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杜萌
12月1日,深圳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深交所)及其全資子公司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發布公告,根據指數編制規則,對深證成指、創業板指、深證100等深證系列核心指數實施樣本股定期調整。
本次調整將於2020年12月14日正式實施。
圖說:深交所公告 來源:深交所網站
具體來看,深證成指將更換31隻樣本股,調入漫步者(002351.SZ)、上海新陽(300236.SZ)等股票,調出神州高鐵(000008.SZ)、合眾思壯(002383.SZ)等股票;創業板指將更換6隻樣本股,調入新宙邦(300037.SZ)、英科醫療(300677.SZ)等股票,調出高新興(300098.SZ)、旋極信息(300324.SZ)等股票;深證100更換9隻樣本股,調入卓勝微(300782.SZ)、金龍魚(300999.SZ)等股票,調出天齊鋰業(002466.SZ)、萬達電影(002739.SZ)等股票。
無獨有偶,日前,上海證券交易所與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簡稱中證指數公司)也宣布調整上證50、上證180、上證380等指數樣本,同樣於12月14日正式生效。此次調整,銀行和周期性行業股票調出較多,取而代之的則是醫藥生物、半導體等新興產業股票。
以上證50指數為例,此次更換的5隻樣本中,調出3隻銀行股,分別為交通銀行(601328.SH)、郵儲銀行(601658.SH)和中國銀行(601988.SH),調入2隻電子股,韋爾股份(603501.SH)和兆易創新(603986.SH),以及1隻計算機股恒生電子(600570.SH)。
11月27日,上交所發布公告稱,將上市時間超過1年的科創板證券納入上證180、滬深300等成分指數樣本空間。其中,包括瀾起科技(688008.SH)、中國通號(688009.SH)、中微公司(688012.SH)、傳音控股(688036.SH)等四隻科創板股票被調入滬深300。
多個核心指數樣本股迎來密集調整,讓不少基民感覺「跟著指數投資就可以吃肉喝湯」。相應的,寬基ETF再次成為投資者跟蹤指數投資的首選。
華夏基金在「科創50」的官方公眾號上表示,「科創板證券納入核心寬基指數成分股,將進一步提升科創板影響力,引入更多長期資金,為中小投資者提供投資渠道。」
而今年以來,跟蹤各大核心寬基指數的股票ETF正在異軍突起。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日,全市場294隻股票ETF產品規模突破7000億大關,合計7293.28億元,環比增加5.73%。而與去年底相比,今年前11月股票ETF增加1647.06億元,增幅達29.17%。
其中,百億級體量的股票ETF產品數量達到17隻,規模合計3722.98億元。
表:市面上規模TOP25的股票型ETF明細 來源:wind 界面新聞研究部
在規模TOP25的ETF中,對標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上證180、創業板50、深證100的產品佔據12席(如圖中標紅色所示)。
從單只產品最新規模排名看,截至12月1日,華夏上證50ETF以461.69億元遙遙領先。作為成立於2004年的老基金,該基金在三季度獲得了7.11億元的淨申購,年內規模增幅為16.83%。
其次是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最新規模為381.54億元,較年初增加4.03%。
「市面上追蹤同一個寬基指數的ETF產品那麼多,我該怎麼選?」
易方達科創板50ETF基金經理成曦認為,選擇股票型ETF,首先看規模,其次看流動性。
成曦表示,ETF的管理人需要持續呵護產品流動性,保證投資者「買能買到、賣能賣掉」 。「一些實力雄厚的基金公司會聘請券商作為流動性提供商,保證大家『買能買到、賣能賣掉』;二是引入交易性資金、維護成交活躍度;三是持續做好個人投資者的科普教育,個人投資者群體對整個生態也有基礎性作用。」成曦表示。
那麼投資者應該何時入場?購買ETF是否需要擇時?
廣發基金指數部負責人羅國慶在他的微信公眾號「老羅話指數投資」中建議,如果投資者對未來股市或者某個行業看好,可以選擇寬基指數或者行業指數買入持有,獲取股市上漲帶來的收益。
如果對未來行情不確定或者悲觀,可以考慮採取定投方法進行投資。因為定投讓你在指數點位低時買到更多便宜籌碼,到市場出現行情時收益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