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舊名赤崁,位於臺灣西南海岸,嘉南平原南端。面積176平方公裡,人口63萬,是臺灣第四大城市。全區地勢平坦,地形北闊南尖,曾文、鹿耳門、鹽水、二仁四溪流貫其境,形成平原與沼地交錯的低緩地帶。臺南開發甚早,隨著移民的到來,臺南市街面貌才逐漸形成。「一府、二鹿、三艋岬」的盛景應運而生。臺南市是著名的歷史古城,明清時為臺灣首府,至今仍保留著眾多的文物古蹟,有「五步一神」、「三步一廟」之喻。今天就給大家推薦幾個好玩的景點。
澎湖列島:澎湖列島位於臺灣海峽的南部,由64個島嶼組成,面積約126平方公裡,域內島嶼羅列,港灣交錯,地勢險要,是我國東海和南海的天然分界線,自古以來就為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大陸文化傳入臺灣的跳板。澎湖列島的自然景觀是十分優美的,著名的「風櫃濤聲」、「鯨魚洞、」「望安玄武巖」、「虎井沈城」、「將軍嶼帆船石」、「花嶼仙人腳印」、「桶盤嶼石柱」等。當然,旅遊資源遠不止海灘陸上的,還有淺水中的、海底下的及海面上的各種旅遊資源,均有待進下開發。漁業觀光歷來是臺灣旅遊的觀賞重點,而澎湖漁港佔臺灣全省的三分之一。環島海濱帆檣林立,入夜時分,萬點漁火,閃爍海面,宛若星漢落地,蔚為奇觀。「澎湖漁火」乃被列入臺灣八景之一。
大天后宮:大天后宮原為「明寧靖王府邸」,施琅攻臺後即進駐寧靖王府,後來因得知康熙帝對其有「恃功驕縱」之評語,恐惹來殺身之禍,便撤出王府,並託言攻臺時得到媽祖庇護,奏請康熙帝將王府改建為「大天妃宮」,以示不居功之意。康熙廿三年,媽祖晉升為「天后」,大天妃宮隨即易名為大天后宮,是臺灣媽祖廟中最早稱「天后」者。
臺南古剎:臺南市以寺廟眾多特色,其中,開元寺、彌陀寺、竹溪寺、和法華寺合稱「臺南四大古剎」,為臺南廟宇之代表。開元寺在市區東北角的開元路上,系鄭成功兒子鄭經所建,原名承天府行臺。清康熙年間改為禪寺。命名「海會寺」,嘉慶年間再度修葺,正式定名「開元寺」,取鄭成功家鄉泉州的開元寺名。寺內奉釋迦牟尼佛、彌勒佛、觀音菩薩、地藏王菩薩,並祀關公、延平郡王鄭成功的神像,園中有茂林修竹和珍貴的葉蓮、七弦竹,環境幽雅,還有1680年建園時所鑿的一口圓形古井。
烏山步道:烏山步道位於臺南、高雄交界處的烏山陵線,在南橫公路至3省道之間,在公路旁有登山口的標誌,很容易找到。走在步道上,兩旁的風光如畫,山巒疊翠、溪谷蜿蜒,午後雲霧飄渺,猶在人間仙境。由於烏山步道長達12公裡,走完全程要些許的時間,一般都是由南176線到步道中段的紫竹寺,再往北或往南遊烏山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