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不愛書的娃,只有不會勾搭的媽

2020-12-22 悅文天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青年了沒,ID:A-qingnianleme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寫下這個標題,我想送自己一張圖↓

可是它韻押的不錯,我捨不得放棄。

靈感來源於之前挖下的一個承諾坑:如何勾搭娃愛上閱讀,有沒有什麼性感的姿勢。

來解鎖一下。我先來說說小娃。

首先,我覺得小娃是最好勾搭的,至少安德魯是這樣的。

在他幾個月只會蹬腿的時候,我就開始給他讀繪本,完全沒有反抗。我讀,他就在一旁開心的蹬腿。

後來,養成了習慣,一天不讀都不舒服,一直持續到了現在,就是這麼簡單,so easy!

我知道你們肯定對這個答案超級不滿意,別急,我後面還有招。

上面這一條只是給娃還很小的仙女提供一個思路,給小小娃讀書,主要目的不是他真的能聽懂什麼,學會什麼,而是養成一個習慣。習慣培養好了,之後讀什麼都會很輕鬆。

那麼,對於已經有反抗排斥情緒的娃,該怎麼辦呢?

我得提醒一下,這幾招都有點費媽。可是,費媽是這樣一種事,你早費了,之後可能就不費了;你早了偷懶了,之後可能更費。所以,該費還得費,費一陣就不費了。

第一招,遊戲式。

小娃都不會抗拒遊戲,而讀繪本又很容易跟遊戲結合起來,邊讀邊玩,或者先讀後玩,對勾搭興趣都有很好的療效

舉幾個安德魯2-3歲之間,我們玩過的例子。

卡爺爺(eric carle)的書,我們在初期讀過很多,圖大,畫面不複雜,顏色鮮豔,又朗朗上口的。

the very busy spider,我們就用紙殼子做了個蜘蛛,用鞋帶做網,把家裡的仿真動物都請了出來,邊讀邊操作:「moo moo said the cow,want to eat some grass?」

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我在網上找了點素材,玩了個影子對對碰,玩的過程中,還可以強化這些詞彙的說法。

A house for hermit crab,按一個手掌印做寄居蟹的身體,再把故事裡出現的海洋生物都剪下來,邊講邊粘到寄居蟹的身上,做出來還挺好看。

little blue truck’s christmas,把樂高結合進來,做成藍色小卡車的樣子,然後跟著故事,給各種動物送去big ,tall ,short,fat的聖誕樹。

這樣玩起來,就很有沉浸感,娃也不會覺得讀書是一件無聊的事。

我屬於手殘的類型,只能做到這種程度。如果你們去小紅書或者能翻牆的,去ins搜一搜,能看到特別多驚豔的。比如用漂亮的積木搭出繪本中的人物,看的我少女心都泛濫不已。

第二招,戲精式

小娃也都不抗拒戲精。所以在初期給娃讀書的時候,真的要犧牲點肺活量。

一定要感情充沛,抑揚頓挫升調降調都可以誇張一點。如果是兩個不同人的對話,可以稍微變一下音,讓娃有一種看劇的感覺

最簡單的還可以多加點音效。安德魯第一本聽到嘎嘎笑的是,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宮西達也的那本。我和他爹都給他講過,講的時候,就配了好多「額,啊,嗷,滋」這樣的怪音,他就聽的欲罷不能,那時候還不到一歲。

用唱的也是個好招,廖彩杏書單裡的繪本都給了唱的版本,隨時就可以來上一段。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好多古詩也用唱的,是勾人的妖精啊。

長大以後,還可以用演的,比如之前牛津樹有一本講變魔術的,安德魯就自己擺了個攤,演起來了,還能順便複述故事

第三招,主題式

這個可以跟遊戲式結合起來

看到手巧的仙女製作的主題櫃,美的我都想住進去。

做不出來這種也無所謂,我之前發過很多主題書單,比如季節性的,節日性的,都可以應景的讀起來,在環境的薰染下,娃的接受程度也會隨之升高

比如冬天了,下雪了,我們就讀起來冬天主題繪本:初雪已至,冬天的這把雞飼料可以查收了

馬上聖誕節了,街道商場的氣氛都很濃了,那就聖誕主題繪本拿出來:我能想到最浪漫的聖誕禮物,就是送你。。。一張聖誕書單!哈哈哈哈

娃如果對什麼主題感興趣了,馬上去找對應的書,興趣點在哪就打哪,事半功倍。

說到這了,我就要跳出小娃,說幾個大娃小娃都適合的招。

這裡會涉及幾個常見的情況。

第一個情況:我家娃就是喜歡讀某一本或幾本書,其他的一概不讀。

首先,這不是什麼壞事。誰還沒有個特別執著喜歡的東西了,比如我就看了N遍臺版的流星花園,臺詞都會背了,還是看不夠。

有獨寵一本書或幾本書的現象,至少說明,娃對書是投入感情了

這樣的情況,先是滿足。多給讀幾遍,多費點口水,別急著把娃從喜歡的東西身邊拽走。

再說個我們小區群裡的故事,這家娃已經上小學了,特別愛讀米小圈,她老母開始就有點嫌棄,喂喂喂,不夠高大上啊,世界名著了解一下啊!

娃的老師就說了:「讀米小圈就不叫閱讀麼?養成習慣更重要啊。你總讓她捧著世界名著,不符合她年齡,她沒共鳴,她憑什麼覺得看書比看電視好玩?」

於是,這位老母就放開了,由著娃的興趣讀。你猜怎麼著,娃讀完米小圈,讀各種童話,讀完童話,讀世界名著小童版,還有一堆從前想都不敢想的科普也開始感興趣了,讀到停不下來。

一般安德魯出現這種狀況的時候,我會提前跟他商量好,「你想讀這幾本啊,沒問題,那我先讀完這幾本,讀完就要讀這幾本了啊(我選的)」

有時候,讀完我選的,他又上癮了,有了新寵

有時候,就實在是不想讀我選的,不讀就不讀了,放一放,過段時間再拿出來可能就喜歡了;就算一直不喜歡,也無所謂,何必為了一本書,而破壞對整個「森林」的興趣。

第二個情況:中文很強勢了,很難引入英文閱讀。

這裡要考慮幾個問題,為啥很難引入了?

是因為就是排斥英文?

這種情況就得費費神,每天先堅持讀1-2本(數量依娃的情況定),之後再慢慢增加,養成習慣先

還是因為娃聽不懂?

這種就得翻譯啊,不要總考慮什麼英文思維,如果你全家都是中國人,生活在中國,平時說的也是中國話,上的學也說中國話,談英文思維真是有點「想太多」。

翻譯,或者說解釋,是確保娃能理解意思,但沒必要逐字的翻譯,如果這個字是個名詞,動詞,比如antelope,給娃翻譯一下是羚羊,這沒問題;如果這個詞是the,for這種,你沒法說出一個準確意思的,一筆帶過就行了,不會影響整體意思的理解。

繼續說為啥難引入?

還有可能是因為素材不喜歡?

講分級閱讀的時候,我把各個分級的特點都介紹的很清楚了,目的就是讓大家根據自己娃的興趣去做選擇。

沒有必須要讀的分級,只有適合你家的分級。

我就拿牛津樹和RAZ舉例。牛津樹是故事性的,而且是人物都相同,像連續劇一樣的故事性的,娃整體的喜愛程度就是很高。

RAZ,很平鋪直敘,畫風也很直男,很多小娃就是覺得很無聊,不喜歡。

兩歲多的時候,我給安德魯讀RAZ,他雖然不排斥但也無感,讀過就讀過了。現在四歲多,我們返回低級別練自讀RAZ,這時候他知識的儲備,生活的體驗都更豐富了,每讀一本,他都要跟我討論好久,跟兩歲是完全不同的狀態。

所以,不喜歡沒必要硬逼,尤其是小娃,去找喜歡的就好了,等到年齡增長了,以前推進的很費力的,都有可能變得很輕鬆。

第三個情況:我家就是不愛讀書。

前幾天在幼兒園接安德魯,排隊的時候,前面兩個女的在聊天。

一個就說另一個家娃特別特別愛讀書,老大愛讀書,帶動的小的也愛讀書,爸爸也愛讀,全家就很有氛圍。

再說到自己,就說,我家娃不行,就是不愛讀。

我特別怕這種,包括評論裡,我也最怕遇到這種。

為啥呢?

首先,語氣和態度裡就已經透露出「我家就是不行了」,「我咋弄也不好使了」,一種喪,想放棄了,不想去挖掘原因了,不想去改進方法了的狀態

自己的精氣神都沒有了,還拿啥去帶動娃呢?

其次,真的沒有說清楚娃為啥就不愛書了,沒有足夠的信息,讓別人出意見都難出,又不是大仙能掐指一算的事兒。

所以,這種情況真的要沉下心想一想,娃到底為啥,是讀書的環境不夠安靜?之前逼著看書有情緒了?選的書都不是他想要的?每次讀書的時間太長了,大大超過了他能專注的時間?讀的沒吸引力?找原因很重要。

相關焦點

  • 沒有不時尚的娃,只有不會搭配的媽媽
    每個父母都想讓自己的娃衣著得體、備受喜愛,這不僅體現了家長和孩子的審美,也能讓娃的顏值更高,特別是夏季,衣服換洗的頻率比較高,孩子的衣服搭配合理更能顯出娃的氣質。而對於孩子的穿搭,很多媽媽都沒有經驗,為了幫助寶媽解決這個煩惱,今天特意總結了幫助孩子穿衣搭配的妙招,快來看看吧。
  • 半斤的媽,頂多帶出八兩的娃
    可能有很多老母也都是這樣的吧,就像「別人的娃都報了英語班我的娃沒報就顯得英語差」,去一趟書展,沾一身書香,總是沒壞處的,順便還展示了「我家孩子更愛書好學」以及「我這個中年老母比別人家媽媽更進取向上」。然而此刻朋友圈裡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看到的真相可能是:這位媽媽和娃都是鍾愛讀書的人吶,棒棒噠。還有人留言:哇,挑到什麼好書了嘛?
  • 乾貨‖如何讓娃輕鬆考出ket:英語渣媽的原版書雞娃之路
    前期英文啟蒙之路作為四級考了兩遍,到大四才通過的英語渣媽,不想讓娃再吃我吃過的苦,再流我流過的淚,自然也不能讓她再走我走過的老路。於是從娃中班開始我就帶著娃踏上了英語啟蒙之路。如何啟蒙呢?找機構還是自己來?各方打聽之後發現癟癟的荷包和高昂的機構外教費用讓我望而卻步!
  • 姆媽,娃,和那個她
    姆媽天長屬吳方言區。姆媽,就是媽媽。不少人都這麼叫。感覺比叫「媽媽」更親暱。姆媽年歲越來越大,最近幾年身體一直不好。立冬過後,就不能出門。氣溫下降,或有雨雪,對姆媽,都是大事。好幾次,她想到金牛湖看看,車發動起來,來攙她,姆媽猶豫了,最後還是放棄了。「下次吧。」所以她常不開心。坐在門裡,透過門縫,看過往行人。
  • 薦書|這套英語繪本丟丟從1歲愛到3歲.原版娃都看這個作者的書,他是誰?
    自從小丟丟新開版塊以來,丟丟媽已經給大家推薦過一套中文書薦書|第一眼看它,你會覺得它很醜。只要你翻開看下去就會被它深深吸引!一套陪娃拼拼圖的經驗啦育兒交流|半年時間我帶丟丟從3片拼到50片,談談我們的拼圖心得今天丟丟媽給大家安利一個英國鬼才作家以及他的一些繪本。
  • 41歲「萬人迷」陳好曬生日照,顏值仍在線,看不出是3個娃的媽
    裡面的每一個角色都深入人心,尤其是「萬人迷」這個角色,在當時更是火遍大街小巷,不輸現在的流量明星!41歲「萬人迷」顏值抗打,看不出來是3娃的媽41歲的「萬人迷」陳好在社交平臺曬出自己的生日照,配文「感恩,感謝,所有愛我的人,我愛你們!」
  • 我想找個地方躲起來,沒有別人也沒有娃
    點擊標題下 愛讀童書媽媽小莉 關注600多個經典故事任意聽一頓細聊才知道,原來是芳芳媽好不容易把娃的睡覺時間從10點順利提前到了9點半,並堅持了一段時間。睡著的娃都這麼難防,沒睡的粘人精就更難躲了。往往是,趁娃玩得正忘我,當媽的才敢偷偷摸摸上廁所。
  • 娃遇到3種媽,再聰明也難成才!遇到這3類媽,娃想不優秀都難
    本期話題:娃遇到3種媽,再聰明也難成才!遇到這3類媽,娃想不優秀都難!文/育兒日記360(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毫不誇張,在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養方式,決定著孩子的未來。二、孩子遇到困難都是媽媽解決有些寶媽總是說,自己的個性很強,什麼事情不解決,就無法安心。不管家裡還是外面,大大小小的事情,只有自己解決才能踏實,別人解決的再好自己都不放心。特別是遇到孩子有什麼事情做不好,或者遇到各種問題時,自己都喜歡趕去幫忙。
  • 「我餵奶,公公在旁邊逗娃」,當了媽的女人,好像就沒有自尊心?
    01當了媽以後,自尊心碎了一地相信我們說到「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人」,應該沒有人會反駁。但如果一個女人不是有一天真正成為了媽媽,可能永遠不會懂在那個「偉大」、「無私」背後支撐著的,是被自己一點點拋棄的尊嚴。
  • 摘錄一個資深愛媽者的血淚之書
    作為兒子,我愛我媽天經地義。        我有義務維護我媽的名譽,尊嚴,地位。        我媽完美無瑕。        我媽是女神。        我媽是英雄母親。        我家裡兄弟姐妹一眾人等。        誰敢說我媽半個不好。
  • 最失敗的家庭教育:一個無微不至的媽,養出一個坐享其成的娃
    孩子總是丟三落四,大概就是因為有我這個事事善後的媽。她總是忘東忘西,大概也是因為我時時記著她的一切包括吃喝拉撒。說我是個糊塗媽,我絕不承認。只是沒想到我習慣了為孩子操心,卻不小心養出了一個自己什麼都不操心的娃。
  • 平時不帶娃,背著寶媽偷偷用零食收買孩子,這種寶爸咋對付
    我一看,問題是這樣的:寶媽平時不給娃吃零食,豬隊友偏要給小孩吃,而且是背著媽媽偷偷給娃吃。弄得孩子跟媽媽不親近,只喜歡爸爸。我朋友的情況跟這差不多,區別是她的孩子上二年級了,平時爸爸工作忙,也不怎麼管孩子。即便管孩子,也是個拖後腿的豬隊友,讓爸爸給孩子輔導作業,他自己做題做得起勁,然後直接把答案告訴兒子,就算輔導過了。還美其名曰,都弄完了呀。
  • C媽心得:用這種方式帶娃出遊,比上十堂早教課還有用
    好,你們的呼聲C媽聽到啦。這篇文章是我三年前寫的,今天就來分享給大家。和很多媽媽一樣,我以前是一個對帶娃旅遊有非常多顧慮的人,怕飛行時間太久、怕氣候不適應、怕娃生病.而用小C外婆的話說,我又是一個特矯情的媽,娃小時候出去吃飯我都會自帶麵條拿到飯店廚房煮。所以,可想而知我第一次帶孩子出遊做了多久的心理建設。
  • 「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寶媽曬圖後:一目了然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平時在上網的時候,經常會刷到一些很可愛的孩子,而且他們不僅僅是長相可愛、好看,就連穿搭都格外時尚,一個個就跟小模特一樣。寶媽們紛紛曬出娃的對比照,表示:「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還真大!一號寶媽:我家女兒是公認的可愛,我本人也很喜歡給孩子穿搭,每次出門穿什麼衣服,穿什麼鞋,都得配套搭好。
  • 「你媽帶娃給錢,我媽不給」寶爸埋怨不公平,寶媽的反懟大快人心
    由於現在社會競爭的壓力,生娃簡單,但是帶娃一般都不是大多數夫婦能夠自己親力親為的事情了。 岑琳和老公婚後生了一個孩子,但是因為雙方事業都處於上升期,生孩子耽誤的工作已經夠多了,所以養孩子的問題還是得靠雙方的老人來幫忙。
  • 孕媽能吃「黑芝麻」嗎?不僅不會讓娃變黑,還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很多寶媽都吐槽過自家寶寶「剛出生」的模樣,不僅皮膚皺巴巴像個小老頭,就頭髮也是十分稀疏,少的可憐。可有的寶寶出生就自帶「美顏」,不僅身上胖嘟嘟的,沒有什麼褶皺,就連頭髮也非常茂密。漂亮寶寶被大家搶著圍觀糖媽生小糖果時,隔壁病房有一個寶媽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原來是因為她生了一個漂亮寶寶,正常來說新生兒都是「不好看的」。但她家寶寶卻白白嫩嫩、胖胖乎乎的,尤其是一頭又黑又亮的頭髮,著實令人羨慕。
  • 孕婦生娃眾人「圍觀」,緊張害羞、不知所措,孕媽:感覺自己像猴
    其實,產婦在生娃時不僅要赤身裸體,還有很大可能遇到婦產科男醫生,甚至還要遭到眾人的「圍觀」,致使本就緊張的分娩過程變得更加艱難。孕婦生娃眾人「圍觀」,緊張害羞、不知所措,孕媽:感覺自己像猴同事安安已然是兩個寶寶的媽媽了,大寶過完年就六歲了,二寶只有兩歲。
  • 不讓娃背繪本,你就虧大了
    芊媽是知錯但萬年改不了的標題黨,這我認錯,不過讓娃「背」繪本,這個我是堅持的。繪本在我天朝爆發以來,不管是繪本之父松居直,還是彭懿、郝廣才等這些大咖,包括妞們,其實我們對繪本已經達成基本共識,就是不要帶著功利的心態去給娃讀繪本,娃開心就好。但仔細想想發現,讓娃從繪本中獲益,並不等於娃就會不開心。
  • 離婚沒要娃的媽:「絕情」背後的愛與難
    她覺得對女人來說,孩子不在身邊會拼命彌補,但對男人來說,孩子不在眼前,他可能就沒有那麼在意。朋友責怪張茉莉太狠心,怎麼能把剛斷奶的娃留給前夫呢?「但是沒要孩子,我覺得挺對不住我媽的。因為女兒出生後,我媽就手把手地帶。」張茉莉說,離婚半年了,母親還罵她。決定離婚時,楊曉柔的第一反應是,怎麼也要把4歲兒子帶在身邊,她不能沒有孩子,但身邊所有人都讓她好好考慮。幾個閨蜜一致反對。
  • 第一批95後當媽了,養娃風格別具一格:三觀不正、我娃最酷
    作為第一批網際網路時代下的寶媽,這一代的媽媽們養娃別具一格:三觀「不正」,我娃最酷。一:這一代寶媽有多酷?帶娃是責任,但也可以很有趣現在幼兒園的各項活動和作業真是越來越多樣化了,很多時候也變成了家長們的「作業」,這不,我身邊就有一位朋友小秦和班裡另一位寶媽「槓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