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有一種面料非常的流行,非常的受到人們的追捧,這種面料就是「的確良」。
在那個年代生活過的人都能夠非常輕易地說起「的確良」這種面料的優點,首先就是不會發生褶皺,第二是遇水不會縮水,第三則是不用熨燙也能夠自然平整。
這種神奇的面料人穿上之後便會自然而然的展現出一種優雅的氣質,似乎農村人穿上之後,立刻就化身為了城裡人一樣。那麼,「的確良」這種面料究竟是如何興起的呢?
「的確良」這種面料在上個世紀的中國受到大眾歡迎,一方面是由於其優良的性質,另一方面也是由於中國布料方面的短缺。
一、「的確良」的實心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就算大部分的人都沒有經歷過,也一定能夠從父輩甚至祖輩當中聽說當時的一些事情。
那個年代最為重要的特徵,一個是人們淳樸的思想,另外一個恐怕就是當時物資的短缺。在偉人「人多力量大的號召」之下,中國的人口急劇膨脹。
可是物質生產卻陷入了相應的瓶頸期,土地就那麼多,物產就那麼點,就算是投入再多的人力,土地也不可能成倍的長出作物,要滿足這些新增人口糧食方面的需要,在其他方面必然進行相應的縮減。
再加上當時進行的是計劃經濟,在計劃經濟之下,人民對於土地上種什麼嚴格受到限制,棉布這一類的產品生產出來數量有限,這也就造成人們社會生活方面的一些不方便。
首先是糧食,糧食雖然充裕,但是也不能頂著所有人的肚皮吃,計劃經濟之下,城市當中的那些人,他們要想得到糧食必須用糧票來換,同樣的,城市人無法生產布匹,他們要想獲得製成衣服的布料,必須要用布票來換。
雖然在單位發工資的時候會發一部分糧票,會發一部分布票,可是布票依然非常的緊缺,人們可能要攢上一年,才能攢夠做一身衣裳的布票。
而且這樣子攢出來的布都只是土布、棉布,不僅不夠美觀,而且還非常容易起皺,對於日常生活夠用,可是在一些非常嚴肅或者關鍵的場合,就顯得有一些不那麼恰當。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那個年代的人們雖然很節省,但問題是長此以往這麼看下去,人們自然而然便會產生審美疲勞。想像一下,雖然那個年代都是如此,但是一二十年衣服都不變動,誰又能夠忍受得了呢。
於是,在上個世紀70年代改革開放之後,有一種布料便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視。這種布料就是「的確良」,由於「的確良」屬於進口布料,因此不受到計劃經濟的管控,任何人只要有錢想買就能買。
而這也就造成了,「的確良」似乎是有錢人專屬的一樣,最起碼給他貼上了一個時髦的標籤。
而且「的確良」這種布料穿起來不會褶皺,洗多少遍都不要緊,又不會脫色,就算是放在太陽底下可勁的曬,也不用擔心會像棉布那樣,沒過多久便會有脫線之類的問題,總之,穿不爛的衣服就是好衣服。
那麼,「的確良」這種布料究竟是什麼呢?
其實說起來的話,現在的很多人都很熟悉,那就是滌綸。這是石油的副產品。在這種布料被化學公司開發出來之後,很快便風靡了歐美那些國家。
不過,由於不是純天然形成,在歐美那些國家滌綸雖然受到人們的歡迎,但同時也非常的廉價,最起碼無法與棉布這一類天然的材質進行媲美。
可是進入中國之後,滌綸這種面料就轉身一變成為了「的確良」,受到那個年代人們的熱烈歡迎。年輕人都以擁有一件「的確良」衣服而感到自豪。
不過,現在我們卻很少再聽見「的確良」這個名字,「的確良」的衣服在生活當中也並不是很常見,如今為什麼不流行了呢?
二、 「的確良」熱潮的褪去
由於「的確良」受到老百姓的歡迎,因此在1979年的時候,我國為了解決這樣一個布料生產的難題,便大規模地進行了「的確良」生產線的引入與投資。
1979年1月,遼陽製造出了第一批滌綸短絲,之後這些滌綸短絲又被紡織成為了布匹,從此「的確良」的生產就在中國紮下了根。
根據當時的統計資料,僅僅是遼陽石化這一個化工基地,其生產出來的滌綸原料,就相當於430萬畝土地生產出來的棉花原料。
隨著「的確良」的大規模生產以及中國老百姓的大規模使用滌綸,在生活當中的不方便也很快就展現出來,尤其是在南方地區。
南方地區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夏季的溫度非常高,然而「的確良」這種布料在夏天穿著的時候並不能吸汗,穿上之後非常的熱,汗水會在自己的身體上嚮往下流而不會被衣服吸收,因此穿上後便會非常的難受。
其次在冬季的時候,由於地下涼不像棉花那樣能能夠吸收人的體溫,因此在冬天的時候「的確良」,穿上會給人涼颼颼的感覺。尤其是剛穿上的那一刻,那感覺簡直是讓人酸爽。
還有,「的確良」在下雨的時候也會產生問題。一旦「的確良」布料的衣服被雨水打溼便會緊緊的貼在人的身上。
而且「的確良」的衣服非常的透,這也就意味著,一旦「的確良」的衣服緊緊的黏在人的身上,一個人的身材便會被一覽無餘。在有些情況下非常的尷尬。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確量這種布料自然也就不會再受到人們的歡迎,畢竟其缺點是如此的巨大。而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也讓各種資源能夠輕易的在市場上得到,人們不用再積攢一年只為做一件新衣服。
人們的收入提高,自然便會想到的是在吃穿住用上下功夫,「的確良」這種布料也就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人們越來越多的喜愛天然棉花製成的布料,既能吸汗,又能給人以足夠的溫暖。
而且「的確良」是化工製品,這很容易便會給一些人帶來不好的印象,現代社會化工產品實在是太多太多,人們也越來越追求純天然的享受。
更關鍵的是「的確良」這樣一種布料,隨著中國生產力的提升,早就已經不再是像當初那樣只能依靠進口,是高大上的特徵,現在中國有很多化工企業都能生產這種布料,而且全世界範圍內很大一部分的滌綸製品都是由中國出口出去的。滌綸在人們眼中的地位出現了下降。
「的確良」雖然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但並不意味著「的確良」這種布料就此消失,實際上這種布料現在經常被用來與棉花,麻布,真絲之類的材質進行混紡,這樣一來,混紡出來的布料既能保持滌綸的抗皺性,又能有其他布料的優點,比如吸溼保暖。
如果大家仔細去看衣服的標籤的話,會發現有一種經常出現的材料叫做「聚酯纖維」,其實聚酯纖維指的就是」的確良」。它並沒有退出人們的身邊,而只是被隱藏了起來,不再被廠家刻意宣傳而已。
總結
「的確良」的風靡是中國計劃經濟的產物,改革開放是一個偉大的決定,這個決定讓中國人民走向了偉大的復興。只要給予中國人一個展示的舞臺,中國人便能夠將自身的潛力全部發揮出來,給世界一個精彩的表現。「的確良」的變遷正是中國人40年生活的變遷。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