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夜,裡根曾講過的真實故事——讓我們用愛心化解仇恨

2021-02-15 雅風傳習

作者:韓連潮 原載作者博客

已故美國總統裡根在紀念二戰勝利40周年的演講中,講述了一個感人的聖誕故事,鼓勵國家之間的寬恕和和解。在抗戰勝利70周年的這個聖誕節,重溫他講過的故事仍然有其現實意義。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1944年的聖誕。此時,歐洲戰局已經出現逆轉,越來越不利於納粹德國:盟軍在諾曼第登陸,對德軍發起反攻,德軍節節敗退;但希特勒不甘失敗,瘋狂掙扎,孤注一擲,於12月16日,即聖誕節前8天命令德軍在歐洲西線戰場比利時的阿登地區發動發動一場被稱之為「突出部戰役(Battle of Bulge)」,對盟軍突襲,以期突破英美盟軍戰線,將西線一分為二,殲滅盟軍有生力量,並佔領安特衛普,切斷盟軍供給線,迫使盟軍談和。

這是二戰中最為血腥的一場戰役。雙方在這場亦被稱為阿登戰役的一役中共投入兵力近百萬;戰爭在暴風雪中展開,德軍利用惡劣的天氣突然進攻,盟軍空軍無法行動,加上守軍沒有戰鬥經驗,一度讓其佔據上風。戰役開始的第二天,殘暴的納粹黨衛軍在戰區無視戰爭法規則,濫殺了上百名美國戰俘。盟軍在不利的情況下頑強堅守和反擊,最終獲得勝利。

整個戰役進行了一個多月,雙方傷亡慘重。德軍傷亡人數達10萬,盟軍傷亡8.1萬,其中美國士兵佔95%以上,達7.7萬人,犧牲近2萬將士,是美軍歷史上傷亡人數最多的一次戰役。其慘烈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我們的故事發生戰鬥最激烈的時候。在戰區德方一側的許特根森林(Hürtgen Forest)深處,一位名叫伊莉莎白•維肯(Elisabeth Vincken)的德國婦女,因在亞琛城內的家和糕餅店被盟軍空中轟炸摧毀,為了逃避戰亂帶著12歲的兒子弗瑞斯,住在林中一個用於狩獵的小木屋裡。雖然突出部戰役在小木屋不遠處的四周展開,槍炮聲清晰可辨,但密林中還算安全。

聖誕,母子二人極其盼望在鎮上工作的父親休伯特回家團聚,共度聖誕。為了聖誕晚宴,伊莉莎白還養肥了一隻名叫赫爾曼的公雞(以納粹二號人物赫爾曼•戈林命名),等著丈夫歸來,宰殺了吃一頓團圓飯。弗瑞斯的父親此刻應徵在德國民防消防隊服務,一家人還指望他送食物活命;不過大雪封山,父親回家的機會很小。

突然,小木屋門前傳來了一陣梆梆的敲門聲。

小弗瑞斯以為父親回來了,跑過去開門,但母親伊莉莎白很快吹滅蠟燭,攔住他,自己上前把打開門,兩名戴著鋼盔的士兵站在門前,另一名則躺在雪地上,像死去一樣。其中一名用他們不懂的語言企圖和他們溝通。然後,指著躺在雪地的人說個不停。伊莉莎白意識到這是敵方的美國兵!

原來,這是這三人是美軍第8師第121步兵團的士兵, 在滿天風雪中與自己部隊走失,他們一面躲避德軍的追擊,一面尋找己方陣地,已經在森林整整徘徊了三天三夜,饑寒交迫,身上滿是凍傷。其中一個美國兵大腿中彈,失血很多,能否活下來還是個未知數。他們持有槍枝,可以強入民宅,但是他們卻禮貌地敲門請求小木屋主人留宿。

伊莉莎白雖然聽不懂對方的話,但她明白美國兵的意思。她一動不動地站在門口聽著美國士兵的懇求; 沉默了一陣後,伊莉莎白請他們進屋。她將傷兵安置到小弗瑞斯的床上,將床單撕開做成繃帶為傷兵裹傷。她讓兒子去弄一桶雪,為凍傷的士兵揉擦手腳,又讓他去把赫爾曼捉來殺了,另外多拿6個土豆做聖誕晚宴。

不久,小木屋便瀰漫著烤雞的香味。與此同時,伊莉莎白發現她可以和另一位美國兵用法語交流,緊張的氣氛立刻緩和下來。

不一會兒,又傳來梆梆的敲門聲。弗瑞斯想,多半是其他迷路的美國兵,走去開了門,結果發現4名德軍士兵站在門口。弗瑞斯頓時僵在哪裡。儘管是孩子,但連他也知道納粹德國規定,收留敵軍者格殺勿論。伊莉莎白冷靜地出來對帶隊的德軍下士說,「聖誕快樂!」下士說明他們與自己部隊走失,在森林中迷了路,希望借宿一晚。伊莉莎白說,「歡迎進來暖和身子,也歡迎和我們共享聖誕晚餐,不過我們還有其他客人,這些人不是你們的朋友,希望你們容納他們。」德軍下士馬上警覺地追問,「裡面什麼人,是美國人嗎?」伊莉莎白問答說是,並說,「今天是聖誕之夜,誰也不準在這裡動幹戈,請將武器放在門外。」德軍下士死盯了伊莉莎白一陣,放下了武器,走進小木屋。

小木屋內的美國大兵緊張起來,連忙掏槍。一名叫拉爾夫•布蘭克的士兵已經亮出了手槍,準備射殺進門的德軍,但伊莉莎白喝住了他們。她用法語說了同樣的話,「今晚是平安夜,不準殺戮,把槍給我。」伊莉莎白從布蘭克手上收繳了他的手槍。然後,她安排狹路相逢的敵對士兵坐在桌前,因為房子狹小,美、德士兵不得不緊緊地擠在一起,肢體碰觸,氣氛仍然緊張。他們彼此提防著,誰也吃不準會發生什麼事情,伊莉莎白面帶微笑一邊和他們說話,一邊忙來忙去準備聖誕晚餐。

幾分鐘後,小木屋的溫暖,食物的噴香,尤其是主人的熱情,讓對立雙方緊繃的神經慢慢鬆弛下來。隨後,美國兵將自己的香菸盒掏出來,請德國士兵抽菸,德國兵則從背包中拿出一瓶紅酒和一塊麵包與大家分享。其中一名德國兵看見受傷的美國兵,走過去為他檢查傷口,並用自己的急救包為他處理包紮槍傷。原來這位德國士兵幾個月前曾是海德堡一所醫學院的學生。他能用英語與美國兵交流。他告訴美國兵說,因為天氣寒冷,傷口沒有感染,僅是失血太多,並無生命之虞,休息和營養會使他恢復健康。此時,彼此的疑心已開始消失。

晚餐端上了桌,伊莉莎白開始做飯前祈禱,她含著眼淚禱告說,「感謝主的恩典,讓大家能在這場恐怖的戰爭中和平地共聚一室;在這個聖誕之夜我們承諾不分敵我,友好相處,分享這頓並不豐盛的聖誕晚餐;我們祈禱儘早結束這場可怕的戰爭,讓大家都能平安回到自己的家鄉。」

話音未落,士兵們已淚流滿面,他們為伊莉莎白的禱告深深打動,戰場上結下的仇恨已經煙消雲散,心中嚮往著家鄉和親人,充滿著對和平的期待。

用完晚餐後已至午夜,大家踱出小木屋。此時,暴風雪已停,暗藍的天空群星閃爍。他們不約而同地仰望星空,尋找那顆伯利恆之星。

隨後,曾相互殊死廝殺的7名士兵在一個屋簷下同床共眠,溫暖舒適地度過了平安夜。

第二天早上,伊莉莎白給美國傷兵餵了雞蛋湯;德國下士用地圖告訴美國兵他們陣地的所在地,並特意告訴他們不要去蒙夏鎮;因為德軍已重新佔領該地區,去那裡等於自投羅網。德國兵還做了一副擔架,給美國傷兵使用。雙方再三感謝伊莉莎白和弗瑞斯之後,握手告別,朝不同方向離去。

故事並沒有到此結束。1958年,弗瑞斯結婚並移民到夏威夷開了一家比薩餅店。在美國朋友的敦促下,他把這個經歷寫了出來,投稿給《讀者文摘》發表。

多年來,弗瑞斯一直想與7名士兵重逢,但遲遲不能如願。1995年,美國電視節目《未解之謎》將他的故事製成視頻播出。不久,馬裡蘭州弗雷德裡克鎮一家養老院的一位工作人員打電話告訴《未解之謎》,他那兒的一名二戰老兵多年來也在講述同樣故事。很快,相隔50年後,弗瑞斯和拉爾夫再次見面。二人相擁,喜極而泣;拉爾夫對弗瑞斯說,「你母親救了我們的命!」

後來弗瑞斯又聯繫上了另一名美國兵,但他卻未能找到德國士兵。

弗瑞斯2002年過世。同年,好萊塢出品了一部根據這個故事改編的電影,片名叫做《寂靜的夜》。

《寂靜的夜》

裡根總統引用這個故事來總結二戰經驗。他說,「善一定會壓倒惡,自由一定會壓倒極權!」事後,裡根總統還表示這個故事要反覆講,因為構建和平與和解的故事永遠也聽不夠。

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伊莉莎白是個普通的德國婦女,在殘酷的戰爭中,她有勇氣制止殺戮,保持人的尊嚴;顯然,她的勇氣源博愛情懷,以及人性的惻隱之心,善善之心和惡惡之心;她的善心善行超越敵友、超越種族、超越國家,喚醒了敵對雙方內心深處的人性;正是這永不泯滅的人性才是珍貴和平的最後保障。

相關焦點

  • 以愛與包容化解仇恨
    以愛與包容化解仇恨親愛的弟兄姐妹們,轉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聖誕節,許多教會都有一大批弟兄姐妹們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來慶祝,迎接主耶穌的降生。我們在做這樣一件事的時候,有否真正明白我們所做的事是為什麼?看了美國第40任總統裡根在紀念二戰勝利四十周年時,他講了一個真實的聖誕故事,令我陷入了深思!
  • 平安夜必刷電影《Silent Night》1944年平安夜裡真實的治癒故事!
    今天跟大家推薦一部根據二戰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叫做《平安夜》,又譯為《寂靜的夜》等。這是一部小成本電影,顯而易見,沒有大牌影星,沒有特效場面。但是看著看著,溫暖就在不經意間瀰漫開來,貫穿全身。伊莉莎白說,「歡迎進來暖和身子,也歡迎和我們共享聖誕晚餐。不過我們還有其他的客人,這些人不是你們的朋友,希望你們能包容他們。」德軍下士馬上警覺地追問:「裡面是什麼人?是美國人嗎?」伊莉莎白回答說:「是。」然後說,「今晚是平安夜,你們誰也不準在這裡動武,請將武器放在門外。
  • 電影點評:《音樂之聲》用音樂化解仇恨
    《音樂之聲》誇張且流於穿鑿的歌舞表演大可看做戀愛場景中必用的柔焦鏡頭和虛假光源,好萊塢的歌舞劇流水線並未扭曲其故事架構,電影講述了主人公瑪利亞,來自阿爾卑斯山區的修女,受教經驗僅源於不停製造麻煩的修道院生活,在冒然擔任七個孩子的家庭教師時將職務做得有聲有色。
  • 你知道聖誕名曲《平安夜》背後的故事嗎?
    耶誕節來臨的時候,如果我們想用一首歌來形容聖誕佳節給人們的心靈帶來的那種和平、恬靜、喜樂的氣氛,那麼這一選擇非「平安夜」(Silent Night)莫屬。「平安夜」的歌詞作者是奧地利的約瑟夫.穆爾(JosephMohr1792-1848)。穆爾出生於奧地利薩爾斯堡(Salzburg)北邊的一個小村莊。
  • 平安夜電影《真愛至上》
    2003年上映,每年的平安夜不斷的重看回顧《真愛至上》,和你一起回顧這部經典的平安夜電影。一般的電影如果講明白一段愛情故事就已經很成功,以聖誕節前一個月開始,講述了十個愛情故事。真愛至上每到聖誕節看一遍的電影,在一個月之內發生的故事,涵蓋了從十一歲懵懂時期開始,暗戀,初戀,最終到達熱戀,涵蓋一個人的一生,從一開始了我認定他了,就要跟他結婚了,婚後過一段時間,真的只能是他了嗎?
  • 裡根時代
    節選自《裡根傳》中信出版社出版作者:韓蕊陽他曾經當過運動廣播員、救生員、報社專欄作家、電影演員
  • 《木府風雲》今收官 獲贊「真善美化解仇恨力作」
    贏收視口碑 「真善美化解仇恨的上佳力作」  《木府風雲》由中央電視臺、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雲南電視臺、海潤影視製作有限公司、雲南潤視榮光影視製作有限公司聯合出品,以明時期納西木旺、木青、木增、木懿四代土司統治時期為背景,濃墨重彩地勾勒出明朝納西族傳承更迭的歷史風雲,塑造了代表著寬容善良、審時度勢、聰明勇敢等納西精神的木天王木增與女神阿勒邱兩位人物形象。
  • 電影《你給的仇恨》:告訴我們仇恨是怎麼來的
    仇恨怎麼來,如何產生的?電影《你給的仇恨》告訴我們。 說起種族歧視,相信大家一點都不陌生。一部描寫美國種族歧視的電影,《你給的仇恨》很好地詮釋了仇恨是因為一種對過去經歷中被剝奪,被攻擊,被迫害後不能釋懷的一種強烈而待久的情感,因此,仇恨的種子就將深埋心底,在未來將會結出無數個仇恨的果子。 1.
  • SCP-1981 - 「割喉裡根」
    0:17:53 - [歡呼]0:18:02 - 裡根:作為我們崛起的第一步,我看見我們正在被消耗。我看見的危機不是危機。包含了數百億的死亡靈魂。國家的道德結構正被拆解,心靈變得骯髒。我來自人類之上的王國。有什麼啟示?一個虛偽的微笑詛咒了一整個國家。0:18:43 - 沒有希望了。
  • 說出你與耶穌的故事 | 出生在「特技表演」世家被欺凌、綁狗煉 上帝化解他20多年仇恨
    左圖/許應富 提供;右圖/記者董昀能與曾經欺凌自己的哥哥和好,許應富自己也感到不可思議,說:「我們20多年的仇恨竟然被化解了,你看神的力量有多麼的神奇!」這樣的聲音長達一個月不斷的環繞在許應富的周圍,但過往的仇恨卻太過深刻,無法輕易化解,他向上帝談條件,表示願意嘗試打電話給哥哥們,然而如果對方的態度不佳,就不會再續接觸,在電話中三個哥哥都有良好的回應,尤其是曾經最有敵意的大哥,用和藹、熱情的態度面對許應富。許應富因著承諾,放下過往的仇恨與兄弟對談,然而上帝的計劃不只如此,還對他說:你要帶哥哥去到教會!
  • 12.24 平安夜,聽A股講鬼故事!
    今天市場調整了,在平安夜,A股卻講起了驚悚的鬼故事。在上證指數日線圖上,形成了20日均線以下的「空方跑」(兩陰夾一陽(圈1)),著實嚇人!搞的很多人連個節日都過不好!不過深證還是不錯的,還在20日均線以上。
  • 舊文重發 | 致力重圓還是宣揚仇恨——有感於英國女王的聖誕演說
    人類社會的進步很大一部分來自以理性減少仇恨走向重圓。讓我們長久地關注和討論這個話題。2014年的聖誕平安夜,英國女王按照慣例發表了聖誕講演。這次講演頗有新意。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戰100周年,那場戰爭已經過去了久遠,但是對戰爭的反省並不徹底,近來幾乎每年都有新的歷史研究成果發表,新觀點甚至有顛覆舊觀點的趨勢。這些觀點都基本在學術圈之內,民間並沒有多少質疑。
  • 今晚是平安夜,你會如何過一個有意義的平安夜?
    #今晚是平安夜,你會如何過一個有意義的平安夜?#這是今天微博置頂聊天話題,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呢?我們摘錄了一些。 1:作為不太合眾的當代宅青年來說,跟平時一樣,正常的度過。該吃吃,該喝喝,本身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天。既沒有出去嗨,也沒有在家裡慶祝。
  • 美國總統裡根夫婦唯一合作出演的一部電影
    《海軍悍婦》裡根是美國史上唯一一位演員出身的總統。該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二戰期間,潛艇指揮官「凱西.阿博特」帶領潛艇出任一項大膽的任務:進入水雷密布的「對馬海峽」,繪製日本海域的雷區分布圖,並摧毀了日本的島嶼設施,且發射魚雷使敵人數千噸的驅逐艦沉沒,最後安全返回的故事。
  • 一個真實感人的聖誕故事
    一個真實感人的聖誕故事發生在1944年的聖誕夜: 二戰時,在德國佔領的法國某森林小屋(聯軍已登陸諾曼第並挺進內陸與德軍正展開激戰),時值聖誕夜,一個德國家庭的母子二人極其盼望在鎮上工作的父親回家團聚。 突然小木屋門前傳來了一陣碰碰的敲門聲。
  • 小林分析:雙面人的演員——美國前總統裡根
    因為在我看來,美國的每一任總統身上,都有著我們可以深挖的獨特魅力和特點。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美國自二戰之後富有盛名的總統——裡根。對於裡根,許多人或多或少都聽過,那麼裡根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小林為你揭秘:真實的裡根——雙面人的演員。一.從政前的經歷,英俊帥氣的青年演員裡根1911年2月6日,美國伊利諾州西北部的坦皮科市,美國未來的總統羅納德·威爾遜·裡根出生了。
  • 川普拿著裡根的舊船票登上了華盛頓的破船
    時,並沒有提到裡根,而是擺出了林肯和邱吉爾。他是這樣說的:亞伯拉罕·林肯是一個,因為他在我們國家最困難的時候擔任總統。他也是自學成才,在成為總統之前還吃了很多年苦。另一位就是溫斯頓·邱吉爾,他在人類歷史關鍵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挺身而出。
  • 裡根競選連任總統,被提及年紀過大,他的回答把對手都逗笑了!
    羅納德·威爾遜·裡根是在1981至1989年期間擔任的美國總統(第四十任),對於此人,雖然他的出身並不是十分的優秀,而且,在競選總統之前,裡根還是一個不錯的演員,但是我們不得不說,也正是這樣的一位演員身份的總統,卻最終將蘇聯壓垮了,對於美國來說,裡根也是一個非常傳奇式的人物。
  • 《偷書賊》:用文字化解生命中的那些苦難
    美國作家海明威曾經說過:"好書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比真實事件還真實。"澳大利亞青年作家馬克斯·蘇薩克的《偷書賊》就是這樣一部比真實事件還真實的好書。這本書是作者根據父母講述的年幼時對二戰情節的回憶而寫成的書,於2005年出版,位居《紐約時報》暢銷書榜超10年,先後被譯為40餘種語言,在國際上廣受歡迎。
  • 今天,我們想給你講一個真實的故事……_新聞中心_中國網
    今天,我們想給你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發布時間:2021-01-08 15:00:38  |  來源:全國婦聯網信中心  |  作者:辛聞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穿過幽暗的歲月也曾感到彷徨當你低頭的瞬間才發現腳下的路心中那自由的世界如此的清澈高遠……」跟姐妹們一起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