寶寶身上的細小絨毛變得格外顯眼,臉上的絨毛也都暴露無遺。
  • 獼猴桃與奇異果,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獼猴桃不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A、維生素E,還含有其他水果比較少見的葉酸、胡蘿蔔素、鈣、黃體素、胺基酸、天然肌醇。一顆獼猴桃便能提供一個人一日維生素C需求量的兩倍多,因此獼猴桃也被譽為「水果之王」。
  • 大航海家鄭和在南海留下了什麼?——探尋鄭和下西洋的南海「蹤跡」
    新華社「向陽紅09」船4月27日電  題:大航海家鄭和在南海留下了什麼?——探尋鄭和下西洋的南海「蹤跡」  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明代大航海家鄭和率領的船隊七下西洋,途經南海時是否有因天災人禍而船沉海底?對此,考古學家沒有像打撈宋代沉船「南海一號」那樣,給出響亮的答案。
  • 樂團 紅心獼猴桃大果1箱+北海道雪米餅2️⃣箱
    任何甜言,都敵不過一顆紅心的蜜語,甜「獼」似初戀,一顆紅心為你而來~獼猴桃中甜度佼佼者,熟軟後的紅心獼猴桃,果肉金黃、細嫩爽滑!紅心獼猴桃還被譽為「維C之王」1顆「紅獼」=1天維C所需:也就是說,每天吃1-2個紅心獼猴桃。
  • 朱棣耗費國力讓鄭和下7下西洋,朱棣死後,鄭和下場如何?
    而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鄭和下西洋被作為最大的「弊政」加以罷除,這樣遂使得鄭和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永樂二十二年,鄭和已經54歲了,他的不幸遭遇與夏原吉有關。下西洋開支巨大,掌管財政的戶部尚書夏原吉雖善於理財,但此時的明朝財政仍出現了危機。
  • 美人魚原型其實是海牛 鄭和下西洋時或見過
    影片中鄭先生畫像上是一副明朝宦官打扮,使得很多人懷疑,「鄭先生」就是從南京出發遠航西洋的偉大航海家鄭和。「鄭先生」就是鄭和?《美人魚》中,人魚族的長老級人物「人魚師太」,向族人講述人魚族的悲慘往事,說到人魚族歷史上屢次被人類圍捕、殺害。「在六百多年前的明朝,我們被人類的水軍圍捕了七次,若不是鄭先生仗義相救,我們就滅族了。」
  • 鄭和下西洋有那麼多好處,為何明朝鄭和之後再也沒有人下西洋了?
    根據歷史記載,鄭和當年下西洋的所有資料,都記載在《鄭和出使水程》中。
  • 「紀念鄭和」七下西洋 萬古流芳——鄭和下西洋的豐功偉績和歷史意義
    從1405年至1433年共28年,大明王朝派遣鄭和七下西洋,創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蹟。七下西洋,為鄭和施展「才負經緯、文通孔孟」的本領提供了機遇,使其成為世界公認的航海家、外交家、和平使者。鄭和船隊是由封建統治者組織的兼有外交和貿易雙重任務的船隊。鄭和下西洋,為傳播華夏文明,發展中國與亞非國家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友好關係,做出了巨大貢獻。
  • 吃獼猴桃的好處多到你想不到
    獼猴桃也稱奇異果(奇異果是獼猴桃的一個人工選育品種,因使用廣泛而成為了獼猴桃的代稱)。中國是獼猴桃的原產地,20世紀早期被引入紐西蘭。2008年11月6日,在紐西蘭舉行的國際獼猴桃大會上,世界19個國家200多位專家一致認定:中國是獼猴桃的原產地,世界獼猴桃原產地在湖北宜昌市夷陵區霧渡河鎮。
  • 鄭和奉旨遠航,樹立國威
    太平港,原來叫馬江,因為是鄭和下西洋停靠的最後一個國內港口,希望討個吉祥,才改名為太平港。這裡不僅是供鄭和船隊停泊的港口,也是船隊補充、給養、修理船隻的重要基地。當時,恰巧有呂宋、浡泥兩國前來朝貢的使者尚未回國。明成祖知道後,特命他們搭乘鄭和的船隊,並由其護送回國。兩國使臣感激不盡,而他們也有幸成為寶船隊接送的第一批外國使臣。
  • 周至渭友村400畝獼猴桃被淹 村民苦不堪言
    村民用水泵抽水 本報記者 李宗華攝   受近日持續降雨影響,位於沙河、清水河交匯處的西安市周至縣富仁街道辦渭友村數百畝農田被淹,包括約400畝正值採摘期的獼猴桃。  村民老陳昨天和妻子用排水泵連著七八十米長的水管,將自家田裡的積水抽到河裡去。「我兩畝多地都種的植物,有側柏、石蘭、月季等等。現在正是銷售旺季,突然一下子被水淹完了。」老陳站在地頭,眉頭緊鎖,憂心忡忡。他說,已經投進去至少3萬元成本。而植物幼苗最經不起水泡,如果不及時將積水抽出,可能一棵苗都活不下來。「現在能搶救多少是多少吧,不然我一畝地加上人工、收益,得賠四五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