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臺北一家名為OMNI的酒吧在社交平臺上發出聲明,為了追求音樂品質,將禁止土嗨及Bounce音樂在現場播放。
這則聲明,讓廣大Ravers拍手叫好。今天,小唯就跟大家聊一聊,土嗨和bounce。
土嗨&Bounce
土嗨就是Bounce嗎?NO!
其實土嗨最多的是粗製濫造的Hanzup風格的曲子,把人聲從流行歌曲提取出來,然後跟著原曲和弦走反拍bass,再配一個土到掉渣的鋸齒波lead,這樣就喪失了全部美感。
近幾年「社會搖」、「抱抱搖」興起,大多數是被粗製濫造的Bounce,準確的來說是Melbourne Bounce。這種音樂風格本身是比較騷氣的,做的好的歌曲聽起來是很有意思的。許多人為了追求低成本,對音樂偷工減料還讓它們廣泛流傳,就完全失去了Bounce風格該有的感覺,變成了一種一聽就讓人覺得很土的風格。
隨著劣質的Bounce音樂借著網絡平臺和韓國夜店Bounce風潮火了起來,這種「很土」的音樂也變成了土嗨的一部分,土嗨甚至成了Bounce音樂的新代名詞。
拒絕土嗨,守護電音淨土
不需要華麗的創意、不需要高昂的成本,極短的製作周期,極大的收益回報...
一些投機取巧的音樂製作人抓住了「千載難逢」的機會,借用短視頻平臺的東風,高產似XX,搖身一變,就成了「網紅DJ」。
利益驅使越來越多的低劣音樂火爆在短視頻平臺。
比如「今夜星光閃閃」、「畫畫的baby」在網上爆火後,成功出圈,不僅各大club為這種音樂開主題派對,整夜循環播放,還登上了音樂節的舞臺。
這種情況,是每一個資深Raver,都忍不了的。
試想一下
自己守護的P.L.U.R淨土,被不走心、刺耳、低劣、庸俗的土嗨音樂入侵;
刷D音,被土嗨BGM刷屏;
去夜店,險些被身邊搖花手的大哥「毆打」;
去電音節,網紅DJ在臺上假打...
這一刻,我們的內心
是怎樣的?
從OMNI酒吧發聲後,大多數網友都在網絡上拍手稱快。
對於這件事
你怎麼看?
歡迎大家留言區,走一波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