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該輪到張譯拿影帝了

2020-11-18 芒果媽媽



張譯最近很忙。


剛跑完《八佰》的路演,就要參與《我和我的家鄉》的宣傳,還沒結束,《金剛川》又上映了。


這不,《一秒鐘》兩版預告接踵而來。

以至於國慶時,張譯直接用一條微博宣傳五部作品。



在我們過往的印象裡,當一個演員長期佔據社交視野,勢必會引起觀眾厭煩。

可張譯的一再出現,反倒讓觀眾更加期待。


沒別的原因:


演技。


換句話說,可能這就是劇拋臉的魅力。



拿《一秒鐘》的預告片來說。




講的是張譯飾演的張九聲,為了看到女兒在電影中「一秒鐘」的影像,不顧刑罰偷偷從勞改農場裡逃出來。


因此,他所有的執念就來自於想看到女兒,哪怕是要在沙漠中渴死了,也已經沒有太多的情緒波動。



但當得知膠片損壞,電影不能放映時,他瞬間慌亂起來。



拿起膠片盒,環顧四周,抿唇,雙手無力,一臉無助。



而最讓人動容的,還是看完電影那段。


範電影說放完了,張九聲回頭,眼淚簇簇下落,滿面悲沉「一秒鐘太短,不夠。」



你看,僅是一分來鐘的預告片,我們就已經足見這位父親對女兒深沉的愛。

而這才是一個好演員的素養——

一個眼神,就是一場大戲。



但這還只是張藝謀和張譯合作的開始。

接下來,還有《懸崖之上》、《最冷的槍》。


怪道有人說:



(一)

雖然如今的張譯演技紮實,資源不斷,前途無量,但放在以前,估計他想都不敢想。


甚至,一開始,張譯的夢想就不是當演員,而是播音員。



從小學開始,張譯就每天準時守在收音機前,等著六點半播放的《新聞和報紙摘要》。


初中時,老師聽完他用自學的「播音腔」朗讀完課文,十分鼓勵他「去考北京廣播學院」。


同學也開玩笑說:「播音界有個一哥叫羅京,你以後就是張京!」


就這樣,張譯滿懷信心,昂首闊步開始報考北廣


不成想,兩次報考兩次落榜。



第一年雖然專業課第一,但因為還沒畢業沒有文化成績最終落榜。


第二年,專業課和文化課成績加起來排名第二,但因為第三的少數民族同學加分,把他擠了下來。


現實的打擊讓張譯直接蔫兒了,成天躺在家裡當鹹魚。


父親看不下去,湊了三萬塊,託人把張譯塞進了哈爾濱話劇團,想讓他轉行當演員。


雖然對演戲毫無興趣,礙於父親的要求,張譯還是去了。


結果,第一次看到話劇,《一人頭上一方天》和《地質師》,就讓張譯熱淚盈眶。


張譯,對表演真香了。


可故事並非在此有了轉機,由於長相普通,天賦也就那樣兒,張譯的演員路依舊舉步維艱。


在劇團認真學習了一年後,老師建議他去北京闖闖。


這一去,又是兩次落榜。


考軍藝,因為體檢沒過,連主考官都沒見著。


面試中戲,老師抬頭看了看他的小眼睛,直接建議他去讀導演系。

終於自費進了軍區戰友文工團,因為長得不好看,還被大家起外號叫「驢臉」,位列班裡「醜男top榜」第三。



老師談起他時,也是一句話總結:「形體有點像麵條,站起來三道彎兒,不適合做演員。」


可演員夢已成,張譯還是不想放棄,他開始做場務,跑劇組,演龍套,任勞任怨,只能獲得一個角色。



2005年《喬家大院》的片場,導演胡玫看著張譯問:「多大了?」


「27。」

胡玫摸了摸他的頭:


「哦,27了。男演員28歲再出不來,就洗洗睡吧。」



這一年,是張譯入行的第8年。


但跑龍套並非沒有收穫,除了積累演技,也讓張譯學會了如何給自己「加戲」。


比如有次演一個小警察,臺詞就一句「5498,時間到了。」


但張譯討了個巧,把臺詞改成「5498,時間到了,時間到了,5498。」


畢竟多一秒,是一秒的戲份。


一場車站送別戲,原定是張譯給情敵遞一個定情手絹就收工了。


但他沒和任何人商量,遞完手絹後,還狠狠扇了情敵一耳光,直接把人扇倒在地。


差點被揍。


這些「技巧」,哪怕張譯日後成名用起來也是得心應手。


比如在《追兇者也》裡,張譯飾演的是一個笨蛋殺手。


由於追蹤目標中途下了車,小鳳卻靠著隔壁大嬸睡著了,醒來一看,人沒了,他一急,反手打了大嬸兩巴掌。



這一巴掌,就是張譯臨時加的,既表現殺手的氣急敗壞,還讓這個角色多了一個高光時刻。


還比如在《山河故人》裡,他飾演暴發戶張晉生。


為了表現自己的財大氣粗,把自己的車給喜歡的女人開,結果人把他車撞壞了。


張晉生雖然心疼但又要裝作毫不在意,嘴上說著「德國技術可結實了」,順腿踢了車一腳,結果「哐當」一聲,保險槓掉下來了。



好笑之餘,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劇情也讓這個角色形象更加立體。


但我們如今看這些「自我發揮」如神來之筆,但卻讓當時還在跑龍套的張譯沒少挨導演的罵。


可挨完罵,下次他還厚著臉皮做,因為只要是機會,張譯就得抓住。


也正因為這些不放過,他才有了《士兵突擊》的角色。


在選角之初,張譯給導演康洪雷發去了三千多字自薦信——《我的請戰書》,言語真誠,表明自己有多麼想飾演許三多:

導演,我的確是做夢都夢見過自己演許三多,但我也知道,可能他根本就不適合我,這只是我一個美好的願望罷了。不管怎麼說,能參加這部戲的拍攝,我就會很高興了;就是沒參加成,我也會很高興的,最起碼您看到了我心底裡的話。謝謝!



進組是進組了,角色卻不是許三多,而是班長史今



不過,是金子,怎麼都會發光,這也成就了張譯以及《士兵突擊》第一個名場面——


史班長的退伍。


雖然部隊駐在北京,但史今一直卻沒能好好看看這座城市,臨退伍前,連長高城帶他開車經過天安門。


史今看著霓虹燈,瞅著傻樂,眼裡卻突然就泛起了淚。


連長給他塞一塊大白兔奶糖,想讓他開心一點。



結果嘴裡一甜,心裡就苦了,頓時嚎啕大哭。



這場哭戲不僅飽含著戰友的離別情,還有對城市的留戀,以及青春逝去後的感傷,堪稱全劇劇眼。

張譯被看到了,可即便被認可,他依舊保持著演戲的初心,為了角色不顧一切。


在《我的團長我的團》開拍前,為了讓自己身材更好,張譯每天拿麵粉泡蛋白粉喝,後來被查出腎結石,落下病根。


飾演的角色在劇裡被日軍刺瘸,《團長》拍了172天,他就瘸了172天,最後發現左腿比右腿細了一釐米。



拍《紅海行動》時,不小心滑倒骨折,硬是拖著那條打了石膏的腿,拍完各種高難度動作。


《一秒鐘》,為了貼合人物瘦、髒、疲的特點,每天自虐式地減肥,暴曬太陽——



這些付出,若是有一樣被流量明星做到,都能吹噓好幾年,但張譯始終隱忍,只為鑽研演技。


可能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終於,2015年,張譯憑藉《親愛的》裡一個失去孩子的大款角色,拿下了金雞獎最佳男配角。



演員張譯,爛運氣終於走到了頭。


(二)


其實也不怪老師們對張譯演員前途的否認,畢竟,張譯的長相離大眾認知裡的演員實在有些差距。


就算醜,也醜得不夠有個性。


粉絲形容他是「醜乖醜乖的」,用他自己的話說:「沒有一張能讓觀眾有興趣花錢到電影院看的臉。」



可幸好不是所有角色都需要一張面容姣好的臉,小人物的悲歡也需要被演繹。


張譯這張平實普通的臉,反倒能勾起觀眾的共情。


就比如《我不是潘金蓮》裡的賈聰明、《老炮兒》裡的城管、《江湖兒女》裡的生意人、《追兇者也》裡的董小鳳……


冷漠的、傲嬌的、愚蠢的,精明的,悲痛的小人物,都讓他演得津津有味,真實可觸。


《我不是潘金蓮》裡,張譯飾演一個虛頭巴腦、自作聰明的縣法庭庭長賈聰明。


哪怕光看這張劇照,不用任何臺詞,就能勾起你對曾經看到的那些諂媚圓滑的基層公務員的記憶。



《老炮兒》裡,張譯飾演一個欺軟怕硬的小城管。


一開始驅趕一個底層擺攤人,上去就是一巴掌,但打完又有些心虛,趕緊左右瞄看。



不想馮小剛飾演的六爺突然出現,由於知道六爺的影響力,再加上聚集的人越來越多,張譯神情立刻就慫了,哪怕被六爺回打一個耳刮子也只得受下。



《江湖兒女》裡,飾演一個被趙濤飾演的女主訛錢的生意人。


一出場就是一副成功人士的模樣,背著手,邁著步,一臉的春風得意。



女主找到他,誆說:「她懷孕了,我是她姐姐。」


張譯先是不動聲色地轉身把門帶上,一回頭,立馬換了表情:

「咋就懷上了!」



南方生意人的精明和可笑袒露無遺。

除了黑色幽默,張譯讓人哭的能力更是嫻熟。


《雞毛飛上天》裡,張譯飾演的男主陳江河於火車上無意往窗外一瞥,突然看到找了8年的初戀。


一般的演員,第一直覺肯定是瞪大了眼睛,表現驚訝。


但張譯沒有,他回過神,反倒把眼睛眯了起來,細看確認。



等看清了,開始急了,雙手慌忙無措地拍著窗邊,環顧左右,發現出不去,只能把身子伸出窗外。


近鄉情更怯,想喊,卻又哽在喉嚨裡。



好不容易喊出名字,心裡千言萬語,多年的思念憋出一句:

「你去哪兒?你去哪裡啊?」



接著,他慌忙拿出包裡隨身攜帶的信物——一個畫著圖案的大磚塊,捧在手裡,一臉欣喜又慌張,急切又渴望。



這一角色的精準演繹,也讓他獲得了第23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男主角。

可要說最讓我心酸的,還是他在《親愛的》飾演的一個丟了孩子的土大款。


為了找孩子,他組織了一個尋子團,人前,他要承擔團隊精神領袖的身份。


但當發現團員紛紛找到了孩子,自己卻無能為力,就連崩潰也只能躲在角落不讓人看到。



片中一段高光戲份,是在黃渤找到兒子鵬鵬,給他過生日時。


宴席上,遍尋孩子不得的張譯向團友們宣布自己妻子又懷孕了,而這,也意味著他放棄尋找丟失的兒子,背叛了之前在團隊裡號召不生二胎的宣言。


大家聽完,唱著《隱形的翅膀》鼓勵他,他卻因為愧疚,顫抖著喝下一整杯酒。



接著,他搖搖晃晃地走到黃渤兒子身邊,握住他肉嘟嘟的臉,埋下身去,長久地親吻著。


好似他親的不是別人的孩子,而是對自己孩子的告別。

即便我們沒有為人父母,也能從他這段表演中感受到一種無法承受的至痛。

也正是這個角色,讓他獲得了2015年金雞獎的最佳男配角。

這些角色,千人千面,我們反倒要感謝張譯不出彩的容貌,才讓他飾演每一個角色都讓觀眾信服並肯定。

(三)


雖然在很多網友眼裡,張譯最近是爆發式高產。

但事實並非如此,就比如《八佰》和《一秒鐘》都是前年積壓的存貨,一直擱置沒有上映而已。


張譯的演藝道路,其實從來都是穩紮穩打,不急不躁,如今被大導演喜歡的的「爆發」,不過是厚積薄發而已。


比如很早之前前,陳凱歌就當眾肯定張譯會成為「了不起的演員」。



懸崖之上》一場被電的戲,張譯一段渾身抽搐、口吐白沫的反應,看得張藝謀都連聲肯定。



而《八佰》裡張譯飾演的「老算盤」的一場戲,直接把導演管虎看哭了。



所以張譯如今的作品井噴,並非資源來了,而是靠著每一場戲贏來的口碑。


而且一流的演員,如果只是努力,其實遠遠不夠,更多的還需要自身的悟性與思考。


比如在《我和我的祖國》中,他和三年前的相親對象意外重逢這場戲。


雖然是女主說臺詞,張譯只用聽就行,但他依舊認真和大家研讀劇本。


導演張一白希望他在女主說話時,轉過頭看他一眼。


可在哪一句話扭頭,需要探討一下。


正當大家各抒己見爭論時,張譯忽然說:

「我可能會在這個新信息上做一個轉頭,因為他之前並不知道,對方已經認定自己了。」



在場人聽了,一致點頭認同。

所以哪怕不是自己的戲份,張譯也會全程參與,並提出自己思考。


而在張譯飾演的實驗人員受到核輻射,指揮讓他趕緊去治療,他卻堅持說完自己想法這段戲時。



本來只是一場對話戲,可導演突然提出,能不能在說到倒數第二句臺詞時,正好鼻血流出來?


就是這麼強人所難的要求,張譯居然覺得OK。


具體操作是,把仿真血漿灌進鼻腔,然後全程吸住,直到說到倒數第二句臺詞時再放鬆,讓它流出。


這就要求張譯全程剛剛好吸住血漿,流早流晚都不行,甚至還會被血漿嗆到。



不想,張譯硬是攻下了。



這個鏡頭在電影裡也就幾秒鐘,如果我不說,可能大家根本不會想到這滴鼻血的背後有這麼多的故事。


最後說一個演員最基本,但很多明星都沒有做到的操作。


由於演員飾演的是不同的角色,口音也是不同的,張譯是齊齊哈爾人,但我們看他的戲完全不會聽到東北味兒,而是隨著角色變化,南腔北調。


《雞毛飛上天》裡的江浙滬普,《親愛的》裡的秦腔,《金剛川》裡的陝西口音……


為了說好臺詞,張譯還會自製方言劇本,細摳每一個字的發音。



雖然有人覺得沒什麼,但相比於如今一眾還需要配音的演員,可能這就是張譯為什麼口碑如此之好的原因。


回首張譯的演戲生涯,從一開始的誤打誤撞,到被否認,堅持,再被否認,再堅持,他做過雜工,跑過龍套,受過罪也受過傷,終於迎來了自己的春天。


張譯最近很忙,但一分析,日子好像和幾年前沒什麼區別。

依舊是演一齣戲鑽研一個角色,換一種方言,受一次罪的同時想著怎麼給自己「加戲」。


這些回報,是張譯的成功,是夢想的成功,也是好演員的成功。


而像張譯這樣的演員,類似的還有《隱秘的角落》裡飾演父親的張頌文,《無證之罪》裡飾演李豐田的寧理,《烈日灼心》裡飾演殺人犯的王硯輝……



張譯,不過是這群非著名優秀演員的代表,只要給予他們機會,就會給觀眾無限驚喜。


因此,我們希望中國娛樂圈裡的「張譯」越來越多,越來越被觀眾看到。


只有這樣,中國娛樂圈才會真正告別陷入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循環,讓更多好演員迎來春天。


部分素材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張藝謀《一秒鐘》將映,口碑比肩《活著》,張譯要拿影帝了
    他的新作是《一秒鐘》,演員由張譯、範偉、劉浩存、餘皚磊,據媒體介紹,這一部《一秒鐘》是張藝謀送給電影的一封情書,講述的就是他那個年代的人與電影的不解之緣。值得一提的是,該片的男主角張譯也有望拿下一個或者多個影帝
  • 張譯,再不拿影帝,觀眾要拆掉電影院了
    ,從運氣最差的演員變成了公認的「影帝預定」人選。,從正派軍人到不起眼的小人物,張譯演什麼像什麼。,張譯已經瘦下去20多斤了,整個人只有110斤左右,導演張藝謀看到的時候都驚了,他沒想到張譯真的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瘦到這個程度。
  • 《金剛川》6分,情懷+1分,管導-2分,張譯該拿影帝
    比方說,我在第一個故事裡看到這個鏡頭,隨後的慘烈畫面我被感動了,到了第二個故事再出現的時候我的情緒波動沒那麼大了,到了第三個故事的時候,我的大腦還在糾結:我需不需要再被感動第三次? 如果沒有張譯在第三個故事裡神乎其技的演技,靠著硬實力把觀眾強行拉到那個年代那個場合和志願軍們感同深受,想必這個片子靠家國情懷也扶不住了。
  • 路人臉也有資格拿影帝!龍套十年的張譯,終於「大器晚成」
    導讀:路人臉也有資格拿影帝!龍套十年的張譯,終於「大器晚成」《八佰》的熱度才剛降下來,張譯吳京就帶著《金剛川》來了。這電影被稱作今年「最後的王炸」。無論是陣容、主創、規模和體量都帶著很濃的誠意。張譯作為主演之一再一次貢獻了不俗的表演,官方發布的幕後視頻,張譯拼命工作到暈倒引發了一波熱議。
  • 三個月上四部電影,有影帝級演技卻沒名,張譯也該紅了
    文/小七張譯主演《一秒鐘》宣布定檔了,這是繼《金剛川》定檔之後,張譯的第四部電影。從八月到十一月,張譯有四部電影上映,真正的從年中霸屏到年尾。而且每一部都是名導執導、高質量、大製作,妥妥的要拿獎的電影。看過張譯作品的人不難發現,張譯演技好,入行至今塑造的形象無數,每一部作品都可圈可點。
  • 從「十年龍套」到「百億票房」的影帝,張譯,如今終翻盤
    早在2016年,張譯做客金星的節目時,金星就曾預言張譯日後一定會拿影帝,金星對張譯說,「屆時拿到影帝,除了打電話給父母外,記得第一時間要給姐報喜」。時隔一年,在2017年的第24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憑藉《追兇者也》這部電影,獲得「最佳男演員獎」;同年,在第23屆上海電視節上,張譯憑藉《雞毛飛上天》這部電視劇,榮獲「白玉蘭獎最佳男主角獎」,又一位成為「影帝視帝」的雙料影帝。
  • 影帝是怎樣煉成的?張譯從龍套逆襲成影帝,雙重人格叫人哭笑不得
    影帝是怎樣煉成的?張譯從龍套逆襲成影帝,雙重人格叫人哭笑不得 在影視界對一個演員最高的評價是什麼呢?沒錯,就是影帝和影后。拿到這個獎項就證明自己的演技得到了認可,也證明了觀眾對演員的喜愛。但是演員之路又談何容易。
  • 從無人問津到跑龍套,再到現在的百億影帝,張譯用實力證明了自己
    但對於張譯的表演卻達成了一個共同的認識,演得好,在今年的電影大屏幕上,你似乎看到最多的便是張譯這張曾不被看好的臉,從無人問津到跑龍套,再到現在的火遍全網的百億影帝,張譯用實力證明了自己。,這讓他有點想往寫作的道路上發展可沒曾想到自己在這條路上也行不通,原定20集的劇本寫了五六個月,快要完成時,沒想到製片人又來了一句沒錢拍不要劇本了,崩潰到極點的張譯,無奈之下又幹回了自己的老本行,即便只是跑龍套的戲,他也全力以赴。
  • 新片上映獲贊,張譯優秀,鄧超也不差,不要總忽視影帝
    近日,張譯主演的電影《八佰》還未下映,《金剛川》卻已經上映,於是乎一波又一波的溢美之詞襲來,「張譯預定影帝」,「終於輪到張譯火了」等等,言語中仿佛張譯永遠是那個有演技有實力,卻沒有得到應有榮譽的那個!和《金剛川》中的表現來說,現在的張譯還夠不上影帝之名,也不存在埋沒才華。
  • 《金剛川》張譯再次貢獻炸裂演技,這一次輪也輪到張譯紅了吧?
    《金剛川》張譯再次貢獻炸裂演技,這一次輪也輪到張譯紅了吧?從去年開始在國慶檔輪番上映的獻禮片中,想起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演員之一,張譯是很多人第一個會想到的名字。每每有張譯主演的影片上映,關於他演技的稱讚便絡繹不絕,而除去影片宣傳與在映期間,張譯從來沒有其他消息曝出,用一句話來形容張譯:可以參天的大樹,是因為它從不節外生枝。
  • 十年龍套,一朝影帝!「戲比天大」的張譯大器晚成的人生
    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爆出張譯的近照。照片中,他的臉上沒有一點肉,都是向內凹陷的狀態,眼睛也大了不少。整個人瘦到脫相,只剩一副皮包骨,看上去老了好幾歲。而且還把頭髮剃了,清楚地看到髮際線在無限後退。從旭日到暮色,由清晨至黃昏,點綴了整段時光。十年龍套,一朝影帝!「戲比天大」的張譯大器晚成的人生!
  • 張譯為拍張藝謀電影暴瘦20斤,和影帝範偉飆戲,他能拿到影帝嗎
    張譯為拍張藝謀電影暴瘦20斤,和影帝範偉飆戲,他能拿到影帝嗎好的演員就是捨得對自己「狠心」。為了塑造角色,演員會根據人物的設定,對身材進行調整。有為戲增肥的,自然就有為戲減肥的。很多人以為範偉只會演小品,其實他是拿過影帝的,而且在《我和我的家鄉》當中
  • 影帝張譯,大器晚成的演藝路,實力派演員沒想到小時候這麼討人嫌
    娛樂圈裡面有很多從小就成為童星出道,然後長大之後順理成章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明星,也有一些大器晚成,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前半生一直在電視劇裡面扮演小角色,而機緣巧合一下,憑藉著自己高超的演技,在某一部劇中突然爆紅成為影帝的人也是有的,其中就有張譯。
  • 2004年,影帝張譯家裡的錢被小時工偷了,警察卻勸他不要報警
    影帝張譯大家都比較熟悉吧,他曾在《士兵突擊》中飾演班長一角,雖然人長得一般,其貌不揚,但是演藝不錯,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還被稱為「影帝」,也有的網友調侃道:他是史上最醜影帝。張譯有很多優秀的電視作品,如:《激情燃燒的歲月》、《我的團長我的團》還有和孫儷一起主演的《辣媽正傳》,每部作品,張譯都給大家呈現出不一樣的張譯,演技真的很出彩,只要是金子到哪都會發光。自從他走紅後,就受到《非常靜距離》的邀約,張譯在節目中,也是跟觀眾分享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很多趣事,讓現場的觀眾也是捧腹大笑。
  • 「百億影帝」張譯的勵志初戀故事
    《辣媽正傳》劇照高考落榜,從哈爾濱輾轉到北京的待業青年張譯,終於考上了北京的戰友話劇團。張譯坐在地上哭了很久。2014年,昏睡了十年的她,還是離開了。當時,張譯人在法國,沒辦法趕回來見她最後一面。面對訪談的採訪鏡頭,他說自己很想穿越回2004年,不說話,只想見見她。他從她的身上學到了很多,如果姑娘能健康地活著,取得的成績一定會比自己好。
  • 黃曉明獲百花影帝,肖央張譯陪跑,最尷尬的是周潤發?
    按理來說,肖央和張譯的表演可謂得到了無數人的誇讚,都具有拿影帝的實力。如今他們倆全部陪跑,確實相當遺憾。其實說起來,黃曉明拿獎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再加上近期中印局勢並不太理想,翻拍自印度片的《誤殺》想要拿獎確實不太合適。
  • "默默無聞"的"百億票房先生"——影帝張譯走紅歷程
    ·低調的影帝最近上映的電影《八佰》好評如潮,還沒看過的鐵汁們,趕在被朋友圈劇透之前,抓緊去電影院觀看,自備紙巾,因為影帝·何為影帝影帝可不是白稱的他是《紅海行動》裡的蛟龍突擊隊隊長楊銳,楊銳的不畏艱難險阻、直面困難險境、,見機行事、抓機會的能力被張譯表現得淋漓盡致,把一個中國軍人該有的熱血
  • 十年龍套,終成百億票房影帝-張譯
    《八佰》是一部演員和電影互相成就的優秀作品,電影票房不僅突破20億,同時還使張譯成為「百億票房」影帝。張譯出生於1978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從1997年至2006年一直服役於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話劇團。那部劇的主演是王寶強,也正因為這部劇,王寶強之後名聲大噪,對比之下,那個時候的張譯還籍籍無名,只能演一些配角。
  • 說說影帝張譯~《八佰》中演技我服氣。
    張譯,1978年2月17日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國內地男演員。1997年至2006年服役於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話劇團。2006年,主演軍事勵志題材電視劇《士兵突擊》[1]。2009年,主演抗戰劇《我的團長我的團》[2],並憑藉該角色獲得2009中國電視榜「最深入人心電視形象」的榮譽[3];9月,主演孔笙執導的抗戰劇《生死線》[4]。2010年,主演現代愛情題材電視劇《兵團歲月》[5]。2011年,主演年代歷史題材電視劇《鋼鐵年代》[6]。
  • 「影帝」張譯人品曝光:守護植物人初戀10年,卻這樣對待家中女傭
    「影帝」張譯人品曝光:守護植物人初戀10年,卻這樣對待家中女傭要說起娛樂圈的藝人那就有的聊了,那些空有顏值演技全無的藝人依然活躍,然而那些演技精湛為藝術獻身的老藝術家卻無戲可拍,今天的主人公張譯屬於大器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