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守藝」制香 經過手的香才有靈魂

2021-02-13 山西新聞網視覺志V

兩年半本土最受歡迎的原創圖片新聞公號

一鍵 關注,感受山西攝影報導者的力量

視覺部主任微信:kingbackL

圖片採編投稿郵箱:sxrbsjz@126.com

■點擊關鍵字獲取更多精彩:

85後變性藝人|中國版「歐巴馬」|古代道士的現代修行|探訪女居士|美女紋身攝影師|美女記者轉型做婚禮|三個人的學校|男扮女反串|90後美女射箭教練|五旬女警玩健美|「麻糖」老朱|璐璐的醋藝人生|未婚媽媽「夫人秀」|美女木藝匠|晉劇大武生|女舞者開賓利送外賣|探秘男科醫院女護士|超五星酒店美女保安員|延安走出「紅孩兒」|「無指」老師山區養蜂育人|夜店美女總監月入五萬|美女教師山頂幼兒班|90後美女愛北路綁子|探秘天下鑼鼓第一村|90後女廚師月入過萬|女研究生首登擂臺搏擊|交城女孩蛻變北京酒店老總|獨臂養蠶人|夜店女DJ|豐胸4000例年薪百萬|

《攝氏度》第614期

欄目主編/劉昱

山西新聞網記者/王琪、蘇航

本期責編/王琪

山西新聞網視覺部出品

近日,第四屆山西文博會在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開展,在晉中展區,一場簡易的手工制香過程吸引了市民們裡三層外三層的參觀,周圍觀展的人直呼「原來香就是這樣做成的啊!」「這種制香過程也太特別了吧!」他們就是介休恆瑞制香的工作人員,正是他們這種傳統的手工制香方法,在2015年,被晉中市公布為市級非物質遺產代表項目;2017年,被山西省公布為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廠長郭建美被公布為該項目的傳承人。(■山西新聞網記者:王琪 蘇航)

制香前,要根據香的種類,進行選材、炮製,有的合香會有一百多種不同的香料,要經過修、蒸、煮、炒、炮、焙等多種手段,再用石磨磨粉,根據古法調配,形成了最初的香泥。

在中國歷史上,香最早是由西域諸國獻貢開始,早期大都作為消除穢氣及愈病之用,以香禮佛的記載則是源自漢武帝時代,從此之後,香在中國社會中又代表著相傳生生不息的意義。圖為制香師傅揉搓著一團團香泥,讓香料分布的更加均勻。

在傳統的社會裡,家家戶戶都會有一隻香爐,在禮佛與祭祀祖先時,人們都會拈香一柱,但是誰也不知道那些細細的香從何而來。只見一團團香泥揉好後,在制香師傅手工壓制下,香泥變成柔軟的香線,從下方緩緩擠出來。

壓香線通過槓桿使力,用的是巧勁兒,在固定的木樁上,有三個位置,根據香泥被壓成香線的多少,來調整木頭槓桿的位置。

一簇簇細細的香線緩緩擠出,擠出的香線口扎了半塊布,以控制出香的速度、大小。香粉越細膩,直徑越小,燃燒就越充分,香韻就會更透徹,香越精才能越細。

擠出的香線被截成統一的長短,平整的鋪在箅子上。「這樣的制香方法是從我祖輩上流傳下來的,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了,這種純手工製成的『全料香』含著許多中草藥,各種藥材在焚燒過程中會產生一種純天然的混合香。」介休洪山名香「全料香」第10代傳承人郭建美對周圍觀展的市民們說。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認識到修身養性的重要性,更多人把目光看向傳統的香。郭建美驕傲的說起來,他們的古法制香是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也證明了山西傳統制香技藝的魅力,不少已經遠銷至海內外。

這已經是他們第二次來到文博會的舞臺,每一次他們都會把古法制香過程搬到現場,簡易的制香過程立刻就會成為晉中展廳的一大亮點,不僅讓人們進一步了解了古法制香工藝,還促進了產品銷售。

香線在箅子上鋪好,就該等待晾曬了,傳統的制香過程中,晾曬是個不可或缺的環節,平鋪整齊的香線,經過陽光自然的晾曬,香體才會平整細化,其品相才更加天然純正,保證香品的氣韻綿長。

如今,傳統制香的生產技藝已日漸完善,郭建美說:「未來,想要成立一所洪山香文化博物館,讓洪山香可以真正地被世人所熟知。」於此同時,他也在物色和培養新一代的傳承人,使該技藝得以永遠傳承下去。

視覺團隊&品質微刊-Vision

劉 昱
主 任|山西新聞網視覺部

TA說:「失敗的團隊沒有勝利者,勝利的團隊成就每個人。知道不等於做到,做了不等於做好,做了是零分,做到是百分。」

辦公電話:0351-4281473
個人微信:kingbackL
傳稿郵箱:sxrbsjz@126.com

宇 巍
副主任|山西新聞網視覺部

TA說:「有一種信仰叫做攝影,願更多的志同道合之士加入我們,共同開啟攝影創作之旅。」

辦公電話:0351-4281473
個人微信:yuweigsy
傳稿郵箱:sxrbsjz@126.com

張春穎
編 輯|山西新聞網視覺部

TA說:「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匯成我們精彩的人生。用鏡頭記錄美好的瞬間,用圖片講述身邊的故事。」

辦公電話:0351-4281495
個人微信:zhangchunying0929
傳稿郵箱:sxrbsjz@126.com

蘇 航
記 者|山西新聞網視覺部

TA說:「用不懼一格的構圖法則,不加修飾的鏡頭語言。自然、流暢、客觀且真實地講述身邊故事。」

辦公電話:0351-4281495
個人微信:a379949333
傳稿郵箱:sxrbsjz@126.com

陰 豪
記 者|山西新聞網視覺部

TA說:「只有好照片,沒有好照片的準則。對於偉大的攝影作品,重要的是情深,而不是景深。」

辦公電話:0351-4281495
個人微信:i-momoo

傳稿郵箱:sxrbsjz@126.com

王 琪
記 者|山西新聞網視覺部

TA說:「看有溫度的影像,做有溫度的採訪,進行有溫度的編輯,山西視覺志,與你同行。」

辦公電話:0351-4281495
個人微信:wmc4199

傳稿郵箱:sxrbsjz@126.com

1.發送作品至郵箱sxrbsjz@126.com,請將您個人真實信息(姓名、聯繫方式)附在郵件內。

2.添加《山西新聞網視覺志》公眾號Asxsjz,獲取更多。
3.支持我們,請轉發,請點讚。

4.如您有類似新聞線索、人物故事題材,請直接回複本公號後臺,或微信添加:kingbackL,我們將派攝影記者/攝影師跟進報導。

相關焦點

  • 拙至堂|「匠心手作「之品香制香活動現場回顧
    人類對香的喜好,乃是與生俱來的天性,有如蝶之戀花,木之向陽。近日,伴著冬日的暖陽,鄭州藝茂倉·拙至堂舉辦了「香與心的美麗邂逅」品香制香活動,在現場小夥伴們的陪伴下,走進拙至堂,走近香的世界、品味香的文化、體驗了一把制香的樂趣。
  • 傳香道古韻,守千年匠心,大鵬教育開展非遺制香文化傳承活動_浩通...
    10月28日,為助力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大鵬教育主辦的「非遺煥新、守藝匠心」非遺制香文化公益活動在北京市海澱區文化四季綜合活動中心順利舉辦。道家制香非遺傳承人、全真教華山派二十七代弟子張裡煜道長作為本次活動的主講人,不但為現場觀眾講述了香道的起源發展和制香儀軌,還在現場親自帶領學員們感受了制香焚香的香道文化生活。
  • 2020大型人文記錄片《手藝·守藝》第三季即將上線
    2020大型人文記錄片《手藝·守藝》第三季即將上線大型人文紀錄片《手藝·守藝》是由遂寧市文化廣電旅遊局、遂寧市文化館、遂寧傳媒集團聯合攝製的一檔原創類文化節目2018年,《手藝·守藝》第一季以《執守技藝·不忘初心》為主題,推出10集系列。
  • 高湯應該如何熬製才最香?
    高湯怎樣製作才香?高湯分為很多種,而製作每一樣高湯所加入的食材都不一樣,但是有一樣食材是肯定的,那就是骨頭,而製作牛高湯就要加牛骨、羊高湯就加羊骨,對應的高湯加入對應食材味道才會更濃鬱。加入不同的食材味道都不一樣,看完下面熬製高湯的常用食材介紹,你就知道高湯該怎樣熬才香了。
  • 芝罘非遺印記|手作香,縷縷心香感悟香道文化魅力
    在煙霧縹緲中 感悟膠東香道文化的魅力 芝罘區非遺傳承人王德正 從事制香已經有十多年了 打小跟著爺爺接觸香料的他 對香味有著濃厚的興趣 手工制香並非一件簡單的事情對制香師的要求極高 他曾前往福建、廣東等地學習制香 在探索學習的過程中 他恢復了已經失傳的清遠香 手工制香的每一步都追求細緻看似帶著文人情懷的雅致
  • 浠水百年香鋪的堅守,探訪手工制香非遺傳人艾俊武
    老人正在制香一般的香要上4次,細一點的香酌情減少次數。多次上料後,再上2次染料,香逐漸成型,放入一個半弧形工具裡來回擠壓緊實後,一束香才基本製作完成。香製作好後,就是用香杆曬香。老人包製成品香艾俊武12歲時,50多歲的爺爺艾乾珠去世,他開始跟著父親艾資朝學習制香。
  • 【小岡香】來自600多年前的一縷香魂,超清震撼多圖展示制香過程…
    成功後,村民紛紛效仿,並遍及整個小岡,形成了小岡特有的以婦女為主體的家庭式制香手工作坊和具有小岡特色的戴氏手搓香製作技藝,並經母傳女、婆傳媳一代代傳承下來。慢慢地,隨著商業經濟的發展,勤勞的小岡人憑藉著聰明的才智,開始開辦香廠,從家庭小作坊到規範的工廠,小岡香成就了村裡人的致富之路。制香手藝一代傳一代,保留得以傳統的同時,也在不斷演變,如今的小岡香種類繁多,銷往全球多個地區,形成了不容小覷的產業規模。
  • 【臺灣老張牛肉麵】匠心慧制六十年只做一碗好面!
    臺灣老張牛肉麵匠心慧制六十年只做一碗麵
  • 一口年糕脆片,忘不掉的泰式咖喱香~
    AZIYOSHI咖喱小龍蝦年糕脆片,卻給足了我驚喜,無論是味道還是口感,香、脆、爽!一口一個停不下來~濃鬱的咖喱風味,選用正宗泰式,一開包就吊足了胃口!初入口是抓人的咖喱香,口感蓬鬆酥脆,聲音清脆,一股濃鬱米香壓後,就好像突如其來的疾風驟雨,不經意間從口中噴發的香味,撩撥著周邊人的嗅覺。
  • 福州制香手藝人的守望:讓品香重新走進尋常人家
    陳衛平 彭莉芳 攝中新網福州9月29日電 (彭莉芳 林舒妤)黛玉窗前的「幽香」,寶玉佩帶的香串,元妃賞賜的「紅麝香珠」」……在《紅樓夢》中記載達數十處的冷凝合香,近幾年以伴手禮、文創產品等形式,走進福州人的視野。
  • 秉持工匠精神 新加坡華裔三兄弟堅守制香傳統手藝
    (新加坡《聯合早報》/葉振忠 攝)中國僑網1月13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經過超過半個世紀的變遷,新加坡的制香廠已經寥寥無幾。而在鄭源興香莊,如今是花甲之年的第三代撐著這門傳統手藝。鄭家兄弟秉持祖父輩的工匠精神,兢兢業業,堅守著沒落的行業。
  • 【守藝廊坊】香痴谷俊明:古法合香傳承香道 呼吸之間彰顯風雅
    明初大移民之際,谷莊村中有很多人遷移到了我市安次區仇莊鄉永定河的一個河套內,為了紀念故鄉,便將移居後的村莊稱為谷莊村,並繼續以制香為業。明清至建國初期,谷莊村的制香業達到了其歷史的頂峰,被譽為了「中國四大產香基地之一」。
  • 【守藝廊坊】香痴谷俊明:古法合香傳承香道,呼吸之間彰顯風雅
    明初大移民之際,谷莊村中有很多人遷移到了我市安次區仇莊鄉永定河的一個河套內,為了紀念故鄉,便將移居後的村莊稱為谷莊村,並繼續以制香為業。明清至建國初期,谷莊村的制香業達到了其歷史的頂峰,被譽為了「中國四大產香基地之一」。
  • 「憶」香,情願難忘
    親情的包容是香,奮鬥的堅定是香,生活百味也是香。曾經或許是如今,如今可能是未來,未來恐怕已成過去。可無論怎樣變幻,飄過你鼻尖的每一份香氣都帶著只屬於它的那份感情偷偷地住進了記憶裡,就如同敦布仁欽的藥香。
  • 口子窖·口子酒業:崇本守道,釀造兼香
    多糧釀造,多糧制曲,多曲並用,是糧食與匠心的相遇;高溫潤料堆積,三步循環長期儲存,是時間與技藝的相逢。這「三多一高一長」為核心的真藏實窖工藝體系,是口子人的驕傲,也是口子窖酒擁有自然兼香的來源。釀造需要長久的駐足守候。釀酒車間的勞作一般從晚上開始,晚間適宜的溫度和溼度對微生物的生長、發酵更為友好。
  • 中國香 你自己 專屬的味道 | 小暑香事
    對古代的香有最初印象的時候,應該是從語文課本中讀到李清照「瑞腦消金獸」之後「有暗香盈袖」。從此便知,在古代,衣物上的香氣是通過焚香而來的。焚香所用的香,大多是依據「香方」,擇沉香、青木、蘇合、蘭、蕙、芷等原態香藥,這個工藝過程便是「合香」。香料在古代中國是珍貴之物,更不用說珍稀的沉香和龍涎香,合香也就成了士大夫階層的文人雅士專屬的樂趣。
  • 海底撈火鍋底料 | 口感醇厚,香而不膩
    無時無刻都想吃火鍋累了困了吃火鍋,傷心失戀吃火鍋沒有什麼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吃兩頓說到海底撈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吧今天嗨寶為大家帶來海底撈三款經典口味火鍋料讓你足不出戶在家吃到嗨翻天匠心工藝新技術與傳統技藝相結合發酵豆瓣,越煮越香!牛油麻辣,吃著帶勁!
  • 實拍小岡制香,看看工人是如何做蔑香的,很多人沒見過
    據有關資料及當地世代制香人相傳,小岡香起源於明代,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是世界著名的制香基地。如今,小岡香的製作已由過去的家庭作坊發展為制香企業,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之一,產品銷往國內外。圖為一名制香人在工作。
  • 蔥香千絲餅做法有訣竅,從和面到烙制,全都告訴你,層次超豐富
    其實就是以飯量大,管飽為主,雖然口感很好,但是卻缺乏很多的新意,而且也很少有創意。對於這些人的看法,我一點都不認同,麵食雖然是管飽的,但它也能做到新鮮感,創意感十足。就拿我們的早餐來說,從之前的饅頭,花卷,到現在的各種各樣的雞蛋餅,麵粉餅,蔬菜餅,就能看到麵食,也是創意感十足,可以說「有顏值,有內涵」。
  • 肉食小吃貨緊急集合,香辣鴨脖在召喚,吃得酣暢淋漓
    肉類零食中深受歡迎的莫過於香辣鴨脖了,飽滿緊緻的肉質,紋理清晰,採用秘制的湯料經過長時間的滷製,層層入味,讓你食髓知味,色澤紅亮,肉質細膩鮮香,恰到好處的大小,一口一個,鮮香美味,滿足你對美食的期待,寒冷的天氣中,吃上一個,香辣濃鬱,溫暖身心。